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8676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docx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专题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1.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

足量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

B.

镁在空气中加热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可知,足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酸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B、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质量应该等于生成物质量,因此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图像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当增加,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变,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A.a图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

B.b图足量的Zn和Mg分别与一定量的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c图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D.d图等质量块状和粉末状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不断产生白色沉淀,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达到最大值,对应关系正确;

B、镁比锌活泼,镁和稀硫酸的反应速率较快,足量的Zn和Mg分别与一定量的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镁和锌过量,盐酸完全反应,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对应关系不正确;

C、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pH大于7,对应关系正确;

D、首先粉末状碳酸钙和盐酸反应速率大于块状的,所以对应图象斜率要大,同时由于碳酸钙质量相同,所以二者图象的终点也相同,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

B。

3.以下文字叙述与图像不相符的是

A.

等质量的Zn、Fe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B.

向盐酸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C.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向某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小,金属活动性比锌弱,因此反应速率比锌小,产生的氢气比锌多,该图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故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盐酸反应完毕后,氢氧化钠溶液再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开始没有沉淀生成,该图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故不符合题意;

C、由于红磷燃烧消耗容器中空气的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当反应停止,冷却至室温,此时,容器中压强应小于反应前容器中压强,即起点纵坐标大于终点纵坐标,该图不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故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值大于7,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显中性的硫酸钠溶液,所以当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时,溶液的pH值要变小,当它们恰好完全反应时,pH值等于7,如果继续滴加则会使溶液变为酸性溶液,即溶液的pH小于7,该图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该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或化学反应或溶液组成等,多数考查物质质量、质量分数的变化,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

4.在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为检测废液中溶质成分,同学们向废液中分别加入四种不同物质并绘制图象,下列图象中不能与其它三个图象得到同一结论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入碳酸钠溶液时,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后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

B、加入锌时生成氢气,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

C、稀释时,溶液pH由小于7逐渐升高,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

D、加入硝酸银时,氯化钙和盐酸都能够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由以上分析可知,D图象中不能与其它三个图象得到同一结论。

故选D。

5.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反映取对应操作的是(  )

A.

足量的锌片和镁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B.

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过量镁和锌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并且因为镁比锌活泼,所以反应速率快,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会逐渐减小,不符合题意;

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

1,而不是质量比,不符合题意;

D、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氢氧化钠显碱性,一开始pH>7,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pH逐渐减小。

反应后,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但是pH=2的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质量增加,溶液的pH不会小于2,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质量相等的镁和铝分别和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均反应完,盐酸一定有剩余

B.图中a、b分别表示铝镁的反应情况

C.盐酸均反应完,镁一定有剩余

D.反应结束后,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质量比为4: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详解】

A、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关系式分别为

,稀盐酸中溶质的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说明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一样多,稀盐酸全部参与反应,故A不正确;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镁在铝前,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镁先和稀盐酸反应,图中a、b分别表示镁铝的反应情况,故B不正确;

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关系式分别为

,图中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则质量相同,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等质量的氢气消耗掉铝的质量小于镁的质量,等质量的金属与酸反应,则铝一定剩余,故C不正确;

D、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关系式分别为

,镁和铝分别和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盐酸反应,氢气的体积相等,则质量相等,反应结束后,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为

,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

,则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质量比为

,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的金属金属活动性越强,和稀酸溶液反应时就越剧烈,相同质量的金属和同质量、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酸溶液反应所需的时间也就越少。

7.用等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镁条、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镁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b曲线对应的盐酸浓度较大

③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④单位时间内放出热量越多,反应速率越快

⑤装置内氢气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

⑥两种情况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可能相同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符合题意;

②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压强增大越明显,故a曲线对应的盐酸浓度较大,不符合题意;

③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④镁与盐酸反应放热,单位时间内放出热量越多,说明反应速率越快,符合题意;

⑤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质量逐渐增加,待完全反应后,氢气的质量不再变化,故装置内氢气的质量先增大,后不变,不符合题意;

⑥如盐酸过量,镁条的质量相等,两种情况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符合题意。

正确的是:

①③④⑥;故选C。

8.分析下列实验图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

某温度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加入生石灰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B.

等质量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

C.

