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6703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体系检查表.docx

质量体系检查表

北碚建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

R14—01

标准要求

检查要点

现场记录

评价

QJ3.1

Q4.1

1、是否结合自身特点和质量管理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

 

2、是否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项活动进行了策划?

 

3、是否实施了检查、分析、改进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结合自身特点和质量管理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

 

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项活动都进行了策划。

 

对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实施了检查、分析、改进。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公司领导

审核员

汤锡建

审核日期

北碚建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

R14—01

标准要求

检查要点

现场记录

评价

QJ3.2

Q5.3

Q5.4.1

1、是否制定了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的内容是否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针相适宜,是否体现了企业的质量管理宗旨和方向?

质量方针的内容是否包括: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满足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及交工后,认真服务于发包方和社会,增强其满足程度,树立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良好形象;追求质量改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质量方针是否改变。

 

3、是否对质量方针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或变更。

 

4、否制定了可测量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否实现怎样测量。

 

5、质量目标是否能体现:

1、满足建设单位和法规的要求,

2、工程质量的目标,

 

3、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工程质量改进的目标。

5、质量目标在企业的各部门和各层次是否进行分解落实,最高管理者是否对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了评价。

制定有质量方针,质量方针的内容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针相适宜,体现了企业的质量管理宗旨和方向,质量方针的内容包括有: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满足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及交工后,认真服务于发包方和社会,增强其满足程度,树立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良好形象;追求质量改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方针有改变。

 

对质量方针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制定了可测量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否实现可以测量。

 

质量目标体现了满足建设单位和法规的要求、工程质量的目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工程质量改进的目标。

 

质量目标在企业的各部门和各层次是否进行分解落实,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了评价。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公司领导

审核员

汤锡建

审核日期

北碚建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

R14—01

标准要求

检查要点

现场记录

评价

QJ3.3

Q4.1

Q4.2.1

Q4.2.2

Q5.4.2

1、最高管理者是否对质量体系进行了策划?

策划的内容是否包括:

质量管理活动、相互关系及顺序;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

 

2、是否规定了质量体系的范围(区域范围、产品/专业范围)?

是否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确定质量管理内容,质量管理内容是否包括: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人力资源管理;施工机具管理;投标及合同管理;建筑材料、构配件、竣工交付使用后的服务;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

 

3、是否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包括: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说明,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的支持性文件;质量管理的各项同记录?

 

4、手册的内容是否包括: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和适当的理由;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制度或对其引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5、对质量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是否保持体系的完整性?

 

最高管理者已对质量体系进行了策划,策划的内容包括:

质量管理活动、相互关系及顺序;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

 

规定了质量体系的范围(区域范围、产品/专业范围),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确定了质量管理内容,质量管理内容包括: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人力资源管理;施工机具管理;投标及合同管理;建筑材料、构配件、竣工交付使用后的服务;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

 

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说明,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的支持性文件;质量管理的各项记录。

 

手册的内容包括: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和适当的理由;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制度或对其引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对质量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了体系的完整性,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公司领导

审核员

汤锡建

审核日期

北碚建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

R14—01

标准要求

检查要点

现场记录

评价

QJ3.4

Q6.1

Q4.1

Q8.1

1、是否确定并配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资源(人员、技术、资金、设备等)?

 

2、是否建立了内部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确保质量管理制度有效执行?

 

3、是否评审和改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确定并配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资源(人员、技术、资金、设备等)。

 

建立了内部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确保质量管理制度有效执行。

 

评审和改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公司领导

审核员

汤锡建

审核日期

北碚建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

R14—01

标准要求

检查要点

现场记录

评价

QJ3.5

Q4.2.3

Q4.2.4

1、是否建立了文件管理程序或制度,该程序或制度中是否明确了文件管理的范围、职责、流程和方法

2、抽查文件在发布之前,是否经过批准?

3、了解和抽查文件的评审、修改、重新批准发布的符合性?

