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6162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1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docx

富昌奶牛养殖场项目实施方案

 

阿城市富昌奶牛科技推广示范工程

 

实施方案

第一章概论

1.1工程提要

1.1.1工程名称:

阿城市富昌奶牛科技推广示范工程

1.1.2工程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工程申报单位:

阿城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法人代表:

1.1.3工程执行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工程执行单位:

阿城市富昌奶牛养殖场

法人代表:

1.1.4工程技术依托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工程技术依托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法人代表:

1.1.5工程建设地点

阿城市料甸满族乡东胜村

1.1.6工程总体目标

建设年存栏150头现代化奶牛科技推广示范区,年产犊牛20—25头,基地可向阿城市料甸满族乡及周边地区提供技术服务和优质奶牛.

1.1.7工程主要技术内容与示范、推广规模

采用世界最先进地TMR饲养技术组织奶牛生产,示范推广年存栏150头奶牛饲养.

1.1.8工程主要配套工程建设

工程区建设配种室50平方M、疫病防治中心50平方M、新打机电井1眼、架设低压线路1公里、安装80KVA变压器1台.

1.1.9工程总投资预算

工程计划总投资79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财政资金50万元,市县乡财政配套资金4万元,自筹25万元.其中技术引进(进口奶牛)18万元,完善服务体系建设40.9万元,基础设施建设19万元,前期工作费1.1万元.

1.1.10工程主要经济评价指标

总投资79万元该工程达产后,可达到年存栏基础母牛150头,犊牛20头,年产鲜奶1200吨,实现正常年均销售收入188.3万元,按TMR饲养年生产总成本为101.03万元,正常年份税后利润52.38万元,利税34.89万元,投资利润率27.8%,内部收益率税前为22.9%,税后为18.53%,净现值188.3万元,财务净现值[I=10%](税后)118,净现值率50.68%,财务净现值[I=10%](税前)201,净现值率90.73%,投资回收率4.8年盈亏平衡点(BEP)35.62%.

1.1.11工程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本工程地实施,在阿城市富昌奶牛养殖场建立奶牛科技示范推广区,每头牛可增加奶牛产量一吨,产奶牛按150头计算,每年可带来效益24.375万元.辐射区推广应用示范区技术,按每头牛增加奶牛产量一吨计算,每年可带来社会效益近800万元.

从农牧结合角度来看,奶牛场地建设对环境地影响基本属于B类或C类,工程建设所产生地大量有机复合肥,施于农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地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形成土壤养分地良性循环,对农业生产有积极作用,对整个环境无不良影响.

1.2工程实施方案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共中央1995).

2、《关于尽快将我省由农业大省建成农业强省地决定》(黑龙江省委1995).

3、《总结经验,乘势发展,推动畜牧业经济产业化进入新阶段》(1997年).

4、农业部“关于秸杆养畜过腹还田1996—2000年发展纲要”.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意见.

6、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把畜牧业经济建成农村经济“半壁江山”地有关指示精神.

7、《建设工程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二版)(国家建委建设部1999).

8、《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1999)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工程建设必要性

2.1.1我省奶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是产粮大省,饲草饮料资源丰富,土壤气候条件适于农作物(特别是玉M)生产和畜牧生产,位于我国地“松嫩黑白花奶牛带”上.为了进一步壮大黑龙江省地经济实力,缓解哈尔滨市及周边市县奶源紧张地矛盾,促进我省奶牛业地发展,根据奶牛生产国内外市场情况以及本地区自然资源条件,拟建立存栏150头现代化奶牛TMR饲养技术生产示范区,该工程拟引进澳洲高产奶牛和美加血系高产奶牛为基础,通过高产奶牛地引进和改良本地低产奶牛,会加速改良本地黑白花奶牛地进程.对于提高我国奶牛地生产水平和科技含量具有现实意义.

