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5554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docx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一、选择题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1.小妮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数据分别是:

7.50cm、7.51cm、7.53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A. 7.50cm                             

B. 7.51cm                             

C. 7.513cm                             

D. 7.52cm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的结果是(  )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A. 1.25cm                             

B. 3.25cm                             

C. 0.225mm                             

D. 2.25cm

3.仔细观察图片,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刻度尺测量长度

                 

B. 读取量筒示数

C. 测质量加减砝码    

           

D. 测电流量程的选择

4.实验室里有四种规格的量筒,根据学习过的密度知识,小明同学想一次性准确测量出100g的酒精,他应该选择(  )

A. 最大测量值是100ml,最小分度是1ml的量筒     

B. 最大测量值是200ml,最小分度是5ml的量筒

C. 最大测量值是250ml,最小分度是5ml的量筒     

D. 最大测量值是400ml,最小分度是10ml的量筒

5.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7.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 身高约为160dm                                                 B. 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C. 10s内走了10m的路程                                        

D. 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8.人身体上最接近15mm长度是(  )

A.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B. 拇指的长度                  

C. 头发丝的直径                  

D. 肩膀的宽度

9.如图,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读数示意图,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10.某同学5次测量一块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2.12cm2.14cm2.15cm2.13cm2.33cm,则物体的长度应为(  )

A. 2.135cm                             

B. 2.14cm                             

C. 2.13cm                             

D. 2.15cm

11.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 误差与错误一样,都是可以避免的

C. 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可以更小                      

D. 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少误差

12.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一周,需要多少时间(  )

A. 24h                             

B. 3600s                             

C. 12h                             

D. 它在空中静止不动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14.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绕30圈,如图所示,线圈长度是________cm,金属丝直径是________mm.

15.王小东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如下:

25.1mm、25.2mm、27.3mm、25.3mm、25.3mm、根据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其中有一次测量值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此次测量最接近真实值的测量值是________.

16.有五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测得的结果分别是:

A、147.6mm    B.147.7mm   C.149.6mm D、147.5mm  E、147.54mm其中有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是  ________,有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是不合理的是  ________,测量该物体长度的平均是 ________

17.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__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cm.

18.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19.如图1所示,所测纽扣的长度是________ cm;如图2所示,汽车行驶速度为________ km/h;如图3所示,停表的示数为________ s.

20.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cm.

三、实验探究题

21.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

(3)铜丝直径表达式是________.

22.我们知道,测量时总存在误差,通常将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叫做绝对误差.初中电学实验中所用电流表的准确度等级﹣般是2.5级的.2.5级电流表的含义是,用该电流表测量时的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满刻度值的2.5%.下表给出了用2.5级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与百分误差(即最大绝对误差与电流表读数之比的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1)上表中的最后一空处相应的百分误差应是________%.

(2)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大,百分误差_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3)如果用准确度等级是2.5级的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求百分误差小于3.75%.则该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应大于满刻度的________.

四、综合题

23.某同学用一把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24.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好方法.给你一个透明玻璃杯、一支铅笔、足够的水和一张白纸,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或从中选用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研究(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或现象.

(1)要研究(说明)的物理问题或现象;

(2)选用的器材;

(3)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在长度的测量中,我们要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根据该同学所测量的三个数据,求平均值可知物体的长度是7.513cm,根据要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所以物体的长度是7.51cm。

故选B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在长度的测量中,我们要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

起始端为2cm,末端刻度值为3.25cm,物体长度为3.25cm﹣2.00cm=1.25cm.故选A.

【分析】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长度测量中刻度尺要与物体的被测边平行放置,故A错误;

B、读取量筒示数,视线要与液面凹形底部平行,故B正确;

C、用天平测质量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夹取,故C错误;

D、在不知被测电流时,应采用大量程试触,试触时将一根导线接在其中一个接线柱上,另一根线迅速接触另一接线柱,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摆动情况选择量程.图中两根线已接在电流表的接线柱上了,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到刻度尺、量筒、天平和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选择合适的答案.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

酒精质量是:

100g

酒精密度是:

0.8×103kg/m3=0.8g/cm3

∴酒精的体积是:

V=

​=125cm3=125mL

∴量筒的量程应大于125mL,即选量程为200mL、分度值是5mL的.

