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4088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

《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docx

维生素C教学设计定稿

维生素C

教学设计

 

宁波经贸学校吴秀铃

 

维生素C

【课题】维生素C(高等教育出版社《营养与膳食》第一章第六节)

【课时】1课时(45分钟)

【授课年级、专业】制药技术专业,职高一年级(50人/班)

【内容简析】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也是人们所熟悉的一类营养物质,它与人们的日常饮食息息相关。

随着营养学、药学与临床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身体的保健,以及如何正确从膳食中获取有效的维生素而达到保健的目的。

其中,维生素C作为水溶性维生素的代表,更是人们所熟知的一类维生素。

学习维生素C,为开展本章其他维生素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的是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生理功能、缺乏症和科学饮食。

学好本节内容,对于学生认识维生素C的营养价值、重要性以及掌握如何科学、有效地从膳食中获取维生素C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材处理】

教材按照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营养状况评价、摄入量与食物来源五方面内容进行展开。

知识点环环相扣,结构严谨,内容充实。

根据学生“乐于学、学得会、用得上”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结合学情,我对教材作如下处理:

本课由“一种食物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案例引出,自然过渡到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并结合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理功能及缺乏症阐述了维生素C的营养价值和重要性,但涉及理论知识较多,专业性较强,学生较难理解,故将其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同时,根据“以能力为本位,以实用为原则”的中职教育理念,结合学生喜欢联系生活实际的特点,增加科学饮食这一环节。

同时将教材中的理化性质、过量与摄入量、营养状况评价等知识点与科学饮食这一环节有效整合。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听说过维生素C,对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和理化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但学生进入职高的第一学期,由于缺乏专业基础,接受能力较弱,学习方法不当,面对专业课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巨大的信息容量,表现得茫然与无所适从。

对专业知识既憧憬又排斥,喜欢联系生活实际,喜欢参与课堂活动,渴望在活动中得到被肯定的机会,排斥过于专业和教条的知识教授方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熟悉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

2.掌握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和维生素C的膳食来源。

能力目标:

1.学会正确判断维生素C的膳食来源;

2.能够指导病患科学饮食、合理用药。

素质目标:

培养健康饮食的生活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

1.维生素C生理功能的阐述。

2.科学饮食,有效获取膳食维C。

【教法】

启发法、归纳法、讨论法、动画演示法

【学法】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一味被动接受式学习,设计一系列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课堂活动和职场情境模拟中合作探究,情境体验,从而达到应用、内化和巩固的目的。

【教学环节设计】

一、阐述案例、引入新课(2分钟)

阐述案例,引出本课主题:

维生素C

二、承接案例、激发兴趣(8分钟)

承接案例,引出食物来源。

结合课堂活动激发兴趣。

三、围绕病例、解析重点(18分钟)

围绕“坏血病”发展历程中各阶段出现的病症,解析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四、科学饮食,学以致用(15分钟)

联系生活常识,增加科学饮食知识。

创设职场情境,通过学生情境体验和教师指导评价达到知识应用内化的目的。

五、系统回顾,归纳小结(2分钟)

编“药物顺口溜”,归纳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和科学饮食方法。

六、指导实践,拓展延伸

结合学校特色,布置分层作业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预设

设计意图

2

阐述案例引出本课内容:

维生素C

环节一:

阐述案例

幻灯片演示坏血病的典型症状图片,并阐述案例:

可怕的坏血病致使西班牙与英国的海上争霸战持续了200年未决胜负,英国船医的每日“三勺柠檬汁”的建议让英军摆脱了坏血病的折磨,并成为海战最后的赢家,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神话。

“一种食物决定一场战争胜负”,那么,决定这场战争胜利的真正武器究竟是谁?

环节二:

引入新课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结合教材得到答案:

神秘的武器就是柠檬汁中的维生素C。

通过故事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8

食物来源

环节一:

承接案例,阐述食物来源

坏血病在历史上曾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

过去几百年间曾在海员、探险家及军队中广为流行,故有“水手的恐惧”和“海上凶神”之称。

关于坏血病的防治,除了“柠檬汁”外,人们还发现可以利用橘子汁、卷心菜防治。

那么,还有其他食物可以防治坏血病吗?

幻灯片列出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由学生分析归纳出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主要是:

瓜果蔬菜。

环节二:

课堂活动

幻灯片展示一组食物的图片:

包括新鲜的瓜果蔬菜,也包括经高温、腌制、化学处理的蔬果以及肉类。

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正确找出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把油炸薯条、果味饮料、腌制泡椒也当作维C的食物来源。

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归纳出维生素C的真正食物来源为:

新鲜的瓜果蔬菜。

通过案例,自然引出防治坏血病的食物,即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

过渡衔接自然,切合学生思维方式,激发求知欲望。

 

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理解应用能力,加深学习印象

18

生理功能

环节一:

围绕病例,一探“生理功能”

列表展示坏血病发展历程中各阶段出现的病症解析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环节二:

图片展示、动画模拟,再探“生理功能”

图片展示:

生锈的铁片和长斑的人脸;“岁月如何催人老”——知名女星今昔对比的照片。

通过两组图片展示,由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得出以下结论:

机体也像铁片一样会生锈,它们都是氧化反应的结果。

而维生素C具有抗机体氧化的功能。

机体氧化的元凶是谁呢?