4、是否准确及时获得了所需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5、是否获取到了所需文件的适用版本?

6、抽查文件的内容是否保持清晰明确、易于识别?

7、是否确保各岗位员工明确活动所依据的文件?

8、是否及时将作废文件撤出使用场所或加以标识?

9、是否建立了记录管理程序或制度,该程序或制度是否明确了记录的管理职责,规定记录填写、标识、收集、保管、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等要求?

 

10、抽查记录的填写、标识、保管、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是否符合?

11、对存档记录的管理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

 

建立了文件管理程序或制度,该程序或制度中明确了文件管理的范围、职责、流程和方法

抽查文件在发布之前经过了批准。

抽查文件的评审、修改、重新批准发布符合要求。

准确及时获得了所需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获取到了所需文件的适用版本。

抽查文件的内容保持清晰明确、易于识别。

各岗位员工活动均有所依据的文件。

作废文件均撤出使用场所。

建立了记录管理程序或制度,该程序或制度明确了记录的管理职责,规定记录填写、标识、收集、保管、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等要求。

 

抽查记录的填写、标识、保管、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符合要求。

存档记录的管理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贯标办

审核员

汤锡建

审核日期

北碚建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

R14—01

标准要求

检查要点

现场记录

评价

QJ4.1

QJ4.2

QJ4.3

Q5.1

Q5.5.1

Q5.5.2

Q5.5.3

1、是否明确了质量体系的组织机构?

是否配备了相应质量管理人员?

是否规定了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

2、是否明确了管理层次,设置了相应的部门和岗位?

3、是否明确质量管理的组织协调部门或岗位,并规定其职责和权限?

4、是否明确和实施了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包括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培训和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建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确定保其有效实施.确定和配备质帚管理所需的资源;评价并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5、是否规定各级专职质量管理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

7、是否规定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

8、是否以文件的形式公布组织机构的变化和职责的调整.并对相关的文件进行更改?

9、是否指派了管理者代表并明确了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包括: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方进行联络)?

管理者代表是否履行了职责?

10、是否建立了适当的内部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明确了质量体系的组织机构,配备了相应质量管理人员?

并规定了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

明确了管理层次,设置了相应的部门和岗位。

明确质量管理的组织协调部门或岗位,并规定其职责和权限。

明确和实施了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包括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培训和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建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确定保其有效实施.确定和配备质帚管理所需的资源;评价并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规定各级专职质量管理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

规定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

以文件的形式公布组织机构的变化和职责的调整.并对相关的文件进行更改。

指派了管理者代表并明确了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包括: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方进行联络);管理者代表履行了职责。

建立了适当的内部沟通过程.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审核员

审核日期

北碚建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

R14—01

标准要求

检查要点

现场记录

评价

Q5.2

1、最高管理者是否把不断满足顾客并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作为组织的追求?

 

2、是否识别了顾客的要求?

是通过何种方法识别的?

 

3、是否确保了顾客的满意,是通过何种方式增强顾客满意的?

 

最高管理者是把不断满足顾客并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作为组织的追求。

 

识别了顾客的要求,通过沟通方法识别。

 

确保了顾客的满意,是通过回访保修的方式增强顾客满意的。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审核员

审核日期

北碚建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

R14—01

标准要求

检查要点

现场记录

评价

QJ5.1

QJ5.2

QJ5.3

Q6.2

1、是否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或制度该程序或制度的内容是否符合?

2、是否根据质量管理长远目标制定了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3、是否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与质量管理岗位相适应的任职条件(任职条件包括:

专业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所取得的岗位资格;能力;工作经历)?

任职条件是否适宜?

4、是否按照岗位任职条件配置相应的人员?

项目经理、施工质量检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持证上岗?

 

5、是否建立了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员工绩效考核制度中是否规定了适宜考核的内容、标准、方式、频度?

是否保持了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的记录?

是否将考核结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评价和改进的依据?

