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2463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docx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

201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1·山东聊城)1.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我国原始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B

A.打制石器       B.骨耜         C.钻孔石斧             D.铁犁铧

(2011·山东聊城)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B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修建

C.商鞅变法的实施      D.秦朝统一的完成

(2011·山东聊城)3.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C

A.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B.西周推行分封制

C.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2011·山东聊城)4.“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  )D

A.李斯   B.主父偃     C.张骞      D.董仲舒

(2011·山东聊城)5.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某同学举办“西藏历史变迁”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的是(  )D

①唐蕃会盟碑  ②玄奘西行   ③金奔巴瓶     ④人民解放军进入拉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1·山东聊城)6.某同学举办“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人物应该入选“宋元篇”的是(  )C

 ①祖冲之      ②毕昇       ③黄道婆          ④李时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1·山东聊城)7.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其历史功绩是(  A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设立行省       D.打退沙俄

(2011·山东聊城)8.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二者都(  )B

A.削弱了儒学地位 B.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C.损害了国家统一  D.引发了文字狱

(2011·山东聊城)9.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成为进步潮流,最早启迪人们学习西方的是(  )B

A.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     B.严复译述的《天演论》

C.康梁发动的“公车上书”      D.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

(2011·山东聊城)10.“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

”材料所述的“运动”是(  )B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011·山东聊城)11.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

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D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2011·山东聊城)12.2010年7月一位老者动情地写下这样一首词:

“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

”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B

A.五四运动爆发B.中国共产党诞生 C.黄埔军校创建 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2011·山东聊城)1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这首凄怆的《松花江上》时刻告诫着我们勿忘国耻。

九一八事变距今(  )B

A.70年           B.80年        C.90年        D.100年

(2011·山东聊城)14.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

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事变的(  )D

A.发生时间B.发动者

C.解决过程D.历史影响

(2011·山东聊城)15.口号是时代的鲜明印记。

与右图所示战役形势相符合的口号是(  )C

A.打倒到强,除军阀B.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C.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011·山东聊城)16.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

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A

 

1950年

1952年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地主、富农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2011·山东聊城)17.一位老摄影记者至今仍珍藏着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乔冠华开怀大笑的照片。

乔冠华豪放、爽朗的笑是缘于(  )C

A.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周恩来推动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权利D.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11·山东聊城)18.“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里。

”这一“制度”出现于古代(  )D

A.埃及          B.巴比伦            C.阿拉伯            D.雅典

(2011·山东聊城)19.“他至死都认为他到了印度,但事实上他到达的是一块欧洲人从来都不知晓的新大陆。

”这句话中的“他”是(  )B

A.达·伽马           B.哥伦布         C.迪亚士        D.麦哲伦

(2011·山东聊城)20.美国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矗立着自由女神像。

女神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拿一铜板,铜板上刻着“1776.7.4”。

1776年7月4日(  )A

A.来克星顿打响抗英第一枪             B.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C.萨托加战役扭转战局                 D.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2011·山东聊城)21.右边的这枚邮票是为纪念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而发行的?

(  )C

A.《共产党宣言》发表B.俄国农奴制改革

C.巴黎公社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

(2011·山东聊城)22.某同学利用右边的漫画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结论应该是(  )A

A.巴尔干是欧洲战争的“火药桶”B.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C.协约国必将战胜同盟国D.凡尔赛体系确立

(2011·山东聊城)23.罗斯福总统克服经济危机的“大胆试验”主要表现在(  )A

A.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                  B.强化自由竞争机制

C.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                  D.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2011·山东聊城)24.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A

A.宣告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B.促成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D.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2011·山东聊城)25.某同学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参考文章是《“冷战”的缘起》《北约与华约的对抗》《从苏东剧变到多极化趋势》。

据此判断研究报告的主题应该确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

A.世界格局的演变             B.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中东局势的动荡             D.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011·山东聊城)26.《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011·山东聊城)27.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          。

(2011·山东聊城)28.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中国人自行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

(2011·山东聊城)2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        年;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年。

(2011·山东聊城)30.《哈姆雷特》是英国文学家       的代表作;《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         的代表作。

26.史记、资治通鉴

27.洛阳、北京

28.京张铁路、《定军山》

29.莎士比亚、毕加索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011·山东聊城)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1793年乾隆帝在致英王的信中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中的“夷”各指什么?

(2分)

(2)据材料,概括唐朝、清朝统治者各自推行的政策,(2分)分析各自政策的最主要影响。

(2分)

31.

(1)材料一中“夷”指的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材料二中的“夷”指的是外国。

(2)唐朝统治者推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

促进了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加强了唐朝对少数民族的管辖与治理。

清朝统治者推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2011·山东聊城)32.阅读下列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

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

   ——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什么?

(2分)

(2)党和政府在“现实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重大举措有哪些?

(4分)

32.

(1)邓小平理论(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对内进行改革: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进行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建立了深圳等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等。

(符合题意即可)

(2011·山东聊城)33.阅读下列材料:

   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

应该如何是好呢?

保存(旧)政府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的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

——福泽谕吉《脱亚论》

请回答:

(1)材料中“守旧衰老的政府”是指什么政府?

(1分)后来解决这一政府的方式是什么?

(1分)

(2)新政府将世界文明引进“东洋孤岛”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4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l1分,共22分)

33.

(1)日本幕府。

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2)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011·山东聊城)34.中国共产党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历史上两次重要的会议。

请回答:

(1)将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背景填在表格中。

(6分)

 

时间

地点

背景

中共七大

 

 

 

中共八大

 

 

 

(2)简述中共七大、中共八大各自的历史贡献。

(5分)

34.

(1)

 

时间

地点

背景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

延安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中共八大

1956年

北京

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

(2)中共七大:

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中共八大: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011·山东聊城)35.世界近现代史上,英国、美国先后主导世界经济的发展。

请回答:

(1)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优势有哪些?

(5分)试从政治制度、科学技术两个方面分析,将答案填入表格中。

 

优势

政治制度

 

科学技术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经济“巨无霸”。

试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分析其原因,(3分)将答案填入表格中。

 

原因

国   际

 

国   内

 

(3)20世纪70年代挑战美国经济“巨无霸”地位的主要国家或区域经济集团有哪些?

(2分)这一挑战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1分)

35.

(1)

 

优势

政治制度

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世界上最早确立了资产本主义制度

科学技术

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

 

原因

国   际

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国   内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政府采取适当措施

(3)日本和欧盟。

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