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8951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docx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

齐鲁石化公司煤代油技术改造工程

410t/h锅炉技术规范书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2003年5月武汉

1.锅炉主要规范

2.锅炉设计原始资料和设计条件

3.设计、制造标准

4.锅炉性能

5.锅炉结构

6.设计分工

7.技术服务

8.设计配合

9.附加说明

附件一、供货范围

1.锅炉主要规范

1.1锅炉为高温高压,膜式水冷壁,四角切圆燃烧,单炉膛,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8m运转层、全钢架悬吊结构。

1.2锅炉主要蒸汽参数:

额定蒸发量410t/h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9.81MPa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540℃

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215℃

省煤器进口给水压力13.7MPa

1.3锅炉主要性能数据

当锅炉负荷的变化速率达到每分钟3%的最大连续蒸汽流量时,主汽温度变化后不超过±10℃

锅炉效率(低位热值)≥91%

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

排烟温度℃

热风温度℃

炉膛出口空气过剩系数1

空预器出口空气过剩系数

炉膛容积热负荷kW/m3

炉膛断面热负荷kW/m3

水冷壁壁面热负荷kW/m3

2.锅炉设计原始资料和设计条件

2.1煤种

本工程设计煤种为晋中和晋东混合贫煤,校核煤种为淄博和山西混合贫,煤质如下:

泙拝

项目

符号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1)

煤质分析

Car

%

55

48.8

Har

%

3.16

2.4

Oar

%

2.13

2

Nar

%

0.88

1

Sar

%

1.8

2

灰分

Aar

%

29

36.8

水分

Mar

%

8.03

7

挥发分

Vdaf

%

15.64

14

低位发热量

Qar,net,p

MJ/kg

21.687

18.842

可磨系数

K

--

1.5

1.4

(2)

灰熔点

灰变形温度

DT

1241

灰软化温度

ST

1384

灰熔化温度

FT

1404

2.2点火及助燃用油

点火用油采用0#轻柴油

油质(暂定)

运动(恩氏)粘度(20℃时)3.0~8.0cst

(1.2~1.67E)

灰份0.02%

水份痕迹

硫份<1.0%

机械杂质无

凝固点℃

闪点(闭口)65℃

比重0.83-0.87t/m3

低位发热量~42Mj/kg

2.3环境条件

极端最高温度42.1℃

极端最低温度-23℃

最热月(7月)日最高气温平均值32.1C

最低月(1月)日最低气温平均值-8.1C

年平均相对湿度67%

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3%

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57%

年平均降雨量733mm

日最大降水量230mm

小时最大降雨量64.4mm

十分钟最大降雨量23.4mm

年最大降雨量1337mm

年主导风向SSW(南南西)

夏季主导风向S-SSW

冬季主导风向SSW

年平均风速2.6m/s

瞬时最大风速(地面以上10米处)40m/s

根据齐鲁公司安监处关于执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的通知,公司地区场区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丙类建(构)筑按七度设防,乙1类建(构)筑物按八度采取抗震措施,乙2类建(构)筑物按七度设防,但应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体系,丁类建(构)筑物按六度采取抗震措施。

厂房地质2类。

2.4锅炉运行条件

2.4.1锅炉运行方式:

带基本负荷并具有变负荷调峰能力。

2.4.2制粉系统:

采用钢球磨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系统,每台锅炉配2台320/580型钢球磨煤机。

2.4.3给水调节:

主给水50-100%,旁路30-80%

2.4.4除渣方式:

采用螺旋式捞渣机连续排渣。

2.4.5锅炉投产后的第一年内可利用小时数大于7000小时,年可运行小时数大于8500小时。

3.设计、制造标准

锅炉的设计,制造所遵循的标准的原则为:

3.1凡按引进技术设计制造的设备,均按引进技术相应的标准ASME、ASTM、NFPA及相应的ABB-CE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检验。

3.2在采用引进技术标准的同时,锅炉的设计制造还必须满足最新版的电力行业(包括原水电部、原能源部)相应规范、当两者有矛盾时,以电力行业标准为准。

3.3在采用引进技术标准的同时、锅炉的设计制造还必须满足有关安全、环保及其它方面最新版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规程(规定)。

