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7835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碧野金山.docx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碧野金山

第四单元碧野金山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族音乐,演唱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跳民族舞蹈,了解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

2、能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能伴随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学跳藏族踢踏舞,能用新疆手鼓的典型节奏为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伴奏。

背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3、通过欣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歌曲《牧歌》,交响音画《美丽的哈纳斯湖》,管弦乐曲《森吉德玛》,钢琴独奏曲《孩子们的舞蹈》等作品,让学生感受歌曲和乐曲的风格特点,了解藏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人民的生活、风土人情,以及对音乐形成的作用。

课时安排

课时

拓展

第一课时

《在那东山顶上》

《我的家在日喀则》

歌表演

(1):

《我的家在日喀则》

藏族风土人情

第二课时

《牧歌》

《放牦牛的小卓玛》

采集与分享:

收集藏族歌(乐)曲

第三课时

《美丽的哈纳斯湖》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歌表演

(2):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交响诗、音诗、交响音画

第四课时

《森吉德玛》、《孩子们的舞蹈》

我的评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

《我的家在日喀则》

2、听:

《在那东山顶上》

3、动:

歌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歌曲《在那东山顶上》,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深长悠远的特点。

(二)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三)学生能够了解一些藏族踢踏舞的特点和基本知识,随音乐运用藏族基本舞步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感受、体验藏族民歌与舞蹈的特点和基本知识,从而能够进一步热爱中华民族艺术。

教学难点:

长音的对比欣赏,增强感受;并且能用富有藏族韵味的声音进行歌唱

教学过程:

播放音乐《走进西藏》学生进教室入座。

1、了解西藏的名胜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闭上眼睛,老师数一、二、三再睁开。

(师点击课件展现西藏风光图片)

生:

我们来到了西藏。

师:

不知你们留意过藏族人民的穿戴吗?

你们能说说藏族服饰有哪些特色呀?

生:

回答(师点击课件,画面出现藏族服饰图片,师介绍)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西藏的美丽和神奇。

知道吗?

西藏还有许多富有特色的东西,比如民俗风情啊,饮食文化啊等等,献“哈达”就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

(师出示藏族人民献哈达的场景)

2、了解藏民歌,听赏《在那东山顶上》

师:

同学们,藏族人民个个能歌善舞,西藏是歌唱家的摇篮,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每天劳动之余会对着辽阔的草原、宽广的天空放声歌唱,你听!

那高亢、嘹亮、自豪的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世界屋脊、雪域高原……

师点击课件,播放《青藏高原》,学生听赏

师:

瞧!

抒情的旋律深情的歌声,同学们都听得入迷了!

刚刚这首歌曲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呢,你们还记得它的歌名吗?

生:

《青藏高原》

师:

同学们,《青藏高原》是著名作曲家张千一的代表作,近年来他又创作了《青藏高原》的姐妹篇《在那东山顶上》,我们也来欣赏一下。

生初听歌曲。

师简介歌曲:

这首好听的歌曲由谭晶演唱,歌词取自六世达赖喇嘛苍央加措的一首情诗。

歌曲具有民谣特点,在西藏很流行,当地的孩子们都喜欢哼唱。

我们也来学唱几句。

师教学生哼唱歌曲前几句。

生复听歌曲,并跟着唱一唱。

师:

同学们,西藏还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西藏这片辽阔的土地上,那就是日喀则。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在学歌曲之前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下,要求边听边想:

3、学唱歌曲

(1)第一遍放录音范唱

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怎样的?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点击课件)它的情绪是欢快、喜悦、自豪的……

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同学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非常喜欢这首歌,下面我们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好吗?

(2)学唱歌谱

a、教师弹奏全曲,学生用“lu”哼唱(提醒声音竖起来)

b、分乐句跟老师唱谱,注意二四拍的强弱规律

c、重点学习10——13小节,引导学生体验站在高处放声高歌的感觉。

师一句句教唱,着重教七拍长音。

用手势来表示七拍及下滑音。

(用游戏比赛来解决难点)

师评:

同学们唱的都很好,如果长音再唱的连贯、流畅些就更好了!

