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2354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39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6页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6页
亲,该文档总共1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ocx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目次

1細^^12雜^43设计要求^6

3.1桥涵布置^63.2桥涵孔径^73.3桥涵净空^83.4桥上线形及桥头引道^12

3.3构造要求^133.6桥面铺装、排水和防水层^143.7养护及其他附属设施^15

4關^164.1作用分类、代表值和作用效应组合^164.2永久作用^204.3可变作用^234.4偶然作用^36附录人全国基本风速图及全国各气象台站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值^38附录8全国气温分区图^55本规范用词说明^56附件《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条文说明^57

总则

1总则

1.1.1为统一公路桥涵设计技术标准,贯彻国家有关法规和公路技术政策,使公路桥涵的设计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1.2本规范依据《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8/750283)规定的原则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600的有关规定制订。

1.1.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桥涵的结构设计。

1.1.4公路桥涵及其引道的线形应与路线的总体布设相协调。

1.1.5公路桥涵应根据所在公路的作用、性质和将来发展的需要,除应符合第1.0.1条的要求外,还应按照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并考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等因素。

采用标准化跨径的桥涵宜采用装配式结构,适用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

1.1.6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丨00年。

1.1.7公路桥涵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对应于桥涵结构或其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对应于桥涵结构或其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限值的状态。

在进行上述两类极限状态设计时,应同时满足构造和工艺方面的要求。

1.1.8公路桥涵应根据不同种类的作用(或荷载)及其对桥涵的影响、桥涵所处的环境条件,考虑以下三种设计状况,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极限状态设计。

1持久状况:

桥涵建成后承受自重、汽车荷载等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

该状况下的桥涵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2短暂状况:

桥涵施工过程中承受临时性作用的状况。

该状况下的桥涵仅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必要时才作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3偶然状况:

在桥涵使用过程中可能偶然出现的状况。

该状况下的桥涵仅作承载能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丨116

力极限状态设计。

1.0.9按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为三个设计等级,并不低于表1.0.9的规定。

表1.0.9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安全等级

设计安全等级

桥涵结构

-级

特大桥、重要大桥

二级

大桥、中桥、重要小桥

三级

小桥、涵洞

注:

本表所列特大、大、中桥等系按本规范表1.0.11中的单孔跨径确定,对多跨不等跨桥梁,以其中最大跨径为准;

本表冠以“重要”的大桥和小桥,系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国防公路上及城市附近交通繁忙公路上的桥梁。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公路桥涵结构,其设计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研究确定。

同一桥涵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体结构相同,有特殊要求时可作部分调整,但调整后的级差不得超过一级。

1.1.10特殊大桥宜进行景观设计;上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桥梁应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1.1.11特大、大、中、小桥及涵洞按单孔跨径或多孔跨径总长分类规定如表1.0.11所

71^0

表1.0.11桥梁涵洞分类

桥涵分类

多孔跨径总长“爪)

单孔跨径。

(啲

特大桥

1000

厶X〉150

大桥

100^^,^1000

40彡、彡150

中桥

30〈乙〈100

20彡“〈40

小桥

8彡乙彡30

5^〈20

涵洞

“〈5

注“丨)单孔跨径系指标准跨径;

(之)梁式桥、板式桥的多孔跨径总长为多孔标准跨径的总长;拱式桥为两岸桥台内起拱线间的距离;其他形式桥

梁为桥面系行车道长度;

门)管涵及箱涵不论管径或跨径大小、孔数多少,均称为涵洞;

(幻标准跨径:

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之间桥中心线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台背前缘线之间桥中心线长度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径为准。