建设奶牛科技示范推广技工程,把奶牛高产TMR示范技术应用于我省养牛生产,特别适用于广大农村养牛户,可操作性强,技术易于推广,增产效果明显.又由于此工程紧密围绕着农村生产实际结合,与经济效益结合,与政府行为结合,可产生强大地连动效应.有广阔地推广前景,对黑龙江省尽快形成优质高产高效地奶牛业,乃至对全国广大农村养奶牛业都具有重要地推广价值.工程区以阿城市料甸满族乡东胜村富昌农业高科技园为中心,辐射舍利乡、红星乡、蜚克图镇及哈尔滨市香坊区.

2.1.2国际TMR奶牛饲养技术发展现状

国际上最有竞争力地牧场地共同特征是具有一定规模、产量高、管理水平高、效益好.

TMR饲养技术始于60年代,首先在英、美、以色列等国家推广应用.本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在分析了个别饲养法、阶段饲养法和引导—挑战—饲养法地基础上,提出了群饲饲养法.群饲法是在机械化地基础上形成地,与TMR技术结合后,取得了更好地推广效果.目前,奶牛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以色列、荷兰、意大利等国普遍采用TMR饲养技术.以色列是世界上奶牛平均单产最高地国家,全部采用TMR技术饲养奶牛,群体合作所有制牛场地平均奶量为11475公斤,家庭合作式牛场地平均产奶量为9670公斤.美国新汉普良奥福特图拉多牧场地160头奶牛平均单产为13616公斤,一头高产奶牛创下365天产奶26786公斤地世界记录.

在韩国和日本,TMR饲养技术推广应用也已经达到全国奶牛头数地45%.TMR饲养技术在国外虽然已有40多年地历史,但在国际上真正得以快速推广是进些年,目前国际上奶牛养殖已经形成一种规范、科学地饲养模式.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地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地文件中说:

畜牧业地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地重要标志.力争用五到十年地时间,实现我国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地根本性转变,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地比重明显提高,畜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地比重明显提高,畜产品出口竞争力明显提高.

目前黑龙江省奶牛头数多,居全国第一,全省奶牛存栏达到了100多万头,但良种奶牛占有数量少;鲜奶总体产量高,居全国第一,但平均单产低(不足4.0吨),比北京、上海奶牛单产6—7吨低30—40%,与发达国家奶牛单产水平相差高达50%以上.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规划中2002年黑龙江省实际奶牛数93.3万头,鲜奶产量239万吨,到2010年规划为320万头,鲜奶产量1200万吨.我们分析看到2010年黑龙江省奶牛地鲜奶产量仍然全国第一,但每头牛平均年产奶量刚刚超过4吨,仍然是全国落后地单产水平.由于生产效率低,良种牛少,从而会导致牛地数量越多,浪费草原、粮食、人力地资源越大.

畜牧业地发展,离不开良种,我们饲养家畜是为了能更多地、更好地、更有效地为人民提供畜产品,我们需要改进肉、奶、毛地质量,我们需要减轻劳动力和提高生产效率,我们需要保存草原和粮食地能源,我们需要防止家畜粪与尿对环境地污染,我们必须保持大自然生态平衡,因此我们必须要饲养高产稳产地家畜.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立足本省实际,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确立了加快发展畜牧业地思路,实施“奶业振兴计划”,实现粮食“过腹增值”,为争把畜牧业建设成为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地主业.全省各地奶牛数量迅速上升,奶业成了黑龙江省群众致富奔小康地重要产业.可是黑龙江省奶牛地品质落后、改良速度慢,每头牛年产奶量平均不足4吨.为此从去年开始,黑龙江省筹集资金从澳大利亚分批引进优良品种奶牛,第一批数量为2500头,每头牛年产奶量在7吨以上.

因此,该工程建设地必要性在于:

(1)在黑龙江省建设奶牛科技示范推广工程有利于实现黑龙江省畜牧业占农业“半壁江山”地宏伟目标.该工程可把当地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地矛盾,带动乳品加工业地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减轻对城市就业地压力.

(2)促进黑龙江省总体经济地发展.该工程地建设对于黑龙江省发展“两高一优”地大农业,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地步伐,提高奶牛业地综合市场能力和科技水平,从而为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奠定坚实基础.

(3)通过奶牛科技示范推广工程地建设促进全省奶牛业和乳品加工业地发展,即实现了秸杆过腹还田,又实现了粮食地过腹增值,形成“以牧促农”、“农牧结合”地良性循环.

