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177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docx

公务员考试常识之经济常识部分全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是按照()来进行的。

A.追求最大收入的动机

B.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

C.价格规律

D.按劳分配原则

2.理性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逻辑基础,这一理论假设的核心是认为人()。

A.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B.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C.没有利他心

D.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3.经济学领域所谓的“看不见的手”的最初提出者是()。

A.亚当?

斯密B.凯恩斯

C.大卫?

李嘉图D.萨缪尔森

4.从交易对象的属性及它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角度划分,我们可以把市场划分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大类。

下列不属于要素市场的是()。

A.劳动力市场B.生产资料市场

C.消费品市场D.金融市场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6.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对部分农业产品规定了保护价格。

为了采取这种价格政策,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是()。

A.取消农业税

B.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配给制

C.当市场上出现农产品过剩时进行收购

D.扩大农民家电消费

7.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

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

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A.生产的发展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D.内需的扩大

8.下列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认识正确的是()。

A.CPI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格程度的绝对数

B.CPI用来分析消费品非零售价对居民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

C.CPI反映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

D.CPI是采用指数商品加权平均的方法算出来的

9.2008年,国务院发布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长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五项主要原则,其中坚持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

A.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保

B.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C.加强与周边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联合与协作

D.统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10.通货膨胀一般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

A.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B.物价很快地上涨,使货币失去价值

C.货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D.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1.【答案】B。

中公解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是按照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来进行的,追求最大收入的动机会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2.【答案】B。

中公解析: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理性人假设。

理性人就是一切行为的目标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人。

3.【答案】A。

中公解析:

“看不见的手”最早出现于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中。

故选A。

4.【答案】C。

中公解析:

从交易对象的属性及它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角度划分,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主要是指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是指社会生活中生活资料或消费资料的交换关系总和及场所,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

5.【答案】A。

6.【答案】C。

中公解析:

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当市场出现过剩时,政府应及时入市收购并予以储备,否则保护价格必然流于形式。

7.【答案】C。

中公解析:

“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工作;“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高”,就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以上方法都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8.【答案】C。

中公解析: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9.【答案】D。

中公解析:

五项主要原则是:

(1)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坚持和谐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坚持率先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强化服务和辐射功能,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4)坚持一体化发展,统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5)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在体制创新上先行先试,率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0.【答案】A。

中公解析:

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1.世界银行集团的机构组成不包括: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国际开发协会D.国际金融公司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

A.经济管理关系B。

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C.所有的财产关系D.纵向的财产关系

3.我国民事经济仲裁实行:

A.一次裁决终局B.二次裁决终局

C.三次裁决终局D.又裁又审终局

4.下列情况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罚金B.拘留

C.通报批评D.撤职

5.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6.在我国确认发明专利权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应当由:

A.基层人民法院管辖B.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C.高级人民法院管辖D.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中心环节是:

A.完善市场体系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健全宏观调控体系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法性的目的是:

A.肯定私有财产的合法性B.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C.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D.推进国企改革

答案:

1.正确答案为A。

2.正确答案为B。

3.正确答案为A。

4.正确答案为B。

5.正确答案为B。

6.正确答案为B。

7.正确答案为B。

8.正确答案为B。

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有:

A.节制水费B.增加储蓄

C.实行资本积累D.增加固定资本

2.衡量物质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生产管理B.科学技术

C.生产工具D.劳动技能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

A.通过政府的计划或其他手段进行配置

B.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C.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

D.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4.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有:

A.国有资产分级所有

B.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

C.国有资产集中由中央政府统一经营

D.国有资产分散由各级政府经营

5.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基础是:

A.资金市场B.证券市场

C.外汇市场D.期货市场

6.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居支配地位的是:

A.个人业主制企业B.合伙制企业

C.合作制企业D.公司(法人)制企业

7.我国现行分税制把税种分为:

A.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B.中央税、共享税和地方税

C.增殖税、营业税和消费税

D.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8.资本输出的具体形式不包括:

A.在国外投资办工厂、开矿山

B.政府部门的对外援助项目

C.私人银行和企业的对外贷款

D.出售国外企业的有价证券

1.C。

2.C。

3.C。

4.B。

5.A。

6.D。

7.B。

8.D。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2.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有():

A.投资需求B.消费需求

C.储蓄需求D.出口需求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东南沿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

