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2676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3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docx

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详解

贵州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文化浸润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还通过家谱、家训等渠道,使传统伦理在家庭落地生根,化为家庭成员的做人信条和生活习惯。

每个家庭在世代繁衍薪火相传的同时,都会或隐或显地积淀并形成某种价值观念和德行风尚,即家风。

一般说来,家风既包括有文字及实物遗存的有形部分,也包括仅是口头和行为传授等随时消失的无形部分。

有形部分多半呈现在如家训、家规、家谱、家族祠堂以及各种祭祖追宗仪式等方面;无形部分则主要凸显在长者的行为举止、言传身教,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生活习惯和家族气质风貌等方面。

有形的部分以家训、家谱等为载体,固然有助于家族文化的传递和弘扬;无形的部分如长辈的言谈等虽然往往随生随灭,但它多半留在后辈心中,对家族成员的成长和家族风气形成同样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

中华民族具有深刻的“家国同构”理念,正是这种水乳交融的家国同构理念,使不同家族的家训、家谱等,虽然具体内容互有差异并各具特色,但其中所宣扬的立身处世、持家兴业的规则和教导等,基本都是建立在对中华文化主流价值体系的集体认同之上。

君子文化作为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历代著名家训、家谱秉持和崇尚的做人理念及价值观念等高度契合。

在一定程度上,众多家训、家谱所传达的励志勉学、入孝出悌、勤俭持家、精忠报国等优良家风,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具体细化,不仅堪称个人和家族成长兴旺的座右铭与传家宝,也是君子文化从庙堂走向民间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

强调君子人格对家族成员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各类家训、家谱中星罗棋布。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家谱记》里说,只有家族成员以君子为楷模,行仁义、重孝道,才可确立家族宗法,立宗法方可成世家,成世家方可正风俗,进而代代绵延,形成世有君子、代有贤良的良性循环。

君子文化与家族文化融合,在家训、家谱、家风中扎根开花,不仅有助于崇德向善之风在家族里世代相传,还能够由家族推向村邑推向国家。

社会风俗之美,正是通过“由一家以推于一乡,由一乡以推于天下”的形式,逐步改善并蔚成风尚。

以家训、家谱为主干的家族文化,与君子文化看似概念不同、内涵相异,但两者的思想来源和核心理念却有诸多相似之处,谈论的中心都是如何做人、如何立身处世、如何兴家立业等问题,而得出的结论又十分相近乃至多有重合。

君子文化为什么能够沉入并浸透历代家训家谱而成为普通百姓广泛认同的价值导向?

为什么历代世家望族的家训、族谱等总是以君子文化为主调凸显家族文化特色?

其原因和奥秘都在这里。

(摘编自钱念孙《君子文化浸润日常生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风的形成需要借助于君子文化的浸润,以此成为家庭成员的做人信条与生活习惯。

B.中国人的家训家谱对君子文化的集体认同基本是以中华民族“家国同构”理念为基础的。

C.在家训、家谱中强调君子人格就能确立家族宗法,进而形成代有君子贤良的良性循环。

D.为了让君子文化浸润家族文化,君子文化与家族文化的核心理念有了诸多相似之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家谱家训中所体现出的君子文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君子文化在社会民众中的普及程度。

B.文章对比了家风的有形部分与无形部分的不同呈现形式、不同作用,着重指出了无形部分的作用。

C.以归有光《家谱记》为例,强调了君子人格对家族成员成长的意义,也说明它普遍体现在家训家谱中。

D.文章进行了概要性的论述,揭示了君子文化与家族文化在做人理念、价值观念等方面高度契合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众多家族不同特色的家谱中得以具体体现,从而从庙堂走向民间。

B.历代著名的家训、家谱传达的家族世代积累的德行风尚,一定程度上细化了修身、齐家、治国等理念。

C.君子文化只有与家族文化融合,才能让崇德向善之风在家族里世代相传,并由家族推向村落推向国家。

D.君子文化成为广泛认同的价值导向,与家族文化理念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是其凸显家族文化特色的缘由。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公共服务是国家职能的重要内容。