3.4在与上述规定不相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3.5在与上述规定不相矛盾的情况下,参考下列标准:

AISC美国钢结构学会标准

AISI美国钢铁学会标准

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标准

ASMEPTC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动力试验规程

ASTM美国材料试验标准

AWS美国焊接学会

EPA美国环境保保护署

HEI美国热交换学会标准

NSPS美国新电厂性能(环保)标准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EE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NERC北美电气可靠性协会

NFPA美国防火保护协会标准

PFI美国管子制造商协会标准

SSPC美国钢结构油漆委员会标准

GB中国国家标准

SD(原)水力电力部标准

DL电力行业标准

JB机械部(行业)标准

3.6除上述标准外,还应满足下列规程的有关规定(合同及其附件中另有规定的除外):

电力部《火力发电力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定》(96版);

电力部《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电力部《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电力部《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劳动部《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与电力部《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有矛盾者,以电力部的为准);

电力部(水电部)《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锅炉、汽轮发电机参数系列标准》;

电力部《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未详尽事宜,以业主方提供的“技术规范书附件A”为准。

4.锅炉性能

4.1锅炉既可以带基本负荷,也可以用于一定范围内的变负荷调峰。

4.2由于机组运行方式取决于电网负荷特性和汽轮机运行特性和热负荷,锅炉可完全根据汽机运行模式进行定压或滑压运行。

4.3锅炉能适应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

燃用设计煤种,负荷为额定蒸发量到最大蒸发量时,锅炉保证热效率应大于或等于91%(按低位热值)。

4.4在燃用设计煤种及校核煤种时,锅炉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为60%额定蒸发量。

4.5过热器的温度控制范围,在锅炉定压进行时,应保证在60%额定蒸发量至额定蒸发量负荷内过热蒸汽温度都能达到额定值。

滑压运行时,应保证60-100%负荷范围内达到额定值,允许偏差±5℃。

4.6锅炉燃烧室的承压能力:

锅炉燃烧室的设计压力为±5.8kPa,锅炉燃烧室瞬间承压能力为±8.73kPa。

当燃烧室突然灭火或送风机全部跳闸,吸风机出现瞬间最大抽力时,炉墙及支撑件不应产生永久变形。

4.7过热器出口汽温偏差±5℃。

4.8锅炉两次大修间隔为4年,小修间隔时间为1年。

4.9燃烧器的检修周期可达到4年以上,省煤器防磨设施的检修周期也可达到4年以上。

4.10当环境温度为25℃时,锅炉炉墙及管道表面温度不超过45℃。

4.11锅炉各主要承压部件的使用寿命大于30年,受烟气磨损的低温对流受热面的使用寿命达到10万小时以上。

4.12锅炉启停运行方式要求如下:

冷态启动:

(停机超过150小时)120次

温态启动:

(停机超过38小时)1100次

热态启动:

(停机8小时)3500次

极热态启动:

(停机2小时)150次

负荷阶跃12000次

5.锅炉结构

1)锅炉采用半露天岛式布置,运转层标高8.0m,设计时充分考虑防冻、防雨、防风、防腐蚀等措施。

在锅炉钢构架范围内设置格栅平台,炉顶设置轻型钢屋盖,汽包设封闭小室。

以上设备供货方负责设计、制造、供货,其中轻型钢屋盖的造型将征得需方的同意和配合,并设有锅炉本体平台通至轻型钢屋盖顶部的楼梯及可启闭的人孔,以便安装、维修。

轻型屋盖顶部设置安全护栏。

管式空气预热器的布置能满足空气预热器检修和风道进出口管道布置的要求。

2)锅炉构架除承受锅炉本体荷载外,还可承受锅炉范围内的各汽水管道、烟风煤粉管道,吹灰设备、锅炉露天防护材料、锅炉各层平台、施工机具等的荷载,以及炉前低封(15.00米),运转层(8.0米)、炉前钢结构等传递的荷载。

