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远景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8809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远景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校远景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校远景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校远景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校远景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校远景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校远景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校远景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校远景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校远景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校远景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校远景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校远景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校远景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校远景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远景规划.docx

《学校远景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远景规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远景规划.docx

学校远景规划

师宗县第三中学远景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素养为根本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足基础、统筹发展,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抓紧抓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争创高质量的特色普通高中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按照学校“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办学理念,切实把握好以下原则:

1.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坚持教育创新。

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创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手段,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子。

3.坚持素质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考试制度,改进教育内容,创新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激励教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4.坚持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校实际,一方面要增加教育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强经费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学校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勤俭办学。

5.坚持依法治教。

依法办学,依法治教,规范各类教育行为,努力创造和谐教育环境。

三、2020—2030年学校发展目标和规划

(一)总体目标

到2030年,将学校办成“办学高品位、教师高水平、教学高质量、学生高素质、管理高效益”的名副其实师宗一流高中:

1.力争申办云南省一级二等完全中学。

2.力争省级学科带头人5人、骨干教师15人,市级学科带头20人、骨干教师30人,县级学科带头人30人、骨干教师40人。

3.2020年一本上线率11.34%,2030年力争一本上线率30%。

让广大学生更加向往、让人民百姓更为满意、让社会影响更具美誉,让学校发展更有潜力、更有可持续性。

形成合理完善的现代学校制度、科学先进的学校文化体系;建设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贴近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深化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效能、科学教育的学校办学特色。

(二)发展规模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全力锁定“五高”办学目标,着力打造办学理念先进,教育质量上乘,教师素质良好,学生个性张扬,管理制度完善,文化氛围浓厚,学校特色凸显普通高中。

推行精细化管理,努力做到管理讲究档次,体现有序性;处事讲究纪律,体现严肃性;工作讲究团结,体现协调性。

本着“稳规模、提质量”的原则,高中规模将维持在52个教学班,在校生3500人左右;初中18个教学班,在校生1200人以上。

(三)学校文化建设目标

以人为本的教育文化包涵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

1.校训:

团结奋进、自强不息。

2.校风:

民主、和谐、求真、务实。

3.学风:

勤奋踏实、崇善崇德、勇于创新、立志成才。

4.教风:

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5.办学宗旨:

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6.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

7.办学目标:

办学高品位、教师高水平、教学高质量、学生高素质、管理高效益。

四、主要任务及实施策略 

(一)形成完善的学校制度

我们将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完善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让学校制度既具有时代性,较全面地反映社会现实的需要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又具有人本性、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发展性和生态性,让学校规范地朝着“更加和谐、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名副其实的师宗一流高中方向发展。

学校目前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主要表现有:

学校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学校特色建设难以深化、难以可持续发展;在追求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对学生全面发展重视不够;对教师的考核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等等。

究其因,在上述诸问题上,学校有制度,但欠完善、少规范、不能与时俱进、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

今后五年的任务和策略:

针对问题进行改革或调整,实行公平机制,建立一整套学校干部任用、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德育管理、课程管理、质量管理、特色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长效机制。

要着眼于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着力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团队意志的和谐共振,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和激进等作用,发挥和提升学校科学教育特色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创设一个友善、民主、平等、互相理解、互相进取的团队,让每一个师生能得到和谐校园、幸福家园的真切感受,让现代学校制度在管理中成为全校师生的认同并充分发挥出制度管理的实际效能。

(二)形成科学先进的学校文化体系

我们校园学校文化建设将重点放在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并让三个方面建全面、协调发展,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1.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

学校物质文化,属于校园学校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学校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目前,学校校园面积118626平方米,生均占有2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1888平方米,生均13.5平方米,面积达47450平方米,生均10.37平方米。

“十四﹒五”前期,进行校园改造和建设,并初步完成对信息、图书、实验、运动等设施设备的更新,对音乐、美术等学科专用教室进行改造和设施设备的更新。

让完善的校园设施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2.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

它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学校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十四﹒五”时期,我们学校精神文化建设重点的是“三风”。

(1)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学校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继续深化校风教育和建设,让“民主、和谐、求真、务实”成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和行为指向。

“民主”是校园的人文氛围,师生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在这样宽松、美好的环境中更利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谐”既指同事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等人际关系的和谐,还包括学生德、智、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步推进,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

求真与务实的统一,是科学认识论的必然要求和本质体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炼。

陶行知说: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意为与人为善,与事认真,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

“求真”“务实”体现了师宗三中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

(2)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

“十四﹒五”时期,我们不仅要继续深化教风建设和成熟,还要在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每一个教职员工的积极作用。

师宗三中的教风是:

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严谨治学,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它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

严谨治学对师宗三中的教师来说,有两个内容:

一是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二是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

孔子提出: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陶行知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示范性作用。

