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2073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docx

北京市房山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终结性试题解析版

房山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终结性检测试卷九年级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尺B.橡皮C.铅笔芯D.玻璃杯

【答案】C

【解析】解答:

A.塑料尺是塑料制品,的绝缘体。

不符合题意B.橡皮是橡胶制品,是绝缘体。

不符合题意。

C.铅笔芯铅是金属,是导体。

符合题意。

D.玻璃杯是玻璃制品,的绝缘体。

不符合题意。

点睛:

根据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进行判断.常见的导体包括:

人体、大地、各种金属、石墨、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

橡胶、塑料、陶瓷、玻璃、油等.

2.下列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球B.太阳系、银河系、地球、月球

C.太阳系、银河系、月球、地球D.银河系、太阳系、月球、地球

【答案】A

【解析】解答:

宇宙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银河系很大,太阳系只是其中之一,地球是太阳系中一员比太阳小;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比地球小,故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地球、太阳、银河系、宇宙的大小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楚宏观世界的构成,平时了解不同的天体的大小关系,是一道基础题,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1、本题是关于宇宙中的尺度问题,解题需要知道宇宙中星系、天体的大小包含关系;2、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这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太阳只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3、太阳周围存在八大行星,地球只是其中的一个,距今为止,科学家只在地球上发现了生物体.

3.用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一个轻质绝缘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以判断

A.小球可能不带电B.小球一定带负电C.小球一定带正电D.小球可能带负电

【答案】C

【解析】解答: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带正电荷的玻璃棒靠近一个轻质绝缘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这个小球一定和玻璃棒带相同的电荷,所以小球带正电。

点睛: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排斥的物体一定是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物体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是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4.下列家用电器中,将电流热效应作为工作原理的是

A.电冰箱B.电饼铛C.抽油烟机D.电视机

【答案】B

【解析】解答:

A.电冰箱是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电饼铛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该选项合题意;C.抽油烟机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电视机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

(1)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这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如电灯、电炉、电烙铁、电焊等都是电流的热效应的例子;

(2)电流的化学效应:

电流通过导电的液体会使液体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电流的这种效果叫做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电离等就属于电流的化学效应的例子;(3)电流的磁效应:

给绕在软铁心周围的导体通电,软铁心就产生磁性,这种现象就是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蜂鸣器、电磁扬声器等都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

5.图所示,当滑片向左移动时,可以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接法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

A.图中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使电阻变小,不合题意;B.图中接了下面两接线柱,相当于定值电阻,不合题意;C.图中接了上面两接线柱,相当于导线,不合题意;D.图中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使电阻变大,符合题意。

点睛:

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使用时选择上面一个接线柱和下面一个接线柱.都接上面时,相当于导线,都接下面时,相当于定值电阻.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水中景物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C.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D.汽油机的效率越高,其功率越大

【答案】C

【解析】解答:

A.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水中景物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该选项符合题意;D.汽油机的效率与其功率大小无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7.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

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6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3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h1>h2B.h1=h2C.s1

【答案】B

【解析】解答: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得:

h1=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得:

s1>s2。

8.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两个灯泡为串联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

A.图中两灯泡并列连接,电流有两条路径,两个灯泡并联,故A不合题意。

B.图中开关S闭合后,一只灯泡被短路,成为另一只灯泡的简单电路,故B不合题意;C.图中两灯泡并列连接,电流有两条路径,两个灯泡并联,故C不合题意;D.图中两灯泡顺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两个灯泡为串联关系,故D符合题意。

点睛:

串联电路是指各用电器依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将各用电器并联连接起来的电路.然后根据上述特点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

9.如图所示,电阻箱和电能表读数正确的是

A.1258Ω3215.9kW·hB.1258Ω32159kW·h

C.8521Ω3215.9kW·hD.8521Ω3215.9kW·h

【答案】A

【解析】解答:

(1)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1×1000Ω+2×100Ω+5×10Ω+8×1Ω=1258Ω;

(2)电能表表盘标有“kW⋅h”,表示采用的计量单位是kW⋅h,也就是“度”,此时的数字是“3215.9”,所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3215.9kW⋅h.

