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8563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docx

扶壁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

扶壁式挡土墙基坑钢板桩支护

专项施工案

 

**********

工程项目经理部

1、编制依据及规?

2、工程施工概况?

3、基坑支护设计?

4、基坑支护施工案?

5、基坑监测?

6、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附:

基坑支护计算结果

一、编制依据及规

1、相关设计施工图纸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程》(GB50007—2002)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设计规程》(JGJ79-2002、J220—2002)

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GB50086-2001)

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二、工程施工概况

1、工程概况

在桩号K2+720〜K2+980路段,道路右侧为泄洪通道,泄洪道外侧为厂房,本次改造工程实施后需占用泄洪渠,为避免占用泄洪通道,道路右侧设置薄壁式挡土墙,沿线道路右侧边缘设计高程位置距泄洪道床底约为7.1米,考虑挡土墙基础埋深不小于1米,挡土墙高度取为8.5米,为满足结构抗滑移稳定性要求,基底下设置有高0.4米的榫块。

此段扶壁挡土墙处在现有泄洪沟中间,泄洪沟左侧为老路路基,目前加之基坑开挖较深,属于深基坑开挖,开挖且不能扰动原路路基,拟采用钢板桩+桩锚杆支护基坑案。

2、边环境概况

1、支护围无重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2、本次案拟定路面以下2.5m开始打入锚杆,经管线单位确认和现场实际调查,2.5m以下无管线。

3、工程地质概况

该建筑场地位于位于大道(原206国道),呈东低西高,黄海高程在12.5~15.5米之间,地貌单元属长江II级阶地。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揭示,在基坑支护围地层共分3层,对各

层结构及特征描述如下表:

岩土名称

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天然容重

YKN/m3)

粘聚力

c(kpa)

摩擦角

机度)

压缩模量

Es(MPa)

变形模量[Eo(MPa)]

基底摩擦系数

渗透系数

k(cm/s)

①2

填土

70

18.4*

7.0*

10.0*

3.0

/

/

粉质粘土

260

20.3

37.6

13.1

7.57

0.30

7.5*X10-6

350

21.5

/

/

[36.0]

0.35

1.8*X10-1

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拟建场地在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1.0~1.2米,高程在

11.10~12.10米之间。

第①1层填土和第①2层填土含少量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水量较小。

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③层砾中,埋深11.80~12.30米,高程0.40~1.10米,补给式以大气降水和地下迳流为主,该层透水性强,富水性中等,水量中等。

根据临近场取地表水水样水质资料分析测试报告,该场地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微腐蚀性,水位年变化幅度为0.50~1.00米左右。

三、基坑支护设计

1、设计原则

(1)、满足基坑安全使用功能的要求。

(2)、可操作性强,切实能指导施工。

(3)、确保边环境(地下管线、边建筑物)的安全。

(4)、施工速度快,节约工期,降低造价。

2、基坑支护设计案施工主要材料及设计技术参数

本工程设计案采用钢板桩排桩+锚杆支护形式,主要施工材料及设计技术参数如下:

(1)、拉森式钢板桩:

规格为400x360x14.8x10伽,每延米板桩截面面积为236cm2,为每延米板桩壁惯性矩39600cm,每延米板桩抗弯模量2200cm,桩长10.5m,打桩全线长度为260m。

(2)、锚杆:

锚杆直径巾150mm,锚杆体钢绞线强度为1860级,直径①15.20m,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2.0x10MPa,土与锚固体粘结强度分项系数1.3,锚索材料弹性模量为1.95x105MPa,灌浆砼

为C30,灌浆砼的弹性模量3.0x104MPa。

锚杆设置表如下:

锚杆编号

水平距离

(m)

竖向间距

(m)

入射角

(°)

总长(m)

锚固段长

(m)

1

2.0

2.5

15

14.5

8.0

2

2.0

2.5

15

18.0

12.0

(1)、整体稳定计算

(2)、锚杆锚固长度计算

(3)、抗倾覆稳定计算

(4)、抗隆起稳定计算

(5)、嵌固及桩长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

4、结构计算软件及施工工况

(1)、计算软件采用理正深基坑7.0版本。

(2)、本次计算采用5种施工工况,工况表如下:

工况名称

工况容

工况1

从路面标高开始,向下开挖2.5m。

工况2

加横檩支撑1、加锚杆1。

工况3

继续向下开挖2.5m。

工况4

加横檩支撑2、加锚杆2。

工况5

继续向下开挖3.5m,至基坑底部。

四、基坑支护施工案

1、钢板桩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

进入施工现场,首先配备钩机将场地平整,在施工围清除地下及地上障碍物;

(2)、放线定位

按设计要求,基坑开挖边线,以确保点位准确。

(3)、拉森式钢板桩施工

1)、施工准备完成以后,机械液压振动打拔桩机(设备型号:

坤行350)进入现场,按预先定好的桩位将钢板桩振动压入,保证钢板桩垂直度。

2)、打桩前,在钢板桩的锁口涂抹油脂,以便打入拔出。

3)、打桩时,格控制支护桩打入的垂直度在打桩过程中,为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用两台水准仪在两个向上进行控制;为防止锁口中心线平面位移。

4)、水平位置的控制,采用双向控制,施工前将支护桩位置撒灰线,然后每间隔10米左右打1根支护桩,在支护桩上挂线,确保支护桩前后位移不超过5cm。

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超过2%,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法调正时,拔起重打。

5)、钢板桩施打采用屏风式打入法施工。

屏风式打入法不易使板桩发生屈曲、扭转、倾斜和墙面凹凸,打入精度高。

施工时,将10-20根钢板桩成排插入导架,使他呈屏风状,然后再施打。

通常将屏风墙两端的一组钢板桩打至设计标高或一定深度,并格控制垂直度。

屏风式打入法的施工顺序有正向顺序、逆向顺序、往复顺序、中分顺序、中和顺序和复合顺序。

施打顺序对板桩垂直度、位移、轴线向的伸缩、板桩墙的凹凸及打桩效率有直接影响。

因此施打顺序是板桩施工工艺的关键之一。

其选择原则是:

当屏风墙两端已打设的板桩呈逆向倾斜时,应采用正向顺序施打;反之,用逆向顺序施打;当屏风墙两端板桩保持垂直状况时,可采用往复顺序施打;当板桩墙长度很长时,可用复合顺序施打。

总之,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施打顺序,采用一种或多种施打顺序,逐步将板桩打至设计标高。

6)、打完桩后,按设计工况开挖地面,逐一施加横檩支撑钢板,采用角铁焊接在拉森钢板桩钢板上,要保证焊接长度。

7)、基坑回填后,要拔除钢板桩,以便重复使用。

拔除钢板桩前,应仔细研究拔桩法顺序和拔桩时间及土处理。

否则由于拔桩的振动影响,拔桩带土过多会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并影响路基、地下管线的安全。

1)、拔桩法

本工程采用振动锤拔桩:

利用振动锤产生的强迫振动,扰动土质,破坏钢板桩围土的粘聚力已克服拔桩阻力,依靠附加起吊力的作用将

桩拔除

2)、拔桩注意事项:

①根据情况确定拔桩起点,必要时用跳拔的法,拔桩的顺序最好与打桩时相反。

②振打与振拔:

拔桩时可先用振动锤将板桩锁口振活以减少土的粘附,然后边振边拔。

③供振动锤使

用的电源为振动锤本身额定功率的1.2-2倍。

④对引拔阻力较大的钢板桩,采用间歇振动的法,每次振动15分钟,振动锤连续不超过1.5小时。

8)、对拔桩后留下的桩,必须及时回填处理。

回填的法采用填入法,材料为屑。

2、钢板桩质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具有出厂合格证

(2)、钢板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板桩施工质量检测标准单位:

mm

项目

序号

检杳项目

允偏差或允值

检查法

1

钢板桩间距

±50

用尺量

2

长度

±100

用尺量

般项目

1

钢板桩材质检验

抽样送检

2

垂直度

L%

用尺量

3、锚杆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工艺

锚头制作-钢绞线下料-锚杆体制作-钻机就位准备-钻进注

浆锚杆体跟进-反循环注浆退出钻杆-腰梁安装-锁定拉

(2)、施工技术措施

1)、锚头制作

锚头采用钢板焊接制作,锚头长350mm,直径①150锚杆,锚头

叶片展开直径不小于120m

2)、钢绞线下料

根据施工设计进行下料,钢绞线长度L=L0+1.0m-0.35m,

L---钢绞线下料长度;L0---施工设计长度

施工时钢绞线外漏1.0米;下料如下图:

锚杆设计长度

锚杆1:

14.5m;锚杆2:

18.0m

锚杆下料长度

锚杆1:

15.15m;锚杆2:

18.65m

3)、锚杆体制作、组装

待锚头制作、钢绞线下料完成后,钢绞线穿过锚盘,锚头用冷挤

压对锚盘进行固定,锚杆体制作、组装完成。

4)、钻机就位,施工准备

1、施工作业前,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层条件,定出位,做出标记

2、作业面场地要平坦、坚实、有排水沟,场地宽度大于4m<

3、钻机就位后,应保持平稳,导杆或立轴与钻杆倾角一致,并在同一轴线上,锚杆倾角应为150。

4、钻进用的钻具,采用地质部门使用的普通岩芯钻探的钻头和

管材系列。

为了配合跟管钻进,应配备足够数量的长度为0.5-1.0m

的短套管。

5)、钻进注浆锚杆体跟进

锚杆的施工应采取钻进、注浆、搅拌锚杆体跟进一次完成的法。

送浆泵的压力应为1.5MPA;注浆材料选用P.O32.5R水泥冰灰比为0.7水泥浆液应搅拌均匀,并在出凝前注浆完毕,为加快施工速度,加入早强减水剂(HSM),掺量为水泥用量2%。

使强度3天达70%。

施工时使锚杆体跟进,并保证钢绞线不缠绕在钻杆上,防止反循环退出钻杆时带出钢绞线。

边退出钻杆边注浆,直至水泥浆从口溢出,退出钻杆,锚杆施工完成。

6)、腰梁安装

施工锚杆时现场制作腰梁,采用2根116#工字钢钢焊接为一体如下图:

7)、锁定拉

1、锚头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并与锚杆轴线向垂直;

2、锚杆拉前应对拉设备进行标定;

3、锚杆拉时应有序进行,拉顺序应考虑临近锚杆的相互影响,所

以在砼桩侧应从一端开始隔根拉后再返回重新在隔根拉.

4、锚杆正式拉前,应取0.1-0.2轴向拉力设计值NT对锚杆预拉

1-2次,使杆体完全平直,各部位接触紧密.

5、锚杆拉至1.0设计值NT保持2min,然后卸荷至锁定设计值

0.8NT,拉荷载和位移观测时间见下表

锚杆拉荷载分级和位移观测时间

设计长度

拉何载设计

值(KN)

拉荷载锁定

值(KN)

何载分级

位移观测时

间(min)

荷载加速率

(KN/min)

锚杆1为

14.5m

0.1-0.2Nt

2

不大于100

120

96

0.8Nt

2

不大于100

1.1Nt

2

不大于50

锚杆2为

18m

0.1-0.2Nt

2

不大于100

136

0.8Nt

2

不大于100

1.1Nt

2

不大于50

4、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具有出厂合格证

2)、材料现场抽检试验报告满足要求

3)、施工完成后,应做锚杆拉拔实验,不同锚杆设计值各抽检根。

4)、锚杆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锚杆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序号

检杳项目

允偏差或允值

检验法

1

锚杆杆体长度(伽)

+100

-30

用钢尺量

2

锚杆拉力设计值

设计要求

现场抗拉实验

1

锚杆位置(mm)

±100

用钢尺量

2

钻倾角(0)