 

6、是否识别了培训需求,制定了员工培训计划?

员工培训计划中是否对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及时间作出安排?

培训内容是否包括:

质量管理方针、目标、质量意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专业技能和继续教育?

7、是否保持了培训实施的记录?

是否对培训效果进行了评价,并保存相应的记录?

是否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该程序的内容符合要求。

根据质量管理长远目标制定了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与质量管理岗位相适应的任职条件(任职条件包括:

专业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所取得的岗位资格;能力;工作经历)。

任职条件较适宜。

是按照岗位任职条件配置相应的人员。

项目经理、施工质量检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持证上岗。

建立了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员工绩效考核制度中规定了适宜考核的内容、标准、方式、频度。

保持了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的记录。

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评价和改进的依据。

识别了培训需求,制定了员工培训计划,员工培训计划中对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及时间作出安排。

培训内容包括有:

质量管理方针、目标、质量意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专业技能和继续教育。

保持了培训实施的记录,并对培训效果进行了评价,并保存相应的记录。

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审核员

审核日期

北碚建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

R14—01

标准要求

检查要点

现场记录

评价

QJ6.1

QJ6.2

QJ6.3

Q6.3

1、是否建立了施工机具管理制度程序或制度?

该程序或制度是否对施工机具的配备、验收、安装调试、维护等作出规定,明确各管理层次及有关岗位在施工机具管理中的职责?

2、是否根据施工需要配备施工机具,配备计划是否按规定经审批后实施?

3、是否明确了施工机具供应方的评价方法是否在采购或租赁前对机具供应方进行了评价,并收集相应的证明资料和保存评价记录?

对机具供应方评价的内容是否包括:

经营资格和信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供货能力;风险因素?

4、是否与施工机具供应方订立合同,明确对施工机具质量及服务的要求?

5、是否对施工机具进行验收,并保存验收记录?

施工机具需确定安装或拆卸方案时,该方案是否经批准后实施?

安装后施工机具是否经验收合格后使用?

6、施工机具的使用、技术和安全管理、维修保养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7、是否确定、提供并维护了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

8、是否确定、提供并维护了支持性服务(包括运输、通讯或信息系统)?

 

建立了施工机具管理制度程序,程序对施工机具的配备、验收、安装调试、维护等作出规定,明确了管理层次及有关岗位在施工机具管理中的职责。

根据施工需要配备了工机具,配备计划按规定经审批后实施。

明确了施工机具供应方的评价方法在采购或租赁前对机具供应方进行了评价,并收集了相应证明资料和保存评价记录,对机具供应方评价的内容包括:

经营资格和信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供货能力;风险因素。

与施工机具供应方订立合同中明确了施工机具质量及服务的要求?

施工机具进行验收并保存了验收记录?

施工机具安装或拆卸方案经批准后实施,安装后施工机具经验收合格后使用。

 

施工机具的使用、技术和安全管理、维修保养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确定、提供并维护了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

确定、提供并维护了支持性服务(包括运输、通讯或信息系统)。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审核员

审核日期

北碚建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

R14—01

标准要求

检查要点

现场记录

评价

QJ7.1

QJ7.2

QJ7.3

Q7.2

1、是否建立了工程项目投标及工程承包合同管理的程序制度?

 

2、是否依法进行投标及签约活动,并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了监控?

 

3、在投标及签约前,是否明确工程项目的要求(包括:

发包方明示的要求;发包方未明示、但应满足的要求;与工程施工、验收和保修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其他要求)?

 

4、是否通过评审在确认具备满足工程项目要求的能力后,依法进行投标及签约,是否保存了评审、投标和签约的相关记录?

 

5、如何使相关部门及人员掌握合同的要求,是否保存了相关记录?

 

6、是否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以书面形式签认,并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对合同变更信息的接收、确认和处理的职责、流程、方法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与合同变更有关的文件是否及时进行调整井实施?

 

7、是否及时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并用于质量改进?