点睛:

(1)电阻箱的读数方法:

分别读出旋钮对应的读数,用数字乘以底下的倍数,最后将四个数据相加;

(2)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常用的计量单位是kW•h,也就是“度”,数字的最后一位是小数.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跟电子实际移动方向相同

B.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C.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电压决定

D.导线用铜制造是利用了铜具有较好的导热性

【答案】B

【解析】解答:

A.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跟电子实际移动方向相反,此选项错误;B.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此选项正确;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电流、电压无关,此选项错误;D.导线用铜制造是利用了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此选项错误。

点睛:

(1)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2)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还受温度的影响;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3)导线用铜制造是利用了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11.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手的内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B.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C.在火炉上方烤手,手的温度升高

D.手摸着供热暖气片,手的温度升高

【答案】A

【解析】解答:

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属于做功增加物体的内能;B.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是热水袋的内能转移给了手,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C.在火炉上方烤手,手的温度升高,是炉火的内能转移给了手,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D.手摸着供热暖气片,手的温度升高,是暖气片的内能转移给了手,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点睛: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12.下列说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着火时,立即泼水救火

B.及时更换家庭电路中绝缘皮老化、破损的导线

C.用湿手按已接电源的插座上的开关

D.用试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时,手不能接触试电笔尾部金属体

【答案】B

【解析】解答:

A.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着火时,首先切断电源,再实行救援措施,故A错误;B.插头的绝缘皮必须要保持良好,故B正确;C.水属于电的良导体,用湿手按已接电源的插座上的开关,容易引起触电事故,故C错误;D.用试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时,手能接触试电笔尾部金属体,故D错误.

点睛:

(1)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插头的绝缘皮必须要保持完整,防止发生触电事故;(3)更换灯泡时必须要断开开关;(4)发现有人触电或电引起的火灾,首先切断电源,再实行救援措施.

13.小芳家有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各一个,三个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值如表所示。

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正常工作时,电冰箱的电压最高

B.正常工作时,三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一样大

C.正常工作时,通过空调的电流大于通过电视机的电流

D.在一个月内,空调的用电费用一定比电视机的用电费用多

【答案】C

【解析】解答:

由电视机、电冰箱、空调铭牌直接读出它们的额定功率分别为:

110W,220W、1100W,不相等.由铭牌上读出额定电压均为U=220V,所以AB错误;由P=UI得I

正常工作时,通过空调的电流大于通过电视机的电流,所以C正确;D.由W=Pt可知,耗电量与功率和时间有关,通电时间不知,所以空调的用电费用不一定比电视机的用电费用多,所以D错误.

14.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2为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小

B.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答案】D

【解析】解答:

由题意可知,电路中R1与R2串联,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根据U=IR,加在R2两端的电压变大,所以:

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小。

故只有D正确。

15.完全相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

将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两球静止后如图所示,A球漂浮,B球悬浮。

A、B两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FA>FBp甲=p乙B.FA=FBp甲<p乙

C.FA<FBp甲>p乙D.FA=FBp甲=p乙

【答案】D

【解析】解答:

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悬浮,由物体的漂浮、悬浮条件可知F甲=F乙=G.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完全相同的小球A、B,所以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完全相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受力面积相等,由压强公式P

可知P甲=P乙.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共14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B.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

C.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就越大

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答案】BC

【解析】解答:

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电流为零,但电阻不为零,故A错误;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由导体本身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故B正确;C.由欧姆定律I

可得,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就越大,故C正确;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电流和电压无关,故D错误。

故选BC.

点睛: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B.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D.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

【答案】AB

【解析】解答:

A.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原理制成的,选项A的说法正确;B.发电机是电源,它在发电时,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选项B的说法正确。

C.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发生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故C是错误的;D.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规定为小磁针在该点N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或者指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的N极指向,但不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故D是错误的.

点睛:

解答本题需要根据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以及电动机和发电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来分析.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建筑是静止的

C.悬浮在盐水中的鸡蛋,受到盐水作用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鸡蛋受到重力的大小

D.用手拍桌子,手对桌子的作用力与桌子对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答案】ACD

【解析】解答: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A正确;B.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建筑与其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故B错误;C.悬浮在水中的鸡蛋受到水的压力,压力的合力与该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故C正确;D.用手拍桌子,手对桌子的作用力与桌子对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点睛: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悬浮在水中所受水的压力的合力是物体受到的浮力,物体悬浮在水中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即压力的合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19.如图所示是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L电流和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L两端电压的电路图,其中电流表、电压表接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D

【解析】解答:

AC、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故AC错误;BD.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是测量的小灯泡的电压,且正负接线柱正确,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正负接线柱正确,故BD正确。

点睛:

使用电压表测电压时,要测谁的电压就要将电压表和谁并联,而且要遵循“正进负出”的原则,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正进负出,据此即可判定哪个选项正确.