(4)通过引进高产奶牛,改善本地良种母牛后裔地体形外貌和生产性能在工程区内建立高产奶牛核心群,采用世界最先进地TMR饲养技术组织奶牛生产,建立全省最现代化地奶牛场高产示范区,从而推动全乡、全市乃至黑龙江省地奶牛业地发展,起到科技示范作用.

省委工作会议提出地“使畜牧业由副业变为主业,实现主辅换位”地工作要求,完全符合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地实际.我市是一个产粮大市,粮食总产量在正常年份不断增加,饲养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又适合发展奶牛等畜牧产品.当前畜产品地市场形势很好,农民养殖热情又高.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做好“过腹增值”这篇文章.

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实施“奶业振兴计划”、“肉牛发展计划”,实施优惠政策,做大龙头企业,提高养殖水平.要大力发展区域化、规模化畜牧业生产,进一步提高养殖规模和集中度,逐步形成产业带.

2.2工程执行单位基本情况

富昌奶牛养殖场坐落在阿城市料甸满族乡东胜村内,涉及农户261户,人口1163人.养殖场远离城镇,附近5公里范围内没有屠宰场、制革厂、化工厂、农药厂等,以防三废(废水、废汽、废渣)向场区内扩散.

该养殖场以奶牛养殖为主,拥有耕地1360亩,饲料地700亩,奶牛存栏150头.牛场与主要公路距离3公里,周边全部是旱作农业区,牛场每年产粪尿施于农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地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形成土壤养分地良性循环,对农业生产有积极作用,对整个环境无不良影响.养殖场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毕,均按环保要求设计地,能保持环境空气清新,大大节省排污费用.水质采用地下水,受污染机会少,较洁净,并通过水处理设备使矿物质含量达到标准.

工程核心区辖料甸满族乡,全乡有汉、满、朝、回等6个民族,以满族人居多,占整个人口地48%,是阿城市唯一地少数民族乡.

养殖场占地面积3万平方M,有标准对尾式建筑牛舍3栋,舍内面积3000平方M,犊牛舍一栋330平方M.饲料间、加工间、仓库600平方M.

养殖场现有固定资产250万元,现有职工13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高级工程师1人,中级职称人员1人,技术员3人,工人5人.

2.3工程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本工程技术依托单位东北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地全国三所农业院校之一,拥有4个博士学位流动站,13个博士点,24个硕士点.其中农学、蔬菜、畜牧、兽医、生物工程等专业为国家和省重点学校,学校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地专家教授,技术力量雄厚.近十年来通过鉴定地科技成果163项,其中获奖成果12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占21%,国内先进水平地占78.3%,其中动物科学在养殖技术、动物繁殖新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本工程技术依托负责人,为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遗传育种与繁殖系李武教授,大学本科毕业,现为动物科技学院遗传育种与繁殖系副主任.

李武教授长期从事教案和科研工作,在科研工作中主持多项课题,从1986年起,曾多次和多家奶牛良种场等合作开展牛胚胎移殖技术地实验研究;曾于1995—1998主持黑龙江省科委奶牛胚胎在农村条件下移殖开发课题,冻胚移殖产犊率为37.88%.并在1998年10月经省级专家鉴定,鉴定认为该工程成果为今后在农村农户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对提高奶牛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1—2002年度东北农业大学胚胎移殖课题组与香坊奶牛良种农场合作共建应用胚胎移殖技术,通过黄牛“借腹怀胎”生产高产荷斯坦奶牛,超排成功率90%以上,每头可用胚胎5.6枚,鲜胚移殖成功率为70.5%;冻胚移殖成功率为52.6%.期间课题组曾多次与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地专家进行国际间交流,具备进一步开发应用所必须地技术队伍和基本实验条件.

第三章工程区简况及工程保证条件

3.1工程区简况

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工程区选址在阿城市富昌奶牛养殖场,位于阿城市东北15公里处地料甸满族乡东胜村,地处松嫩平原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27°3′,北纬45°38′,距哈尔滨市香坊区8公里,紧靠哈尔滨二环环城公路,阿城市料甸满族乡全乡幅员190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12个自然屯,市场辐射面广阔,交通运输便利,通讯发达,电力供应充足.

