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059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9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2页
动物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学.docx

《动物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学.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学.docx

动物学

绪论

第一节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

五界系统惠特克提出,根据细胞结构的复

杂程度和营养方式。

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第二节动物学的基本概念

动物学(Zoology)是研究生命科学(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探讨动物界物质运动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基本内容:

生命,细胞,代谢,调节,进化,动物环境。

动物学的主要分科

动物形态学,动物分类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态学

仿生学(bionics)

第四节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1.描述法2.比较法3.实验法

第五节动物分类的知识

一、分类依据

以动物形态上或解剖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总和为基础.

二、分类等级

界:

Kingdon门:

Phylum纲:

Class目:

Order科:

Family属:

Genus种:

Species

三.种的概念

种(物种)——具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它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或者交配后一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亚种——是一个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种群与同类任何其它种群有别。

亚种用于表示动物,变种用于表示植物.

品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或家养动物的群体.

四、动物的命名

双名法——动物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面一个是该动物的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一个是动物的种名.

狼:

Canislupus意大利蜂:

ApismelliferaLinne

属名种名属名种名定名人(林奈)

三名法:

Vulpesvulpesschiliensis

属名种名亚种名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Protozoa)

单细胞动物——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既具有一般细胞特点如胞膜和胞质等,也具有一切生物有机体的特性,如运动和取食等。

群体——是由多个个体聚合而成,没有细胞分化,各个体相对独立,或者只有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分化如团藻。

多细胞动物——动物的体细胞进一步分化,形成组织、器官和系统,相互协调。

细胞器——由原生动物的原生质分化而形成,能执行一定的生理功能如鞭毛司运动.

原生动物特点:

1.营养

植物性营养——具有色素体,在阳光下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如鞭毛虫.

动物性营养——以生物或有机碎片为营养如变形虫.

渗透性营养——借体表的渗透作用摄取周围的有机物质

2.呼吸和排泄

1》呼吸:

通过表膜的扩散作用

2》排泄:

渗透作用,伸缩泡

3.激应性

对外界刺激引起的反应。

如:

草履虫对0.2%的醋酸有趋集性,会避开高浓度的盐水。

3.生殖

无性生殖

(1)二分法——一个个体分裂成两个个体

(2)出芽法——一个个体以出芽方式形成新个体.

(3)裂体生殖——核先分裂,然后胞质分裂形成新个体.

有性生殖

(1)配子生殖——两个配子愈合为一,包括同型配子和异型配子生殖.

(2)接合生殖——2个虫体暂时附贴在一起,其细胞质可以互相沟通,并且两者互换小胞核,小胞核的结合与受精相仿,然后分开并进行分裂。

如:

草履虫的有性生殖。

5.包囊

在不良环境下,原生动物体表会分泌一些物质,凝固后将自己包围,即形成包囊。

度过干燥、冰冻等不良环境,遇到适宜的环境,包囊破裂,恢复原来的生活状态.

分类

64年代,Honigberg,分为1门,4亚门

80年Levine,1亚界,7门

85年Lee,1亚界,5门

传统:

鞭毛纲Mastigophora肉足纲Sarcodina孢子纲Sporozoa纤毛纲Ciliata

第二节鞭毛纲(Mastigophora)

一.代表动物——绿眼虫

1. 结构

(1)鞭毛是运动胞器,感觉和帮助捕食.结构是由胞膜和两组微管组成,中央微管是两个单独的维管,四周维管是九个双联体维管.

运动机制:

维管滑动,由于双联体维管的彼此相对滑动的结果,由臂上的ATP酶分解ATP提供能量.运分为划动和波动.

结构

鞭毛——运动,

胞口——调节水份平衡,

光感受器——接受光线,

眼点——感光和调节运动.

基体——在虫体分裂时起中心粒作用

伸缩泡——调节水份和代谢废物,

副淀粉粒——糖类物质

胞核——遗传物质

表膜——保持形状

根丝体——鞭毛受核控制,

储蓄泡——收集水份和代谢物

2.生活在有机物质丰富的水沟,使水呈绿色.

3.副淀粉粒与碘不起颜色反应.

4.眼点为光的遮光物,起切断能量供应.

5.常见种类:

梭眼虫,光尾眼虫,扁眼虫,旋纹眼虫.

