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2756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61 大小:8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1页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1页
亲,该文档总共1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1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docx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试题1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训练试题

第一部分法律法规

一、单选题

1.新“安全生产法”规定增加:

“本法规定的生产安全一般事故、较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由(A)规定”。

A、国务院

B、政法委

C、当地政府

D、生产单位

2.新“安全生产法”规定:

(B)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A、技术科

B、工会

C、安监科

D、董事会

3.“城镇燃气管理条例”自(A)日起施行。

A、2011年3月1日

B、2012年3月1日

C、2012年1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自(B)日起施行。

A、2009年10月1日

B、2010年10月1日

C、2011年10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B)日起施行。

A、2006年11月1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1月1日

6.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B)日起施行。

A、2013年12月1日

B、2014年12月1日

C、2015年12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自(A)日起施行。

A、1998年3月1日

B、1999年3月1日

C、2000年3月1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C)日起施行。

A、2006年5月1日

B、2007年5月1日

C、2009年5月1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自(A)日起施行。

A、2008年1月1日

B、2009年1月1日

C、2010年1月1日

10.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A)。

A、做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

B、口头告知被检查单位,责令立即整改

C、做出书面记录,并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

D、做出书面记录,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负责人签字

1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做到“三同时”,即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C)。

A、同时勘察、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B、同时审批、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D、同时施工、同时修复、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2.《安全生产法》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B)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拖延不报

B、迟报

C、被举报

D、不报

1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工程项目中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是确保安全生产和从业人人身安全和健康的(B)。

A、基本要求

B、重要条件

C、前提条件

D、主要措施

14.《安全生产法》第一百〇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B)。

A、行政处罚

B、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D、批评教育

15.《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物品包括(A)。

A、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B、枪支弹药

C、高压气瓶、手持电动工具

D、大型机械设备

16.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D)。

A、劳动用工情况

B、安全技术措施

C、安全投入资金情况

D、事故应急措施

1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C)的危及生命安全的工艺、设备。

A、国家明令淘汰

B、国家禁止使用

C、应当淘汰

D、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

18.依据《安全生产法》,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D)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A、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B、公开、公正、公平

C、及时、准确、合法

D、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19.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施(C)制度。

A、审批

B、登记

C、淘汰

D、监管

20.《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C),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生活设施

B、福利设施

C、安全设施

D、工作设施

21.《安全生产法》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B)

A、对

B、错

22.《安全生产法》关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主要有四项:

即遵章守规,服从管理;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A)

A、对

B、错

23.《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企业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以技术保密、业务保密等理由拒绝检查。

(B)

A、对

B、错

2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安全检查,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A)

A、对

B、错

25.《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享有批评、检举控告权和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行使上述权利而对其进行打击报复,如:

降低工资、降低福利待遇和解除劳动合同等。

(A)

A、对

B、错

26.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告之,不得隐瞒和欺骗。

(A)

A、对

B、错

27.《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B)合格。

考核不得收费。

A、安全培训

B、考核

C、教育

D、取证

28.《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D)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A、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相关资格技术人员

D、注册安全工程师

29.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A)。

A、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B、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生产经营

C、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D、经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0.《安全生产法》规定,有关协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D)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A、监督

B、综合监督

C、监管

D、自律

31.《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上述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A)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00

B、400

C、300

D、200

32.《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七个方面的职责,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B)。

A、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B、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C、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D、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33.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B)。

A、综合管理

B、综合监督管理

C、监督管理

D、规划管理

34.《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A)。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C、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D、坚持安全发展、科学发展

35.制定《安全生产法》,就是要从(C)保证生产经营单位健康有序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从而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A、思想上

B、组织上

C、制度上

D、认识上

36.保障人民群众(C)安全,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

A、生命

B、财产

C、生命和财产

D、生命和健康

37.依照《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A)

A、对

B、错

38.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做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这样有利于安全检查不走过场。

(A)

A、对

B、错

39.《安全生产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

这里所指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但不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B)

A、对

B、错

40.《安全生产法》不仅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同时也适用于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方面的管理。

(B)

A、对

B、错

二、多选题

4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其中阻挠、干涉事故调查处理的行为有(A、B、C、D、E)

A、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转移、隐匿有关证据;

B、隐匿有关事故发生的情况;

C、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或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D、干涉对事故性质的认定或者事故责任的确定;

E、干涉对有关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

42.《安全生产法》对安全设备有什么规定?