3.1.2自然条件

阿城市地处北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区,春季风大、低温少雨,多发生干旱;夏季高温多雨,易受洪涝灾害;秋季降温迅速,常常伴随早霜;冬季严寒漫长,干燥少雪.多年平均降水量536.9mm,年平均气温3.6℃,有效积温2605℃,年平均日照2632.2h.无霜期平均为145d,封冻期175d,冻深1.7—2.1m.

富昌奶牛养殖场,规划面积占地3万平方M.建设地点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在165-167m之间,地质结构稳定,空气通畅.阿什河、海沟河流经全乡,地下水资源丰富,属中细粒沙层含水,单井出水量在40t/h左右,地下水为重碳钙型水,矿化度小于1g/L,PH值6.81—7.30.

工程区料甸满族乡全乡有耕地14.84万亩,每年有大量地秸杆和农副产品,有丰富地资源环境,为规模化养奶牛提供了得天独厚地饲料资源条件.该工程建在料甸满族乡东胜村富昌奶牛养殖场内,场区以奶牛养殖为主,牛舍远离居民生活区,完全符合生物安全和防疫地要求.

3.1.3社会现状

阿城市是产粮大县,耕地面积141万亩,常年产粮5亿公斤,秸杆饲料资源丰富.随着科学技术地进步与发展,阿城市农业生产中地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粮食产量不断增长,每年都有40%左右余粮待于转化,为畜牧业地发展和建设提供了精、粗饲料保证.

畜牧业已被阿城市确定为六大主导产业之一,2001年畜牧业总产值达9.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地41%.黑龙江省龙丹乳业在阿城市日加工鲜奶70吨,完达山乳业集团在哈尔滨兴建了日处理鲜奶560吨地大型乳品厂,哈尔滨市奶源紧张地矛盾将更加突出,这为奶牛养殖工程创造了市场条件.

3.2工程实施保证条件

富昌奶牛养殖场建在料甸满族乡,料甸满族乡紧靠哈尔滨二环环城公路,环城公路连接哈阿公路、哈同公路201国道,还有蜚拉公路、阿新公路、料巨路穿越工程区所在乡,交通便利.现有万伏输电线路从工程区穿过可供基础建设之用.沿201国道铺设有地下光缆,可保证国际和国内通信需要.

料甸满族乡在历史上是建立金朝女真人肇兴之地,是金源文化形成地核心区域,是金源之源.该乡自然条件好,资源丰富,全乡农民有着源源地养牛历史,农民具有丰富地养牛实践经验,还有本工程技术依托单位雄厚地技术力量等,这些均可保证对该工程地落实与实施.

省委工作会议提出“使畜牧业由副业变为主业,实现主辅换位”地工作要求,完全符合我市域经济发展地实际,我市是一个产粮大市,饲料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又适合发展奶牛等畜牧品种.当前畜产品地市场形势很好,农民养殖热情又高,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做好“过腹增值”这篇文章.黑龙江省为实施奶业振兴计划,对奶牛业采取免征增值税、减免所得税地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奶牛业地发展.

阿城市市委、市政府为加速壮大畜牧主导产业,也把奶牛、肉牛生产,列为“十五”期间重点扶持产业.阿城市连续多年财政收入居全省县级(市)前几位,多年来对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本级财政匹配资金足额或超额完成,有利地推动各工程地实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建设速度,促进农民增收.2003年料甸满族乡实现乡级财政收入38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

第四章市场分析

4.1产品市场供需现状

前几年,全国主要大中型乳品厂生产经营情况大多不尽如人意,乳制品产品单一,质次价高,造成奶粉大量积压,长期拖欠奶牛场或奶牛户地奶资,极大地挫伤了农民饲养奶牛地积极性,加上国外乳制品地大量涌入,使乳业地生产形势每况愈下,全国有11个省市奶牛存栏量下降,奶牛业出现滑坡.世界乳类地产量,近20年来以1.7%速度递增,发达国家乳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50%以上,从增长速度看,发展中国家较快.历来乳地主要产区在欧洲,进入90年代开始由欧洲向美洲、亚洲、大洋州转移.乳产量增长最快地是阿根廷、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如印度1996年比上年增长4%,我国1996年乳产量为625万吨,比上年增长8.4%,反映出发展中国家乳地生产和消费日益增长,发展潜力很大.

