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3939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docx

五语上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课文之间的联系:

本组的几篇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描绘大自然的美妙景象,展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与奥秘。

这也就告诉我们主要教学任务应是凭借着文本生动的语言,引领学生走入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激发他们探索自然。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篇课文是一个号召:

让我们一起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打开大自然绿色课本的例子:

法布尔的故事;《变色龙》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的是观察变色龙变色的经过;《金蝉脱壳》讲述的是作者观察蝉脱壳的一个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联系上下文或词典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和《金蝉脱壳》的四、五自然段。

3.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4.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5.体会“着迷”“迷恋”“痴迷”的意思,体会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来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的,学会透过文字,感受人物的思想。

6.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7.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

教学重难点:

1.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2.体会课文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用叙事的形式、融入自己的情感介绍小动物的写作特点;并抓住小动物外形、动作的特点来介绍,生动有趣;在描写小动物的过程中写出自己的感受,使文章充满情趣。

并进行习作练笔。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按一定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体会文章题目“画龙点睛”的作用,并学习给文章命名的方法。

4.体会并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生动、形象、具体地描写。

教学准备:

PPT

课时安排: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2课时

《装满昆虫的衣袋》2课时

《变色龙》2课时

《金蝉脱壳》2课时

练习23课时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分步揭题。

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

”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二、自由读全文

1、自由读。

要求:

音准句顺。

2、边读边思考:

“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词 

敞开 芬芳描绘 云锦微风相聚

苍劲饱览 黄昏 无限 浩瀚 绚丽

2、指读。

3、观察字形,想一想:

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4、描红临写。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

三(6)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思考:

朗读诗歌,说说这“绿色的课本”是指什么?

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有些什么?

3、个别汇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

思考:

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收获?

①指名读课文。

②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表明什么意思?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

“芬芳”什么意思?

“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

③指导朗读。

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2、细读第二部分。

(2-5)思考:

大自然的课本里都有些什么?

谈话:

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

*细读第2节。

①指名读第2节。

②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布。

③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

(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

④想想:

你还能发现什么,还能描绘什么?

*细读第3节。

①女生齐读第3节。

②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

③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什么意思。

④指导朗读。

(要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细读第4、5节。

①男生齐读第4、5节。

②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指导朗读。

想想:

你还想和谁联欢,还想和谁相聚?

*朗读第二部分。

3、细读第三部分。

(6)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呢?

①齐读第6节。

②弄清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的原因。

③指导朗读:

语调要热烈、高昂些。

思考:

大自然是本什么课本呢?

四、总结课文,学习写作方法。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反复。

②押韵。

③拟人手法。

像课文第三、四小节中的"联欢""相聚"以及"青山""绿水"说的话,用的就是拟人的表达方法。

在习作时,我们适当地运用拟人的表达方法,可以让我们的习作更生动,更形象,更有趣。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探索大自然。

五、作业:

1拓展练习:

大自然是本语文课本,当你看到树木的时候,就会想起“木”字。

大自然是美术课本。

它色彩鲜明,线条多样,层次丰富。

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是画上的景观。

大自然是音乐课本。

小燕子是音符。

大自然是美术本。

大自然是一本童话书。

一年四季,都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

春天的童话是的,夏天的童话是的,秋天的童话是的,冬天的童话是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发现  翠竹、松柏

  描绘  果园、沃野

  与    鸣禽野花联欢

  与    青山绿水相聚

启迪:

热爱、探索大自然

 

5、装满昆虫的衣袋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三、教学准备:

ppt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质疑:

1、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

他是哪儿人?

2、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

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

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要求:

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做到音准句顺。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昆虫纺织观察责骂中毒可恶垃圾殿堂

纵横闪烁光泽痴迷蠕虫裤兜敏捷圣莱昂

鸟栖虫居鼓鼓囊囊五彩缤纷满载而归

(2)释词。

隐藏:

训斥:

迷恋:

怒气冲天:

小心翼翼:

三、再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法布尔对昆虫感兴趣的语句。

2、读好句子。

3、说说从这三个词语中,你知道了什么?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四、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小组合作思考:

课文讲了法布尔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什么?

第二件事是什么?

根据这两件事给课文分段。

2、个别汇报:

找纺织娘放鸭子时观察小虫子

3、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       )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       )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       )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

1、走进法布尔的故乡,你有什么感受?

2、画出描写村子景色的语句。

3.联系全文想一想:

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地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过渡:

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

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一)学生默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交流讨论:

1、找出描写纺织娘外形的句

2、从哪里看出法布尔找纺织娘很不容易?

