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2268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打印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

打印第二章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二章战后国际关系和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东西问题,二是南北问题。

东西问题是指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关系。

南北问题是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东西关系经历了从冷战到缓和的进程,南北关系主要是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推进。

东西问题左右着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是国际关系中最突出、最敏感的问题。

战后国际关系最大的变化是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世界划分为两级世界。

两极世界格局的特点是:

(1)美苏及其盟国相互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里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3)“冷战”是美苏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第一节对战败国的处置

一、五国和约的缔结(意、保、罗、芬、匈)

1.五国问题的提出

二战结束后,对战败国的处置问题成了盟国的当务之急。

由于对德日两大战争元凶的处置事关全局且比较复杂,所以,盟国在波茨坦会议上决定设立美苏英法中五国外长会议,准备首先签订对意、保、罗、芬、匈的和约。

2.巴黎和会

经过三次伦敦外长会议的召开,苏美英经过激烈争论,最后决定1946年7月29日召开有21国家参加的巴黎和会,经过长达79天的讨论,各方作出妥协,最终制定了五国合约的草案,1947年12月纽约四国外长会议制定了五国和约正式文本,1947年2月10日,各有关国家在合约上签字。

3.条约内容,

(1)政治问题:

责成战败国保障本国公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禁止一切法西斯组织;审判战争罪犯,使五国非法西斯化和民主化。

(2)赔款问题:

五国分别向苏联、南斯拉夫、希腊、埃塞俄比亚等国支付赔款。

(3)领土问题(P29-30)

(4)军事问题:

限制军备,五国武装力量限于防务所需的最低人数。

清除永久性工事和军事设施;五国不得制造任何原子武器等。

它是战争结束时欧洲政治军事形势在法律上的反映;是战后东西方大国之间既斗争又妥协的产物,它的缔结巩固了战争的胜利果实,对实现欧洲和平与民主有重要意义,但在某些条款中也包含了侵犯战败国主权的内容。

此后,国际形势急转直下,美苏冷战完全取代了合作。

二、纽伦堡审判与盟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1.纽伦堡审判

1945年11月20日至1946年9月30日,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开庭,对21名纳粹德国的首要战犯进行了审判。

经过216次开庭,法庭对20余名被告作出判决:

判处纳粹二号头目陆军部长戈林、外长里宾特洛甫等12名首要战犯绞刑,判处国防委员会成员、纳粹党书记处负责人赫斯等三人无期徒刑,4人被判处10到20年有期徒刑,3人得到赦免。

判处德国政治领袖集团、秘密警察、党卫队等为犯罪组织。

纽伦堡审判基本上是一次公正的审判,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开给予侵略战争的密谋者、组织者、执行者以应有的惩罚,是盟国在战后一次重要的联合行动。

判处以下3人无期徒刑:

鲁道夫·沃尔特·理查德·赫斯,国防委员会成员,纳粹党书记处负责人,希特勒第二继承人

埃里希·雷德尔,第一任海军总司令,国防委员会成员,海军名义总监

瓦尔特·冯克,政府新闻总署和宣传部负责人,德国经济部长,战争经济全权委员会负责人,德国国家银行总裁

历史反思:

经过218天的审判,最终有18个纳粹分子被判以“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其中11人被判处死刑。

对德国来说,纽伦堡审判是黑暗历史的结束,也是同纳粹的过去划清界线的开始。

德意志民族从此开始了对历史的反省

纽伦堡审判基本上是一次公正的审判,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开给予侵略战争的密谋者、组织者、执行者以应有的惩罚,是盟国在战后一次重要的联合行动。

2.盟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德国投降后,美苏英法对德国实行了分区占领:

东区:

人口1731.3万,由苏联占领;

西南区:

人口1700万,由美国占领;

西北区:

人口2200万,由英国占领;

西区:

人口600万,由法国占领。

柏林由四国分区占领。

四国军队总司令组成的盟国管制委员会作为占领期间德国境内的最高权力机构,主要任务是保证各占领区协调行动,并就涉及德国整体的问题作出决定。

但是,由于四国都想把对战败德国的处置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所以四国在各自的占区内只按照本国政府的政策行事,对本国政府负责,导致盟国管制委员会形同虚设。

各国对占领区的打算与计划:

(1)苏联:

对德政策主要着眼于安全和经济两方面。

在政治上,苏联在苏占区实行了非军国主义化和民主改革,积极惩办纳粹分子,打击反动资本家和地方势力,同时大力扶植民主势力,允许共产党、社会民主党、自由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同盟等政党公开活动;

在经济上,没收战犯和纳粹分子财产,解散垄断组织,进行土改,使苏占区的经济逐渐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此外,苏联坚持对苏占区采取严厉的赔偿政策,大批拆迁苏占区的工厂设备,对苏占区经济的恢复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产生了不良影响。

(2)英国:

战后的对德政策仍然是以其传统的欧洲大陆均势战略为基础的。

英国既不希望德国法西斯势力东山再起,也不希望法国借此机会重建它在欧陆的支配地位,更不希望苏联称霸欧洲。

所以,英国有限度地恢复英占区的经济,以期让德国变成插入未来欧洲格局中的一个楔子。

(3)法国

战后对德政策成为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

一再饱受德国侵略之苦的法国民众一致要求对德实行严厉制裁。

战后初期,法国的对德政策可以概括为:

无限期占领莱茵地区,控制萨尔、置鲁尔于国际管制之下,反对在德国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以确保法国在西欧的领导地位。

(4)美国:

对德政策则是出于对战后称霸世界和控制欧洲的目的。

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遏制苏联,所以,在美占区,美国不仅对战犯从轻发落,还设法重建资产阶级政党;

在经济上,力图保持德国原有的工业结构,复兴美占区的经济。

同时,美国意识到,要把德国扶植起来对抗苏联,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积极策划合并西方三个占区。

3.美英占区的合并

美国合并占领区的想法最早可见于1946年5月26日美占区军事长官克莱给美国政府的一封电报中。

克莱在电报中估计到,合并占领区的建议将遭到苏联和法国的反对,但很可能得到英国的赞成,如果不能与苏法达成一致,就敦促英国将其占领区与美占区合并。

1946年7月20日,美国在盟国管制委员会的例会上提出了合并占领区的建议,但立即遭到苏联和法国的反对。

1946年12月2日,美英签订了合并占领区的协定,1947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这一事件成为战后德国分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当时法国反对合并占领区,主要是出于严厉制裁德国、一劳永逸地消灭德国威胁这个传统政策目标,但是这种强硬的对德政策缺乏相应的实力作基础,法国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后,不仅意味着法国开始在经济上依附美国,而且意味着法国在政治上也开始纳入美国对德政策的轨道。

三、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

1.美国独占日本本土

美国战后对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使日本臣服于美国,成为美国称霸亚太的工具。

杜鲁门当时指出: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

我不想给俄国人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所以,日本投降后,美军以盟军的名义占领了整个日本。

美国太平洋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盟军最高司令官”。

盟军总司令部的所有官员均是美国人。

1945年9月22日,美国发表了《占领初期美国对日本政策基本原则》,宣布美国对日本占领的目标是“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建立“一个以支持美国为目的的负责的政府”,并宣称“天皇和日本政府的权力应从属于最高统帅”,“如果主要盟国之间发生意见分歧,美国应居主导地位。

这表明美国一心要独占日本,使日本成为美国称霸亚太的有力工具。

2.受降区域的划分

对日受降区域的划分,实际反映了美苏对日本本的争夺。

由于美国是对日太平洋战场作战的主要国家,美国军队攻入了日本本土。

根据盟军日本宣布投降时的实际军事态势,对日受降区域的划分和工作主要在美国主导下进行,详细如下:

中国本土、台湾、印度支那北部:

由中国政府军受降;

中国东北、朝向半岛北部、库页岛由苏军受降,同时苏军出兵占领日本北方四岛,成为以后苏(俄)领土纷争的根源。

日本、菲律宾、朝向半岛南部由美国陆军受降;

东南亚和印度支那的南部由英、澳军队受降。

3.远东委员会和盟军管制委员会

在日本投降不久,美军以盟军名义占领日本全国。

苏联强烈反对美国独占日本。

美苏英在1945年12月的莫斯科外长会议上达成妥协,决定成立两个机构:

在华盛顿设立远东委员会,由美、苏、中、英、法、荷、加、澳、新西兰、印度、菲律宾11国组成;在东京设立盟国管制日本委员会,由苏美中各派一名代表,英、澳、新、印度合派一名代表组成,由盟军最高统帅任管制委员会主席。