二.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1.鞭毛

2.营养方式:

三种方式都有.

3.生殖二分法(眼虫),出芽法(夜光虫),同配生殖(盘藻),

异配生殖(团藻)

三.分类

植鞭亚纲:

具色素体,光合作用,表膜硬,副淀粉粒.如盘藻,团藻,空球藻,夜光虫,钟罩虫 

动鞭亚纲:

无色素体,无光合作用,无硬表膜。

如利什曼原虫,锥虫,阴道毛滴虫.

第三节肉足纲(Sarcodina)

一.代表动物:

大变形虫

1.变形虫最大的特点:

随着原生质的流动,体形经常变化.

2.结构特点

3.生理特点

伸缩泡——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排泄作用.

食物泡——体表形成,含营养物质.

核——遗传物质

外质——形成伪足时,向外突起呈指状的原生质.

内质——分为凝胶质和溶胶质

呼吸和排泄——体表,

无性繁殖——二分裂

运动和摄食——伪足.

肉足(伪足)——变形虫体表临时形成的原生质突起,随时形成伪足.

吞噬作用——变形虫用伪足将食物包围,摄进胞内,形成食物泡.

胞饮作用——在液体环境中的一些大分子化合物或离子吸附到质膜表面,使膜发生反应,凹陷形成管道,然后在管道内端下形成一些液泡进入胞质内.

无性繁殖

二.肉足纲的主要特征

1.具伪足(叶状,丝状,根状,有轴)

2.质膜极薄,胞质分外质和内质两种,繁殖是二分法.

3.生活在不大流动的浅水中,通常可在浸没在水中的植物上找到.

三.肉足纲分类

1.根足亚纲:

伪足为叶状,指状,丝状,根状,无轴丝.如痢疾内变形虫.

2.辐足亚纲:

伪足针状,具轴丝.如放射虫.

痢疾内变形虫

痢疾内变形虫寄生在人的消化道中,引起肝肿,发烧,腹膜炎.

滋养体——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虫寄生阶段.分为不活泼,不侵蚀肠壁的小滋养体和活泼,侵蚀肠壁的大滋养体.

包囊——原生动物不摄取营养阶段,有囊壁和能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是感染阶段.

痢疾内变形虫生活史

第四节孢子纲

一.代表动物:

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

1、寄生在人体内的有四种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世界性分布.

2、疟原虫需要两个寄主:

(1)人为中间寄主,进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开始.

(2)按蚊为终末宿主,完成有性生殖.

3、疟原虫引起的病症:

发冷发热,且有间隔性,俗称"打把子

4、间日疟原虫生活史:

间日疟原虫生活史

(1)红细胞外期

蚊子叮人,子孢子进入人的血液,随血液进入肝细胞,进行裂体生殖,产生子孢子,子孢子入侵其它肝细胞或被巨噬细胞吞食.

(2)红细胞内期

肝细胞释放的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发育成环状体(小滋养体)再发育成大滋养体,产生裂殖子,致病(发烧,发寒等).48小时发作一次.

(3)配子形成

形成大配子和小配子.

(4)有性生殖

蚊子叮人,大配子和小配子随血液进入蚊子的胃,大配子和小配子形成合动子,定居于胃壁基膜与上皮细胞之间,形成卵囊,产生子孢子.蚊子再叮人子孢子进入人体内.

二.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1.全部营寄生生活,多为胞内寄生

2.无任何运动胞器,缺乏胞口和胞肛

3.具有复合器(顶环,类锥体,棒状体和微丝组成)

4.繁殖力强,具有孢子生殖和裂体生殖

三.孢子纲的重要类群

1.球虫:

寄生在脊椎动物(猪,牛,兔等)消化道的上皮细胞.例如兔肝艾美球虫.

2.血孢子虫:

寄生在脊椎动物或人的红细胞或内皮细胞.如巴贝斯焦虫

3.粘孢子虫:

寄生在鱼类体表或鳃上,例如碘泡虫,单极虫.

4.微孢子虫:

寄生在鱼类组织中或节肢动物.