从国家的产生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历史发展来看,公共服务职能与国家相伴而生。

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职能的演变,国家公共服务日益成为国家职能的重要内容。

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公共服务力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针对我国政府职能存在的“错位”“越位”“缺位”等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政府要承担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四项职能。

2005年初,新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提出,国务院及各部门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等问题。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既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心理,也不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公共服务对于经济发展既有直接贡献,又有许多间接贡献。

(摘编自钟君等《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6)》)

材料二:

指标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合计

医疗卫生

7

8

9

9

9

9

51

公共住房

9

7

7

7

6

6

42

公共交通

4

3

8

8

8

8

39

社保就业

8

9

5

6

7

4

39

公共安全

6

6

6

5

4

7

34

城市环境

3

4

4

4

5

5

25

基础教育

5

5

3

3

3

3

22

文化体育

2

2

2

2

2

2

12

公职服务

1

1

1

1

1

1

6

2011~2016年九大基本公共服务要素关注度得分

(摘编自刘志昌等《2016年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估与发展报告》)

 

(摘自刘志昌等《2016年主要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报告》)

材料三: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是评价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力的重要标志,通过调查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进行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是广大城市居民对政府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也就是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的主要评价。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以广大城市居民的主观感受和心理状态呈现出来,是公共服务需求满足后的愉悦感与满意感。

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

政府增强公共服务力有利于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的有效建立,绩效评价和行政问责制度的健全,服务成本个人负担比例合理下降,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客观投入及其结果对公共服务满意度具有决定作用。

一般来说,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规模和效率与满意度是正相关的。

因此,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高低体现了政府提供城市服务力的强弱,政府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最终通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体现出来。

(摘编自钟君等《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6)》)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6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下一年应该以公职服务、文化体育、基础教育、社保就业、城市环境为重点。

B.2013年开始,公共交通跃居关注度第二位,这与快速城镇化带来的人口增长、机动车增加和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有关。

C.2016年,贵阳市城市居民对公共服务的九个方面的满意度整体上比不上2015年,其中,公共交通和公共住房尤为突出。

D.从单向要素来看,与2015年比,2016年贵阳市的基础教育、城市环境和公职服务的满意度均有提升,其中基础教育升幅最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共服务职能越来越成为国家职能的重要内容,是因为要不断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政府要承担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反映了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的高度重视。

C.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是广大老百姓对政府所提供的医疗卫生、公共交通等九项指标的基本公共服务带主观感受色彩的满意程度。

D.公共服务满意度高表明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多、规模大或投入效率高,反之,则表明政府不重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6.政府增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有哪些重要作用?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老式理发店

于坚

我偶然在云南的一个小县城发现了这个理发店,因为它样子过于老旧,就走进去。

我并不想理发,我很多年没有进过理发店了,但到了里面,某种遗忘已久的经验忽然复苏,令我激动,我当场决定在那把老式理发椅上躺下来,刮一个光头。

这种理发店在二十年前是十分普遍的。

给我理发的师傅姓李,他说,这种理发店在本地只剩下他这一家了,以前都是这种,现在大部分都改成香港那种了,烫头、有大镜子的那种。

老李和妻子以及一个合伙人三个人经营的这个理发店,每个月租金两千元。

没有招牌,在县城的城门楼附近,除了知道的人,外来人不会发现这是一家理发店。

理发店里光线很暗,镜子的周围已经发黄,照出来的人,边缘是模糊的,像是旧时代的肖像。

店里只有一把老式的、靠背可以放倒的理发椅,枕头的皮垫已经坏了,用一段木头代替,这是老李专用。

洗头在最里面,一个小门进去,里面是一个小天井,一把椅子,一个黑乎乎的洗脸架,旁边支着一个炉子,烧的是烽窝煤,上面有一把大茶壶。

老李倒了些热水在脸盆里,用手指试试水温,又用瓢,在旁边的瓦缸里舀了些冷水掺进去,开始给我洗头。

当温热的水流川页着我的头皮淌下来的时候,某种体验在我的记忆里复苏了。

太遥远了,我甚至看见旁边站着正在擤鼻涕的哥哥。

我立即对老李产生了信任和安全感。

后来,老李有些女性化的柔软的手指在我头上飞舞起来,他的手像是一只苍老的蝴蝶。

老李,一把捉过吊在镜子旁边的戗刀皮,把刮刀在上面戗了几下,又用一个毛笔,在一个玻璃瓶里蘸了些什么,涂在刮刀上。

这是酒精,消毒的。

老李说。

然后开始在我头上刮起来,一种痒丝丝的感觉从头上开始,迅速传遍了我的全身,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粒芝麻。