同时还考虑了风力和地震力等荷载的影响。

锅炉构架采用双框架或附加框架结构,双框架或附加框架应能承受风道和送粉管道、主蒸汽管道、主给水管道等的荷载,

在设计时,供货方应与需方和设计院充分配合。

3)各承重梁的挠度与本身跨度的比值不超过以下数值:

大板梁1/850

次梁1/750

一般梁1/500

4)平台、步道和扶梯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检修平台的活荷载为400kgf/m2;其余各层平台的活荷载为250kgf/m2;扶梯的活荷载为200kgf/m2。

检修平台设在司水平台、吹灰器、燃烧器、省煤器及其放灰管上锁气器等处。

5)锅炉范围内汽、水、烟、风、煤粉管道等荷重的吊点所需横梁跨距大于等于5米时,由供货方设计、供货。

5.1水冷壁

5.1.1锅炉炉膛采用气密型膜式水冷壁,鳍片宽度能适应变压运行工况。

5.1.2合理划分水循环回路,使水冷壁的水流分配和受热合理,以保证沿燃烧室宽度均匀产汽,水循环安全可靠。

确保锅炉在各种工况下的水循环安全性。

5.1.3水冷壁制造严格保证质量,每根水冷壁厂内焊缝进行100%无损探伤合格,不允许有泄漏。

5.1.4水冷壁设置有足够的观察孔、热工检测孔、人孔、打渣孔、吹灰孔。

5.1.5供货方应与设计院配合,负责提供炉膛火焰监视工业电视的开孔及安装部件,并提供安装和检修摄象机的平台。

5.2汽包

5.2.1汽包的设计、制造均运用引进技术,质量应完全达到ASME或国内制造标准的技术要求。

5.2.2选用具有成熟经验的钢板作为制造汽包的材料,汽包尺寸、重量已考虑运输条件的限制。

每块钢板及焊缝均经过检验和100%无损探伤并提出合格证书。

汽包纵向、环向焊缝打磨光滑。

5.2.3汽包具有足够大的容积,装有完善可靠的汽水分离装置,即旋风分离器,百叶窗式二次分离元件及均汽孔板等,可确保汽水品质合格。

汽包内部装置严密、固定可靠,单个汽水分离器出力留有足够的裕度。

5.2.4汽包的水位计安全可靠,便于观察,指示正确。

5.3省煤器

5.3.1省煤器采用管材20G钢。

5.3.2省煤器防磨措施采用翅片管。

5.3.3在吹灰器有效范围内,省煤器设有防磨护板,以防吹坏管子。

5.3.4锅炉后部烟道内布置的省煤器、低温过热器等受热面管组间,留有足够高度的空间,供进入检修、清扫。

5.3.6省煤器设有疏水,锅炉充水、酸洗接管座,并带有相应的阀门,最高处设有排空管座及阀门。

5.3.8省煤器的制造焊缝经过100%的无损探伤。

5.4过热器

5.4.1过热器设计应确保各段受热面在启动,停炉、汽温自动控制短时失灵、事故跳闸,以及事故后恢复到额定负荷时不致超温过热。

5.4.2过热器管及其组件,应保证100%焊缝无损探伤,通球试验及水压试验均合格。

5.5燃烧设备

5.5.1采用新式燃烧器。

5.5.2燃烧器的设计还应考虑火焰检测装置,保证各燃烧器在任何工况下正确的进行火焰检测,燃烧器在任何摆动角度下不影响点火器的进退,不影响火焰检测器的正常工作。

火焰检测器的安装位置由供货方与FSSS装置制造厂协商确定。

5.5.3点火系统由高能电火花点燃轻油,然后点着煤粉,油枪应采用高效节能的蒸汽雾化喷嘴。

5.7钢结构及平台扶梯

5.7.1锅炉钢结构的设计、制造运用引进技术,质量完全达到AISC标准和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5.7.2锅炉的立柱与基础采用预埋螺栓连接,该螺栓能承担各种受力状态的组合内力,供货方设计和供应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定位架、剪力板和柱底钢底板。