(3)第二遍放伴奏音乐,学生跟唱。

4、进一步感受歌曲

师播放影片《我的家在日喀则》,让学生再次聆听感受歌曲。

师:

同学们听得很仔细。

在藏族,歌手常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唱延长音,很有韵味。

因为藏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练就了藏族歌手们纯净而自然的嗓音条件,尤其那韵味十足的长音一下就把我们带进了西藏的雪域高原。

我们把《我的家在日喀则》中的长音再来试试效果?

5、学习藏族舞蹈

师:

同学们,在藏族,每到节庆丰收的日子,人们就穿上美丽的节日盛装,围在篝火旁载歌载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那同学们对藏族舞蹈有多少了解呢?

生:

(回答)我知道有弦子舞、踢踏舞……

师:

同学们说的真好,那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了解、感受、体验藏族的民间舞蹈

点击课件(大屏幕:

藏舞)

师:

刚才我们学习了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它还是一首踢踏舞曲呢?

咱们今天就一起来感受和体验一下踢踏舞的动律好吗?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邀请学生上台做小老师,集体学习踢踏舞基本动作。

2)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衣服解下反穿当长袖

3)学生分组练习,师巡回指导

4)听音乐学生集体踢踏舞表演

(最后随歌曲音乐,师生围成圈边唱边跳,在一片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中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

《牧歌》

唱:

《放牦牛的小卓玛》

教学目标:

1、通过《牧歌》的欣赏,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牧歌》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

2、充分了解内蒙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3、能用活泼、欢乐地情绪演唱歌曲《放牦牛的小卓玛》,把握藏族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把握藏族歌曲的特点。

教学难点:

唱好歌曲中的装饰音和衬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欣赏《牧歌》

1、师: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56个)你们知道哪些民族?

(学生自由说。

2、师: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老师请你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民族?

歌曲《天堂》

3、师:

有谁能介绍一下这个民族?

4、师:

同学们都说的很好,可眼见为实,还是让我们去看看吧……

(视屏)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5、师:

感觉怎么样?

(学生自由说)

6、师:

蒙古族真美,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老师唱原民歌,并出示歌谱和歌词)

7、师:

你们听过这首歌吗?

想说点什么吗?

(曲调悠长、速度慢、抒情、宽广的旋律)

8、师:

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

(用M唱)

9、师:

我们再来念念歌词怎么样?

10、比较两句

师:

咦,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词与旋律高低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啊?

师:

对啊,同学们非常聪明,这两句的歌词与旋律是相互对应的,第一句:

蓝天白云音很高,第二句:

绿草羊群音也随着歌词变得比较低平。

上句:

蓝天白云——音高

下句:

绿草羊群——音平

11、师:

内蒙民歌大体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这首《牧歌》曲调悠扬,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是一首典型的长调。

12、师:

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唱唱歌曲吧!

13、欣赏《牧歌》

a、师:

请你闭上眼睛听,现在又想告诉我什么?

(欣赏无伴奏合唱的《牧歌》)

师:

这种只用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就叫无伴奏合唱。

那你们能听出哪几个声部呀?

(视屏)

师:

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四个声部组成的——女高、女低、男高、男低

师引导生说:

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b、师:

你们更喜欢哪一首《牧歌》呢?

为什么?

(更能显出草原的宽广、音色空旷优美)

c、师:

咦!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引子和尾声)引子意境宽广、辽阔,音乐慢慢地响起来就好象从远景拉到了近景。

尾声慢慢弱下来,而且有一种没有结束的感觉,给人无尽的遐想。

d、师:

通过歌曲的欣赏,你们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幸福、自由的民族)

师:

那你喜欢这个民族吗?