1998年9月29日,在云南大理,理发师老李的刮刀下,我重新成了一个旧时代的顾客,享受着那种老派的、亲切、温暖、不讲究卫生的服务。

我发现,对我来说,理发的实用性已经不存在,这个过程就像一个行为艺术的现场那样令我激动,它有着所谓艺术的一切特征,对经验的陌生化的复苏,独一无二、经典式的。

来自往日非常普遍的庸常平淡的日常生活中的话语方式,古典气质的视觉效果,由于时间的打磨而深浅不一的发黄的色调,使整个理发店看上去就像一幅油画。

具有戏剧效果的理发功夫,那种慢条斯理,那种边理发边与人闲聊的功夫,那种对待顾客头部的亲切、熟悉、客气都是大师级的。

理发店像一幅作品一样打动我,而且,这幅作品是有过程、气味、触觉、空气、色彩和声音的,犹如一个穿越时间的隧道,我被身临其境地带回了往日的时光,一本小说、一幅画、一首诗都不会产生这种效果。

老李并不知道他的服务已经超值,时间已经把他的理发店塑造成作品。

艺术其实是一个比艺术家们所自以为是的更为丰富的范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世间一切皆诗。

老李的理发店体现的是日常生活的诗意,理发馆曾经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庸的部分,但正是它最不易觉察的朴素组成了我们生活的普遍的诗意。

当它普遍存在的时候,我们的美学并不尊重它。

我们向往宏大的事物,只有当这种诗意成为世间罕见之物,我们才突然发现,其实那些宏大的事物与具体的日复一日的人生毫不相干。

老李一辈子都在干理发这行,他媳妇也跟着他学会了理发,他们是经人介绍认识恋爱结婚的。

理发店是20世纪50年代开的,老李1964年来到这里工作,拿的是记件工资,四六开,收入一元,他得四角。

当时理个头一角、一角五分,后来三角、四角、五角慢慢涨上来,现在理一个光头是一块五,修发加吹风两块。

现在理发,是各干各的,各收各的钱,房租三个人平摊。

我们不消上税,挣的钱太少,只够自己用,国家不要我们上。

老李说。

头刮干净了,老李拿过另一只瓶子,从里面抠出一小坨白色的东西,抹在我头上,我立即闻出来,是雪花膏,还是童年时代的那种味道。

现在,老李的理发店的主顾基本上都是熟人街坊。

来了就坐下,也不消问要剃什么发型,老李清楚他们的头,就像清楚自己手掌上的纹路。

老李的店离村庄近,所以到他店里理发的农民最多。

赶街天理发要排队。

这里便宜,老式,我们不去那些新式理发店,贵,理得怪,不习惯。

农民说。

但说这话的是中年农民,他儿子的头可不来这里修理,他儿子要去理五块一个的那种,还想学着昆明人,把前额的一绺头发,染成黄的。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把在老式理发店理发当作了一种行为艺术,老式理发店因为时间的久远,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审美对象。

B.文章多用口语化的表述方式,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感受,平实的语言中又蕴含深意,不失隽永。

C.作者侧重于描述生活的细节,表现出对平常人个体生命与生存环境的关注,体现了百姓生活的平凡与韧性。

D.文章结尾叙述农民的儿子要去理“五块一个的那种”头发,看似不动声色,实际上隐含了对新生活的向往。

8.文章为什么用大量笔墨记叙老李的经历?

