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6152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树木丛生,__________,秋风萧瑟,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5)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6)子夏曰:

“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7)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

(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这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力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三、基础知识综合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第二天早(A.zhǎoB.zǎo)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布娃娃。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学生赠送的。

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甲(A.逢制B.缝制)的。

我玩了一会儿布娃娃,。

当我最后能正确的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乙(A.涨红B.掌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

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mó)(A.模B.摸)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

(只填序号)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①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画②莎利文小姐拉起我的手

③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④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

A.①③②④B.④②③①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作者处于军旅之中,又遭战乱。

B.首句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境况,惆怅、凄凉,难以言表。

C.第二句化用李商隐的典故,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

D.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寓意深长,耐人咀嚼。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安怜翁

谢奕①作剡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③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

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④在兄膝边坐,谏曰:

“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奕于是改容曰:

“阿奴⑤欲放去邪?

”遂遣⑥之。

(注释)①谢奕:

字无奕,谢安的长兄,谢道韫之父。

②剡(shàn):

指剡县,在今天的浙江嵊州。

③醇酒:

含酒精度高的酒。

④绔:

裤子;纨绔:

用细绢做的裤子。

⑤阿奴:

对幼小者的爱称,弟弟。

⑥遣:

打发。

6.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A.与儿女讲论文义()B.俄而雪骤()

C.而犹未已()D.奕于是改容曰()

7.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白雪纷纷/何所似

C.谢以醇酒/罚/之D.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②谏曰:

“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9.你赞同这两篇选文中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吗?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家乡雨

安谅

我不习惯带伞,嫌烦,嫌多余,所以小时候上学,淋雨就成为常规的节目,时时上演。

衣衫湿透,犹如落汤鸡一般,时常引发感冒,大人叱责,同学嘲笑,自己依然我行我素。

工作之后,也不带伞。

因为我早上基本不听天气预报,对天气变化似乎相当迟钝。

对雨季来与不来,也并不在乎,你要来就来吧,我以不变应万变,这雨砸在头上也不会砸出窟窿来,也就更加淡然视之。

何况在雨中尽情地嬉戏,也是充满乐趣的。

还写过几首南方雨季的诗,把故乡的雨说得温柔缠绵,把淋雨也作为一大享受。

后来也开始躲闪雨水了。

还是青春期时就发现前额的头发日渐稀少,就怀疑自己太不把头发乃至自己当一回事了,这雨也许是掉发的一大缘由。

何况,报刊连篇累牍地介绍,这工业城市的雨,并不澄澈洁净,有的还含有某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酸雨了。

这雨倾盆而下,断不会有人在雨中漫步,胜似闲庭信步了。

南方的雨,上海的雨,也真够绵密的。

梅雨季节,身子老是有湿漉漉的感觉,雨伞也遮挡不住细雨纷扬。

有一阵子是骑自行车上班的,那雨披裹在身上,像被包粽子似的,那雨帽还禁不住风的挑拨,时不时地掀开以示罢工了,感觉很是不爽。

但还是想抵挡这雨的侵扰,头发凌乱了,衣服湿透了,脸上也是水迹斑斑,这模样还是有损自己形象的。

后来有车了,避开了不少风雨。

当然,很多时候,还是有点厌烦这突如其来,频频造访的雨。

模糊了视线,泥泞了道路,冷不丁打湿了衣履,还裹挟了一阵凉意。

雨,终是太多了,也迷蒙了天空,曾有过的诗意,也逐渐淡去。

到了大西北,到了南疆,并且工作生活了几年之后,领略了这里的干燥缺雨,忽然就生发了另一种感受。

一年四季,几乎见不到一场豪雨。

上海一天的雨水就几乎是南疆一年的降雨量了!

也见识过雨滴。

那是在公路上疾驰。

还没听到什么动静,就听当地司机说,看,下雨了!