20.如图所示是某小组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电路。

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A、B两个铁钉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一样多

B.此实验探究的是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C.此电路也可以探究线圈匝数一定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关系

D.此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和转换的实验方法

【答案】BCD

【解析】解答:

A.闭合开关,A、B两个铁钉线圈匝数不一样,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也不一样;故A错误;B.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所以此实验探究的是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故B正确;C.此电路也可以探究线圈匝数一定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关系,即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观察a或b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的变化,故C正确;D.此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和转换的实验方法,即控制电流不变改变铁钉线圈匝数,把电磁铁磁性强弱转换为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多少,故D正确。

点睛:

(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是相同的,这是将两电磁铁串联的真正目的;

(2)实验中采用转换法,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3)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和有无铁芯.知道铁芯相同时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21.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阳进行实验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蜡在熔化过程中要持续吸热

B.海波是晶体

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48℃时,海波的状态一定是液态

【答案】AB

【解析】解答:

A.石蜡在整个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A正确;B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海波从第4到9分钟,经历了5分钟,在此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故B正确;C.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D.海波的熔点是48℃时,所以48℃时,海波的状态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故D错误。

点睛:

(1)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2)要判断晶体的熔点,首先要了解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吸热但温度不变.并且要了解熔点的概念;晶体熔化时的温度.(3)要解决此题需要搞清温度低于熔点则晶体处于固态;若温度高于熔点则晶体处于液态;若温度等于熔点,则晶体可能处于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态.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的关系时,物体所处的高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B.探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处高度的关系时,物体的质量大小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C.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只需控制导体材料相同

D.探究通过导体电流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大小的关系时,导体的电阻大小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答案】BD

【解析】解答:

A.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的关系时,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改变物体的速度,故物体的质量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故A错误;B.探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处高度的关系时,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改变物体的高度,故物体的质量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故B正确;C.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大小的关系时,需保持导体长度和材料相同,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故C错误;D.探究通过导体电流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大小的关系时,保持导体的电阻值不变,改变电压,故导体的电阻值是需要控制的变量,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三、实验解答题(共36分,23~25题、27题、29~31题每空2分;26题每空1分;28题、32题各3分;33题5分)

23.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

【答案】37

【解析】解答:

由图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体温计的液柱在37℃,,因此体温计的示数为37℃。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体温计的使用方法.首先观察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最小分度值为0.1℃,由此可以读出体温计的示数.

24.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答案】2

【解析】试题分析: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应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题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考点:

测力计的读数

25.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g;然后,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cm3。

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g/cm3。

其物理意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74

(2).10(3).7.4(4).每立方厘米金属块的质量是7.4g

【解析】解答:

金属块的质量:

m=50g+20g+4g=74g,金属块的体积:

V=60ml−50ml=10ml=10cm3,金属块密度:

ρ

=7.4g/cm3.其物理意义为:

每立方厘米金属的质量为7.4g

点睛:

金属块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金属块的体积等于金属块浸没水前后,水面对应刻度值的差.知道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金属块的密度.密度的物理意义为:

每立方厘米金属的质量为7.4g

26.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_____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若蜡烛放置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__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根据此规律制成了_________。

【答案】

(1).凸透镜

(2).能(3).缩小(4).倒立(5).放大镜

【解析】解答:

(1)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这样烛焰的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蜡烛位于10cm刻度线处,物距u=50cm−10cm=40cm,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3)凸透镜位于50cm刻线处,蜡烛在25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cm−25cm=25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cm−35cm=15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5)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cm−45cm=5cm,f>u,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此规律制成了放大镜。

点睛:

(1)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凸透镜必须位于蜡烛和光屏之间.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成像在光屏的中心;

(2)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3)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4)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7.小丽连接了如图甲所示实验电路且各元件完好,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检查电路找到原因并改正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

请你观察对比两次实验电路写出甲电路中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单刀双掷开关的接线柱接错

【解析】解答:

由图可以看出甲电路中单刀双掷开关的接线柱接错

28.做电学实验时,经常出现电路断路故障。

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没有示数。

现猜测电路中A、B两点间有断路,利用实验室器材(“导线、电流表、电压表”中任选其一)进行检测,请你写出所用器材、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