请简要分析。

(6分)

9.文章体现了日常生活的哪些诗意?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任光,字伯卿,南阳宛人也。

少忠厚,为乡里所爱。

初为乡啬夫、郡县吏。

汉兵至宛,军人见光冠服鲜明,令解衣,将杀而夺之。

会光禄勋刘赐适至,视光容貌长者,乃救全之。

光因率党与从赐,为安集掾,拜偏将军。

更始至洛阳,以光为信都太守。

及王郎起,郡国皆降之,光独不肯,遂与都尉李忠、令万脩等同心固守。

廷掾持王郎檄诣府白光,光斩之于市,以徇百姓,发精兵四千人城守。

更始二年春,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世祖至大喜吏民皆称万岁。

即时开门,与李忠、万脩率官属迎谒。

世祖入传舍,谓光曰:

“伯卿,今势力虚弱,欲俱入城头子路、力子都兵中,何如邪?

”光曰:

“不可。

”世祖曰:

“卿兵少,如何?

”光曰:

“可募发奔命,出攻傍县,若不降者,恣听掠之。

人贪财物,则兵可招而致也。

”世祖从之。

拜光为左大将军,封武成侯,留南阳宗广领信都太守事,使光将兵从。

光乃多作檄文曰:

“大司马刘公将城头子路、力子都兵百万众从东方来,击诸反虏。

”遣骑驰至巨鹿界中。

吏民得檄,传相告语。

世祖遂与光等投暮入堂阳界,使骑各持炬火,弥满泽中,光炎烛天地。

举城莫不震惊惶怖,其夜即降。

旬日之间,兵众大盛,因攻城邑,遂屠邯郸,乃遣光归郡。

城头子路者,东平人,姓爰,名曾,字子路,与肥城刘诩起兵卢城头,故号其兵为“城头子路”。

力子都者,东海人也。

更始立,遣使降,拜子都徐州牧。

是岁,更封光阿陵侯,食邑万户。

建武五年,征诣京师,奉朝请。

其冬卒。

(节选自《后汉书·任光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世祖至/大喜/

B.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世祖至/大喜/

C.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世祖至/大喜/

D.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世祖至/大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其职权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自行任免所属掾吏。

B.传舍,原为战国时贵族供上等食客食宿的地方,后泛指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

类似的例文有“舍相如广成传舍”。

C.檄文,是我国古代一种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他人罪行等的文书。

我国古代有传檄文而定千里的记载。

D.食邑,古代分封给王侯作为世禄的田邑,盛行于周朝,受封者在食邑内享有治权并对诸侯承担义务,后代沿袭不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光独撑危局,赤胆忠心。

他当信都太守时,王郎起兵反叛,郡国全部投降,任光始终坚持并和都尉李忠等人固守。

B.任光身处乱世,大义凛然。

他公然把王郎派到府上劝降的廷掾斩杀在集市上来向百姓宣示,并布置精兵在城上守卫。

C.任光临危不惧,敢打敢拼。

敌众我寡,世祖走投无路而投奔他,权衡利弊后,他放弃了原定的撤退计划,放手一搏。

D.任光审时度势,颇有计谋。

在世祖势单力薄之际,劝世祖发令攻打邻县,放纵人们抢夺顽抗者的财物,使兵员大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会光禄勋刘赐适至,视光容貌长者,乃救全之。

(2)世祖遂与光等投暮入堂阳界,使骑各持炬火,弥满泽中,光炎烛天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①

李白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注:

①张子房,即张良,韩国贵族,秦灭韩后招募壮士复仇未成,逃亡下邳遇黄石公指点,后追随刘邦建功立业,受封留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虎啸”二字气势非凡,指张良跟随汉高祖刘邦以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功劳赫赫。

B.“破产不为家”点出张良毁家纾难的精神,在秦灭韩之后,尽一己之力招募壮士复仇。

C.“岂曰非智勇”不用陈述句,而用反问句,使诗歌跌宕起伏,后人谓之有“飞腾之势”。

D.前八句正面描绘张良的功绩,九、十两句由古到今,抒发感慨,章法严谨,风格飘逸。

15.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女主人公的家人不仅不理解自己,反而加以嘲笑。

(2)苏轼《赤壁赋》表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从变化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_”。