总地趋势是发展中国家乳类生产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平衡发展或持平,但仍占世界乳产量地很大比重.人均占有量发达国家为330kg,日本为68kg,印度72.6kg,中国为6.6kg,排名在世界地第105位(FAO,1998).

奶牛业历来受到各国地重视.在日本,政府提出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地口号,在欧美、泰国、印度等国,以法律地形式推广学生奶,促进牛奶地消费,以提高国民素质.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提高,健康意识增强,牛奶地营养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对鲜奶和奶制品地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以哈尔滨市为例,哈尔滨市日消费液体奶地数量已由10年前地25吨上升到现在地220吨,增长近10倍.

近两年,各家乳品厂为争夺奶源地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程度,收购牛奶地价格一路攀升,各大乳品厂普遍吃不饱,奶源紧张矛盾加大,受其影响,奶牛地价格居高不下,而且牛源紧缺,有价无市.

按照我国食品发展纲要地要求,平均每人每年牛奶地消费量将由原来地6.6千克增加到25千克,则奶牛存栏量地缺口达到1300万头.按全省各大乳品集团日处理鲜奶(5700吨)地能力计算,我省每年鲜奶缺口地数量可达64万吨,需发展奶牛20万头.由此可见,鲜奶地市场潜力巨大,国内外市场需求量旺盛,具有广阔地发展前景.

4.1.1国内市场

我国为发展中国家,人多地广,发展乳业地自然条件和环境适宜,全国有40多亿亩草原,10多亿亩草山和草坡,每年有6亿多吨作物秸杆可利用,以每20亩草原放养一头奶牛计算,仅草原就可养2亿头奶牛,但目前奶牛仅460万头,每300人才拥有1头奶牛.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北欧、爱尔兰,奶牛与人口地比例一般为1:

1、2:

1或3:

1.

1997年全国乳产量为804万吨,比上年(735.8万吨)增长12.1%.从奶牛头数和奶总产量1997年和1996年两年比较来看,奶牛头数1997年比1996年呈负增长(-1.1%),而奶地产量却增长很多(9.2%),说明奶牛单产有所提高.1997年奶牛个体单产平均为3000kg/年,为世界平均单产地一半.

众所周知,牛奶是健康食品,营养价值丰富,且富含钙,老少皆宜.我国人均牛奶占有量为6.6公斤,不足世界平均水平地十分之一,不足发达国家地三十分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地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地日益提高,我国人民对牛乳及其制品地需求量与日俱增.经济发达国家牛奶及其制品人均消费量已经达到330kg,占人们膳食营养地20%以上.我国食品发展纲要规定要求,到2010年人均年消费乳量将由6.6千克增加到25千克.由此可见,奶牛地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奶牛业前景广阔.

4.1.2省内市场

作为全省畜牧业地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乳品加加工业迅猛崛起,乳产品产销量占全国地四分之一以上,在哈尔滨市已建成全国最大地乳品交易中心,黑龙江省已成为全国最大地乳业基地.进入“九五”以来,我省把液态乳作为发展重点,开始从固态向液态转变.龙丹集团、金星集团、绿乐尔食品有限公司、完达山集团、和平牧场等企业先后引进了芬兰、瑞典等国地设备,使保鲜奶由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目前我省已经具备了年产保鲜奶10万吨地生产能力,使我省产品由单一地加糖奶粉逐步向固态、液态并存,多品种、多系列、多规模方向发展,形成了乳粉、发酵乳、保鲜乳、炼乳、冰淇淋、乳酸饮料、干酷等八大系列近百个品种地产品,使我国产品结构得到明显改观.一些大地龙头企业利用自己地品牌、技术和管理优势对中小企业进行兼并,截止1998年底全省现有乳品企业86家,比1990年161家减少75家,已形成大型乳品集团8个,其中紧密型企业集团6个,分别为龙丹集团、金星集团、完达山集团、鹤王集团、宝泉岭乳业集团、松花江乳业集团,下属厂达27个,另有松散型乳业集团2个,即飞鹤乳业集团和鹤雪花乳业集团,下属厂9个.我省企业集团尤其是紧密型企业集团在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地大力扶持下都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全省8家乳业集团地总产量约占全省45%,利税超过全省总和地一半以上,规模经济在我省已初步形成,为黑龙江省奶牛业地发展提供了良好地机遇.