①从“三天前”这一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你会对什么事情如此执着吗?

②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二)读第5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对小甲虫的珍爱,小心翼翼)

(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

无论是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他无限的好奇心。

(三)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父母的责骂

过渡:

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

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

①“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心情怎样?

②“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

③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

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

三、精读第三段。

  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四、总结谈话。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

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小组讨论:

课文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

①课文几次写到了法布尔的口袋鼓鼓的,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②法布尔的口袋里装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还装满了,装满了,装满了。

五、资料拓展。

六、作业。

1、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写一篇观察日记。

2、以“我与昆虫交朋友”为题,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昆虫。

板书设计

法布尔:

着迷——迷恋——浓厚兴趣

 

走近昆虫大师--法布尔

法布尔(1823~1915年),通常称作若盎-昂利•法布尔,1823年12月22日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

1879年,著名的《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

法国文学界曾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为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可惜还没来得及做最后决议,便传来法布尔已经离开的消息。

 

人们曾称法布尔是"昆虫观察家",到晚年公认他为"昆虫学家";他去世后,人们在一段时间里称他为"昆虫学家、作家",后来又把他称作"作家、昆虫学家"。

这些称号,对法布尔来说都是当之无愧的。

                   ——资料来源于网上

6、变色龙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三.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四.教学准备:

  PPT

五.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

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

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

  

指名说。

  

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

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出示变色龙的图片)  

二.初读感知  

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

指名说。

  

5.出示:

(1)我们发现变色龙。

(2)我们端详变色龙。

(3)我们放回变色龙。

”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部分  

小组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

  

相机出示:

“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

”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读。

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

4.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一说哪一部分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2.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

什么叫“端详”?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

  

相机板书:

外形特点捕捉食物会变色  

3.小组学习:

读读9-15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②出示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

  

③出示14自然段,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

齐读14自然段。

  

用“名副其实”造句。

  

4.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

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5.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

“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浦洛夫”  

6.齐读课文第三部分:

放回变色龙,你想到了什么?

  

三.布置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2.小练笔: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写。

  

板书设计:

 

6、变色龙

发现外形特点  

端详变色龙捕捉食物  

放回会变色

 

7、金蝉脱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

金蝉脱壳。

齐读课题。

 

2.设问:

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

说说你的理解。

 

3.讲故事:

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考:

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

 

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①出示生字词。

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读。

 

3.默读课文。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

“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 

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

“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 

①指名朗读。

 

②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

想想: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

“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

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

 

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

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

)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

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脱壳前 

7.金蝉脱壳     脱壳中 

               脱壳后 

 

习作2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特点,把鸽子写得很有情趣的。

  

2、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重点:

  

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

  

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  

1.谈话激情。

  

(1)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

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

  

(2)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

(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野兽)  

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

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样,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

  

(3)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

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二、师生互动,描摹观察体验  

1.画一画。

  

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形简要画下来。

  

1.说一说。

  

你画的动物有什么特点,能介绍一下吗?

(要注意动物的特征,可以采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  

3.师生归纳。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4.小组交流。

  

5.交流体验,表达情感。

  

同学们那么喜爱动物,一定和动物有过动人的有趣的故事。

我们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6、学生自由选材、定题目,自行拟稿成篇。

  

三、评改延伸,深化习作感受  

1.小组评改。

  

2.班级交流。

  

小组推选优秀习作在班级宣读  

2.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板书设计:

  

         写一种动物  

外形、脾气特点

吃食、活动等习性  

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练习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教学重点:

  

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教学难点:

  

学会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五个歇后语,让学生知道这种形式叫歇后语。

(本题中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是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意思,而且往往还有深层次的意义)  

(2)让学生把课前通过查工具书和请教别人学会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可以说自己最喜欢的,教师注意引导。

  

(3)引导学生了解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歇后语的特点。

  

2.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再读五个歇后语,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2)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歇后语。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  

(3)要求学生读两个填写完整的句子,体会歇后语在句中的作用和好。

  

3.教学第三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平时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要求学生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

教师评议,看句子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读背。

  

(1)学生看书,自由朗读,要求渎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继续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拓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说出大意和自己的看法。

  

(2)让学生联系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难点:

  

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装满昆虫的衣袋》。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4)教师重点指导“雕、塞”等字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

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  

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

四点底、心字底。

两个范字是:

点、思。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范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点、思”的写法。

(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1)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