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4733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docx

01八上语文中考复习苏教版

广宇学校2009—2010学年度初三第一轮复习语文学科教学案

课题:

八年级上册课时:

五课时主备人:

审核:

★★本册主要考点★★

★重点字词语句、文学常识

★文言文和古诗词赏析

★综合性学习:

⑴名著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⑵专题研究:

长城、汉字

(3)口语交际:

①当一次主持人②假如我是导游

★与各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的阅读理解。

★全册各单元后的写作要求。

第一课时:

复习字词名句及文学常识

一、看拼音写汉字

磅bó逶yí道qiàn点zhuì悬yá

chù立澎pàiguàn输焦zhuózhuài住

泥nìngè然疲bèi先qūxuàn丽

急zhòu先qiǎnqī跷玛nǎoxiāo洒

chàng想yùn酿踉qiàngyīn切精zhì

wǎn转ào悔祈dǎojuàn恋zhuō越

méng发诬mièmù集pàn逆qián坤

洋yìjiǎo健diāo谢贫jí绵gèn

交xiè狼jítuí唐suǒ屑diàn记

àn淡呆zhì消rónglán褛chóu谢

风mǐdì听huì赂保yòutiào望

guī宝器mǐnjiàn赏玲lónglín峋

斟zhuóyōu雅xī戏shuò大荒dàn

蜿yánliàn滟浩jiéchóu怅摇yè

mò浴zhì嫩喧xiāo蹒shān温xīn

花huìpáo哮故zhàngtuò宽编zhuàn

hào费shēn吟kǎi甲pú匐繁yǎn

就xùlún理diāo零枯zàoxuàn丽

xián熟xiè渎ōu打yùn藏隔hé

二、给加点字注音

蜷缩咀嚼愠怒蔫巴猝然蓦地

笼罩哽咽挟着倔强懵懂踌躇

深谙端详恐吓雄踞一瞥窟窿

悖论摇曳愚氓龟裂牙龈贮运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千锤百____苛____杂税万____俱寂围追堵风烛____年

____指可数姹紫____红故弄____虚据力争无与____比

不能自____气势________情不自________手____脚一____眼福

______动听莫____其妙________善诱____泣吞声____转反侧

无精打____失魂落____接____洗尘人迹罕____心____神往

轻描____写可见一____鳞次____比________无为因地____宜

自出____裁重峦叠____俯仰____姿别____匠心无所______

肆无忌____退____三舍司空见____习以为____毛骨____然

闲情逸____月白风____不____之客好____恶劳受益____浅

如火如____令人作____无____顾及悲喜交____臭气____天

梦____以求脍____人口责无旁____无____无故良师____友

四、名句填空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4)梁园虽好,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6)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7)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

(9)海内存知已,_________________。

(10)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1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

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

(1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

(15)无限河山泪,_______________。

(16)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五、文学常识

1、杜甫:

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代表作有:

3、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4、朱自清:

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课》体裁,作者,国小说家。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

以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

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表现了法国人强

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6、苏轼: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北宋著名文学家。

与其父

,其弟,并称“”。

第二课时:

复习口语交际、名著、专题

一、口语交际

(一)口语交际中“开场白”“串联词”“结束语”的写法

(1)开场白

1、内容要紧扣主题。

2、语言要亲切而富有激情。

3、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可以用诗文、典故、相声、谜语、赞词等)

4、主持人体态大方,声调抑扬顿挫,声音响亮而富有感染力。

(2)串联词

1、能紧扣节目内容,在相邻的两个节目之间起过渡作用。

2、语言要有散文诗般的清新和淡雅。

3、语言精练,不冗长。

4、生动风趣。

(3)结束语(点题祝愿说再见)

(二)导游词的写法

1、将自己的热情融入景观的介绍中:

体现在称呼(朋友们)、人称(我们)、礼貌用语(请)等。

2、要注意景物的神似,运用恰当的比喻等修辞手法,引起游客的遐想。

3、在介绍景观时,要穿插进与景物有关的人文知识,以丰富解说的内容,激发游客的游览兴趣。

4、注意面对不同的游客,运用不同风格的语言技巧调节气氛。

如中学生、年轻人、老年人等。

有关“开场白”例题:

同学们即将毕业,班里准备举办毕业晚会,同学们推荐你来当主持人,作为主持人,你应该先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那么,现在请你展示出来吧。

(不少于30字)

亲爱的同学们,时光流逝,转眼间三年时光已经过去,如今,大家即将在这充满激情的夏日里,挥手告别,去追求自己更高的人生目标。

就让我们在晚会上用炽热的心和响亮的歌声去重温那昔日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让我们彼此祝福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题目:

班级召开以“迈好青春第一步”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分别写一段开场白和结束语。

开场白:

结束语:

导游词示例:

例一江苏扬州何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

“园林之妙在于借”,这是中国园林常用的造园手法之一,可是当我们踏上位于扬州市古运河畔的徐凝门街77号时,却发现这里民宅林立,远处无山,近处无水,周围光景可惜,可见在这里造园是多么的艰难啊!

整个何园占地面积为l.4万平方米,要想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只有充分显示自己的特色。

那么何园到底有哪些造园手法呢?

请游客们跟我前去游览。

例二水上森林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富饶的×××地区,游览我们美丽的水上森林,我是景区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或××。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将由我来为大家服务,提前预祝大家有个愉快的旅程。

(提醒游客在游览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题目: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能为一群外地来的游客介绍你家乡的一处景点吗?

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作品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

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有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

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

2.小说为什么要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作书名?

小说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考验,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

“钢铁是在旺火和骤冷中炼成的”意思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同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作者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作书名。

3.《筑路》是全书的一个精彩片段。

写自然环境:

深秋的萧瑟、凄冷,秋雨、泥泞,渲染了一个令人抑郁不快的氛围,营造了一个恶劣的劳动环境,反衬出筑路者不畏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写社会环境,表现时代特征:

筑路者恶劣的生活条件,反映出苏维埃政权初创时期的坚辛;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显示了时代环境的艰险。

险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成了考验每一个革命者的试金石。

面对这些困难,筑路者,特别是积极分子,以惊人的毅力和无比顽强的意志同困难进行斗争,表现了不畏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在《生命的意义》一章中,保尔是在病愈后,在烈士墓前面对新生和缅怀烈士时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的(具体内容见课本P155)。

因为保尔自己就多次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这段名言就是他自己光辉一生的写照,所以他想得那样深刻。

文中松林、监狱、医院、广场、墓地,一系列环境描写应子营造了肃穆悲壮的气氛,象征革命者的博大胸怀和永不衰败的革命情操。

题目:

(1)这部书的作者是,该书展现了

(填时间段)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2)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受、等人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从一个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3)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

(4)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读后你认为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5)你的同学来到图书馆,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众多的书,他(她)不知怎样选择。

你向他(她)推荐这部书,请你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向他(她)介绍。

作品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专题:

专题

(一)长城

题目:

中国人对长城有着独特的情结,下列哪句最能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写下你的读后所感。

(1)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写于长征途中)

(2)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我的中国心》)

(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义勇军进行曲》)

专题

(二):

汉字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二)汉字的造字法(“六书”):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题目:

1、指出下列汉字分别属于哪种造字法?

木、果、本、末、休、明、刃、闻、笼

2、仿造下面例子,对“采”作解说。

例:

比:

“比”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人,两个并列的人挨得很近。

“比”,最初的意思是并列,如比邻。

采:

第三课时:

诗词赏析

一《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七律  长征》生动形象的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2、“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长征”是题目。

3、五幅“征难”图:

腾越五岭、疾跨乌江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4、“腾”突出了五岭的奔腾气势,“走”突出五岭的疾驰状态,衬托了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5、“暖”既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了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寒”烘托了泸定桥环境的险恶,战争的激烈,反衬红军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二《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该诗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2、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首联中“破”“深”写出了怎样凄惨的景象?