 

8、在合同履约的各阶段,如何与发包方或其代表进行有效沟通?

 

建立了工程项目投标及工程承包合同管理的程序制度。

 

依法进行投标及签约活动,并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了监控。

 

在投标及签约前,已明确工程项目的要求(包括:

发包方明示的要求;发包方未明示、但应满足的要求;与工程施工、验收和保修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其他要求)。

通过评审在确认具备满足工程项目要求的能力后,依法进行投标及签约,保存了评审、投标和签约的相关记录。

 

使相关部门及人员掌握合同的要求,并保存了相关记录。

 

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以书面形式签认,并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对合同变更信息的接收、确认和处理的职责、流程、方法符合相关规定,与合同变更有关的文件及时进行调整井实施。

及时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并用于质量改进。

 

在合同履约的各阶段,与发包方或其代表的沟通方式主要有会议、电话、网络等。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审核员

审核日期

北碚建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

R14—01

标准要求

检查要点

现场记录

评价

QJ8.1

QJ8.2

QJ8.3

QJ8.4

QJ8.5

Q7.4

Q8.3

Q7.5.4

1、是否建立了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程序或制度(采购、验收、不合格品控制、产品标识和追溯、产品防护、顾客财产)?

 

2、是否根据施工需要确定和配备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并按照管理制度的规定审批各类采购计划?

各类采购计划中是否明确所采购产品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质量要求以及采购验证的具体安排?

 

3、是否对供应方进行评价,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供应方?

对供应方的评价内容是否包括:

经营资格和信誉;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供货能力;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价格;售后服务?

 

4、是否在必要时对供应方进行再评价?

 

5、对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职责是否符合管理制度的规定,并保存相应的记录?

 

6、是否根据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

 

7、是否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了验收?

必要时,是否到供货方的现场进行验证?

验收的过程、记录和标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未经验收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是否用于工程施工?

 

8、是否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方式对验收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

1、建立了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程序或制度(采购、验收、不合格品控制、产品标识和追溯、产品防护、顾客财产)。

2、根据施工需要确定和配备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并按照管理制度的规定审批各类采购计划。

各类采购计划中明确所采购产品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质量要求以及采购验证的具体安排。

 

3、对供应方进行了评价,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供应方。

对供应方的评价内容包括:

经营资格和信誉;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供货能力;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价格;售后服务。

4、在必要时对供应方进行了再评价。

 

5、对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职责符合管理制度的规定,并保存相应的记录。

 

6、根据采购计划订立了采购合同。

 

7、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了验收。

验收的过程、记录和标识符合有关规定。

未经验收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未用于工程施工。

 

8、未接触到验收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审核员

审核日期

北碚建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

R14—01

标准要求

检查要点

现场记录

评价

QJ8.1

QJ8.2

QJ8.3

QJ8.4

QJ8.5

Q7.4

Q8.3

Q7.5.4

9、如何确保所采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符合有关职业健康、安全与环保的要求?

10、是否在管理制度中明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要求?

 

11、是否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贮存、保管和标识,并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是否明确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搬运及防护要求?

 

13、是否明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发放要求,并建立了发放记录,并具有可追溯性?

 

14、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了验收?

15、对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在验收、施工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否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发包方报告,并按照规定处理?

 

16、是否对发包方提供的图纸(知识产权)、水电及相关设施进行了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

 

17、对发包方提供的图纸(知识产权)、水电及相关设施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是否向顾客报告,并保持记录,并按照规定处理?

9、严格按照采购程序操作

 

10、在管理制度中明确有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要求。

11、是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贮存、保管和标识,并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是明确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搬运及防护要求。

 

13、是明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发放要求,并建立了发放记录,并具有可追溯性。

 

14、未接触到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

 

16、对发包方提供的图纸(知识产权)、水电及相关设施进行了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

 

17、未发生发包方提供的图纸(知识产权)、水电及相关设施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