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选择了它们教学设计(我).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3601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谁选择了它们教学设计(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谁选择了它们教学设计(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谁选择了它们教学设计(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谁选择了它们教学设计(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谁选择了它们教学设计(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谁选择了它们教学设计(我).doc

《谁选择了它们教学设计(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谁选择了它们教学设计(我).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谁选择了它们教学设计(我).doc

《谁选择了它们》教学设计

【设计者】从化市太平镇第二中心小学黄金浓

【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7课《谁选择了它们》

【教材分析】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中的第6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和本课《谁选择了它们》都是为了学生感受环境与生物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第6课是第基于对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的特殊结构的研究,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的适应性。

这一节课以同一种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结构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为研究对象,让学生体会到环境发生改变动物的形态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

进一步认识多样的生物是由多样的环境造成的。

本课将开展“青蛙的去留”“谁选择了它们”和“选择改变着生物”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建立起生物因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的选择也会发生变化的概念,并产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认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如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等。

在高年级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应在已有的基础上对孩子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维培训,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我觉得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探究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事物表面兴趣发展为对科学探究持久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探究中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2、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3、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1、利用资料研究问题,寻求有关问题的合理解释。

2、运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2、知道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我们将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围绕科学概念开展有效的活动,通过探究使学生从原有的不太科学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

教师可通过一些刻意的方法挖掘学生的那些不太科学的前概念,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本课的学习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让学生懂得验证真理必须要用数据说话。

另外,在本课中教师将使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支架式教学方法,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简单化,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

2、引导-探究法"引导-探索"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3、对比法

【学习方法】:

资料研究、观察、思考、假设推测、模拟实验、合作、记录、分析、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草原沙漠及各色青蛙图片数张,课件

为每组准备:

1个锥形瓶、1个圆底烧瓶、1个与圆底烧瓶体积相近的长量筒、3个温度计,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冲突: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草原生活着各种颜色的青蛙,后来这里来了一群鹰,于是有一些颜色的青蛙成为了老鹰的食物,但有一些青蛙却躲过了被吃的命运,请同学们想想哪些颜色的青蛙会更容易生存下来呢?

(设计意图:

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适当提问也造成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二、探究青蛙的去留

1、搭建支架,初步认知

黑板出示草原和青蛙图片,鹰来了,哪种颜色的青蛙会最先被发现并被吃掉?

最后这片草原上会剩下什么颜色的青蛙?

(教师边说便展示情景)

(设计意图:

利用情境教学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深奥的内容搭建支架,学生获得了对物种的变化的初步的认知)

2、学以致用,构建新知

再后来,因为环境遭受破坏,原来的草原变成了荒漠,但青蛙和老鹰仍继续在这里生活,但是,我们发现这里青蛙颜色正悄悄地发生变化,请同学们说一说绿色的青蛙还能安然地在这里继续生活吗?

什么颜色的青蛙才能在这里更好地生存呢?

(设计意图:

有了前面搭建的平台,相信学生对绿青蛙到黄青蛙的演变理解已经不是问题)

3、小结:

从原来多数是绿青蛙演变到后来只有黄青蛙是谁选择让它们留下?

(板书绿青蛙黄青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7、谁选择了它们)

三、大自然的选择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青蛙的去留是因环境发生变化造成的。

请同学们看看这几张图片,它们都是狐狸,可为什么生活的环境却不一样呢?

又是谁选择了它们?

请同学们阅读以下的这些资料也许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1)资料展示灰狐、红狐、北极狐的特性,提问:

假如让灰狐和北极狐互换生活环境它们能继续很好地生存吗?

北极狐的哪些特点使它能够抵御寒冷的冰川?

(2)阅读书中P83页左侧文字,根据生物学家的发现,同学们想想体型又大又圆暴露的器官很小对动物抵御寒冷真的有作用吗?

真的可以减少体温的损耗吗?

让我们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吧!

2、出示实验要求,提供材料,分组做保温模拟实验,填写降温快慢实验记录表

容器

最高水温

5分钟后水温

最高最低水温差

量筒

锥形瓶

大烧瓶

3、学生汇报,教师记录各小组每种容器5分钟后的水温差

容器

1小组

2小组

3小组

4小组

5小组

6小组

7小组

8小组

量筒

锥形瓶

大烧瓶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白验证自己的观点需要证据,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实验,让数据说话)

4、在世界上,还有哪些动物也跟狐狸一样虽然都是同一个品种,但却因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体型也各不相同的吗?

(熊狼)

(设计意图:

进一步用事实证明同一品种的生物因生存环境的不一样,外形也不一样,这些现象的存在并不是偶然的。

5、造成这些动物如此多样都是谁选择的结果?

(板书大自然的选择)

四、选择改变着生物

1、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发现:

大自然(环境的变化)改变并选择着生物,生物因生活的环境变化,形成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

那么人类对生物的选择是否也会改变生物,同时让生物变得更丰富?

大家能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吗?

2、一万年以前,地球上存在的只是一些简单的野生动物,例如野猪野鸭,但是后来人类对野猪野鸭进行圈养,就有了今天那么多不同品种的家猪和家鸭,科学家们用稗子和水稻进行杂交就有了今天产量高的杂交水稻。

(板书野猪—家猪,野鸭—家鸭,稗子+水稻=杂交水稻)

3、造成了今天如此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到底是谁选择的结果呢?

(板书人工选择)

(设计意图:

继续让学生寻找证据,证明人类的选择也在丰富着我们的生命世界)

五、点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明白课题中的这个谁和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你可以用你的话来表述一下吗?

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有一句话非常适合: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板书)

六、拓展思考:

思考1:

今天的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是谁选择的结果呢?

思考2:

从野生鲫鱼到今天多种多样的金鱼又是谁选择的结果呢?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检验学生科学概念是否真正建立)

七、板书设计:

7、谁选择了它们

大自然的选择

绿青蛙黄青蛙

灰狐、红狐、北极狐

野猪—家猪,

人类的选择野鸭—家鸭,

稗子+水稻=杂交水稻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