1.1.12公路桥涵设计除应严格贯彻有关技术管理制度,实行质量控制外,还应在设计

―2―

构造的支座条件,按本规范第4.3.6条汽车制动力的规定处理。

表13.7-6桥墩或桥塔的阻力系数I

断面形状

1

桥墩或桥塔的高宽比

1

2

4

6

10

20

40

^1/4

1.3

1.4

1.5

1.6

1.7

1.9

2.1

—口

1/3

1/2

1.3

1.4

1.5

1.6

1.6

2.0

2.2

—口

2/3

1.3

1.4

1.5

1.6

1.8

2.0

2.2

—口

1

1.2

1.3

1.4

1.5

1.6

1.8

2.0

3/2

1.0

1.1

1.2

1.3

1.4

1.5

1.7

~^口

2

0.8

0.9

1.0

1.1

1.2

1.3

1.4

-11

3

0.8

0.8

0.8

0.9

0.9

1.0

1.2

―1

^4

0.8

0.8

0.8

0.8

0.8

0.9

1.1

^0-0

1.0

1.1

1.1

1.2

1.2

1.3

1.4

12边形~

0.7

0.8

0.9

0.9

1.0

1.1

1.3

光滑表面圆形且彡

0.5

0.5

0.5

0.5

0.5

0.6

0.6

1.光滑表面圆形且公/^5.81.粗糙表面或有凸起的圆形

0.7

0.7

0.8

0.8

0.9

1.0

1.2

注“0上部结构架设后,应按髙度比为40计算幻值;

(之)对于带有圆弧角的短形桥墩,其风载阻力系数应从表中查得卜值后,再乘以折减系数(丨-丨』"^)或0.5,取其二者之较大值,在此『为圆弧角的半径;

对于沿桥墩高度有锥度变化的情形,^值应按桥墩高度分段计算,每段的I及6取各该段的平均值,高度比则应以桥墩总高度对每段的平均宽度之比计之;

〈4〉对于带三角尖端的桥墩,其卜值应按包括该桥墩处边缘的矩形截面计算。

2术语

2.1.1作用人011011

施加在结构上的一组集中力或分布力,或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

前者称直接作用,亦称荷载,后者称间接作用。

2.1.2永久作用?

打11131161113011011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不随时间而变化,或其变化值与平均值比较可忽略不计的作

用0

2.1.3可变作用3011011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值与平均值比较不可忽略的作用。

2.1.4偶然作用人⑶丨0^0131301100

在结构使用期间出现的概率很小,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作用。

2.1.5作用代表值1^6^1168601311^6⑶此311301100

结构或结构构件设计时,针对不同设计目的所采用的各种作用规定值,它包括作用标准值、准永久值和频遇值等。

2.1.6作用标准值01313伽1~15110⑶此311301100

结构或结构构件设计时,采用的各种作用的基本代表值,其值可根据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最大值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值确定。

2.1.7设计基准期0681^0^616110615600(1

在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时,考虑持久设计状况下各项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采用的基准时间参数。

2.1.8作用频遇值1^(11^01^31116311301100

2.0.9作用准永久值

结构或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效应组合设计时,采用的一种可变作用代表值,其值可根据在足够长观测期内作用任意时点概率分布的0.95分位值确定。

011381-^011311601“此311301100

术语

结构或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长期效应组合设计时,采用的另一种可变作用代表值,其值可根据在足够长观测期内作用任意时点概率分布的或略高于0.5〉分位值确

定。

2.1.10作用效应碰6010『30301100

结构对所受作用的反应,如弯矩、扭矩、位移等。

2.1.11作用效应设计值0681^11⑷此0^&11301101160601作用标准值效应与作用分项系数的乘积。

2.1.12分项系数83^6^&0101

为保证所设计的结构具有规定的可靠度而在设计表达式中采用的系数,分作用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两类。

2.1.13作用效应组合丨031丨00【01301丨00通6018结构上几种作用分别产生的效应的随机叠加。

2.1.14结构重要性系数0)631(^111^&0060^3811110111116对不同安全等级的结构,为使其具有规定的可靠度而采用的系数。

2.1.15作用效应组合系数010601(^6010^⑶仏丨恤丨006)1301100迅6018

在作用效应组合中,由于几个独立可变作用效应最不利值同时出现的概率较小而对作用采用的折减系数。

2.1.16作用效应基本组合『1100131116111&100011)11131101130110060(601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设计值效应与可变作用设计值效应的组合。

2.1.17作用效应偶然组合人沈丨11601&100011)111311011【0130110116060|;8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某种代表值效应、一种偶然作用标准值效应的组合。

2.1.18作用短期效应组合000113丨031丨00【018110^-16111130110062601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的组合。