第五节纤毛纲

一、代表动物:

大草履虫

1.生活环境

生活在淡水的池沼,水沟,水中富有腐败物质和有机质。

在光下可见白点在运动,是污染的指示生物。

2.形态和结构

前端钝圆,后端略尖,伸缩泡

纤毛

大核,小核

胞肛,口前庭,食物泡,口沟

表膜泡

刺丝泡。

3.生理

呼吸-表膜;摄-形成食物泡;排泄-伸缩泡;运动-纤毛

4.生殖

无性生殖:

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接合生殖

1.条件:

环境条件差,食物少,温度低,水质改变时具有接合生殖。

2.过程:

1)接合生殖时,两虫体以口沟面彼此粘合,表膜溶解,胞质相连.

2)大核消失,小核分裂两次形成四个小核.

3)四个小核其中三个消失,剩下一个小核.

4)这个小核分裂成一个大核和一个小核,两个虫体互换小核且与对方大核融合.

5)虫体分开,融合核分裂三次,形成四个大核和四个小核.三个小核解体.

6)这个小核分裂二次,形成四个小核,两个虫体分裂二次,形成八个新个体.

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

1.纤毛是运动的细胞器

2.核和胞质高度分化,有大核和小核,胞口,胞咽,胞肛等.

3.生殖分无性生殖(横分裂和出芽),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纤毛的排列

三.纤毛纲常见种类

喇叭虫,钟虫,聚缩虫,小瓜虫,车轮虫

第六节原生动物生态与分布

原生动物是世界性分布,几乎能生活在任何水域,土壤,动物,植物体内.

第七节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致病(疟原虫),找矿和考古(有壳类),环保(眼虫)科研(草履虫),鱼类食物(纤毛虫),赤潮(夜光虫)

第八节原生动物系统发展

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第一节从单细胞动物到多细胞动物

1.进化顺序

原生动物——中生动物——后生动物

2.中生动物

小型内寄生动物。

结构简单,约50种,

细胞数目恒定。

其分类位置尚无定论。

第二节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一.古生物学

最古老的地层中,动物化石最简单,如太古代有大量的有孔虫,晚近的地层动物化石种类多且复杂.

二.形态学

现有原生动物的团藻等群体与多细胞动物相似,为中间类型.

三.胚胎学

多细胞动物从受精卵开始,经卵裂,囊胚,原肠胚等一系列过程到成体.根据生物发生律:

个体发育简短重演了系统发展的过程.说明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第三节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

1.受精卵

精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是单细胞,是新个体的开始

2.卵裂

受精卵发生分裂,细胞数目在增加形成桑椹胚

3.囊胚

桑椹进一步发育形成中空的细胞群体为囊胚.囊胚有囊胚腔和囊胚层

4.原肠胚

由囊胚的一部份细胞通过不同的形式(内陷,移入,分层,内卷,外包)迁移到囊胚内部,形层两胚层的原肠胚,留在外面的称为外胚层,迁到内面的称为内胚层.

5.中胚层的形成

a.端细胞法:

在卵裂形成囊胚时,出现两个原始囊胚成细胞,发展为原中胚层带,以后中胚层带的中央裂开形成一空腔(体腔).

b.肠腔法:

由原肠背面两侧内胚层胚胞向外胚层伸展,最后形成一囊状体,其中的口空腔就是体腔.

6.器官形成

1.外胚层:

皮肤及其衍生物如指甲,羽毛等,神经组织,晶体,眼网膜,内耳上皮等.

2.中胚层:

真皮,骨胳,肌肉,循环和排泄系统,脂肪组织,结缔组织,体腔膜和系膜等.

3.内胚层:

消化道,呼吸道上皮,肺,肝等.

第四节生物发生律

E.Haeckel(德国人,1834-1919)用生物进化的观点总结当时胚胎学方面的工作提出来的。

他认为:

生物发展史可分为2个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

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第五节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1.赫克尔原肠虫学说

最早的多细胞动物产生于球形群体的单细胞动物,以内陷形成多细胞动物,与原肠胚相似,有两胚层和原口.

2.梅契尼柯夫吞噬虫学说

多细胞祖先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动物的群体,后来个别细胞摄取食物进入群体内形成内胚层,并形成消化腔.

第四章多孔动物门

第一节海绵动物的形态结构

侧生动物___海绵这类动物在演化上是一个侧支.

一.体型多数不对称

二.没有明确的组织,没有器官和系统

三.水沟系

生活在海水或淡水,营固定生活.体表有无数小孔,体型多样.