故选B.

【分析】首先根据密度公式算出酒精的体积,选用量筒时应选择量程稍微大些的,只称一次且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

5.【答案】B

【解析】【解答】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A不符合题意;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B符合题意;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3℃,C不符合题意;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0.1m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日常物理量及其单位的估算,注意平时生活的积累.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是为了减小误差,符合题意;

B、误差和错误产生的原因不同,不符合题意;

C、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不符合题意;

D、误差是不可以消除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解答本题要弄清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和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dm左右.故A不合理;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6s左右.故B不合理;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m/s,10s内通过的路程在s=vt=1m/s×10s=10m左右.故C合理;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跳动60次的时间在50s左右.故D不合理.

故选C.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5mm=1.5cm;拇指的长度约为6cm;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mm;肩膀的宽度约为40cm.

故选A.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图中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B、没有用带刻度的那一条边测量,故该选项也是错误的;

C、图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D、该选项符合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即该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

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

分析五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2.33cm这个数据与其他四个相差太大,应该是一个错误数据;

所以其它四次测量的平均值为:

≈2.14cm.

故选B.

【分析】在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求平均值时,要先对所有数据进行判断,把错误数据删除,然后进行平均,并且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

11.【答案】B

【解析】【解答】A、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故本选项正确.

B、误差与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又不尽相同,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错误可以避免,但误差是不能避免的,故本选项错误.

C、误差的产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因此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可以更小,故本选项正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B.

【分析】①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

②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

要掌握误差和错误的区别,以及它们产生的原因,这是区分二者的关键.误差是我们测量时不可避免产生的,是正常的,我们要正视误差.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

根据已有的知识可知,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而同步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因此,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一周,需要24h.故选A.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二、填空题

13.【答案】337.5

【解析】【解答】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5min=33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330s+7.5s=337.5s.

故答案为:

337.5.

【分析】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14.【答案】5.00;1.7

【解析】【解答】金属丝的直径很小,如果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或者测不出或者误差太大,如图所示,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线圈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

.由图可知线圈长度L=5.00cm,线圈匝数n=30,故金属丝直径d=

.

故答案为:

5.00cm;1.7mm.

【分析】

(1)用刻度尺测长度,读数时要注意,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

题目中5.0cm是准确值,0.00cm是估计值所以读出5.00cm。

(2)对于较细的物体,可以用变细为粗法,测出n匝的总长度,在除以匝数。

15.【答案】1mm;27.3mm;25.2mm

【解析】【解答】解:

(1)由题意知: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所记录的测量数据应该准确到毫米级,27.3mm与其他4个测量数据相差较大,所以27.3mm这个记录数据是错误的;

(2)排除错误数据27.3mm之后,将数据25.1mm,25.2mm,25.3mm,25.3mm相加后求平均值,

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

=25.2mm.

故答案为:

1mm;27.3mm;25.2mm.

【分析】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

(2)为了减小误差通常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数据处理时通常是先将错误数据删除,然后求平均值并保留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16.【答案】149.6mm;147.54mm;147.6mm

【解析】【解答】解:

比较五个测量值“A、147.6mmB.147.7mm C.149.6mm D、147.5mmE、147.54mm”,除“C.149.6mm”外,其它测量值的准确程度相同,所以此数值不符合测量要求,是错误的;

剩余四个测量值中,除“E、147.54mm”外,其它测量值的准确值都相同,所以147.54mm属于测量结果是不合理的;

物体的长度为L=

=147.6mm.

故答案为:

149.6mm;147.54mm;147.6mm.

【分析】同一把刻度尺准确程度一定,长度的测量值要有一位估读值,比较测量结果可以确定读错和不符合测量要求的数值;去除错误和不符合测量要求的测量值,其它数值取平均值就是物体的长度. 

17.【答案】2.50 ;0.1

【解析】【解答】解:

(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0.1cm;

(2)末端刻度值为6.50cm,物体长度为6.50cm﹣4.00cm=2.50cm.

故答案为:

2.50;0.1.

【分析】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4.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4.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8.【答案】1mm;3.50cm

【解析】【解答】解:

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9.65cm,物体长度为9.50cm﹣6.00cm=3.50cm;

故答案为:

1mm;3.50cm

【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