答:

“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冷寂荒芜的景象。

7、颔联中“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8、杜甫诗有诗史之称,本诗折射出怎样的历史事件?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安史之乱,表现了忧国思家、感时伤坏之情。

9、情景交融在颔联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试加以赏析。

答:

花鸟本是怡人之景,而诗人见之而泣,闻之愈悲,可见时局的不幸,这里诗人将悲情融于乐景,更加重了悲的抒情色彩。

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

这两句真切地表现了战乱中人们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消息的心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11、末句“不胜簪”这一细节有怎样的作用?

答:

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亲之情.

12、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三《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写景中蕴含凄请暗淡,为本诗定上伤感悲愁基调的句子:

烟笼寒水月笼沙

2、使诗人产生亡国,历史又重演的忧患,借古喻今的句子: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亭花。

3、杜牧的《泊秦淮》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首句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

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感伤。

5、本诗最后两句用的是曲笔,怎么理解?

答:

这两句表面上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一味沉迷靡靡之音,实际是在批评那些不以国事为重、贪图享乐的达官贵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6、诗的末句写《后庭花》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7、“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8、“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该诗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欲望。

2、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

“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

但是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

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3、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

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

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

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表达诗人什么样的的感情?

答:

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老诗人报效祖国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欲望。

五《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表现诗人的英雄气概与舍生取义的生命观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3、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5、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表达了对抗元事业失败的慨叹和宁死不屈的决心。

7、“风飘絮”“雨打萍”是两个绝好的比喻,试作简要分析。

答:

“风飘絮”比喻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柳絮,国家败局的命运,已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个人的命运,诗人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雨打萍”是诗人漂泊沉浮的政治生涯的写照。

这两个比喻形象贴切,给人以悲怆辛酸之感。

9、分析颈联的艺术特色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答:

这两句用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

天然巧合加上诗人杰出的艺术构思,创造出这样神奇的绝对。

意思是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

10、“人生自古谁无……”(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

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生死观)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11、 “干戈寥落”包含了诗人很多的辛酸和遗憾。

12、如何理解尾联的含义?

答:

 尾联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

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阕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存歧路,儿女共沾巾。

1、以全新角度阐明对离别的看法,饱含友情,让人胸襟豪迈爽朗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用来形容人们在世界各地都有知心朋友,虽然远隔重洋,却如近邻一样亲近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4、本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拓展:

高适《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境相似。

6、说说第二句中“望”的表达作用。

答:

一个“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望中含情,表达了对友人沿途劳顿的担忧之情。

7、简要分析颈联的内涵。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答:

这两句以理性的议论展现了友情和别情的新意境:

真正的友谊不受时空的阻隔。

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

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和阔大的胸怀

8、这首诗与其他送别诗的不同点是什么?

答:

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

一改以往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七《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然前途坎坷不畅,也不忘报国情怀,后人也常用来比喻老一代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句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欧阳修曾叹: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其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4、诗人如何写出辞官离京时的愁绪的?

答:

下笔一个“浩荡”,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生动形象,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心中的愁绪翻滚而来,又以“夕阳西斜”为背景,更渲染出一种日暮途穷的伤感。

5、为什么说“吟鞭东指”“即天涯”?

答:

因为在诗人看来,这次离京,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出了城门,就如同人在天涯一般。

前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辞官离京时忧虑、怨恨及失落的心境。

6、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三四两句运用比喻,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后人贡献余力的愿望。

“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7、诗人辞官离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是怎样的?

答:

既有解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两句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

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要不甘自弃,继续奋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八《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以“望”字着笔,重在描写望山的所见所感,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2、远眺泰山的诗句: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O

3、近望泰山的诗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细看泰山的诗句: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Z

5、望岳产生登岳愿望的句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表现诗人胸怀崇高理想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O

9、全诗紧紧围绕诗题中的“望”字着笔,依次写了(远望、近望、凝望、展望)的情景,答:

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了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10、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好在何处?

答:

一个“钟”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

“割”字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答:

写出了诗人不怕艰险、勇攀高峰、俯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