由教师提出自由基的概念,并简单介绍自由基的生成途径和危害。

并通过动画模拟的方式解析维生素C清除自由基从而抵抗机体氧化的原理。

环节三:

归纳总结

综合上述两个环节,由学生概括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相应缺乏症。

教师进行评价和补充。

以病例为主线,通过分析病症解析生理功能,既解析了生理功能,也阐明了维生素C缺乏症,同时回避了专业理论知识的枯燥教授方式,便于学生理解,一举多得。

一个病例贯穿始终,符合知识的传承性,也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让学生易于接受。

 

通过图片刺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知欲望。

通过动画模拟的方式使复杂理论简单化、生动化、明了化。

 

通过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合以上三个环节,突破了本课重、难点。

15

科学饮食

环节一:

联系生活,增加“科学饮食”

先向学生抛出5个有关维生素C食物获取方面的问题,均为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

由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指导评价,归纳出从食物中正确获取维生素C的方法,同时也阐明了维生素C的其他4方面内容:

1.理化性质:

水溶性、不稳定性、酸性、强还原性;

2.摄入量:

我国成人膳食维C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分别为:

100mg/d和1000mg/d);

3.过量引起的病症:

①会产生多尿、皮肤发疹等副作用;②可能导致草酸及尿酸结石;③小儿容易产生骨骼疾病;④一次性摄入VC2500-5000毫克以上时,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大量破裂,出现溶血等危重现象。

4.营养状况评价:

在医学上,通常用血浆维C含量(近期摄入水平)和白细胞维C含量(储备水平)来衡量机体内维C的营养状况。

环节二:

情境模拟,学以致用

创设情境:

一位感冒病患者(有轻微皮下出血、牙龈肿胀、贫血症状)来我校彩虹大药房买药,说自己抵抗力很差,经常感冒,容易疲劳,向药店营业员咨询养生之道。

作为药店营业员的你在咨询患者生活饮食习惯后给出患者科学膳食的建议。

结合学生“乐于学、学得会、用得上”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增加“科学饮食”的内容,让学生在掌握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生理功能后,能科学、有效地从食物中获取维生素C,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实用为原则”的中职教育理念。

通过“科学饮食”的内容设计,将教材内容:

理化性质、摄入量、过量、营养状况评价有效整合于其中,将专业知识通俗化,使枯燥知识生动化。

 

通过职场情境体验,使知识在体验中达到应用、内化和巩固的目的。

以坏血病病例为主线,贯穿始终,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加深学生认知印象。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设计,突破本课难点。

2

课堂

小结

环节一:

药物顺口溜

教师引导学生将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和科学饮食编写为药物顺口溜:

维生素C功能多,

补铁补钙又补血,

防癌防毒防衰老,

要想身体倍儿棒,

新鲜果蔬都有它。

 

环节二:

课堂小结

结合药物歌,归纳总结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及科学获取方法

编写药物顺口溜,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也是对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又一次巩固。

 

学生通过结合药物顺口溜完成本节课的课堂小结,对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和科学饮食有了一个系统的回顾。

分层

作业

环节一:

基础题

1.维生素C有怎样的营养价值?

2.如何从食物中科学获取维C?

环节二:

拓展题

请你以“养生保健”为宣传切入点,结合所学知识,为我校学生创业一条街的水果店做一份宣传海报。

使学生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理解应用能力,体现了“乐于学、学得会、用得上”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

【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乐于学、学得会、用得上”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为指导,基于本课特点,以坏血病病症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通过课堂活动的设计,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乐于学”。

通过动画模拟的方式,使复杂理论生动化、简单化、明了化,使学生“学得会”。

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增加科学饮食的内容,有效整合教材理论知识,并结合我校学生实训基地——彩虹大药房和学生创业一条街,设置职场情境体验和拓展延伸项目,使其“用得上”,真正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附:

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六节维生素C

一、食物来源

1.食物来源:

新鲜果蔬

二、生理功能

1.改善铁、叶酸利用

2.提高机体免疫力

3.参与机体羟化反应

4.促进胶原蛋白生成

5.促进钙吸收

6.抗氧化

7.清除自由基

三、科学饮食

1.理化性质

2.摄入量:

建议100mg/d,最高耐受:

1000mg/d

3.过量

4.营养状况评价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