在他的指点下,才发现车窗挡风玻璃上散落着几滴雨珠,混浊黏稠。

紧接着,又看见几滴弱弱地飘打在窗玻璃上,怯怯的,像一只只懦弱的小昆虫。

后来也看见过雨势稍微强盛些的,密密匝匝地从天而降,但很是短暂,飘落的雨,沉没在虚土里,若有若无,显得孱弱而又委顿。

2011年4月29日,我在喀什的泽普县城,忽然尘沙漫卷,当空旋舞,渐渐地天地昏黄起来,那画面的底色像是泛黄的老照片,街上人车稀落,只能裹着面纱戴着口罩出行。

不出几分钟,身上落满粉尘。

临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沙尘肆虐从来都是平常事。

令人稀奇的是,一场阵雨紧随而来,大地响起了啪嗒啪嗒的声响,清脆悦耳,像是谁在弹奏一支什么玄秘的乐曲。

那雨滴,比鹌鹑蛋大,打在地上,也像一颗颗鹌鹑蛋迸裂,混浊的液体花瓣一样绽放。

这雨水在我眼里就像是英雄捐躯,用生命裹挟了尘土,使这天空复原了清纯。

那天南疆的日志,沙尘暴昏黄了纸页。

像一只巨大的茧,密封了整个世界。

雨,那轻灵的雨,在深夜也突然来临。

以她透明的身躯,舍生取义。

裹挟着猖狂的尘土,坠落,毫不犹豫。

翌日,一个阳光的日子。

破茧而出,仿佛凤凰涅槃。

我想追寻这一场雨,但她已幻化成一种传奇。

这是一场壮观绚丽的雨,但实属罕见,雨本身就是稀罕客,豪雨也更难得。

即便有一种磅礴气势,人置身其间,也是不堪忍受的。

于是我十分想念家乡的雨了。

南方的家乡的雨,春天,多半是淅淅沥沥的。

飘洒在身上,有春天回归、大地回暖的感觉,舔一舔,也有些微甜润。

而夏天,雨经常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晶亮清澈,对炎热一阵鞭打,酷暑多少退却了几分。

那种凉爽清冽是难以忘怀的。

一夜,故乡的雨淋湿了我的梦,也添加了我的相思。

星夜和星辰都被雨水洗白洗亮了。

但白天我能有一种期冀吗?

是的,想在喀什,淋一场家乡的骤雨,这一次我不会撒腿就跑。

让暴雨从头浇下,浇出我欲望的轮廓,瞬间释放一个游子的鲜亮。

南方的雨季里,有来自天朝的诏书,要让戈壁变成一片雨巷。

那飘渺中,还会走出一株株的丁香。

就让我自告奋勇,作一回喀什的舞者。

在雨中湿漉漉地飞翔。

后来终于有机会回家乡,一出机场就被湿润紧紧相拥了。

深秋的雨,也在与树叶相嬉戏着飘落,抚摸着我的脸庞,扑打在我的衣裳。

虽有一种萧瑟之意,但我仍感觉心旷神怡,温馨氤氲。

我迎了上去。

没有打伞,自然也不用雨披。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大量的篇幅都在叙写自己对家乡雨的喜爱,对南疆雨的冷落,前后采用对比写法。

B.文章在描写雨的时候,叙写了南疆雨与家乡雨的不同特点,涌起对家乡的雨无限相思。

C.文章在叙写雨时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让雨的形象更加生动,富有浓浓新意。

D.南疆的雨显得孱弱而委婉,偶尔雨滴也呈鹌鹑蛋大。

而家乡的春雨淋淋漓漓有些甜润。

11.结合选文,说说“我”对家乡的雨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12.结合选文说说家乡雨与新疆的雨有什么不同。

1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那天南疆的日志,沙尘暴昏黄了纸页。

像一只巨大的茧,密封了整个世界。

(赏析句子)

(2)那雨滴,比鹌鹑蛋大,打在地上,也像一颗颗鹌鹑蛋迸裂,混浊的液体花瓣一样绽放。

(赏析加点的词)

14.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谈谈选文末段的作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微信使用说明书”为何暖心(人民时评)

盛玉雷

《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3日第05版)

①在信息化社会,面对老年人的“数字困境”,需要年轻人来帮助父母和祖父母辈,进行“文化反哺”。

②语音聊天、视频通话、转发分享、点赞收藏……在社交软件上,年轻人信手拈来的操作,对家里的老年人而言可能会非常复杂。

不久前,浙江杭州一个女孩为外婆手绘了一份“微信使用说明书”,字迹工整、内容详细、图文并茂,打动了很多网友,也将老年人如何更好适应数字生活的话题,再次带进公众视野。

③如今,得益于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智能生活加速推进,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

然而,一些老年人对此却感到力不从心。

在火车站,电子客票的推广极大节省了旅客出行的时间,却也给不会网上购票的老人增加了难度;在医院,预约挂号有助于就医问诊秩序井然,但一筹莫展的老人不得不站在挂号机前寻求导医帮助;在餐厅,扫码点餐、移动支付方便又卫生,而还在使用老年机的人就会无所适从。