为人师表是指师宗三中的教师应当在人品、学问等各方面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一方面要学而不厌,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化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到诲人不倦,堪为学生之师、家长之师、世人之师。

(3)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时期形成的学风概括为“勤奋踏实、崇善崇德、勇于创新、立志成才”,“十四﹒五”时期,我们要继续深化学风建设,发挥它的积极影响。

“勤奋”即认认真真,努力干好每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

它是成功的基础,是传统的美德。

文学家说勤奋是打开文学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科学家说勤奋能使人聪明,而政治家说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基石。

对人来说,除了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可贵的东西外,还有一个更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勤奋。

我们要求师宗三中的学生不光是身体上的勤奋,更是精神上的勤奋。

勤奋靠的是毅力,更需要持之以恒。

“踏实”指切实,不浮躁,内心安定,安稳。

《朱子语类》说:

“尧舜便是实有之,踏实做将去。

”师宗三中的学生,把勤奋踏实作为自己攀登书山的坚实基础。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是人类对生活圆满境界的追求。

“崇”有“推重”义,崇善即推重善良、善行。

善行实际上是以鲜明的是非准则和崇高的理想境界为指导的理性行为,它包括爱心、谦卑之心、赞美之心、包容之心、感恩之心。

我们来自偶然,在短暂的人生中,我们能相聚在师宗三中,这种缘分要倍加珍惜,每人都要怀着一颗善良的心。

“崇”还有“高崇”或“提高”的意思,《颜渊》篇记载孔子的话,子曰:

“先事后得,非崇德与?

”孔子所说的“崇德”即是提高品德的意思,是指心灵上的一种被感性肯定的向前向上的内驱力,是一种驱动自己从事德行的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对这种能力的培养。

师宗三中的莘莘学子要推重善良、善行,多行善事,管好自己,注重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创新是人的才能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车轮,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

敢于创新,是一种极其宝贵的精神。

不满现状,挑战自我,勇于创新,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创新能造就有灵气的教师和有灵气的学生。

荀子在《劝学》中说: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远大志向是科学信仰指导下的成才目标,它是最后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点。

当我们确立了成才的正确志向,我们的人生视觉将顿时开阔,就不难在成才的路上把握住自己。

3.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并以此来规范师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校风,以保证学校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出台《师宗三中学校文化建设总体规划》,综合以前的学校文化建设成就,创建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构建出有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学校精神、教师精神、学生精神、学校特色教育为主体的学校文化体系。

(三)建设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更高的教育教学质量主要来源于一支师德高尚、业务高明的教师队伍。

“十四﹒五”时期,在新理念、新体系下,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常规工作、重点工作,抓住师德教育和教师理论业务水平的提高两条主线,体现师德教育优先、业务能力重点,通过学习、培训、奖励等多种形式,在育人观念、育人方法、课堂教学、学习方法等领域开展务实、高效的学习、研究、讨论、交流等活动,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支德才过硬、专业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为“办学高品位、教师高水平、教学高质量”提供有力的教师队伍支撑。

1.专业队伍:

语文教师36人数学教师36人英语教师37人

物理教师20人化学教师17人生物教师14人

政治教师14人历史教师12人地理教师11人

体育教师6人音乐教师1人美术教师1人

计算机教师6人心理咨询教师2人

2.骨干群体:

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86人,中职101人,初职15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

省级优秀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30人,县级优秀教师68人,县级骨干教师14人,校级骨干教师49人。

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教师1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教师1人。

3.教研成果:

《师宗县第三中学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创建》

《有效的学院综合教学管理模式与实践研究》

《函数问题知识交汇点高考题型的解决策略》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

《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民办中学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农村中学应用的适应性与有效性实证研究》

为此,“十四﹒五”期间学校要出台《师宗三中师资队伍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师宗三中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师宗三中关于“名师工程”实施条例》《师宗三中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等规定。

其中师资队伍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制定要围绕新时期教师素质要求、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原则、师资队伍建设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和相关机制进行,教师自我发展规划要体现教师自我发展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四)建设贴近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

“十三﹒五”期间,学校在课程建设上还存在几个问题,主要表现为:

应试教育倾向未能根本扭转,各年级、各学段的课程设置偏重各级各类考试,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缺乏应有策略,校本课程的开发、选修、实施、评价没有形成体系,缺乏机制等。

因此,我们认识到,必须坚持把国家课程开足、开全,把教育部新课程方案执行到位,同时根据我校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具体地部署实施,制定《师宗三中学校课程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

我们设想,学校课程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围绕学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原则、课程设置内容、调和实施安排等方面,重点做好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方案。

1.关于学生的培养目标

“十四﹒五”时期,根据学校办学理念,我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主要有六个方面:

(1)必须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强烈愿望。

(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化,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

2.关于课程的设置原则

学校课程“十四﹒五”规划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逐步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学校课程“十四﹒五”规划既有必修课程的基本要求,又具有较大的灵活自主性,有利于开发和建设适应学校、学生、教师实际,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选修课程、校本课程。

