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278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docx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19

文,学习根据提示、提纲和重点词语等详细复述课文。

4收集有关母爱和友情的名言、短文。

5初步懂得珍惜亲情和友情。

课题

16家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卢、辗、篱”,理解并积累“亲情辗转亲生骨肉悲喜交集无家可归遗忘”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讲的两个故事,并能用想象的方法复述文中第二个故事。

3、初步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了真正的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3个生字,8个词语。

2、、在反复朗读课文后,理解“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这句话的意思。

3、用想象的方法复述文中第二个故事。

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课前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圈出生字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出示填空游戏)进行四字词语填空。

()徒四壁万()灯火()境贫寒

重建()园()喻户晓()()户户

在这些词语中,我们不约而同的填入了这个词“家”。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课。

(出示课题)

(1)指名读

(2)齐读

(二)学习课文

1、(出示第二节)家究竟是什么?

书上向我们做了这样的解释。

(1)自由读正确。

(2)指名读

(3)齐读

(4)教师引读。

(5)男女对读。

2、这是一篇富有哲理且感人的文章,想不想来学一学?

小组学习菜单:

(1)组内轮流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用直线划出“家是什么?

”的句子。

3、交流学习结果

(1)指名分节读课文。

正音。

(2)你找到哪些句子?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五节)

①指名说。

出示“高堂华屋”“竹篱茅舍”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

②自由准备。

“竹篱茅舍”中“舍”是多音字,指导学生读准字音“shè”

③让我们合作来读这段话。

4、这段话究竟是什么含义呢?

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两个故事,(出示词语:

洛杉矶卢旺达)学习生字:

5、这究竟是两个怎样的故事呢?

默读课文1~4节。

用一句话概括分别写了什么?

(1)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富翁;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热拉尔。

(2)出示填空:

在洛杉矶,富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卢旺达,热拉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第一个故事。

(4)读读1、2节。

(5)联系第五节,完成填空:

富翁有别墅,却说自己没有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出示:

在卢旺达,热拉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概括第二个故事。

②(出示练习:

热拉尔说自己又有了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结合第五节内容说一说。

③一起朗读3、4两节。

6、展开想象复述课文

(1)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复述课文中的展开想象复述。

复述时要把故事讲清楚,还要选择其中的一处展开想象,把故事说具体。

(2)自由准备

(3)指名说。

(4)教师指导

(5)再复述。

7、在这个世界上……(出示第五节)学生读

(1)学了刚才的两个故事,你对这两句话会有更深的理解。

(出示)

(2)家究竟是什么?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对关联词,谈谈你的体会。

(虽然……但是……不仅……而且……)

①小组准备

②指名4-6人。

8、再读第五节

(1)准备背诵。

(2)有感情地背诵。

(三)总结全文。

1、家是一个避风的港湾,我们可以在这个家里栖息。

家是一个温暖的小窝,我们可以在此享受天伦之乐。

家是一个倾诉的地方,我们可以把苦恼和喜悦诉说。

家不需要有多么华丽,只需要有许多火热的心在一起,只需要有亲情和爱!

2、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充满亲情的照片,让我们欣赏这人世间最美最动人的精彩瞬间,让我们为亲情为爱,唱起那首熟悉的歌。

读写链结合点:

你认为家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板书设计

板书课题:

家是什么(充满亲情的地方)

富翁拥有别墅没有家

热拉尔有女儿就有家

教学效果的反馈

在课伊始,学生认为有房子住就有家,学完这课后大部分学生思想认识有了提高,认为有了亲情和爱才有家。

章靓玉说家是一个充满温馨的港湾,王柯说家是一个倾诉烦恼和释放快乐的地方。

课题

17、别人的妈妈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融、泞、迈、虔、佑”5个生字。

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注意“融、泞、虔”等字的读音。

积累6个词语:

衣衫、融雪、泥泞、虔诚、关照、保佑。

并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小组合作,读读演演这首诗。

3、知道诗歌写的是一个小伙子帮助“别人的妈妈”过马路的事,学习他关心老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韵律以及诗歌表达的感情。

2、通过读文,感受到本课前面一长段对于老奶奶的描写,以及当时的情况描写是为了衬托出了那位青年的爱心。

教学媒体

积累一些词语。

课前学生准备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了解大意

1、师:

当你们走在路上的时候,有没有帮助过不认识的人?

*交流。

2、出示课题:

别人的妈妈

*师:

课文讲的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却写得感动至人,我们一起去品味一番吧!