(A、B、D)

A、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B、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C、安全设备不得进行改造

D、维护、保养、检测应当做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43.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十大亮点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安全发展;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落实“三个必须”,明确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地位;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职责;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制度;(A、B、C、D)

A、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

B、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

C、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D、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

44.工会要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维护职工在()的合法权益。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的意见。

(B、C、D)

A、民主建议

B、民主管理

C、民主监督

D、安全生产方面

45.《安全生产法》规定,工会的权利有(A、B、C、D、E)

A、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B、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

C、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

D、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

E、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46.《安全生产法》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所做的规定包括(A、B、C)

A、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B、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C、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D、从业人员有权随时停止存在安全隐患的作业

第二部分标准规范

一、单选题

47.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应逐级上报,每级上报的时间不能超过(B)小时。

A、1

B、2

C、3

D、4

48.安全生产工作“十二字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A)。

A、对

B、错

49.对使用特种设备发生重大事故的责任单位应处(D)。

A、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

B、1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

C、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

D、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

50.城市燃气管网压力等级划分为(C)个等级。

A、5

B、6

C、7

D、8

51.城市公用企业特许经营期限最长不超过(C)年。

A、10

B、20

C、30

52.消防和救护条件属于门站,储配站(B)安全评价内容

A、环境

B、周边环境

53.安全评价报告格式应符合国标(A)的规定。

A、《安全评价通则》(AQ8001)

B、《安全评价通则》

54.在供用气合同中,应与用户明确燃气费的(A)。

A、结算周期和方式

B、结算周期

55.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A)。

A、行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D、车间标准

56.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中介机构必须是依法组建成立的,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对其出具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负法律责任。

(A)

A、对

B、错

57.天然气质量标准中,各技术参数是:

总硫含量:

按类别划分H2S含量,≤20mg/m3I类≤6mg/m3;CO2含量/(体积)%≤3;水分无游离水(A)

A、对

B、错

58.调压器额定流量,应该按调压器所承担的管网小时最大输送量的(B)倍确定。

A、1

B、1.2

C、2

D、2.2

59.0.4MPa

A、高压B

B、高压A

C、次高压B

D、次高压A

60.YSP35.5型钢瓶容积为35.5L,其允许充装量为(C)KG

A、5

B、10

C、15

D、20

61.从长输管线进入门站的NG主要经历净化(脱水、脱酸性气体、脱重烃等)、调压、计量、加臭等工艺过程送出站外。

我国NG体积计量标准是(C)

A、15℃,1atm

B、15℃,1.5atm

C、20℃,1atm

D、20℃,1.5atm

62.高压容器的压力等级为(C)。

A、5MPa

B、10MPa

C、10MPa≦P<100MPa

D、15MPa

63.压力管道的公称直径应大于(B)mm。

A、20

B、25

C、30

D、35

64.常用卧式圆筒型储罐的设计压力为(A)

A、1.8MPa材料为16MnR

B、1.8MPa材料为8MnR

65.PE管道封堵作业下堵塞时应试操作(A)次。

A、1

B、2

C、3

66.管道动火作业前后连续(A)测定混合气体中氧含量。

A、3次每次间隔5分钟

B、3次每次间隔10分钟

67.管道置换作业时放散管应高出地面(B)。

A、1m

B、2m

C、3m

68.燃气管道降压作业时可将压力控制在(A)范围内。

A、300Pa~800Pa

B、500Pa~800Pa

69.民用户连接燃气的软管长度不得超过(B)。

A、1m

B、2m

C、3m

70.对居民用户的安全检查(B)。

A、每一年不得少于一次

B、每两年不得少于一次

71.LNG储罐储存液位宜控制在(C)范围内。

A、20%~50%

B、50%~90%

C、20%~90%

72.高压球罐的防雷防静电设施电阻不大于(A)。

A、10Ω

B、20Ω

C、30Ω

73.低压湿式储气柜的防雷防静席设施电阻不大于(C)

A、300Ω

B、200Ω

C、100Ω

74.CNG卸车检查运行(A)后,宜进行检修。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75.汽车加气站实瓶出站无泄漏合格率应(B)。

A、98%

B、100%

76.LPG实瓶充装合格率应(B)。

A、≮95%

B、≮98%

77.燃气器具前压力合格率应大于或等于(B)。

A、100%

B、99%

78.对用户报修处理的响应率应为(B)。

A、99%

B、100%

79.实瓶出站无泄漏合格率应为(A)。

A、100%

B、99%

80.用户报修处理及时率不应低于(C)。

A、90%

B、95%

C、98%

81.管道设施抢修及时率不应低于(C)。

A、80%

B、90%

C、99%

82.YSPll8型钢瓶内残液量不大于(B)。

A、1.0kg

B、1.5kg

C、2.0kg

83.YSP35.5型钢瓶内残液量不大于(C)。

A、0.35kg

B、0.4kg

C、0.45kg

84.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的上下限范围是(1.5~9.5)%;液化石油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将会扩大(A)倍。