1.体壁:

皮层——扁平细胞(肌丝,调节),控制水流.

2.中胶层——胶状物质,骨针,变形细胞(消化,生殖,造骨,传运),芒状细胞(神经传递).

3.胃层——领细胞(形成食物胞)

单沟系:

水流自进水孔流入,直接到中央腔,领细胞在中央腔.

双沟系:

具有流入管和辐射管,领细胞在辐射管.

复沟系:

管道分支多.中胶层中有很多具领细胞的鞭毛室.

第二节海绵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无性生殖——出芽生殖和芽球

2.有性生殖——雌雄同体雌雄异体

3.芽球——是中胶层中一些储备了丰富营养的原细胞聚集成堆,外包以几丁质膜和骨针形成芽球,当虫体死后或严冬,干旱过去,再发育成新个体.

4.两囊幼虫——海绵囊胚动物极的一端为具鞭毛的小细胞,植物极的一端为不具鞭毛的大细胞.

5.逆转——两囊幼虫从母体随水逸出,具鞭毛的小细胞内陷为内层,大细胞为外层,形成原肠胚.这与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形成不同.

第五节海绵动物门的分类及分类地位

1.钙质海绵纲:

骨针由钙质组成(如白枝海绵).

2.六放海绵纲:

骨针六放,硅质(如拂子介,偕老同穴)

3.寻常海绵纲:

海绵丝,硅质(如浴海绵,淡水海绵)

第二节经济价值

海绵可以吸药液,血液,脓汁,擦机器,海绵会造成堵塞水道和使牡蛎死亡.

第五章腔肠动物门

第一节腔肠动物门慨述

1、辐射对称

2、两胚层和原始消化腔

3、组织分化

4、漫散神经系统___神经网

5、刺细胞

6、水螅型和水母型

7、生殖和世代交替

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有口面到反口面),只有有限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份.具有这样体型的动物适于漂流生活。

两辐射对称——即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份如海葵,具有这样体形的动物适应固定生活。

1.两胚层:

外胚层——保护,运动,感觉;中胶层——由内外胚层细胞分泌;内胚层——消化

2.消化循环腔——由内外胚层细胞所围成的腔,即胚胎发育中的原肠腔。

具有消化作用(胞内外),且能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份,有口无肛门。

1.细胞分化:

皮肌细胞,腺细胞,神经细胞等.

2.组织分化:

上皮细胞含有肌肉组织的特点,称皮肌细胞。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原始).

漫散神经系统___神经网:

由两极和多极神经元以及感觉细胞基部的纤维互相连接而成.(原始性,传导无定向,无鞘和无中枢)

外界:

光,食物等刺激——感觉细胞接受刺激——神经细胞传导——皮肌细胞,刺细胞产生发反应(避敌,摄食).

刺细胞分布于外胚层细胞中,以触手最多.

由刺针(接受刺激),刺丝(毒液)组成.

水螅型:

圆筒形,固着生活.

水母型:

盘形浮游生活.

出芽生殖,有性生殖

世代交替—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交替进行的生活史类型.

第二节腔肠动物门的分类

一.水螅纲

具水螅型和水母型,无口道,水母型具缘膜,性细胞由外胚层细胞产生.如僧帽水母,筒螅,水螅,桃花水母.

二.钵水母纲

大型水母,不具缘膜,性细胞由内胚层产生.入海月水母,海哲,霞水母.

三.珊瑚纲

水螅世代,口道发达,具骨胳,多群体,性细胞由内胚层产生,如海葵,珊瑚.

一.水螅纲的主要特征

1.生活史具水母型和水螅型,多为海产.

2.无口道,消化循环腔简单,无隔膜.

3.水母型的伞缘有缘膜,无触手囊.

4.内胚层无刺细胞,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二.代表动物——水螅(Hydra)

生态:

单独生活在较清洁而富有水草的淡水池和流溪的水草,以水蚤,蠕虫等小动物为食.

2.身体结构

体型:

细管形,有触手.