远东委员会在名义上是盟国制定对日政策的最高决策机关,但它制定的决议必须通过美国政府传达给占领军总部去执行,最后的决定权仍掌握在美国手中。

而盟国管制委员会只不过是一个咨询机构,没有实权。

因此,这两个机构实际上没有改变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性质

和美国在日本的支配地位。

4.旧金山会议与《日美安保条约》

美国成为日本的“太上皇”之后,加速扶植日本,积极策划单独对日本媾和。

1951年9月,在美国的主持下,在旧金山召开了有52个国家参加的对日媾和会议。

中国、朝鲜、越南没被邀请,印度、缅甸拒绝参加。

会议签订的和约完全反映了美国的战略要求,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同年9月8日,美日签订了《安全保障条约》,美国取得了在日本领土及周围地区无限期驻军和设置军事基地的权利。

旧金山和约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军事同盟为基础的日美特殊关系确定下来,日本完全被纳入美国的世界战略轨道。

第二节   美苏“冷战”的兴起

一、美苏从盟国到对手的演变

1.战后初期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

二战结束时,美国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经济危机。

由于大量军事订货的消失和大批军人复员很可能立即造成大规模失业的危险,而且日益增长的综合经济也使得美国对国外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所以,向全球扩张就成为美国维持经济并从而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需要。

这种经济上的需要成为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促使美国走上全球扩张的道路。

美国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特别是大财团和军人集团认为,利用美元和原子弹,美国完全可以称霸全球。

2.美苏关系的变化

美国霸权主义野心遇到了严重的障碍:

在美国看来,苏联是第一个障碍。

苏联经济尽管在二战中遭到了严重破坏,但是苏联的军事实力却大大增强。

战争结束时,苏联武装力量的总数与美国相近,但陆军却是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苏联在战争中把它的政治影响带到了军队所到之处,在苏联的帮助和支持下,东欧各国在战后相继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甚至连中欧的德国也被苏联夺走了一半。

这是美国全球霸权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第二个障碍来自发展中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进步民主力量。

在二战中,许多欧洲国家如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的共产党和民族主义政党积极领导本国人民反抗法西斯,从而赢得了民众的认可和赞扬。

战后初期,这些力量成为坚持民主进步的主力军。

不把这股力量压下去,美国的全球霸权就会落空。

第三个障碍来自觉醒了的亚非人民,他们成为抵制美国霸权主义的新生力量。

美国把以上的障碍最终都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

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共产主义……是一种国际阴谋,像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正是出于这样的认知,美国开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战争时期的美苏同盟关系逐渐破裂。

二、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

1.东欧、伊朗和土耳其问题

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战略从二战时期就已开始。

但是与罗斯福主张通过建立国际组织建立世界霸权的手段不同,接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则主张直接运用政治、经济、军事手段向外扩张。

为此他积极制定了对苏冷战和遏制战略。

(1)东欧问题

波兰政府的组成与建立上,拒绝承认卢布林政府,支持波兰流亡政府,大造反苏舆论。

攻击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拒不承认两国。

(2)伊朗问题和土耳其问题

在伊朗,双方争夺的核心是石油资源,而形式则是二战后的撤军问题。

苏联拒绝在美英军队已经陆续撤出的情况下按期从伊朗撤军,导致苏伊争端成为联合国成立后首次大会审议的第一个问题,使苏联外交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

在土耳其,双方争夺的核心是控制黑海海峡问题。

苏联多次向土耳其提出在海峡建立军事基地的要求,造成了苏、土关系紧张并招致了美英强烈反对。

艾奇逊的“烂苹果理论”:

“没有时间来作四平八稳的分析了。

在过去的十八个月中,苏联对直布罗陀海峡、伊朗、希腊北方施加的压力使苏联极有可能在巴尔干获得突破,从而可以向三个大洲渗透。

就象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和所有伊朗以东的国家。

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

2.凯南八千字电报

乔治·凯南(GeorgeFrostKennan,1904年2月16日-2005年3月17日)是美国外交家和历史学家,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

遏制政策(containm-ent)始创人。

凯南在电报中指出,苏联的目标是力求分裂与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并在一切合乎时机和有希望的地方扩大势力范围。

凯南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水火不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所以,必须把苏联看作对手,而非伙伴。

凯南电报中的“遏制”政策主要包括:

第一,保持西方社会内部的健康与活力。

如果西方较好地解决了自己内部的各种问题和弊端,保持社会内部的健康与活力,就可以抵制苏联的影响和渗透。

第二,鼓励并利用苏联和其盟友之间的矛盾。

凯南认为,苏联势力范围向外扩展,会增加苏联的负担和压力,因为它无法使其盟国永远处于从属地位。

因此,美国可以而且应当鼓励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同苏联闹独立,其方法包括改善与东欧国家的关系,向东欧提供经济援助。

第三,促使苏联内部和平演变。

这是凯南“遏制”战略的终极目标。

凯南认为,“同整个西方世界相比,苏联还是一个软弱得多的力量”,因此有必要集中西方的力量遏制苏联,最终促使苏联的内政外交按照西方的意愿发生变化。

这封电报为杜鲁门政府遏制苏联、发动冷战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凯南也因此称为“遏制之父”。

3.铁幕演说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在杜鲁门的老家密苏里州富尔顿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宣称: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公开号召所有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并依靠美国的力量,反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一般认为,邱吉尔的“铁幕演说”是冷战的序曲。

在“铁幕演说”发表的8天后,斯大林严厉谴责“丘吉尔的方针是进行战争的方针,号召同苏联进行战争。

”同一天,苏联《真理报》也发表社论驳斥丘吉尔的观点。

此番唇枪舌剑,导致东西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铁幕”这一词最早出自于纳粹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反对《雅尔塔协定》的一篇演说,他指出,由于这个协定允许苏联占领东欧和东南欧,这些地区势必会被“铁幕”隔离。

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和冷战的全面展开

丘吉尔的演说引发了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关于对苏政策的激烈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杜鲁门政府的全球战略设想也日趋成熟和统一。

“克利福德报告”:

面对美苏关系新态势,1946年7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为了重新确立对苏政策,指示特别顾问克利福德主持起草了一份美苏关系报告。

该报告综合多位政府和军方高官及专家的意见,借鉴并发展了凯南的遏制思想,提出美国应以军事为主,以经济和文化辅,在全球范围内,限制苏联侵略扩张,维护美国安全,最终促使苏联改变政策。

此后杜鲁门政府的对苏政策与报告内容如出一辙,该报告深刻影响了战后数年的美国对苏政策和遏制战略。

克利福德报告是战后美国政府全面分析美苏关系、确定美国对外政策基调的重要文件。

它的出现表明杜鲁门政府全球战略设想已经基本形成。

1.希土危机”

希腊和土耳其是地中海东部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二战前,希土都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

二战期间,希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逐渐发展壮大。

1946年秋,希腊人民武装再度爆发起义,但英国已无力收拾希腊的局面,1947年2月21日,英国照会美国国务院,表示由于军事和战略上的原因,不应该坐视希腊和土耳其落入苏联手中,但由于英国经济困难,便要求美国挑起全面援助希、土的担子。

杜鲁门当即意识到,这是美国夺取巴尔干半岛和地中海战略要地,把自己的势力范围推进到苏联、东欧边界的好机会。

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

这篇咨文的主旨和主要内容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杜鲁门主义

(1)杜鲁门主义出台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众、参两院发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咨文,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

这个咨文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在咨文中他说明了援助希、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要接替英国、填补东地中海的真空;进而指出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危害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和美国的安全”;

他把世界政治分为自由民主和极权主义两个对立的营垒,不指名地将苏联称为“极权政体”,并以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名,宣布美国将支持和帮助世界上所有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力量。

这便是人所熟知的“杜鲁门主义”的问世。

在咨文中他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即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他还认为如果丧失希腊,就会立刻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影响不仅远及东方,而且远及西方”。

因此,他要求国会立即采取果断行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1947年5月22日,杜鲁门正式签署《援助希、土法案》。

l947-1950年,美国援助希、土两国6.59亿美元。

由美国出钱出枪,重新武装和改编希腊政府军队。

1949年,在美军军官指挥下扑灭了希腊革命。

(2)实质

杜鲁门的这篇咨文远不止是援助希土的一项具体政策声明,而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转变完成的重要标志。

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彻底摆脱孤立主义影响,开始由局部扩张转变为全球扩张的新时代。

因为杜鲁门后来曾指出:

“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都必须进行干涉。

(3)评价

A.杜鲁门主义对美国对外政策和外交的影响。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大转变,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性质的国家安全战略,它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经彻底摆脱了孤立主义的影响,也打破了以本土为中心的“门罗主义”式的“泛美主义”战略的束缚,转向积极干预世界事务、夺取世界领导权的全球霸权战略,美国由此步入了全球扩张的时代。

杜鲁门主义的出现,是在二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激烈变化的复杂情况下,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它既是处于“顶峰”状态的美国领导人一心要按照美国的面貌“重建世界”的反映,也是苏联不因美国强硬而退却,而西欧却困难重重,美国急于“填补权力真空”的结果。

杜鲁门主义与罗斯福的“世界蓝图”都是以美国应该“领导世界”为出发点,都企图通过重新安排战后世界来维护美国的既得利益,实质上都以称霸世界为终极目标。

杜鲁门主义在相当的长时期内被当作指导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以后的历届政府虽然不断修改对外政策,却没有完全改变这些原则。

所以美国的决策者们通常情不自禁地在全世界到处伸手,终于先后陷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泥潭而难以自拔。

事实上,在杜鲁门主义刚出台的时候,就有不少议员担心这种遏制政策将会使美国承担过多的义务,但是,美国决策集团对自己的实力很有信心他们把世界看成只有美苏两家有资格争夺的天下,把各国共产党与苏联当成“铁板一块”,甚至把各国发生的一切革命或变革都看成是苏联操纵或利用,所以他们四面出击,包打天下,把手越伸越长,把摊子越铺越大,直到四面碰壁,进退两难,才会发现自己“力量的限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从发动“冷战”到陷入“热战”,从充当“自由世界”的施主变为遭到世界人民反对的公敌,正是杜鲁门主义全部逻辑的必然结果。

B.推动了冷战的全面爆发

以意识形态的辞藻来掩盖其全球扩张的实质也是杜鲁门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中有两句话是要害所在。

一是,“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二是,“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企图的征服。

”正是借助于意识形态的差异,杜鲁门政府把美国的“民主生活方式”和“苏联的极权主义生活方式”对立起来,以此恫吓美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堂而皇之地发动了对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

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3天和第4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的扩张政策”。

1947年9月,苏联和其他8个欧洲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成立了欧洲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并且在宣言中明确指出,世界已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

因此,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成为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公开破裂、冷战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

随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美英与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和分歧也日益加深,德国一分为二已经在所难免。

3.柏林危机与德国分裂

尽管在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的过程中,德国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政治经济实体,但四大国并没有回避德国统一这个问题,但是,它们都从本国战略目标出发,都想把德国作为一个整体争取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从而使自己在国际关系格局中处于优势地位。

随着冷战愈演愈烈,各国在德国统一这个问题上的争执也日益尖锐,无法达成关于德国统一的协议。

(1)美国对法国的拉拢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先后出笼后,美国公开摆出以苏联为对手、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性进攻姿态。

德国成为美苏全面冷战的主要战区。

德国的复兴和发展是美国称霸欧洲的重要步骤,为此,美国加快了分裂德国的步伐。

为了使法国在分裂德国的问题上和美英保持一致,美国继续推行软硬兼施的策略,积极争取法国。

美国一方面利用“马歇尔计划”迫使法国在外交上就范;另一方面,不遗余力拉拢法国。

美国表示支持将萨尔地区在政治上从德国分离出去,并通过关税和财政以及其他可能的经济安排,把萨尔并入法国的财政经济体系内;法国还可以从美国控制下的世界银行获得2.5亿美元贷款。

在两极对峙的情况下,法国也不得不正视世界已分化为两大对立阵营的现实,出于安全和政治利益的考虑,法国认识到也只有依附美国。

所以,法国在德国分裂和西方占区合并的问题上逐渐向美国靠拢。

(2)伦敦外长会议与英法美三占区的合并

1948年2月23日召开了美英法三国副外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最终实现了西方三占区的合并。

从2月26日开始,这次会议又邀请了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外长参加,发展为西方六国会议,史称“伦敦六国外长会议”。

伦敦外长会议是西方国家在德国问题上协调立场的会议,也是成立联邦德国的一次十分关键的会议。

这次会议提出了一个分裂德国的“伦敦协议书”:

双占区与法占区协调经济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召开西占区制宪会议,制定宪法。

会议的中心思想是在西部成立一个统一的西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