3、打开书,轻声读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交流。

二)朗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并在小组内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分节读课文。

*出示词语:

衣衫、融雪、泥泞、虔诚、关照、保佑、老迈、迟疑、小心翼翼

2)读音:

融(翘舌音)

泞(后鼻音)

虔(第二声)

3)字形:

*融:

媒体书空,注意左下部分的写法。

*翼:

羽(没有勾)+田+共

*虔:

积累“虎字头”的字(虎、虚、虑……)

4)理解词语:

*看图结合课文诗句理解:

融雪、泥泞

*查字典理解:

虔诚、保佑

*联系上下文理解:

老迈、迟疑

三)赏读课文,品味真情

1、再读课文,说说当时别人的妈妈的处境怎样?

1)出示1—6节

2)指导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填空:

一位()的老妇人,独自走在()的街上,当时(

),使她感到非常(),她心想:

()。

*交流填空。

2、过渡出示7—13节

*过渡:

就在老妇人迟疑无助的时候,人海里冒出个青年。

小组自读,抓住关键语句提出疑问或谈谈你的感受。

1)青年为什么要这样做?

体现了什么?

默读这部分,拿出一支笔,把小伙子的表现划出来。

媒体出示插图:

仔细看看图,来演一演,注意青年的动作和表情。

*媒体上“牵”、“扶”变红色,老师演老妇人。

*生评(重点:

牵、扶、细声)

再来读读7、8、9小节。

*师:

青年在做这一连串的动作时,他会想些什么?

*学生交流。

指导朗读:

*我们已经学过多首叙事诗了,诗歌要读出韵律,读出节奏。

老师以第8小节为例,遇到斜线要停顿。

媒体出示:

他/牵着她的手/细声说道:

“大妈,/我扶您/穿过街道。

*学生试读、齐读。

*师:

自己试着读读7、9两个小节,并试着划一划。

学生交流,师在媒体上出示斜线。

(指名3个学生每人读一个小节)

师:

真不错!

我们一起把课文的7、8、9小节来读一下!

2)最后两节是什么意思?

媒体上最后两节变红,同桌朗读、讨论。

(老妇人对帮助他的小伙子的美好愿望。

男女生对读、齐读。

3)小结:

小伙子扶“别人的妈妈”过马路,他对老人的关爱也得到了老人的回报。

4)齐读7—13节。

四)延伸说话,感悟真情

1)交流生活中见到的爱护老年人的事情。

2)学生准备,交流。

读写链结合点:

说说学了这首诗后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写在书上)

板书设计

 *17、别人的妈妈(老奶奶)

青年

孤立无援体贴老人

懂得回报关爱老人

教学效果的反馈

这课教学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为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特别是让学生“划出停顿、读出韵律”这一环节中,学生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

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了朗读的质量。

 

课题

18在金色的沙滩上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4个生字:

肠、蜊、蛳、捅。

理解并积累7个词语。

仿写比喻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按提纲简要复述课文。

3体会小女孩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识记4个生字,理解并积累7个词语。

仿写比喻句。

2、了解大海沙滩上发生的事,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品质,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并在生活中传播美。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金色”的除了指美丽的沙滩外,还代表小姑娘“金子”般的心。

教学媒体

海景图片,贝壳实物、相应的课件

课前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圈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海景图片及背景音乐(大海啊故乡),使学生进入情景,直观地感受海景美。

师:

你能用一句话描写这美丽的景色吗?

(要求学生把句子讲完整)

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呢?

出示句子:

太阳刚冒出海面。

在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天蓝色连衣裙的小姑娘在拾贝壳。

她的身后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

(学生朗读句子。

2展示贝壳:

在金色的沙滩上有着这么多美丽的贝壳。

出示句子:

你看,这是沙蜊子,这是大猫眼,这是小螺蛳,这是金海螺------

(1)学习生字:

蜊、蛳

师:

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虫”字旁归类。

(2)读句子。

3小结揭题:

刚才我们感受到了海边的景色美,沙滩上的贝壳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还有比这些更美的东西,那究竟是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8课《在金色的沙滩上》。

齐读课题。

二)由境入文、整体感知

1自学提示: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用已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人小组自学。

2交流:

出示词语:

礁石碧蓝神情翻腾好心肠

一望无际灿烂夺目灵机一动捅

(1)学习生字:

肠:

积累“月”字旁的字,一般表示与身体有关的。

捅:

读准字音。

换部首组词。

做动作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2)开火车读词语。

3课文一共21小节。

开火车朗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填空:

在海边的沙滩上,一位画家请一个小姑娘;小姑娘一直;画家回来后要把贝壳送给她,但小姑娘。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帮画家看衣服

等画家不离开

谢绝画家送贝壳

三)品读词句,感受人物美

1师:

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海景美、贝壳美,那你有没有发现文中比这些更美的东西是什么?

