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2976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docx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之路(上)

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中共党史,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家知道,我们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至2011年7月,整整90周年。

90年的历史,波澜壮阔,风云变幻。

我的体会是把90年的党史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百折不挠、星火燎原、多难兴党、继往开来”。

那么今天我主要讲的是建国以前,就是从1921年到1949年,围绕着28年的党史,讲如下几个问题。

一、认真学习中共党史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原则;

二、建党的背景——百年贫弱求索路,开天辟地创建党;

三、建党的初期(1921—1937)——三民主义开新河,土地革命斗武装;

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同仇敌忾抗日寇,万众一心救中华;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国共两党大决战,天翻地覆定神州。

一、学习中共党史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原则

下面先讲第一个问题,认真学习中共党史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原则。

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认真地学习中共党史?

我们如何的去认真学习中共党史?

首先要解决立场、观点、以及方法的问题。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胡锦涛总书记有关指示和教导的讲话。

(一)胡锦涛总书记的有关指示和教导的讲话

譬如2006年7月25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革命史、发扬光大党的光荣革命传统。

除此之外还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党史);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党史,才能够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我的理解,通学习中共党史、学习中国革命史要深刻的了解过去,不要表面化,不要肤浅,要全面的把握现在,不要片面性,要正确地创造未来,不能有失误,不能有错误,不能走歧途。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史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了争取民主独立、人民解放,长期英勇奋斗的真实记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是推进理论创新的生动教材;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荣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充分运用这个精神宝库。

总书记强调,在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新形势下,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我们要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干部、教育人民。

在十七大的报告当中,胡锦涛总书记又强调,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书记还讲,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总书记又讲,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010年5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参加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的时候,又讲必须维护历史的真实性、严肃性。

(二)学习中共党史的重大意义

我认为,今天认真学习中共党史的重大意义分为六条:

第一条,中共党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

第二条,中共党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

第三条,中共党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教材。

第四条,中共党史是改革开放的宝贵基础。

第五条,中共党史是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有力武器。

第六条,中共党史是我们继往开来、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要源泉。

我们可以从这六个方面来理解,今天认真学习中共党史的重大意义。

(三)学习中共党史的基本原则

那么基本原则是什么呢?

我认为,学习中共党史要明确三条基本原则:

1、坚持辩证法,防止片面性。

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学习、认识、理解中共党史。

不要搞主观主义,不要搞历史虚文主义,不要搞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2、不丢老祖宗,又要新发展。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老祖宗不能丢。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不能丢。

同时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又要有新发展。

3、观点可以不同,事实只有一个。

对于一个历史人物,对于一个历史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去认识去解读。

不能歪曲事实,不能捏造事实,不能乱搞,不能颠覆。

不能因为你个人的一些感情问题,或者恩怨问题,把事实都给搞错,甚至搞乱、颠倒。

因为当前我们知道,在党史、国史的问题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观点,有正确的,有是是非非的,有以恶传恶的,还有别有用心的。

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能用恶搞来颠覆党史,我们不能把恶搞当做创新。

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政策去否定党史,我们不能把孩子与洗澡的脏水一块儿泼掉,是不是?

我们不能数典忘祖,忘了本,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要真正做到温故知新,继往开来。

对于第一个问题,在这里简单地阐述一下。

我们认真学习中共党史的重大意义有六条,基本原则共三条,供大家参考。

二、百年贫弱求索路,开天辟地创建党。

下面讲第二个问题——百年贫弱求索路,开天辟地创建党。

(一)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屈辱

我们中华民族,五十六的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历史上说我们中华民族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比如,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了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这是人类的四大发明。

在我们中华民族,在我们的老祖宗那儿,通过我们相继地传到世界各地。

这个四大发明,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于世界人类文明的四大贡献。

再比如,我们今天经常讲GDP,那么我们中国的GDP的总量,根据资料来分析,长期居世界首位。

这个世界第一GDP总量的地位,我们一直保持到1890年,即光绪皇帝16年!

那么讲份额呢?