5.7.3梯子、平台的布置方便运行中巡回检查和检修时吊装构架的需要,凡有门孔、测量孔、吹灰器、阀门、燃烧器处均有操作维护平台,其平台栏杆与炉体的距离能确保人身安全。

必要的地方设有防雨罩。

其中经常要操作和检修的平台、司水平台、汽包小室和燃烧器附近采用花纹钢板平台,其余采用刚性良好的防滑栅格板平台,该栅格板为封闭端型。

步道宽度不小于0.8m,平台及步道之间的净高尺寸大于2m。

5.8保温油漆

5.8.1供货方负责锅炉供货范围内的保温、油漆设计,包括锅炉设备、管道、阀门及附件等,为防止炉顶的漏灰和超温,炉顶保温设计须征得需方认可。

应提供保温结构详图,说明书和材料清单。

5.8.2燃烧室采用敷管炉墙,供货方负责炉墙设计及提供保温金属构件。

5.8.3锅炉设备的所有部件的金属表面在出厂前均进行净化和油漆。

5.8.4锅炉的钢结构包括平台扶梯均经过彻底清除油污和锈蚀之后,喷上耐日晒、雨淋、盐碱、锈蚀的优质油漆。

5.9空气预热器

5.9.1低温段空预器采用“热管式”空气预热器,2级布置,烟气和空气以逆流方式换热。

5.9.2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道的内支撑采取可靠的防磨措施。

5.10阀门

5.10.1锅炉汽包、过热器上设有足够数量的安全阀,其要求符合《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5.10.2阀门及驱动装置的选厂应征得需方的认可。

5.11吹灰器和烟温探针

5.11.1供货方配套提供吹灰器设置方案(其中水平烟道和尾部烟道采用次声波吹灰器,可单独由业主外购),提供炉膛蒸汽吹灰汽源减压站、蒸汽和疏水系统、吹灰程控装置,并负责锅炉本体范围内的吹灰管路设计和安装。

5.11.2吹灰系统采用国内目前使用性能良好的自动程序控制系统。

5.12热工测量

5.12.1供货方在设计锅炉设备及其系统时,考虑各种工况下的安全及合理的运行操作方式,供货方将与需方积极配合,提供足够的资料以说明对锅炉的控制要求、控制方式及联锁保护等方面的技术条件和数据。

供货方还将提供详细的热力系统运行参数(包括锅炉运行参数的报警值和保护动作值),测点布置及具体的布置位置。

5.12.2随本体供应的检测元件、仪表、执行机构及控制设备选用通用产品,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在没有国家通用产品可选时,将成套供应经实践证明质量可靠、性能指标符合工艺要求的产品。

无论什么情况下,均不得配供启水银等有毒物质的仪表以及国家宣布淘汰的产品。

供货方按要求报出配供产品的型式、规范和供应商,并经需方确认。

供货方将和需方协调仪表设备的型式,以尽可能做到同一工程的统一。

5.12.3除另有协议外,供货方将成套供应在锅炉启停与运行中用于安全监视和经济运行所需的本体范围内的仪表、取源部件、检测元件(包括传感器)、调节挡板、阀门以及与检测元件或传感器相连的特殊仪表等。

对于不随炉供应的执行机构,供货方提供力矩及其它技术要求。

5.12.4锅炉所有电机防护等级除特殊要求外,均按IP54考虑。

5.12.5锅炉所有仪表及元件、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必须满足与DCS系统相连接的条件。

5.13除渣装置

锅炉供货至炉底冷渣斗出口(含冷渣斗)。

关断门、刮板捞渣机及其以后的设备不属于锅炉供货范围,供货方应与关断门、刮板捞渣机制造厂配合,以保证设备接口的正确性。

6.设计分工

具体内容双方协定。

7.技术服务

7.1在锅炉设备制造加工过程中和在产品检验过程中,需方派员进行监造,具体项目和内容另行商定。

供货方厂内已作断口试验的焊口现场不再进行断口试验,厂内试验时供货方通知需方驻厂代表参加。

7.2在锅炉设备安装、调试和投运过程中,供货方派驻工地代表,配合现场安装,并负责协助解决安装、调试中的有关问题,以确保设备达到设计要求。

7.3双方派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由双方共同磋商,并对双方的工作提供方便。

7.4煤粉燃烧器、空预器、炉顶密封安装时,供货方应派员到现场指导安装、调试,并监督确认安装质量。

7.5供货方的分包商应满足需方的服务要求。

7.6在FSSS的选型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投运过程中,供货方应给予积极配合。