请你再轻声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用笔划出来,读一读。

2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教师小结:

文中海景美、贝壳美,小姑娘的心灵更美。

重点品读小姑娘的语言,出示重点句:

(1)小姑娘摇了摇头,说:

“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A重点词:

一定得。

B小姑娘为什么这么说?

“一定得”说明了什么?

C指名朗读句子,“一定得”要加重语气。

D通过朗读了解小姑娘守信,对人、对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E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句子。

(2)小姑娘摇摇头,对画家说:

“我不要,老师说了,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

我要回家吃饭了!

A指名读,评议谁读得最好。

全班跟着读。

B从小姑娘的这句话,你了解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什么?

(了解小姑娘的纯朴,不计报酬的高尚品质。

C再在体会的基础上朗读句子,读出感情。

(3)没想到小姑娘把他喊住了:

“叔叔,你的贝壳掉了!

”她弯下腰,把一颗颗贝壳捡了起来,还给了画家。

A画家叔叔原本想什么?

(出示填空)

画家叔叔原本想: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B师:

但是没想到——(引读句子)

C师:

画家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

这时候他又会想些什么?

(补充填空)

画家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

D那么从小姑娘的言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姑娘诚实美好的心灵。

E再读句子。

四)总结课文,拓展深化

1师:

我们从课文中寻找到了比海景、贝壳更美的就是小姑娘的心灵美。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18在金色的沙滩上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用《在金色的沙滩上》为课题了吗?

(理解“金色”不仅指的是沙滩的颜色,更指的是小姑娘这种如同金子般的高尚品质。

2复述课文:

A师:

你能不能根据板书把发生在金色的沙滩上的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小组讨论)

B学生交流。

3拓展:

A师:

在我们身边也有着许多像小姑娘这样诚实守信,帮助别人不计报酬的人。

你能把他介绍给大家认识吗?

B学生自由发言,介绍身边心灵美的人。

说明: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美”,从中也净化了自己的心灵,使课文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4总结: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多与小姑娘一样拥有金子般心灵的人。

让我们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读写链结合点:

把你要介绍的人用一段话写一写。

板书设计

帮画家看衣服

等画家不离开

谢绝画家送贝壳

教学效果的反馈

“小姑娘心灵美”是文章的重点,我让学生划出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再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

 

课题

19杏儿熟了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6个生字:

橙、嗬、偎、馋、揉、屁。

理解并积累8个词语。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

3、默读课文,复述第二件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的美好心灵和作者家乡的淳朴民风,初步懂得好东西要与人分享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6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2、学习复述第二件事。

3、在反复读文、识字的基础上,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

学习奶奶宽厚,善良的品格,体验有快乐与大家分享的乐趣 。

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课前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圈出生字。

教学流程

一)解题引趣:

1、板书课题:

19杏儿熟了

2、齐读课题,回答问题。

(1)课题中“熟”是什么意思?

*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为:

“熟”指成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了的意思。

(2)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会提出什么问题?

*估计会问:

“杏儿熟了”会发生什么事呢?

“杏儿熟了”是什么样?

这里的杏儿是哪儿的杏儿?

3、谈话导入:

请同学们带着上述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轻声读读课文,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小节多读几遍。

*接龙读课文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写了几次杏儿熟了?

找出课文中与“杏儿熟了”有关的表示时间的词语。

想一想,填一填:

(可以小组交流)

•杏儿熟了,从我家门前路过的人()。

•杏儿熟了,我()。

•杏儿熟了,奶奶()。

•杏儿熟了,几个小伙伴()。

*全班交流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引入:

杏儿熟了的时候引来了那么多人的羡慕,到底是棵怎样的杏树,有何

诱人之处呢?

1、读读课文1—4小节,用“——”画出杏多的词句,用“   ”画出杏好的词句。

1)交流:

*从“夏天,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儿,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

”一句中的“橙黄橙黄”可知道杏儿好,而且年年都如此。

*从“结满”、“多得数不清啊”、“数到后来就糊涂了”可以体会到杏多。

*从“羡慕地说道……”可以想象人们看到杏树上的杏之后,十分赞叹的神情,这一句是赞叹杏儿长得很好。

2)学习生字:

橙嗬偎

a比较学习:

澄——橙

b照样子,说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橙黄橙黄(雪白雪白血红血红火红火红碧绿碧绿……)

C注意:

“偎”的右边,不要多撇。

2、齐读第1——4小节

3、过渡:

你们瞧,我家的杏儿长得多好啊,可当邻居家的小淘气偷摘杏儿的时候,“我”是怎么想的?