到宋朝的时候,我国的GDP占全球GDP份额的80%左右。

到1750年,乾隆15年,占32%,居全球首位。

到1820年,嘉庆皇帝25年,占28%,仍居全球首位,这也是我们光荣的历史。

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当时官僚资本主义还没有形成。

两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我们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地变成了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中华民族就开始沦落到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深重苦难的地步。

当时清朝政府,几乎就变成了外国洋人的朝廷。

比如1840年鸦片战争到1842年8月29日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我们中国近代史上被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我们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大致算了一下,如果按照购买力计算,2100万银元折合现在的人民币有十几个亿。

我们中国政府向英国赔款,而且把香港割让给了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就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再譬如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火烧北京圆明园;1895年2月12日签订了结束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1894年甲午战争结束于1895年2月12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承认朝鲜完全自主,而且赔款2亿两白银。

为什么日本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侵略中国,甲午战争就是一个表现。

再比如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光绪皇帝、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去了。

第二年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

差不多每一个中国人要赔一两白银,加上了39年的利息,年息是四厘,本息一共九万万八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朝七年的财政收入,赔给八国联军了。

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等等。

(二)中国各阶级的爱国救亡运动

那么面对这样严酷的遭遇,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的独立、自由、民族统一、富强,当时我们国内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政治力量都在求索。

而且提出了可以实现的、各种各样的救国方案。

比如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封建统治阶级当中也搞洋务运动,还有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还有义和团运动等等都在求索,都在寻各种、并且实践各种救国方案。

那么这些运动尽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的进步有所推动有一定的历史作用,但最终,一次一次都失败了。

1、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了。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同中国的改良派做了尖锐的斗争。

毛泽东讲,现在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毛泽东说,孙中山先生,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还讲,孙中山先生也有他的缺点,这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不可以苛求前人的伟大历史人物。

那么我们必须肯定,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那么辛亥革命,一方面成功,一方面失败。

(1)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当时的历史条件,辛亥革命成功在哪儿呢?

他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中国近代的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

所以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巨大的。

(2)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原因分析

另一个方面,辛亥革命又失败了,他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广大人民群众的悲惨命运,而且和旧的反动势力进行妥协,革命的果实,落到了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手里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也失败了。

那么他的失败,给了我们中国的先进分子一个启发,这个启发就是——中国要救国,要图新,就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为什么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因为孙中山先生等人,主要学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他们追求的主要是发展资本主义,他们设计的道路,跳不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这个圈子,这个模式。

但是在中国你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愿望,在实际当中是行不通的。

为什么?

这是由国内、国际的条件决定的,不是说主观愿望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也许这个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是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因为帝国主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绝不是要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他们绝不允许中国真正富强起来,他们的目的是勾结中国的封建势力,维护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所以在中国,西方道路走不通。

同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有软弱性。

资产阶级没有力量担负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任务,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所决定的。

所以,国际、国内的条件决定在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

我们走了,碰壁了,失败了!

正如毛泽东,1949年6月30日,在纪念建党28周年时讲的,自19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我们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达到了多的惊人的程度。

派了好多的留学生去努力学习西方,结果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迷梦。

为什么先生总是侵略学生?

你到那儿去学,八国联军来了,这不是先生侵略学生吗?

为什么呢?

毛泽东说中国人是向西方学的很多(东西)都是行不通的,理想总是不能实现的。

2、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

我们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

一直到1919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先进分子,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来观察形势,观察国家的命运,重新考虑、寻求、探索救国的道路。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了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

它既是一次爱国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文化思想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精神是什么?

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读。

我的体会六个字“爱国、民主、科学”。

五四运动时,纪念章上是有字的。

一种纪念章就跟这个警钟一样,八个字——“警告同胞、勿忘国耻”;还有一种纪念章是圆的,四个字——“救国雪耻”。

所以五四运动是我们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同时,五四运动为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做了准备。

3、对中共历史功不可没的两个人物——李大钊和陈独秀

在五四运动后,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当中,有两个人功不可没,这就是我们党史上说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南陈”就是陈独秀,“北李”就是李大钊。

李大钊可以说是在中国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第一人。

他早在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经济学史、社会主义理论。

到1920年10月,北京就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李大钊是书记。

那么陈独秀呢?