让我们一起再次来感受一下这种美丽宽广、幸福自由的感觉。

(复听歌曲)

e、师:

歌曲的意境真美啊,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首歌,还特地去收集了有关这首《牧歌》的舞蹈请大家欣赏。

师:

你们还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小结:

动听的音乐加上优美的舞姿,使《牧歌》更加光彩照人。

二、演唱歌曲——《放牦牛的小卓玛》

师:

同学们,放牧不仅是草原地区主要的生产活动,也是高原地区的主要生产活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青藏高原放牧的小朋友。

1、生初听歌曲。

2、师:

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议一议。

3、师:

这首歌曲中哪些地方让歌曲具有典型的藏族风格,我们听第二遍感受一下。

生复听歌曲并议一议。

4、师小结:

装饰音的独特用法加上特有的衬词使这首歌曲具有典型的藏族风格。

同学们,你学过或听过的藏族歌曲,哪些也使用了类似的衬词和装饰音?

生议一议。

5、师小结:

同学们,藏族歌曲的最大特点恰恰是这些特有的衬词和装饰音。

下面就让我们来学唱歌曲《放牦牛的小卓玛》。

6、出示乐谱,学唱歌曲。

a、用“LU”发音,跟琴模唱旋律

b、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了解“卓玛”是藏语美丽的意思,藏族人常把小女孩叫做“卓玛”。

c、跟范唱默唱自学,说说难点。

d、师带生逐一解决难点。

e、生完整跟琴唱。

f、男生唱,女生伴舞。

(用上节课学过的藏族舞蹈动作。

三、小结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感受了蒙古族和藏族不同风格但都以放牧为主题的歌曲,这类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收集一些并相互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听:

《美丽的哈纳斯湖》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交响音画《美丽的哈纳斯湖》及新疆歌舞,了解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特点。

2、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并能用新疆手鼓的典型节奏为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伴奏。

3、对交响音画这种器乐类型有初步的了解,对欣赏交响音乐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并体会到新疆音乐独有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课堂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律动

1、学生在维吾尔族民歌《娃哈哈》的歌曲声中,跟教师一起跳新疆舞蹈。

2、师生一起演唱歌曲《娃哈哈》。

3、教师用手鼓为学生的演唱伴奏。

将学生分为三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跳舞,一组拍手。

三、欣赏与感受

1、欣赏交响音画——《美丽的哈纳斯湖》

(1)边听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边欣赏展现新疆风土人情的图片。

(2)聆听《美丽的哈纳斯湖》的乐段及主题。

(3)接着播放《美丽的哈纳斯湖》,学生静静地聆听,然后交流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情景,教师点评并小结。

(4)请同学再次完整地欣赏乐曲,同时教师播放哈纳斯湖风光图片。

(5)教师结合乐曲实例介绍交响音画。

2、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1)学生欣赏乐曲,并随着歌曲拍手或做简单的动作。

(2)简介歌曲,说说歌词的内容。

“小巴郎”在维吾尔族语中指儿童,“亚克西”的意思是好样的,有表扬、夸奖的意思。

(3)出示《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乐谱,学唱歌曲。

(4)学生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并找一找相同或相似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彩笔在乐谱上画出来。

再学唱歌曲。

(5)分组通过歌唱、律动、打击乐器伴奏等形式表现《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3、观看舞蹈《天山欢歌》

(1)介绍新疆歌舞:

新疆各民族的舞蹈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流传至今,传播的媒介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具情感的肢体语言。

在新疆,你可以通过一个人的歌声、舞姿去判断他的民族,判断他所生活的地域。

新疆歌舞品种多样,个性鲜明,千百年来在族群中自然传承,经历了时代的变迁,经历了风吹雨打,但它依然在民间顽强地生存着。

(2)请学生观看新疆歌舞代表作《天山欢歌》。

4、欣赏歌曲《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

由教师演唱歌曲《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请几位学生为教师伴舞,其他的学生围成圆圈拍手,感受新疆歌舞热情奔放的特点。

四、教师总结

新疆是祖国的一块宝地,各少数民族的歌舞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

相信通过这节课,各位同学已经对新疆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新疆,关注民族音乐。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听:

《森吉德玛》《孩子们的舞蹈》

动:

我的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森吉德玛》,钢琴独奏曲《孩子们的舞蹈》,让学生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