2.1.19作用长期效应组合0001^丨031丨00&101^-161111301100606018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的组合。

3设计要求

3.1桥涵布置

3.1.1桥梁应根据公路功能、等级、通行能力及抗洪防灾要求,结合水文、地质、通航、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设计。

特大、大桥桥位应选择河道顺直稳定、河床地质良好、河槽能通过大部分设计流量的河段。

桥位不宜选择在河汊、沙洲、古河道、急弯、汇合口、港口作业区及易形成流冰、流木阻塞的河段以及断层、岩溶、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的河段。

3.1.2当桥址处有二个及二个以上的稳定河槽,或滩地流量占设计流量比例较大,且水流不易引人同一座桥时,可在各河槽、滩地、河汊上分别设桥,不宜用长大导流堤强行集中水流。

平坦、草原、漫流地区,可按分片泄洪布置桥涵。

天然河道不宜改移或裁弯取直。

3.1.3桥梁纵轴线宜与洪水主流流向正交。

对通航河流上的桥梁,其墩台沿水流方向的轴线应与最高通航水位时的主流方向一致。

当斜交不能避免时,交角不宜大于5。

;当交角大于5。

时,宜增加通航孔净宽。

3.1.4桥涵水文、水力的计算应符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爪辦)和《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030〉的规定。

3.1.5通航海轮桥梁的桥孔布置及净高应满足《通航海轮桥梁通航标准》(几】310的规定。

通航内河桥梁的桥孔布置及净高应满足《内河通航标准》((^50139〉的规定,并应充分考虑河床演变和不同通航水位航迹线的变化。

3^1.6为保证桥位附近水流顺畅,河槽、河岸不发生严重变形,必要时可在桥梁上、下游修建调治构造物。

调治构造物的形式及其布置应根据河流性质、地形、地质、河滩水流情况以及通航要求、桥头引道、水利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非淹没式调治构造物的顶面,应高出桥涵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至少0.25^必要时尚

应考虑壅水高、波浪爬高、斜水流局部冲高、河床淤积等影响。

允许淹没的调治构造物的顶面应高出常水位。

单边河滩流量不超过总流量的157。

或双边河滩流量不超过259^时,可不设导流堤。

3.1.7公路桥涵的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表3.1.7的规定。

表3.1.7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公路等级

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

大桥

中桥

小桥

涵洞及小型排水构造物

高速公路

1/300

1/100

1/100

1/100

1/100

一级公路

1/300

1/100

1/100

1/100

1/100

二级公路

1/100

1/100

1/100

1/50

1/50

三级公路

1/100

1/50

1/50

1/25

1/25

四级公路

1/100

1/50

1/50

1/25

不作规定

二级公路的特大桥及三、四级公路的大桥,在水势猛急、河床易于冲刷的情况下,可提高一级洪水频率验算基础冲刷深度。

沿河纵向高架桥和桥头引道的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几^800表4.0.2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规定。

三、四级公路,在交通容许有限度的中断时,可修建漫水桥和过水路面。

漫水桥和过水路面的设计洪水频率,应根据容许阻断交通的时间长短和对上下游农田、城镇、村庄的影响以及泥沙淤塞桥孔、上游河床的淤高等因素确定。

3.2桥涵孔径

3.2.1桥涵孔径的设计必须保证设计洪水以内的各级洪水及流冰、泥石流、漂流物等安全通过,并应考虑壅水、冲刷对上下游的影响,确保桥涵附近路堤的稳定。

桥涵孔径的设计应考虑桥位上下游已建或拟建桥涵和水工建筑物的状况及其对河床演变的影响。

桥涵孔径设计尚应注意河床地形,不宜过分压缩河道、改变水流的天然状态。

3.2.2小桥、涵洞的孔径,应根据设计洪水流量、河床地质、河床和锥坡加固形式等条件确定。

当小桥、涵洞的上游条件许可积水时,依暴雨迳流计算的流量可考虑减少,但减少的流量不宜大于总流量的1/4。

3.2.3特大、大、中桥的孔径布置应按设计洪水流量和桥位河段的特性进行设计计

算,并对孔径大小、结构形式、墩台基础埋置深度、桥头引道及调治构造物的布置等进行综合比较。

3.2.4计算桥下冲刷时,应考虑桥孔压缩后设计洪水过水断面所产生的桥下一般冲刷、墩台阻水引起的局部冲刷、河床自然演变冲刷以及调治构造物和桥位其他冲刷因素的影响。

3.2.5桥梁全长规定为:

有桥台的桥梁为两岸桥台侧墙或八字墙尾端间的距离;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长度。

当标准设计或新建桥涵的跨径在50^1及以下时,宜采用标准化跨径。

桥涵标准化跨径规定如下:

0番751X1、1‘0111、1.2501、10111X4^0111^5^0111^6^001^8^0111^10爪、13爪、1601、

20爪^25111^30111、3501^40111、45111、50111。

3.3桥涵净空

3.3.1桥涵净空应符合图3.3」公路建筑限界规定及本条其他各款规定。

广

0

IV

(幻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

〈10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离式)〈幻二、三、四级公路

图3.3.1桥涵净空(尺寸单位:

爪)

注“丨)当桥梁设置人行道时,桥涵净空应包括该部分的宽度;

^人行道、自行车道与行车道分开设置时,其净高不应小于2.5!

^。

图中妒一行车道宽度(爪),为车道数乘以车道宽度,并计入所设置的加(减)速车道,紧急停车道、爬坡车道、慢车道或错车道的宽度,车道宽度规定见表3.3.1-1;

0^当设计速度大于100—11时为0.5(0;当设计速度等于或小于1001^1!

时为0.25^

5丨一行车道左侧路缘带宽度(爪),见表3.3^1-2;

52―行车道右侧路缘带宽度(爪),应为0.5^;

―中间带宽度(爪),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见表3.3.1-2;

吣^中央分隔带宽度(爪),见表31丨-2;

^桥涵净空顶角宽度(爪),当I在1爪时乙;当乙〉1爪时,瓦:

^1爪;

只―净空高度(…广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5.0^,三、四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43叫^一一桥涵右侧路肩宽度(爪广见表3.3.1-3.当受地形条件及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可采用最】、值。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桥梁应在右侧路肩内设右侧路缘带,其宽度为0.5^1。

设计速度为丨奶…卜的四车道高速公路上桥梁,宜采用3.50^1的右侧路肩;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上桥梁,宜采用3.00^的右侧路肩。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桥梁的右侧路肩宽度小于2.50^11且桥长超过500^1时,宜设货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宽度包括路肩在内为3.50^,有效长度不应小于30^,间距不宜大于500!

71;

II一一桥梁左侧路肩宽度(爪),见表3.3.14。

八车道及八车道以上高速公路上的桥梁宜设置左路肩,其宽度应为2.50!

左侧路肩宽度内含左侧路缘带宽度;

I一脷向宽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桥梁的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匕、6〉;二、三、四级公路上桥梁的侧向宽度为其相应的路肩宽度减去0.25!

表3.3.1-1车道宽度

设计速度(……

120

100

80

60

40

30

20

车道宽度(爪)

3.75

3.75

3.75

3.50

3.50

3.25

3.00(单车道为

注:

高速公路上的八车道桥梁,当设置左侧路肩时,内侧车道宽度可采用3.50^!

表3.3.1-2中间带宽度

设计速度(……

120

100

80

60

中央分隔带宽度(爪)

一般值

3.00

2.00

2.00

2.00

最小值

2.00

2.00

1.00

1.00

左侧路缘带宽度(爪)

一般值

0.75

0.75

0.50

0.50

最小值

0.75

0.50

0.50

0.50

中间带宽度(爪)

一般值

4.50

3.50

3.00

3.00

最小值

3.50

3.00

2.00

2.00

注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的值。

―9―

表3.3.1-3右侧路肩宽度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三、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卜)

120

100

80

60

80

60

40

30

20

右侧路肩宽度〈1x0

一般值

3.00或3.50

3.00

2.50

2.50

1.50

0.75

最小值

3.00

2.50

1.50

1.50

0.75

0.25

注:

“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的值。

表3.3.14分离式断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左侧路肩宽度

设计速度〈

120

100

80

60

左侧路肩宽度(爪)

1.25

1.00

0.75

0.75

1各级公路应选用的设计速度见表3.3^1-5。

确定桥涵净宽时,其所依据的设计速度应沿用各级公路选用的设计速度。

表3.3.1-5各级公路设计速度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

!