在1920年9月发表了《谈政治》这篇文章,也明确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

表明他陈独秀从激进的民族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那么1920年8月,全国第一个共产党的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了。

这两个人在我们党史上,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功不可没。

尽管陈独秀在后来犯过严重错误,甚至被开除党籍,这是由各种复杂的原因造成的。

但是我们在纪念建党90周年的时候、在回顾共产党创建过程中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陈独秀,同样要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都被蒋介石杀了。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蒋介石政府企图把陈独秀拉过去,担任高官要职。

可是陈独秀讲,蒋介石杀了我那么多的共产党员,革命同志,还杀了我的两个儿子,我陈独秀和蒋介石不同戴天。

所以陈独秀不管怎么样,他没有变节,没有叛变我们共产党。

当然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犯了严重的错误,我们也给他处理了,给他开除党籍,但是在创建共产党的过程当中,他和李大钊一样,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两个人功不可没。

那李大钊同志就更伟大,更高尚,在“五四运动”过程中乃至之后。

陈独秀被北洋军阀的北京政府逮捕了,而且关押了83天。

陈独秀被关押了83天后,经过我们营救出狱了,到了上海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可是李大钊出狱以后,北洋军阀照样软禁他、监视他。

后来他到了北京,软禁在北京。

那怎么去上海参加活动,筹备党的建立呢?

李大钊同志做贡献了。

到1920年2月李大钊决定亲自要把陈独秀要送出北京城,到上海去。

我李大钊在北京,你陈独秀去上海。

对不对?

可是陈独秀是安徽人,他不会说北方话,怎么把他送出北京啊?

路上的这些北洋军阀的这些探子跟踪和盘问怎么办?

所以在北京到天津的路上,当然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公路、铁路,就是那个土路了。

李大钊就化装成一个赶车,赶着一辆带棚的马车,陈独秀也化装成一个土财主,就在车里面,就这么离开了北京城,摆脱了北洋军阀的监控、软禁。

那么在路上、在车上两个人就商议并且达成了共识——要建立一个共产主义政党。

而且李大钊在北京,陈独秀在上海,南北两头分别筹备。

后来陈独秀来信问起共产主义政党在中国的名称,陈独秀说是不是叫中国社会党啊?

李大钊考虑以后说不行,李大钊回了一封信,一锤定音——“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

到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4月26日李大钊同志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

4月28日张作霖的手下对李大钊三绞处决,绞刑了三次,而且从西欧专门进口的绞刑机,绞杀了40分钟。

三次白色恐怖啊,让你共产党人不得好死,杀一儆百。

我们李大钊同志不愧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宁死不屈,38岁英勇就义。

同时李大钊同志高风亮节,道德高尚,模范丈夫,没有包二奶,没有情妇,具有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他的妻子赵宁兰比李大钊大八岁,没有文化,农村妇女,小脚女人。

李大钊是留学日本的,北京大学的教授,一个月的工资,250块大洋,折合现在的人民币,一万多块钱,是个有名的教授。

众所周知,毛泽东当年在北大图书馆当助理员的时候,每个月只有八块大洋;李大钊同志当年,北大教授,250块大洋。

在爱情的问题上、家庭的问题上、配偶的问题上,李大钊忠贞不二。

所以不光他的同事,连他的政敌都佩服他——一个有共产党人的气节,一个有操守的人。

有的时候会开玩笑说:

“李先生,你现在是名教授了,挣这么多钱,你家里那个小脚老太太该换换了。

”我们李大钊糟糠之妻不下堂。

所以我们老一辈共产党人无论是他的革命理想,革命意志,包括他的道德品质,都值得我们今天的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学习。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

到1921年7月23日晚上8点左右,我们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当时50多名共产党员,13个正式代表,代表着全国当时50多名共产党员。

党的一大开了九天。

7月30日最后一天,在开会不久,便发现一个中年男子闯入会场,说要找一个人,他环绕了周围,又说句“对不起我找错了”。

当时代表共产国际的马琳,他搞过秘密工作,从欧洲一路到上海,路上就被人跟踪了。

所以他非常机敏,当机立断决定,立即转移。

结果刚刚转移十多分钟后,法国的巡捕就包围了会场,搜查,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因此,我们会场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上一艘红船,于7月31日下午六点左右闭幕。

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宣言,党纲决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

大会还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书记,主任李达,组织主任张国焘,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我们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滔滔黄河江水,九十九道弯,革命的道路不平坦,我们中国共产党从此在探索中奋斗,在曲折中前进,在忧患中成长,在牺牲中壮大。

三、三民主义开新河、土地革命斗武装。

第三个问题——三民主义开新河、土地革命斗武装。

前面介绍了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和先行者,他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

在1905年左右,他又提出来了“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并且同时主张三大革命——“民主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他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可是最初的三民主义也称为旧三民主义,它并没有一个反帝反封建的一个彻底的纲领,这就是它的软弱性,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所以导致了中国的辛亥革命就失败了,一连串的挫折就接踵而来,特别是陈炯明。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他是广东省长,孙中山认为他是可以依靠的革命将领,结果陈炯明叛变了。