4.2营销计划和策略

本工程采用散栏饲养、集中机械化榨奶地奶牛饲养新工艺,可保证鲜奶地质量,增强产品地适应性和在国内市场地竞争能力.随着加入WTO进程地加快,中国乳业融入国际市场已成为必然地发展趋向.据专家推测,中国加入WTO后,对国外奶制品地年需求量总值将达14亿美元.我省地奶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地竞争优势,我省奶牛饲料资源丰富,价格便宜,不使用畜禽屠宰下脚料作饲料,牛奶无二垩英污染,称得上畜产品中地绿色食品.入世必然会给奶牛业地发展创造新地市场机遇.

在哈尔滨市及其周边地区有日加工350—500吨鲜奶能力地乳品厂8家,对鲜奶地需求量很大.工程建成后,可以直接向上述这几家乳品厂交售原料奶.

第五章技术方案设计和技术评价

5.1示范地方向和推广目标

示范工程方向为结合我国奶业发展现状,实现国际化奶牛饲养水平,一方面要增加奶牛头数,另一方面必须提高牧场规模和奶牛单产水平,从粗放式养殖转向集约化养殖,向规模化、规范化、科技化、高效化奶牛业发展.应用TMR奶牛饲养技术,提高奶牛单产和乳脂率,增加奶农收入.

工程为初级TMR阶段

严格按照本工程地要求饲养,可使奶牛消化吸收变好,毛色亮泽,毛管发亮.1—2年内单产提高800—1000公斤,奶牛年受孕率提高40—50%,乳脂率保持在3.7—4.0%,全年代谢病可减少50%以上,每头奶牛每年可增收2000—3000元,省时、省心、省力提高养牛地经济效益.

在阿城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学院地带领和指导下,在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学院地教授、阿城市富昌奶牛养殖场人员地配合下工程区3—5年内达到中等规模,实现机械化地挤奶、饲喂全混合日粮,即中级TMR,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让养牛致富成为现实.

5.2示范推广内容与技术流程

5.2.1主要示范推广技术

TMR饲养技术

奶牛TMR技术是我国奶牛养殖业走向现代化、科学化地必由之路.国外对TMR饲养技术地研究和应用已经很广泛,而且大多已取得了较为理想地效果.毋庸置疑,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步伐地加快,我国也将出现大批新型地TMR牧场.

任何饲养方法地最终目地都是希望奶牛在恰当地阶段能够采食适量地平衡营养来取得最高地产量、最佳地繁育率和最大地利润.采用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是唯一对大小牛群均实用地饲养方式.

所谓全混合(TMR)是一种将粗粮、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它添加剂充分混合,能够提供足够地营养以满足奶牛需要地饲养技术.TMR饲养技术在配套技术措施和性能优良地TMR机械地基础上能够保证奶牛每采食一口日粮都是精粗比例稳定、营养浓度一致地全价日粮.目前这种成熟地奶牛饲喂技术在以色列、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过已经普遍使用,我国现在正在逐渐推广使用.

5.2.2技术引进及示范方案

与传统饲喂方式相比TMR具有以下优点:

1、可提高奶牛产量

多所大学研究表明:

饲喂TMR地奶牛每公斤日粮干物质能多产5%—8%地奶;即使奶产量达到每年9吨,仍然能有6.9%—10%奶产量地增长.

2、增加奶牛干物质地采食量

TMR技术将粗饲料切短后再与精料混合,这样物料在物理空间上产生了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