规划注重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功能,构建适合我校的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制定成的课程规划应该是学校安排课程、选用教材、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准则。

为此,我们的课程设置应确立以下五个要点:

(1)课程设置应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学习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分制”管理,探索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课程实施质量的监督和调控机制;

(5)有利于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发展和提升学校科学教育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3.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

重新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根据新课程实施方案,针对每年的考试说明和正在使用的教材,并考虑我校的校情、师情、生情,以及学校科学教育特色,科学地研究及制定符合本校各年级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实施方案。

目前,我们要把构建有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围绕科学教学的重点、学生学科知识盲点、学生学习的难点和课程实施的主线,形成三点一线的校本化实施方案,形成我校的课程特色。

“十四﹒五”初期,教务处将部署各教研组从课程意识、计划意识、开发意识、科学意识、人本意识的角度出发,拿出各学科国家课程二次开发的初步方案。

成立课程小组

组长:

赵贵平

副组长:

教务主任、各年级主任

组员:

各班班主任、各科备课组长和各科任老师

4.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

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学校将全力组建班子,由校长引领、教务处组织,有教师作为主力、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研究、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为此,我们在“十四﹒五”时期要制定和完善《师宗三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纲要》,做到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生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视角的校本课程,开发出德育课程、科学教育课程、环境课程等系列校本课程,各年级开设校本选修课,构建要塞中学的校本课程体系,并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考核等方面的评价机制。

(1)课程框架结构与内容

课程体系的基本组成:

国家规定开设的基础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地方课程、学科竞赛类课程、活动类课程。

A.国家规定开设的基础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学校基础必修课程依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设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按照国家规定开设的选修课有数学、物理、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7门学科。

B.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除国家课程外,学校还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根据办学条件和资源、根据学生兴趣要求和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所开发的课程本着“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展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的原则。

地方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分限选课和任选课两种,学校为学生安排了更多学习的机会,使课程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学生有权选择课程,教师参与课程决策。

此类课程的开设,旨在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范畴的丰富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C.限选课

学校开设的学科选修课程:

英语听说、文学欣赏、学法指导等。

这些课程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英语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D.任选课

法律常识讲座、中国哲学思想发展概略、中国文化常识、现代文阅读、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古代诗歌欣赏、外国文学名著欣赏、口语交际、语言表达、英语快速阅读、数学史简介、物理学法指导、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化学与生活、生命与科学、生物学知识与应用、艾滋病讲座、三国智慧今用、历史学法谈、师宗地理、师宗人物、音乐鉴赏、信息化社会、摄影等。

(2)学科竞赛类课程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

此类课程在深化学科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及科研能力。

通过活动和辅导,有利于部分学生脱颖而出,成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可培养一批参与各级各类竞赛的学科尖子。

(3)研究性学习类课程

根据国家课程要求在高一、高二普及性开设。

此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

在亲身体验中把学过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4)活动类课程

主要包括:

乒乓球、篮球、书法、素描、声乐及校社班团活动等。

此类课程旨在增强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

任选课程关注学生的经验,强调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

既能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也重视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发展需要。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焦点,关注未来科学的发展,增强学生科技和法律意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

开设选修的课程首先由教师拟订目录,由教师写一份简要的《课程介绍》,征求学生的意见,经学校初审通过后,列入《选修课程目录》,提供给学生选择。

如果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达到一定人数(视学校可提供的师资和设备等资源而定),准予开设。

课程实施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未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以及搜索和处理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课程安排

A.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全年52周:

教学时间40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10—11周;机动时间l—2周。

各学年40周教学时间安排:

高一、高二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3周,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2周;高三年级上课22周,复习及考试12周,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2周。

B.每周活动总量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活动总量3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周六上午为自选课活动时间。

C.各学年课程安排

高一:

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体育、艺术、校班团活动、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

高二:

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艺术、信息技术、校班团活动、选修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

高三:

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及+1+1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体育、校班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实用技术等。

(五)深化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

今后五年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将坚持走全员育德之路。

古人曾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修养,我校提出“恭敬待人、踏实做事”,在学会做人的主体性德育中,用以人为本的德育制度建设、德育过程管理来撑起这片人性的天空。

“十四﹒五”期间,我校要制定《师宗三中德育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的制定要围绕“十四﹒五”时期我校德育建设的总体目标,并体现具体目标、具体措施,重点体现主体性德育的目标、措施以及导师制的目标、措施。

对于学生的管理,规矩是硬性的,认识是柔性的。

在行为规范建设中,出台较为成熟的《师宗三中校园一日常规》《师宗三中行为规范班级考核条例》《师宗三中行为规范考核条例》,在此基础上引导建立相应的班规、班风、班级文化。

在学生的认识上,引导学生六个学会,即: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审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