体壁:

1.外胚层:

皮肌细胞——最多,具身体长轴排列的肌原纤维,感觉细胞___分布在口,触手,基盘位置多,体积小,端部有感觉毛神经细胞__位于外胚层细胞的基部刺细胞___触手最多腺细胞___分泌粘液

2.中胶层:

有胶状物质,无细胞

内胚层:

皮肌细胞——具环状肌原纤维和鞭毛,进行胞内消化

腺细胞——分泌消化酶,胞外消化

间细胞___数目少

感觉细胞___数目少

四种刺丝囊

穿刺刺丝囊——刺丝翻出,毒液射入敌害或猎物.

卷缠刺丝囊——不注射毒液,缠绕猎物.

两种粘性刺丝囊——分泌粘液,利于捕食和运动.

运动:

移动,翻筋斗的方式

摄食和消化:

用刺细胞和触手获食物,有口无肛门.

呼吸和排泄:

体表,代谢物质以氨形式排出

感觉和行为:

网状神经系统,避开强光和弱光,18-20度最适合.

生殖

无性生殖___出芽(适合环境)

有性生殖___同体或异体(环境差)

浮浪幼虫___水螅受精卵发育经过双胚层的具有纤毛幼虫

多态现象___如僧帽水母除营养体,生殖体外,还有浮囊体泳钟体等形态,即在同一群体上,有多种不同形态及功能的个体.

第四节钵水母纲

一、代表动物——海月水母

1.形态:

伞形,圆盘状,分为外伞和内伞,内伞中央有口,口的4角悬有4条口腕,口腕上有口沟.伞缘分布有触手,间隔有八个缺刻,缺刻中有触手囊(感觉). 

2.消化系统

由消化道(口,胃,四个胃囊)和循环管道(辐管和环管)组成.

三种辐管:

正辐管___由口腕方向伸向伞缘的四条分枝管

间辐管___由胃囊方向伸向伞缘的四条分枝管

从辐管___位于正辐管和间辐管之间的辐管

水流方向:

口--胃腔--从辐管--环管--正辐(间辐管)--胃囊--口--体外

3.神经系统:

神经网,出现神经丛(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

4.感觉器:

触手囊内有平衡石,上面有眼点,下面有缘瓣,缘瓣上有感觉细胞和纤毛,2个嗅窝。

5.生殖

生殖腺由胃囊壁产生(四个),雌雄异体.有世代交替现象,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

有性生殖在春夏,无性生殖在冬季.

精子+卵子——合子—囊胚—原肠胚—浮浪幼虫

碟状体横裂体钵口幼体螅状幼体

二、钵水母纲的主要特征

1.为海产,大型,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

2.中胶层发达,生殖腺起源于内胚层.

3.有触手囊,无缘膜.

4.钵水母的结构复杂,在胃囊内有胃丝。

三、代表种类

海蛰—伞半球形,中胶层厚伞边缘无触手。

第五节珊瑚纲

二.代表动物___海葵

1.生态:

固着于海滨岩石上生活,捕获鱼和甲壳类动物为食,无骨骼。

2.结构:

身体呈圆柱形,固着一端为基盘,另一端为口盘,口盘周围有触手.

3.口—口道(口道壁由口部外胚层细胞褶入)

消化腔有隔膜,隔膜分为一级(与口道相通),二级,三级隔膜.末端为隔膜丝(刺细胞和腺细胞构成).

4.肌肉:

有内胚层产生独立的肌肉束.

5.神经系统形成上皮神经丛和胃层神经丛,没有特殊的感官

6.生殖和发育

♂/♀,生殖腺由内胚层形成

受精卵---浮浪幼虫---新个体

珊瑚骨胳形成:

由珊瑚虫的外胚层细胞分泌骨胳

一.珊瑚纲的主要特征

1.全部海产,单体或群体,多具骨胳

2.体制呈两辐射对称(只有1口道沟的,类似两侧对称)

3.只有水螅型,无世代交替现象,有口道(皮层内陷形成),消化循环腔被胃层突出的隔膜分成若干小室。

三.分类

1.六放珊瑚亚纲:

触手,隔膜为六的倍数.如鹿角珊瑚,脑珊瑚,石芝

2.八放珊瑚亚纲:

触手,隔膜八个,如海鸡冠,笙珊瑚,红珊瑚

第七节腔肠动物的系统发展

鞭毛纲腔肠动物(真正的后生动物)