8.配合设计

8.1制造厂应及时向设计院提供锅炉本体项目与图纸,具体内容由双方协商确定,但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锅炉热力计算和烟、空气阻力计算结果汇总表

(2)

除渣装置水量及水压要求

(3)

炉底冷灰斗总图及有关接口尺寸。

锅炉排出灰渣比。

(4)

锅炉总图

(5)

锅炉基础荷重图、留孔埋件图

(6)

锅炉热膨胀系统图

(7)

锅炉汽水系统图(包括热工测点)

(8)

锅炉范围内点火油系统图及管路图

(9)

本体范围内管道接口尺寸及位置图

(10)

烟、风、煤粉管道接口尺寸及位置图

(11)

锅炉部件总图(包括汽包、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燃烧器、喷水减温装置、灰渣斗等)

(12)

平台扶梯总图及各层平台详图

(13)

锅炉钢结构总图及详图

(14)

炉顶吊杆布置图

(15)

门孔布置图、温度、负压、壁温等测点布置图

(16)

炉墙结构图

(17)

锅炉范围内管道布置图

(18)

吹灰器布置图、蒸汽和疏水管道布置图、吹灰系统图

(19)

锅炉设计说明书及使用运行说明书

(20)

锅炉最终计算数据安装表(包括热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水动力计算,强度计算,管子壁温计算,安全阀排汽量计算,热膨胀计算等)

(21)

锅炉本体清单

(22)

锅炉保温材料统计表

(23)

锅炉运行参数值,报警值及保护动作值

(24)

吹灰程控说明书,供货清单,控制柜和动力柜详细资料,程控系统控制原理图、逻辑图,吹灰器控制原理图、接线图,端子排图,吹灰器布置图,电源要求等

(25)

FSSS现场设备全套资料,包括说明书,供货清单,盘框尺寸,电源要求逻辑图,控制原理图,端子排图,燃烧器布置图

(26)

锅炉测点位置图

(27)

调节阀和电动阀门说明书、安装接线图及电气原理接线图

(28)

风门及燃烧器摆动执行器说明书,安装接线图及原理图

(29)

锅炉本体仪表及保护设备供货详细清单,内容包括:

编号、名称、型号、规范、数量、安装地点、用途、安装外形尺寸及安装方式(如需要在盘上安装)等

(30)

锅炉控制、调节及联锁保护等方面的详细资料说明

(31)

风门挡板的控制方式及控制要求

(32)

汽包上管接头管接位置图(包括热工测点布置)

(33)

随炉供应的风门执行器说明书,原理及安装接线图

(34)

锅炉一、二次风,漏风,点火及火检冷却风百分比

(35)

其它随锅炉供应的设备的详细说明和有关资料

8.2设计院向锅炉厂提供下列资料

(1)作用于锅炉结构上的以下管道的荷载要求、大小和位置图;

a.主汽管道

b.给水管道

c.热冷风管道

d.烟道(如果有)

e.运转层荷载

f.煤粉管道

(2)刮板捞渣机、碎渣机、渣沟配合尺寸布置图;

9.附加说明

9.1未尽事宜,各方协商解决。

附件一供货范围

1一般要求

1.1提供2台410t/h锅炉及其所有附属设备和附件。

1.2供货方应提供所有安装和检修的专用工具,并提供详细供货清单。

1.3凡本规范书各章节中提及应随锅炉供货的自控设备,系统、装置和材料,除由就地接线盒(锅炉厂供)至单元控制室的电缆以外,其余均应被列入供货清单。

2供货范围

2.1锅炉钢结构、护板、平台、扶梯(楼梯)