他勾结英帝国主义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并且悬赏20万大洋要捉拿孙中山。

所以孙中山遭受了最最痛心的失败,陷入了绝望当中,看不到希望。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向孙中山先生伸出了援手,让孙中山在危难当中,在极大的痛苦当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以俄国十月革命为首,唤醒了中国的革命,他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一)新三民主义与国共第一次合作

1、中共三大与国民党一大

当时我们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在广州召开,决定国共合作,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以个人的名义加入国民党。

共产党跟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同时要坚持共产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这就是中共三大。

到1924年的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包括共产党人毛泽东、李大钊、林伯渠、瞿秋白、张国焘、谭平山等等,当时都当选了国民党“一大”的中央执行委员。

那么在这个大会宣言当中,孙中山先生,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2、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及意义

“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是什么呢?

主要内容就是:

民族主义,就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要建立一般贫民共有的民主政治,人民不但有选举权,还要有创制权、否决权、罢免权等等;第三个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反对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这就是具有反帝反封建内容,具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

因此“新三民主义”成为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成为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所以国民党一大的成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形成,推动了全国的统一运动,由此形成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大革命高潮。

孙中山先生曾经讲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

毛泽东在1945年4月24日党的七大的报告中也讲过,“不但在过去和现在已经证明,而且在将来还要证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是革命三民主义的最忠诚、最彻底的实现者”。

当然,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还有本质上的不同,为什么呢?

因为三民主义它没有社会主义的纲领,三民主义它的宇宙观,它的世界观实质上还是唯心论。

所以毛泽东讲,共产党的最低纲领,新民主主义和三民主义的政治原则,基本上相同,但也有不同的部分。

(二)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国内概况

1、国民政府成立与中山舰事件

1925年7月1日,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后来又迁到武汉。

其中包括了中山舰事件,这就是蒋介石阴谋制造的中山舰事件。

通过制造中山舰事件诬蔑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当上了国民党中央常委会的主席、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垄断了国民党的党政军权。

这是1926年5月的事情,(那时)蒋介石就开始篡权了。

2、国共北伐战争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国民革命军正式实施北伐,于是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实施。

在此前北伐战争也打过前哨战,北伐战争反帝反封建的国内革命战争打击的目标就是北洋军阀的三派势力“直系、奉系、皖系”三派北洋军阀。

当时的口号“打倒列强、打倒军阀”,北伐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北伐军一共是十万人左右,总司令是蒋介石。

当时我们中国共产党也和国民党一起,号召全国人民支持北伐战争,而且我们共产党员成为北伐当中的骨干和先锋。

比如共产党员叶挺,他带领的独立团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他的前身就是周恩来建立的铁家车,因为叶挺同志带着这个独立团英勇善战,所以被誉为铁军。

3、工农运动与工人运动的发展

那么在这期间,工农运动迅速高涨。

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农村一切权利归农会,农村大革命又起来了,包括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当然在当时这个问题上,党内也有不同意见。

周恩来在上海,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了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失败了,第三次——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武装起义胜利了,周恩来任总指挥。

这个工农运动在上海风起云涌,大革命的高潮时的局面是非常好的。

(三)“四·一二政变”与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与“宁汉合流”

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占领了南京。

可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以蒋介石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右派,他也加快步伐要篡夺革命领导权。

蒋介石从南昌、北伐军总司令部出发经过九江、安庆,对革命群众一路是追、一路是抓、一路是杀。

从1927年3月26日赶到了上海,抓紧和帝国主义、大资产阶级和反动社团青帮密切合作,准备发动反革命政变。

同时他又假惺惺地讲“我保证不会抓上海工人,不会缴他们的枪”。

蒋介石还亲笔题词:

“共同奋斗”四个字的锦旗,送给上海工人纠察队。

这样我们工人当时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丧失了警惕性。

当时的共产国际对蒋介石还抱有希望,心存幻想。

我们党内有陈独秀和汪精卫出面,国民党的国民政府主席还发表了联合宣言,谈国民党不会对我们下手,我们国共两党,还要开诚合作。

本来蒋介石都已经开始磨刀了,我们还在那儿上他的当,被他迷惑了。

这样一来,工人、稽查队丧失警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