±1

测斜仪等

3

浆体强度

设计要求

检测

4

注浆量

大于理论计算浆量

检查设计数量

5

锚杆体插入长度

不小于设计长度98%

用钢尺量

五、基坑监测

(1)、本基坑监测项目

包括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围地下管线的变形、地下水位、桩力、支撑轴力、土体分层位移等。

(2)、监测点的位置及数量

1、在基坑顶部各转角处应设置沉降、倾斜及水平位移观测点;

2、地下水位的观测宜在基坑四设四个观测井。

3、基坑底部回弹及隆起观测视现场情况确定。

(3)、监测与测试的控制指标

1、支护桩顶水平位移累计不大于30mm,位移速率不大于3mm/d。

②、围道路及管线水平位移总量不大于

30mm;

③、地下水位应低于设计指标。

(4)、监测要求

①、在围护结构施工前精确测定初始值。

2、施工中应加强对测试点及测试设备的保护,防止损坏;

3、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测试基准点的可靠性及测试设备的完

好,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4、应及时向设计人员提供监测数据及最终测试评价成果,以便进行分析及采取相应的防措施。

(5)、监测期

从基坑土开挖至基坑回填土。

1、在围护施工时,正常情况下,临近监测对象每2天观测1次,当日变化量或累计变化量超警戒值时,监测频率适当加密,每天观测1次。

特殊情况如监测数据有异常或突变,变化速率偏大等,适当加密监测频率,直至跟踪监测。

2、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各监测项目观测频率为2〜3次/,支

撑拆除阶段1次/天。

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格遵守和执行有关施工质量规。

2、格执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实行“三检制”。

3、配专业质检员,具体负责质量管理工作,格按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施工管理。

4、使用拼接接长的钢板桩时,拼接接头不能在同一断面上,相

邻的两根桩要错开至少2米。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必须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不擅离职守。

2、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后及时抢修,绝不带故障运行,不违规操作,杜绝一切机械事故。

3、进入施工场地必须佩带安全帽。

4、在基坑边设置连续封闭的安全护栏,防止人员坠落。

5、在主要路口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基坑支护计算结果

1、各施工工况力及位移结果:

..S71E"上

§5!

4書'

莎f

飪6€了-<08巒g'

(LwrGi亀——“峠一:

..一点匚〉;丄氏倬上

念3—萱孝S&;・-営一CH

§;1$一阳一

疋世—丄S曽?

)3^5!

AST-

-ALD汨j【S——W》,L.

&§〉—^ti丄更一寓:

;r--臣T

=.亠.E

SB-ies-£一程,丄stH

盒)iww致-〒丄建上si

 

C6TS);心SG上

U-VZIP;二-

303—§?

「4=LDai」壽—山专

^s-s!

a^s"~

&-8l'A37^

区舘:

丄®672

(蛊-fr®:

丄M屋7J

僉-£■}丄器一TJ

宀aldm」绘hiLrJ"A

宀svc!

想霽匕

•|辿—2:

:

■67x7■

£s舷.t

S8I4HE

§iEw

£-?

-Alv-

-厂亦z—i.s.5itU东Y缶羞匕

占tru.-l'IJ藹丄$

 

2、地表沉降量结果:

 

3、锚杆力计算结果

锚杆名称

锚杆最大力

锚杆最大力

锚杆力

锚杆力

弹性法(kN)

经典法(kN)

设计值(kN)

实用值(kN)

锚杆1

78.33

56.54

107.70

107.70

锚杆2

120.06

36.11

165.09

165.09

锚杆名称

钢绞线计算面

积(mm)2

钢绞线选用型

钢绞线使用面

积(mm)2

是否满足

锚杆1

360

3根1x7①15.2

420

满足

锚杆2

551

4根1x7①15.2

560

满足

4、整体稳定验算

輾「1

jTxxj*-.-■■.■■■-■■■"■.■■T--

 

 

计算法:

瑞典条分法

应力状态:

总应力法

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

0.40m

滑裂面数据

整体稳定安全系数Ks=1.270

圆弧半径(m)R=15.305

圆心坐标X(m)X=0.096

圆心坐标Y(m)Y=8.702

5、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抗倾覆安全系数

Mp

KsMa

Mp——被动土压力及支点力对桩底的抗倾覆弯矩,对于支撑支点力由支撑

抗压力

决定;对于锚杆或锚索,支点力为锚杆或锚索的锚固力和抗拉力的较小

值。

Ma――主动土压力对桩底的倾覆弯矩。

注意:

锚固力计算依据锚杆实际锚固长度计算。

工况1:

注意:

锚固力计算依据锚杆实际锚固长度计算。

序号

支锚类型

材料抗力(kN/m)

锚固力(kN/m)

1

锚杆

0.000

0.000

2

锚杆

0.000

0.000

4970.4150.000

Ks一408.861一

Ks=12.>=1.200,满足规要求。

工况2:

注意:

锚固力计算依据锚杆实际锚固长度计算

序号

支锚类型材料抗力(kN/m)锚固力(kN/m)

锚杆

150.796

4970.4151165.266

a—408^6—

Ks=15.006>=1.200,满足规要求。

工况3:

注意:

锚固力计算依据锚杆实际锚固长度计算。

序号

支锚类型材料抗力(kN/m)锚固力(kN/m)

工况4:

Ks=6.664>=1.200,满足规要求。

注意:

锚固力计算依据锚杆实际锚固长度计算

工况5:

Ks=8.959>=1.200,满足规要求。

注意:

锚固力计算依据锚杆实际锚固长度计算

Ks=3.016>=1.200,满足规要求。

安全系数最小的工况号:

工况5。

最小安全Ks=3.016>=1.200,满足规要求

6抗隆起验算

Prandtl(普朗德尔)公式(忑>=1.1〜1.2),注:

安全系数取自《建筑基坑工程技

术规》YB9258-97(冶金部):

LjDNqeNc

Ks7hDq

Nqtan45。

&

2

2

9.604

3.142tan9.604

Nq

tan452

e

2.383

NeNq1

1

tan卩

1

Ne2.38318.174

tan9.604

20.3002.0002.38322.858

8.174

Ks19.6308.5002.0005.000

Ks=1.343>=1.1,满足规要求

Terzaghi(太沙基)公式(Ks>=1.15〜1.25),注:

安全系数取自《建筑基坑工程技

术规》YB9258-97(冶金部):

Ks

Nq

DNqcNc

tan|

Nc

2.590

1

1

tan

9.395

9.604

Ks

20.300

2.000

2.59022.858

9.395

19.630

8.5002.0005.000

Ks=1.515>=1.15,满足规要求

n

0.5

875

1

r~

D

0.04

0.54

6-

i1'

ihi

q

125

6.37(ctan

3

6

H

i1

式中S基坑底面向上位移(mm);

n从基坑顶面到基坑底面处的土层层数;

ri第i层土的重度(kN/m3);

地下水位以上取土的天然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土的饱和重度

(kN/m3);

hi第i层土的厚度(m);

q基坑顶面的地面超载(kPa);

D桩(墙)的嵌入长度(m);

H基坑的开挖深度(m);

c桩(墙)底面处土层的粘聚力(kPa);

桩(墙)底面处土层的摩擦角(度);

r桩(墙)顶面到底处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

8751

165.55.0

36

S=51(mm)

0.5

2.00.040.54

1256.3719.637.6tan13.10

8.5

7、嵌固深度及桩长计算

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计算嵌固深度:

圆心(-1.161,4.887),半径=5.511m,对应的安全系数K=1.685>1.3

嵌固深度计算值h0=0.5m

嵌固深度设计值hd=a汕。

=1.1X1.1X0.5

=0.605m

当前嵌固深度为:

0.605m。

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多点支护结构嵌固深度设计值小于0.2h时,宜取hd=0.2h=1.7m。

本次设计嵌固深度取为:

2.0m。

开挖高度为8.5m,因此桩长为10.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