全部钢炉架,刚性梁,柱脚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定位架,止晃装置,密封大罩壳,司水小室,炉顶轻型金属屋盖,炉墙外护板,锅炉范围内运行层(8.0m)大平台,本体范围平台,扶(楼)梯,安全阀、调节阀、空气预热器、吹灰器等维护平台,燃烧器维护平台,锅炉本体范围内的灰斗及平台。

2.2汽包及内部装置

汽包及内部装置和附件,汽包悬吊(固定)及止晃装置等。

2.3水冷壁系统

全部上升管(水冷壁受热面等)、下降管、联箱和管道及排污、放水、下联箱、蒸汽加热装置、阀门、悬吊装置等水循环系统部件和相应附件。

2.4过热蒸汽系统

各级过热器管束、联箱、蒸汽连接管道、疏水、放水、放气管道阀门和附件、汽温调节装置、悬(支)吊装置等从汽包的蒸汽引出管至末级过热器出口联箱后电动阀止的过热蒸汽系统的全部部件和相关附件,管材按电力部“九五”期间高温高压机组主要管道规格选取。

2.5省煤器系统

各级省煤器管束、联箱及连接管道、防磨及其固定装置、再循环管道和阀门、给水进口逆止阀、闸阀、疏水和放水及放气管道阀门和附件、悬(支)吊装置等省煤系统的全部部件和相关附件。

2.6空气预热器

管式空气预热器本体,两段空预器的联络风道,膨胀补偿器相关部件和附件。

2.7燃烧器

(1)煤粉燃烧器

煤粉燃烧器本体、支吊装置、一、二、三次风进口法兰(含对口法兰)头)及二次风门、摆动和风门的传动装置等及其附件。

(2)油燃烧器及油管路系统

油枪(雾化器及配风器)、油枪进退驱动装置、油枪过滤器、连接金属软管、炉前油管路及阀门和附件,包括调节阀(进口)、截止阀、高能点火器等FSSS现场设备。

2.8炉墙及保温

炉墙保温及密封结构由供方(制造厂)设计,并供应全部金属构件,除特殊保温、密封材料外炉墙保温材料由需方自理。

2.9门孔类

各种人孔、检查孔(观察孔)、炉内升降检修平台预留孔,吹灰孔、打焦孔、测试孔、防爆门(如果有)等门孔杂件。

2.10锅炉本体范围内管道和烟风道及其附件

(1)减温水管道

包括由主给水道管至过热器的减温水系统的管道,阀门(截止阀,调节阀等)及其附件。

(2)给水管道

主给水操作台及过热器减温水系统上的阀门及附件,流量孔板由需方自理。

(3)安全阀排汽管道

汽包,过热器的安全阀。

(4)汽水取样管道

冷却器,各取样点取样咀、管座、一次门及其管路。

(5)其它汽水管道

锅炉本体范围内的所有疏水、放水、紧急放水、排污(二次门应为电动操作)、排气、过热器反冲洗、停炉保护等均供至最后一个阀门(包括隔断阀)止。

(7)烟风道

冷风接口为低温段空气预热器出口法兰为止;热风接口为高温段空气预热器出口法兰;烟道供至锅炉空气预热器出口法兰处为止。

2.11锅炉阀门附件

(1)汽包、过热器的安全阀;过热器的减温水调节阀,点火排气阀等;

(2)锅炉给水管道电动闸阀、止回阀及调节阀;

(3)烟风门调节挡板、燃烧器风门;压力表、水位开关、温度计(热电偶)、温度开关、汽包水位测量筒(电接点水位计)。

设备的电气接线供至接线盒(含接线盒)为止;

(4)所有电动阀门所配供的电动头。

(5)所有阀门的配套选型及制造厂家应经需方认可。

2.12除灰渣设备

炉膛下渣斗供至灰斗下部出口法兰为止(包括锅炉下联箱水封插板及维护平台)。

2.13吹灰系统

水冷壁、过热器、尾部(包括回转式空气予热器)的各式吹灰器,汽源减压站(含调节阀及安全阀)、蒸汽和疏水管道、阀门及附件,吹灰程控装置及予置电缆等。

2.14本体仪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