2、能听辨不同的主题,并能用蒙古族舞蹈动作来表现乐曲。

教学重点:

听辨主题,感受乐曲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听辨主题,感受乐曲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蒙古族舞蹈动作表现不同主题。

教具准备:

钢琴、磁带

教学过程

学生在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一、《森吉德玛》

师:

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是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森吉德玛是一位蒙古族少女的名字。

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先生根据这首民歌改编了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管弦乐曲《森吉德玛》。

1、生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速度等方面的变化,试着给乐曲分段。

2、生议一议并完成书上的表格

3、师小结:

乐曲体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憨厚的性格,写出了他们迎接解放时的欢欣心情。

第一段以缓慢和安静的旋律描绘出辽阔草原和无边沙漠的大自然景象,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第二段的主题仍然采用第一段主题的素材,但加快了速度,使原来那段缓慢幽静的音乐,顷刻之间转为欢快热烈的载歌载舞的音流,表达了蒙古族人民欢庆解放的喜悦心情。

4、出示主题旋律并视唱

5、学生学习一个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师生边唱边舞。

6、师弹奏书上另一旋律片段,生听

7、复听乐曲,要求

①听辨刚才老师弹奏的旋律在哪部分出现,举手示意;

②在听到主题旋律时加上蒙古族舞蹈动作。

8、再听乐曲

学生分成二组,随着第一部分的音乐,分别在强拍上吹奏re和la。

二、《孩子们的舞蹈》

师:

接下来我们还要欣赏一首钢琴独奏《孩子们的舞蹈》。

1、生初听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

2、师简介乐曲:

1952年,作曲家桑桐以内蒙地区民歌为主题,写了《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

《孩子们的舞蹈》是其中的一首,生动地描绘了草原儿童天真、活泼的形象,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3、熟悉两个主题,师弹奏生轻哼。

4、复听乐曲,听到不同主题用手势示意。

5、学习简单的集体舞动作。

师讲解两个主题不同的动作,生练一练。

6、再听乐曲,边听边跳集体舞。

三、小结下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听《黄水谣》《又唱浏阳河》

2.     唱《浏阳河》

教学目标:

1.     能用亲切、欢快地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2.     通过欣赏,能区分作品在演唱形式、音乐情绪、整体风格、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把握住作品的情感和表现意义。

3.     对《黄河大合唱》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     音乐情绪的感受及表现。

2.     歌曲教学中的一字多音及歌曲地方风味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           提问导入

师:

请同学们看这个现场画面,到底是怎样的音乐才会让观众如此激动呢?

(播放《黄河大合唱》现场演出时观众鼓掌的场面)

生:

气势磅礴的音乐,很感人的音乐,很令人鼓舞的音乐……

(简介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二、           听赏《黄水谣》

第一部分:

听第一段音乐,感受旋律的起伏

站在黄河边,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部分:

听音乐,感受旋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朗诵歌词,体会意境。

第三部分:

与第一部分音乐相比较。

同一旋律不同的歌词,表达不同的情感,应该怎样来处理。

总结:

旋律的变化

情感的变化

曲式结构

完整欣赏,跟着音乐哼唱歌曲。

三、           学唱《浏阳河》

师: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哺育了我们中华儿女在这块热土上繁衍生息,她所受的苦难,激起了我们保家卫国的士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主席的号召下,我们全中国人民发出了抗争的怒吼。

打败日本侵略军,解放全国老百姓,让我们来听听浏阳河畔的人民是怎样唱的吧!

1、欣赏《浏阳河》

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达赞美之情?

2、再次欣赏,找出一自多音的乐句。

跟琴分句模唱,注意咬字吐字。

3、分析歌词的特点(对答式)

4、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齐唱、对唱、领唱)

四、           欣赏《又唱浏阳河》

师:

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地开拓,她们凭着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开创了又一片崭新的天地。

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宋祖英演唱的《又唱浏阳河》。

1.     欣赏全曲。

2.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独唱、伴唱)

4.     比较《浏阳河》和《又唱浏阳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     再次欣赏。

五、           总结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