奶奶是怎么做的?

读读课文第5——8小节,想想他们各有什么想法和做法?

1) 小淘淘有什么举动?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淘气想吃杏儿偷杏儿 

你能理解小淘淘的做法吗?

说说你的见解。

2) 而“我”是怎么说的?

学生反馈,出示句子:

“你们这些馋猴儿,偷吃人家的东西,摔了活该!

如果是你,当时你会怎么说这句话?

(让学生试着读,并问你为什么要这么读?

你觉得“我”的说得有没有道理?

说说你的见解 

*学习生字:

馋揉屁

注意:

“揉、馋”是翘舌音

3) 奶奶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4)小组讨论:

你觉得这是一位_____的奶奶。

a交流汇报:

你从哪儿感受出?

 找出奶奶表示动作的句子,细读体会。

 

b教师随机出示奶奶动作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并指导朗读。

过渡:

果子成熟,奶奶开心,看孩子吃杏儿奶奶也开心。

多好的奶奶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

5)奶奶还说了一句让人回味的话。

a找出奶奶说的这句话并出示:

“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

” 

b理解:

这里的“香甜”是不是就指果子的香和甜呢?

那你认为还指什么?

你能听懂奶奶话里的意思吗?

*提示:

奶奶的笑跟老师今天的笑一样吗?

 

*过渡:

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啊,让我们一起再把奶奶的这句话读一读。

*(生齐读) 

4、引读:

奶奶亲手载下了这棵杏树,又亲手摘下这杏儿,再亲手送到孩子们的手里,看着孩子们吃得那样香甜。

奶奶心里觉得(),所以她的嘴角上()。

5、过渡:

是啊,分享是一种喜悦。

可“我”就不高兴了,当时奶奶说了这么一句话。

 

*出示句子:

“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记往杏儿熟了,送给乡亲们尝尝鲜” 

6、是啊,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分享是一种喜悦,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感受奶奶的宽容大度。

*齐读第5——8小节

7、与人分享是一种幸福,听了奶奶的话以后,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听了奶奶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1)指名学生说,并及时写下来 

2)交流汇报。

 

3)那么文中的我又是怎么对待的呢?

*齐读课文第九小节。

 

四)创设情境、总结全文 

过渡:

你们瞧,他也给老师送来了一些(出示杏儿) 

1、看着这些杏儿,此刻你想干什么?

 

2、创设情景:

1)分杏儿 

2)尝杏儿 

说明:

教师可以特意造成学生多,杏儿少的局面,从而引导学生分杏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

3)说说你想说的

(可以说杏儿,说奶奶、说文中的“我”,也可以夸夸刚才在吃杏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愿意分享的同学。

3、总结:

奶奶宽厚待人的品格,以及她说的“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不仅影响了她的孙子,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有快乐,要与人共享。

这样,你的快乐就会变得更快乐。

 

五)复习巩固:

抢读词语:

礁石碧蓝 一望无际神情灿烂夺目 灵机一动翻腾

学习复述第二件事:

读写链结合点:

*复述提示:

首先:

找到事情的起因:

小淘气等人偷杏儿从树上摔下来。

接着:

要注意我和奶奶的不同表现:

“我”“没好气”认为他们“活该”,奶奶又是“扶”,又是“揉”,还进屋拿竹竿打杏儿给他们。

最后:

当“我”怪奶奶偏向他们时,奶奶用“有酒大家喝才想,有果子大家吃才甜”教育了“我”。

*指名复述,即时评价。

板书设计

              19杏儿熟了

                奶奶

             分  栽  教育

                杏

             偷  数

               小伙伴 送我

教学效果的反馈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说,善于想,能言人不能言,说尽方休,坦率表白,流露真我。

学生在复述第二件事,能恰当运用动词把事情说具体。

19

一、比一比,组词:

橙()喂()揉()馋()

澄()偎()柔()晚()

一、复述课文中的第二件事给你的好朋友听。

三、照样子写词语(至少各写两个)。

1、绿油油:

          、         、         

2、明明白白:

         、         、           

3、学习学习:

          、          、         

4、描写表情的词语:

          、         、         

20

一、换部首,再组词

跛()()缚()()

拄()()谅()()

二、面词语的意思,再选一个造句。

心急火燎不知所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