(3)《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先不同意追击齐军,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同意追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南仁东老师________二十多年,带领团队在贵州的大山里修建起了________的FAST望远镜“中国天眼”。

“中国天眼”2017年8月22日发现的一颗脉冲星候选体,不久被澳大利亚帕克斯望远镜经过观测后得到确认,被称为FAST脉冲星一号(FPl),自转周期1.83秒,距离粗估1.56万光年。

“中国天眼”发现这颗脉冲星时,观测只用了52.4秒,得到的信噪比竟然是帕克斯望远镜验证时用2100秒观测得到的3倍!

()。

脉冲星是一种极端的天体,通常几秒就能自转一圈,快的甚至一秒可以自转几百圈。

1967年约瑟琳·贝尔意外发现了脉冲星之后,射电天文学就进入了________的时代,国际射电天文学界也进入了群雄逐鹿的年代。

研究者们预期,“中国天眼”以其________的灵敏度,仍能在已经被英美等国射电望远镜耕犁了几十年的北天球,发现数百颗新脉冲星。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摩顶放踵众目睽睽方兴未艾超群绝伦

B.胼手胝足众目睽睽日新月异超然物外

C.摩顶放踵举世瞩目日新月异超然物外

D.胼手胝足举世瞩目方兴未艾超群绝伦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久经过澳大利亚帕克斯望远镜观测后得到确认

B.不久被澳大利亚帕克斯望远镜经过观测后确认

C.不久澳大利亚帕克斯望远镜经过观测后被确认

D.不久得到经过澳大利亚帕克斯望远镜观测后确认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天眼”建设规模之宏伟果然无与伦比

B.“中国天眼”捕获信息之丰富果然首屈一指

C.“中国天眼”的技术之先进果然不负众望

D.“中国天眼”的灵敏度之高果然名不虚传

20.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赐书拜读,获悉老师贵恙,甚为垂念,现惠寄山参一盒,聊表雅意,望老师笑纳。

因事务缠身,足下未能莅临府上拜望,殊感有愧,万望老师海涵,恭候康复佳音!

21.下面是某市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下面是国家领导人在新年贺词中的话:

2015年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2016年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2017年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8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019年我们都是追梦人

要求: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A原文第一段“君子文化浸润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还通过家谱、家训等渠道,使传统伦理在家庭落地生根,化为家庭成员的做人信条和生活习惯”,无“家风的形成需要借助……”之意。

C原文第四段“只有家族成员以君子为楷模,行仁义、重孝道,才可确立家族宗法……形成世有君子、代有贤良的良性循环”,把必要条件夸大为充分条件。

D从原文第六段“……家族文化,与君子文化……两者的思想来源和核心理念却有诸多相似之处……君子文化为什么能够沉入并浸透历代家训家谱而成为普通百姓广泛认同的价值导向?

……其原因和奥秘都在这里”可知,此项强加了目的关系。

2.【B】“着重指出了无形部分的作用”错误,从原文第二段“无形的部分……对家族成员的成长和家族风气形成同样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的“同样”可以看出,没有“着重指出”之意。

3.【C】从原文第五段“君子文化与家族文化融合……不仅有助于崇德向善之风在家族里世代相传,还能够由家族推向村邑推向国家”可知,选项“只有……才能……”的条件关系不成立。

4.【A】从材料二的“得分雷达”图可以看出,2016年满意度最低的是公共交通,其次是公共住房,重点建设的也应该包含这两项。

5.【B】A“是因为……”于文无据。

C偷换概念,将原文材料三中“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以广大城市居民的主观感受和心理状态呈现出来”的“城市居民”偷换为“广大老百姓”。

D材料三说“一般来说,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规模和效率与满意度是正相关的”,但不能反推出“反之,则表明政府不重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6.①对人们消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促进经济社会驱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②合理降低个人负担成本,提升城市居民的愉悦感和满意度。

③有利于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和行政问责制度。

(每点2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7.【D】“隐含了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