!

/^)

120

100

80

100

80

60

80

60

40

30

20

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特殊大桥为整体式上部结构时,其中央分隔带和路肩的宽度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小,但减小后的宽度不应小于表3.3.1-2和表3.3.1-3规定的“最小值”。

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桥梁宜设计为上、下行两座分离的独立桥梁。

4高速公路上的桥梁应设检修道,不宜设人行道。

一、二、三、四级公路上桥梁的桥上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设置,应根据需要而定,并应与前后路线布置协调。

人行道、自行车道与行车道之间,应设分隔设施。

一个自行车道的宽度为1.011;当单独设置自行车道时,不宜小于两个自行车道的宽度。

人行道的宽度宜为0.7501或1.011!

;大于1.0*11时,按0.5爪的级差增加。

当设路缘石时,路缘石高度可取用0.25~0.3501。

漫水桥和过水路面可不设人行道。

5通行拖拉机或兽力车为主的慢行道,其宽度应根据当地行驶拖拉机或兽力车车型及交通量而定;当沿桥梁一侧设置时,不应小于双向行驶要求的宽度。

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桥梁必须设置护栏。

二、三、四级公路上特大、大、中桥应设护栏或栏杆和安全带,小桥和涵洞可仅设缘石或栏杆。

不设人行道的漫水桥和过水路面应设标杆或护栏。

3.3.2桥下净空应根据计算水位(设计水位计人壅水、浪高等)或最高流冰水位加安全

―10―

高度确定。

当河流有形成流冰阻塞的危险或有漂浮物通过时,应按实际调查的数据,在计算水位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酌留一定富余量,作为确定桥下净空的依据。

对于有淤积的河流,桥下净空应适当增加。

在不通航或无流放木筏河流上及通航河流的不通航桥孔内,桥下净空不应小于表

3.3.2的规定。

表3.3.2非通航河流桥下最小净空

桥梁的部位

高出计算水位(…

高出最高流冰面(爪)

洪水期无大漂流物

0.50

0.75

洪水期有大漂流物

1.50

有泥石流

1.00

支承垫石顶面

0.25

0.50

拱脚

0.25

0.25

无铰拱的拱脚允许被设计洪水淹没,但不宜超过拱圈高度的2/3,且拱顶底面至计算水位的净高不得小于1.0111。

在不通航和无流筏的水库区域内,梁底面或拱顶底面离开水面的高度不应小于计算浪高的0.75倍加上0.25111。

3.3.3涵洞宜设计为无压力式的。

无压力式涵洞内顶点至洞内设计洪水频率标准水位的净高应符合表3.3.3的规定。

3.3.4立体交叉跨线桥桥下净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的跨线桥桥下净空及布孔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3.1条桥涵净空的规定外,还应满足桥下公路的视距和前方信息识别的要求,其结构形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铁路从公路上跨越通过时,其跨线桥桥下净空及布孔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3.1条桥涵净空的规定外,还应满足桥下公路的视距和前方信息识别的要求。

3农村道路与公路立体交叉的跨线桥桥下净空为:

当农村道路从公路上面跨越时,跨线桥桥下净空应符合本规范第3.3.1条建筑限界

的规定;

当农村道路从公路下面穿过时,其净空可根据当地通行的车辆和交叉情况而定,人行通道的净高应大于或等于2.2^11,净宽应大于或等于4.001;

畜力车及拖拉机通道的净高应大于或等于2.7111,净宽应大于或等于4.0111;

农用汽车通道的净高应大于或等于3.2^1,并根据交通量和通行农业机械的类型选用净宽,但应大于或等于4.0111;

汽车通道的净高应大于或等于3.501;净宽应大于或等于6.001。

3.3.5车行天桥桥面净宽按交通量和通行农业机械类型可选用4.5111或7.01X1;其汽车荷载应符合本规范第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