用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未使用催化剂,b使用了催化剂

D.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减少,形成氢氧化钙,放热,导致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导致析出氢氧化钙,从而导致质量分数减小,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部分氢氧化钙溶解,导致质量分数增大,故选项错误;

B、锌比铁活泼,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用的时间短,所以曲线最先到达最高点;稀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每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需要锌、铁的质量分别为65份和56份,故等质量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铁大于锌,故选项正确;

C、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用的时间短,所以曲线最先到达最高点;催化剂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所以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应该是使用了催化剂,b应该是没有使用催化剂,故选项错误;

D、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因为氢氧化铜能和盐酸反应,所以开始不能产生沉淀,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度越快,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氢气越多。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个数是(  )

①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②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反应

③等质量的金属镁、锌、铁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

④一定质量的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X溶液,X可以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

A.1个B.2个C.3个D.4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属于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总质量应该随着反应的发生,不断减少,故原图错误,

②由图可知,在图像开始的直线表示反应物未达到反应温度,不反应,因此,二氧化锰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变,图像中的上升直线表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和加热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属于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总质量减小,因此,二氧化锰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图像中的第三条直线表示氯酸钾被反应完,反应停止,二氧化锰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变,故原图正确;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锌>铁,与稀硫酸反应时镁的速率最快,在坐标中斜线最陡,铁的反应速率最慢,在坐标中斜线最平缓,等质量的镁,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由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则镁生成的氢气最多,即镁曲线的最高点的纵坐标最大,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则生成的氢气最少,即锌曲线的最高点的纵坐标最小,故原图错误;

④一定质量的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X溶液,X如果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开始的时候溶液中有氯化氢,使溶液会呈现酸性,pH值会小于7,随着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慢慢的氯化氢在减少,溶液的pH会变大,当二者恰好反应后pH值为7,当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会变为碱性,pH值大于7,因此,曲线中没有纵坐标不变的一段,故原图错误,所以,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个数是1种,故选A。

【点睛】

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像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像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图像的意义要抓住三点:

①抓图像的起点,②抓图像的终点,③抓图像的变化过程。

10.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

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

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

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

向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为是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酸会全部参加反应,生成氢气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酸中的氢元素,与铁片和铝片反应的酸的溶质质量(HCl)相等,所以生成氢气质量就相等。

又因为铝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的反应速率比铁快,反应完所用的时间比铁短。

即出现拐点时间短。

故A符合题意;

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氯化氢会挥发走,溶剂质量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减小,而图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故B不符合题意;

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硝酸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酸,一开始加入稀硫酸就会产生硫酸钡沉淀。

故C不符合题意;

D.向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但是水无论加入多少,都还是氢氧化钠溶液,会显碱性,pH总是会大于7,但是不可能pH小于7。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下列图象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锌粉

B.

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C.

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D.

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镁粉和锌粉反应,由于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酸量相等故生成的氢气量会相等,镁的活动性强于锌,故对应的曲线是镁的比锌的斜率大,图像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

B、铜与硝酸银生成硝酸铜和银,每64份质量的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固体质量会增大,不会减小,没有加入铜时,固体的质量应为零,图像不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浓度变小,图像不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

D、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从而导致水的量不断减少,直至为零,溶质质量减小为零,图像不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

故选A。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12.用两段等质量等表面积的镁条,分别和足量的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容器中压强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b对应的盐酸浓度较小

B.反应结束后两实验中产生氢气质量相等

C.开始时压强迅速增大的原因和反应放热有关

D.曲线a中A点压强最大,表明此时反应己结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压强大,完全反应需要的时间短,故曲线b对应的盐酸浓度较小,不符合题意;

B、镁条的质量相等,盐酸过量,

,故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

C、

,有气体生成,加上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使装置内压强增大,故开始时压强迅速增大的原因和反应生成气体和放热有关,符合题意;

D、曲线a中A点压强最大,说明这时,镁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表面此时反应已经结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

13.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在锂(Li)电池研究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如图是工业上以某种石英砂(主要成分:

SiO2、Li2O、Fe2O3、Al2O3)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和金属锂的一种方法。

请回答以下问题。

已知:

LiCl的熔点是605℃、沸点是1350℃;NH4Cl在100℃开始分解,337.8℃分解完全,NH3和HCl在常温下又能反应生成NH4Cl固体。

当溶液pH=5时,Fe3+和Al3+已沉淀完全。

(1)“酸浸”步骤中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填化学式)。

(2)请写出操作a的名称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试剂X是________。

(5)要得到较纯净的LiCl和NH4Cl固体,在第二个操作a之前应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答案】Li2O、Fe2O3、Al2O3(少一个不得分)过滤SiCl4+2H2