水螅纲最原始,水母纲和珊瑚纲均由水螅纲演化而来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

一、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两侧对称在进化上的意义

2.中胚层的形成和意义

3.皮肌囊

4.无呼吸器官和骨胳

5.消化系统:

不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

6.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统

7.梯式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8.生殖:

二、分类

1.两侧对称在进化上的意义

两侧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将身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个部份,使动物分为前端和后端,背面和腹面

意义:

1.由不定向运动演变成定向运动

2.被动摄食演变为主动摄食

3.由漂浮生活演变为水底爬行生活再演变陆上爬行生活

4.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集中在头部,运动器官集中在腹部

中胚层的形成和意义

中胚层的产生引起了一系列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分化.

肌肉层:

增加了运动机能的速度

器官:

运动加快,摄食增加,促使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发展,加强了新陈代谢

结缔组织:

储藏水份,抗干旱,耐饥饿

皮肌囊由表皮(单层)和肌肉层(环肌,斜肌,纵肌)组成,背腹肌连接身体的背腹面

原肾管系统——在身体两侧由外胚层陷入的网状多分枝的管状系统,由焰细胞,毛细管和排泄管及排泄孔组成,排出多余水份,调节渗透压和排出含氮废物

梯形神经:

由“脑”和脑向后发出的两条纵行神经索及两条纵行神经索之间相互连接的横神经组成。

感觉器官:

眼点,平衡囊

雌雄同体,生殖器官复杂多样,体内受精

二.分类

1.涡虫纲体表被纤毛,具杆状体.肠发达,自由生活

2.吸虫纲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肠道简单,有口,腹吸盘,寄生

3.绦虫纲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无肠道,头节具吸盘,寄生

第二节涡虫纲

一.代表动物:

三角真涡虫

二.分类

1.生态:

生活在淡水溪流的石块下,以小型水生动物如甲壳类或环虫为食

2.体型:

柳叶状,头呈三角形,背面有两个黑色眼点,两侧具耳突,口在腹中线中部

杆状体:

表皮细胞具有杆状体,是由实质细胞内的一种特殊的成杆细胞分泌而成,当虫体遇到刺激时,杆状体被排出体外,弥散为有毒性的粘液,供捕食或御敌

3.消化和营养

消化系统由口,咽囊,咽鞘,肠等组成,肠三枝,无肛门,进行细胞内和细胞外消化.

4.呼吸和循环

无专门的呼吸系统和循环器官,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5.原肾管排泄

6.神经和感官

•眼点由色素细胞和感光细胞组成,无晶体,只能感光不能成像.耳突具感觉细胞,味觉和嗅觉.

7.生殖和发育

无性生殖:

横分裂,

有性生殖:

雌雄同体,但异体(体内)授精

雄性生殖系统:

精巢,输精小管,输精管,储精囊,阴茎

雌性生殖系统:

卵巢,输卵管,阴道,受精囊,卵黄腺,卵黄管,卵壳腺,成壳腺,子宫

牟勒氏幼虫___海洋生活中的多肠类,幼虫体呈卵形,全身被纤毛,边缘有八个游泳用的纤毛叶,有脑,眼点等,营浮游生活

再生能力强

七.分类

1.无肠目:

体小,无消化管,如旋涡虫

2.单肠目:

肠呈管状,不分枝,如直口涡虫,微口涡虫

3.三肠目:

肠分三枝,如真涡虫

4.多肠目:

肠多分枝,肠干不明显,如平角涡虫

第三节吸虫纲

一.吸虫纲的主要特征

1.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原肾管,无专门的呼吸和循环器官

2.营体内外寄生

3.体壁由皮层和肌肉层所组成,皮层细胞形成合胞层,其胞核内陷到肌肉层之下,表皮具有皮棘,适应寄生生活

4.具有口和腹吸盘

5.消化系统:

口,咽,食道,肠(两支).

6.神经和感官:

梯形神经,感官退化,无眼点

7.生殖与发育

雌雄同体,自体或异体授精,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腺集中子宫盘曲,产卵量大,生活史复杂,具中间寄主

二.代表动物:

华枝睾吸虫

寄生在人,猫,狗等动物的肝脏胆管内

1.形态:

扁平,前尖后钝,口吸盘大于腹吸盘

2.消化管有口,咽,短食道,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