A、250~300

B、250~350

85.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站应设置液化石油气泄漏(A)报警器。

A、浓度

B、液位量

86.燃气供应单位应设置并向(社会)公布24小时报修电话,抢修人员应(B)值班。

A、12小时

B、24小时

87.液化石油气灌装站应至少有

(2)个储罐,车间内应设置燃气浓度报警器,所警浓度应小于液化石油气的爆炸下限的(A)。

A、20%

B、30%

88.汽车槽车灌装时不得超过槽车铭牌上规定的(B)充装量。

A、最小

B、最大

89.液化石油气燃烧时需大约(A)的空气,随着室内空气中氧气的大量消耗,对人身将造成损害,所以室内应通风换气。

A、30倍

B、40倍

90.钢瓶供应站应选择在供应区域的(中心地带),供应半径一般不应超寸(A)。

A、0.5~1.0km

B、0.5~1.5km

91.液化石油气由温度而引起的体积膨胀系数大约是水的(10~16倍),是瓶体钢材的(A)。

A、100倍

B、200倍

92.液化石油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将会扩大(B)倍;天然气液化后,体积将会缩小1/600倍。

A、200~300

B、250~300

93.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的上下限范围是1.5~9.5%;天然气爆炸极限的上下限范围是(A)%。

A、5.0~15.0

B、10.0~15.0

94.1kwh=kJ。

(B)

A、5000

B、3600

C、2500

95.1kJ≈kcal。

(A)

A、0.2388

B、0.25

C、0.28

96.200mmH2O≈Pa。

(B)

A、1500

B、2000

C、500

97.1kgf/cm2≈MPa。

(C)

A、0.15

B、0.25

C、0.1

98.我国规定,在特潮湿地点或金属容器内安全电压不超过(C)V。

A、36

B、24

C、12

D、6

99.我国规定气瓶的最高使用温度是(A)

A、50℃

B、55℃

C、60℃

D、65℃

100.当管道穿越重要障碍物以及土壤腐蚀性甚强的地段,管壁厚应不小于(C)毫米。

A、3.5

B、4.5

C、8

D、2.75

101.输送湿燃气的管道,无论是干管还是支管,其坡度一般不小于(D)。

A、0.001

B、0.1

C、0.03

D、0.003

102.两种燃气互换时,其华白指数的变化不得超过(C)。

A、±1%~5%

B、±10%~20%

C、±5%~10%

103.压强的国际单位是(B)。

A、工程大气压

B、帕斯卡

C、巴

D、毫米汞柱

104.城市燃气应具有可以察觉的臭味,当无毒燃气泄漏到空气中,达到爆炸下限的(B)。

A、10%

B、20%

C、25%

D、30%

105.(C)是密度和比容的关系。

A、ρ/ν=1

B、ν/ρ=l

C、ρν=1

D、ρ+ν=l

106.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民用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最高允许浓度是(A)

A、20mg/m3

B、15mg/m3

C、5mg/m3

D、50mg/m3

107.天然气中,纯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为(B)。

A、4.2%~14.2%

B、5.0%~15.0%

C、1.7%~9.7%

D、8.8%~24.4%

108.我国城市燃气中的“标准立方米”是指(A)。

A、101.325kPa,0℃状态下的体积

B、101.325kPa,10℃状态下的体积

C、101.325kPa,20℃状态下的体积

D、98kPa,0℃状态下的体积

109.当燃气组分变化不大时,华白数可以作为燃气互换性判别的指数,一般规定华白数波动值应为±15%。

(B)

A、对

B、错

110.1寸=2.54mm。

(B)

A、对

B、错

111.1×104kg/m2压力相当于1个标准大气压力。

(B)

A、对

B、错

112.物理学上规定,水的沸点100%,水的冰点是0℃。

(B)

A、对

B、错

113.无毒燃气泄漏到空气中,达到爆炸下限的10%浓度时,应能察觉到臭味。

(B)

A、对

B、错

114.液态天然气的体积为气态时的l/600,有利于运输和贮存。

(A)

A、对

B、错

115.我国规定在特潮湿地点或金属容器内安全电压不能超过(C)V。

A、36

B、24

C、12

116.LPG气瓶疲劳试验装置上应装有一只精度不低于(A)级供校验专用的压力表。

A、1.0

B、1.5

C、0.4

117.正常情况下,电器设备的安全电压规定为(B)。

A、24V以下

B、36V以下

C、48V以下

118.车行道下燃气管道埋深自管顶起必须(C)。

A、≮0.6m

B、≮0.8m

C、≮0.9m

119.我国燃气体积流量的计量标准是20℃、1atm。

(A)

A、对

B、错

120.调压器额定流量,应按该调压器所承担的管网小时最大输送量的(B)倍确定

A、1.0

B、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