Si+4HClNH3·H2O控制溶液的pH为5

【解析】

【分析】

四氯化硅和氢气高温生成硅和氯化氢,氯化铁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铵。

【详解】

(1)Li2O、Fe2O3、Al2O3都属于金属氧化物,能和盐酸反应,故“酸浸”步骤中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有Li2O、Fe2O3、Al2O3。

(2)操作a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名称是过滤。

(3)反应②是四氯化硅和氢气高温生成硅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4+2H2

Si+4HCl。

(4)石英砂酸浸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锂和氯化铁、氯化铝,加入X后,氯化铁、氯化铝和X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故试剂X是NH3·H2O。

(5)当溶液pH=5时,Fe3+和Al3+已沉淀完全,要得到较纯净的LiCl和NH4Cl固体,在第二个操作a之前应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控制溶液的pH为5。

【点睛】

要得到较纯净的LiCl和NH4Cl固体,当溶液pH=5时,Fe3+和Al3+已沉淀完全,在第二个操作a之前应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控制溶液的pH为5。

14.某化工厂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

(l)生产上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操作I的名称是_____。

(2)上述流程中,除可综合利用CO2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写化学式)。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反应③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_____。

(反应③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

物质

KCl

K2SO4

NH4Cl

(NH4)2SO4

溶解度/g(20℃)

34.2

11.1

37.2

75.4

(4)洗涤反应③所得晶体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

【答案】防止生成的微溶物CaSO4附着在CaCO3表面,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CaCO3+H2SO4==CaSO4+H2O+CO2↑过滤CaCO3(NH4)2SO4+2KCl==K2SO4↓+NH4ClK2SO4在常温下溶解度最低,先从溶液中析出晶体防止K2SO4溶于水,损失样品

【解析】

【详解】

(l)生产上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微溶物CaSO4附着在CaCO3表面,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CaCO3+H2SO4==CaSO4+H2O+CO2↑,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

(2)上述流程中,除可综合利用CO2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aCO3。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NH4)2SO4+2KCl==K2SO4↓+NH4Cl,反应③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K2SO4在常温下溶解度最低,先从溶液中析出晶体。

(4)洗涤反应③所得晶体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溶液的目的是防止K2SO4溶于水,损失样品。

15.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含有SiO2、Fe2O3等少量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性能的磁性材料碳酸锰(MnCO3)。

其工业流程如下:

已知:

①SO2与MnO2反应生成硫酸锰MnSO4;

②SO2与Fe2O3在一定条件下生成FeSO4和H2SO4。

(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

(2)向过滤Ⅱ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时温度控制在30-35℃,温度不宜太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浸锰”反应中往往有副产物MnS2O6生成,温度对“浸锰”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为减少MnS2O6的生成,“浸锰”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

(4)生成的MnCO3沉淀需经充分洗涤,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

(5)软锰矿中锰的浸出有两种工艺。

工艺A:

软锰矿浆与含SO2的工业废气反应;

工艺B:

软锰矿与煤炭粉混合,焙烧后加稀硫酸溶解。

其中,工艺A的优点是__________。

【答案】漏斗防止NH4HCO3受热分解90℃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Ba(NO3)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已洗涤干净减少SO2的排放,保护环境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故填:

漏斗。

(2)NH4HCO3受热分解所以温度不宜过高,故填:

防止NH4HCO3受热分解。

(3)由图可知90℃时MnS2O6生产率较低,“浸锰”出率达到最高,故填:

90℃。

(4)洗涤干净与否,检验是否有硫酸根离子即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Ba(NO3)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已洗涤干净,故填: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Ba(NO3)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已洗涤干净。

(5)工艺A与工艺B相比可以消耗SO2,减少SO2的排放,保护环境,故填:

减少SO2的排放,保护环境。

16.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金属铁、铝常用来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其_______________性.

(2)人类每年从自然界提取大量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钢铁年产量很高,但因锈蚀造成的损失也很惊人.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去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水中回收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D的化学式为_____;以上物质A~G中,含有锌元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答案】导热

6HCl+Fe2O3=2FeCl3+3H2OZn+FeSO4=Fe+ZnSO4Zn+CuSO4=ZnSO4+CuFe;ABCEG

【解析】

【分析】

【详解】

(1)作炊具,主要是利用金属的导热性.

(2)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写在等号的左边,生成物铁和二氧化碳写在等号的右边,根据得失氧进行配平,反应条件是高温写在等号的上边,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3)盐酸除铁锈的反应物是盐酸和氧化铁写在等号的左边,生成物氯化铁和水写在等号的右边,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

6HCl+Fe2O3=2FeCl3+3H2O.(4)根过量A是加入的锌,锌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