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也有可能构成一道数字鸿沟,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因为老年人没有健康码导致无法出入小区、乘坐公交的新闻,一度引起社会关注。

④数字时代,不能落下那些年迈的身影。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在超过9亿的网民中,60岁及以上人群占比为10.3%。

让老年人口更好分享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红利,需要以更多的耐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更加顺畅地拥抱智能生活。

如果说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从父母一代到子女一代的知识传递,那么在信息化社会,面对老年人的“数字困境”,需要年轻人来帮助父母和祖父母辈,进行“文化反哺”。

比如,在浙江嘉兴图书馆,有一门专门课程,教授如何开关手机、怎么联网、怎样使用相机等“常规操作”。

2019年,8名馆员共组织了159场讲座,吸引了60岁到89岁的众多老人参与。

这是一堂关于生活的课程,也体现了信息化时代的人文关怀。

⑤对一些互联网平台来说,要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替代选择,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智慧老龄社会新形态。

有专家建议,除了在技术开发中更加注重老年人需求和习惯外,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方面,也要给老年人提供多元选择和替代方案。

现实中,不少地方多措并举,帮助老年人融入移动互联网世界。

在上海,有医院调大门诊标示、诊间字体,改善在线预约系统布局,致力优化老年就医环境,打造“老年友好界面”;在浙江杭州,市民卡和健康码深度融合,老年人刷一下卡就能看病就医、公交出行。

可以说,给老年人在风驰电掣的“快时代”留个“慢选项”,才能填补代际间的数字沟壑,让老年人享受到数字时代的馈赠。

⑥给予老年人更到位的关怀、更周全的考虑,老年人的数字生活不仅是美好愿景,也必将成为全面小康的生动注脚。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拥抱数字生活,创造别样的精彩。

有的爷爷奶奶戴上老花镜,努力学扫码、手机看新闻、打视频电话,跟孩子们的交流顺畅无阻;有的老年人架起摄像头,在网上直播时尚穿搭、健身日志、励志格言,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

更好满足老年人的“数字需求”,能够使老年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更加丰富,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幸福、美满。

15.智能生活加速发展,带来了生活的便利,请你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内容进行概括。

16.文章第⑤自然段说“给老年人在风驰电掣的‘快时代’留个‘慢选项’”,“慢选项”指的是什么?

1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面对老年人的“数字困境”,需要年轻人来帮助父母和祖父母辈,进行“文化反哺”

B.截至今年6月,在超过9亿的网民中,60岁及以上人群占比超过10.3%。

C.要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替代选择,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智慧老龄社会新形态。

D.老年人的数字生活不仅是美好愿景,也必将成为全面小康的生动注脚。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

(材料二)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

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

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

虽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烦恼”。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舒服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

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

观众对博物馆不同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

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

好的展览,要用故事打动观众。

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

(材料三)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传奇故事。

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

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出奇招。

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动,每场预约名额被一抢而空……

(《人民日报》2019年5月10日)

18.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和参观人数,与上年相比都有增加。

B.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

C.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D.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开放博物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218家。

19.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目前博物馆“成长的烦恼”。

20.阅读(材料三),请你谈谈现代博物馆吸引观众全新的方式。

七、填空题

21.填空。

《朝花夕拾》中的_____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

如《______》,作者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如实来写。

再如《________》,记叙儿时要去看五猖会的情景。

八、名著阅读

22.阅读下列片段,回答问题。

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

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

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

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

……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关系过。

文段中叙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作文

23.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育,同学的关怀……同学们,在你们成长路上一定有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伴随着你。

请以“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请选择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扣题而作,中心突出,叙事具体

(3)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影入平羌江水流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夜征人尽望乡百草丰茂洪波涌起行舟绿水前博学而笃志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羌、尽、笃、殆”等字词容易写错。

2.B

【详解】

A.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效率”;

C.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使”;

D.语序颠倒,“解决”与“发现”互换位置;

故选B。

3.BA甲B乙AD

【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早晨:

zǎo,注意声母,故选B;

模仿,mó,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

注意“模”的偏旁,故选A。

(2)本次考查重点字区分。

甲:

缝制:

缝纫制作。

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故选B。

“逢”可组词为:

相逢;乙:

涨红,突然变红(例如脸色),尤指羞红。

选A。

“掌”可组词为手掌。

(3)“莎利文小姐拉起我的手”之后“在手掌上慢慢拼写词语”的行为,“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

于是,“我”才“模仿着在她手上画画”,于是“当我最后能正确的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

这是由先到后的行为。

故选D。

4.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5.C

【分析】

4.

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首诗的意思是: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诗人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

5.

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C.“第二句化用李商隐的典故”表述有误,应该是化用陶渊明的典故。

故选C。

6.A.文章的义理;B.急;C.停止,完毕;D.容貌,仪容。

7.C

8.①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②劝告说:

“哥哥,老人家多么可怜,怎么可以做这种事!

9.赞同。

甲文“公大笑乐”表现了谢安对儿童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乙文中谢奕听了弟弟的话后不但不生气,反而听从弟弟的意见,改变脸色并放了老翁。

这两人都表现了对儿童的尊重、爱护,关心儿童的感受。

【分析】

6.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A.句意为:

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文义,文章的义理;

B.句意为:

不久,雪下得大了。

骤,急;

C.句意为:

却还不肯罢手。

已,停止;

D.句意为:

谢奕脸色立刻缓和下来。

容,容貌,仪容。

7.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

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

C.句意为:

谢奕就拿烈性酒罚他喝。

停顿节奏为:

谢/以醇酒/罚之;

故选C。

8.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重点词语:

(1)即,就是;大兄,大哥;也,表判断语气。

(2)谏,劝告;念,同情,怜悯;此,这种事。

9.

本题考查针对文中的某种现象谈看法。

解答本题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作答。

这类题目属于探究题型,解答时只需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回答即可。

作答时首先表明态度:

赞成。

甲文中“公大笑乐”,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用“大笑”表达对她的肯定;乙文中“奕于是改容曰”“遂遣之”,谢奕用烈酒惩罚老翁,但他最终听从了弟弟谢安的劝告,改变脸色并放了老人,可见对弟弟充满了关心和怜爱之情。

这两人都表现了对儿童的尊重、爱护,关心。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

参考译文:

甲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说: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文:

谢奕做剡县县令的时候,有一个老头儿犯了法,谢奕就拿烈性酒罚他喝,甚至到醉得很厉害,却还不肯罢手。

谢安当时只有七八岁,穿一条蓝布裤,在他哥哥膝上坐着,劝告说:

“哥哥,老人家多么可怜,怎么可以做这种事!

”谢奕脸色立刻缓和下来,说道:

“你要把他放走吗?

”于是就把那个老人打发走了。

10.A

11.起初漠然置之,后因掉发开始躲闪;梅雨季节,又对绵密频繁的雨产生了厌烦;到了新疆工作生活后又开始想念家乡雨,最后回到家乡与雨紧紧相抱。

12.家乡雨:

绵密、多、晶莹清澈。

新疆的雨:

一年四季几乎见不到一场豪雨,若有若无,混浊黏稠。

13.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南疆的沙尘暴比作巨大的茧,生动形象地写出沙尘暴天气的恶劣,同时“昏黄”和“密封”两个词语也表现了“沙尘暴”的严重,突出了雨的可贵。

(2)(赏析加点的词)绽放:

形容花开时由花蕾花瓣紧闭到展开的样子。

这里指雨滴落地像花蕾花瓣紧闭到展开的美妙过程。

14.内容上:

写自己回到家乡,拥抱家乡的雨,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与亲近之感。

结构上:

首尾照应,都描写“我”没有打伞在雨中感受的情景,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分析】

10.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A有误,“全文大量的篇幅都在叙写自己对家乡雨的喜爱”的说法错误,文中作者对家乡的雨的感情是不断变化的。

文章开篇先写上学时、工作后,雨来时“我以不变应万变,这雨砸在头上也不会砸出窟窿来,也就更加淡然视之”,再写“后来也开始躲闪雨水了”,因为发现“前额的头发日渐稀少”表明我起初漠然置之,后因掉发开始躲闪;再后来,上海的梅雨“频频造访”让作者在“很多时候,还是有点厌烦”;最后到了大西北南疆工作,天气干燥少雨,“于是我十分想念家乡的雨了”“后来终于有机会回家乡,一出机场就被湿润紧紧相拥了”。

由此可见,作者在文中写了对家乡的雨的漠然、躲避、厌烦、思念和喜爱等一系列感情。

故选A。

11.

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梳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