据估计,其人数已达8000万之多。

造成这样大规模的“民工潮”的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农民到城市打工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B.民工流出地区的地方政府鼓励农民外出打工

C.农民在家种田收入太低,又没有其他能多挣钱的就业机会

D.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大量能吃苦耐劳的劳动力

4.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

变动利率对经济影响的一般规律是()

A.提高利率,储蓄减少B.降低利率,投资会减少

C.提高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D.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

5.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模式。

下列能表述其基本特征的有()

A.全球化B.市场化C.信息化D.专业化

6.下列国家中,尚未加入欧元区的是()

A.西班牙B.比利时

C.卢森堡公国(大公国)D.英国

7.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A.强制性B.无偿性

C.排他性D.非排他性

8.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D.失业率波动不定

9.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

A.失业率上升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C.失业率下降D.失业率波动不定

10.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

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

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A.生产的发展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D.内需的扩大

11.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限制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

B.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C.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12.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不包括()

A.国民总收入B.货币总量

C.国内生产总值D.外汇储备

1.【答案】ABCD。

中公解析: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

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

农业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2.【答案】ABD。

中公解析:

根据收入核算公式Y=C+I+G+NX,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代表总需求,可以拉动经济增长。

尤其是消费,投资,净出口被称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而储蓄的增长可以增加可贷资金的供给,会降低利率,间接拉动投资的增长和经济增长,但不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驱动因素。

长期来看,储蓄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加人均资本存量,使经济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但过高储蓄会导致消费减少。

3.【答案】A。

4.【答案】C。

中公解析:

按照经典经济学的解释,提高利率是抑制通胀的传统手段。

一般来说,降低利率,会导致投资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增加。

5.【答案】AC。

中公解析:

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创新创业型经济。

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和灵魂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导致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6.【答案】D。

中公解析:

欧元区是指欧洲联盟成员中使用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的国家区域。

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三国于1999年1月1日成为欧元区成员国。

英国至今没有加入这一货币区域,法定货币依然是英镑。

7.【答案】D。

中公解析:

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最核心的特征是,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

8.【答案】B。

中公解析:

提高税率并不一定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当税率过高伤及税本,导致税源枯竭时,不但不会增加财政收入反而会减少财政收入,A项错误。

C项与实际相反。

税率与失业率通常情况下呈反向变化关系,所以D项错误。

政府调控经济正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在经济高涨时,增加税收,减少投资,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防止经济过热,所以答案为B。

9.【答案】C。

中公解析:

本题考查的实质是对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的理解。

通货膨胀的基本表现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经济呈过热的态势,表面上看经济一片繁荣,工作好找,失业率低。

通货紧缩时则相反。

但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关系,当出现滞涨时反而会出现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也高的现象。

所以题干问的也是“一般会导致”,本题选择C。

10.【答案】C。

中公解析:

“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工作;“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高”,就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以上方法都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11.【答案】C。

中公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包括: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观察员国家有:

蒙古国、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

对话伙伴国有:

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

12.【答案】D。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2.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有():

A.投资需求B.消费需求

C.储蓄需求D.出口需求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东南沿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

据估计,其人数已达8000万之多。

造成这样大规模的“民工潮”的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农民到城市打工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B.民工流出地区的地方政府鼓励农民外出打工

C.农民在家种田收入太低,又没有其他能多挣钱的就业机会

D.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大量能吃苦耐劳的劳动力

4.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

变动利率对经济影响的一般规律是()

A.提高利率,储蓄减少B.降低利率,投资会减少

C.提高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D.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

5.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模式。

下列能表述其基本特征的有()

A.全球化B.市场化C.信息化D.专业化

6.下列国家中,尚未加入欧元区的是()

A.西班牙B.比利时

C.卢森堡公国(大公国)D.英国

7.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A.强制性B.无偿性

C.排他性D.非排他性

8.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D.失业率波动不定

9.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

A.失业率上升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C.失业率下降D.失业率波动不定

10.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

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

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A.生产的发展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D.内需的扩大

11.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限制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

B.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C.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12.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不包括()

A.国民总收入B.货币总量

C.国内生产总值D.外汇储备

1.【答案】ABCD。

中公解析: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

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

农业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2.【答案】ABD。

中公解析:

根据收入核算公式Y=C+I+G+NX,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代表总需求,可以拉动经济增长。

尤其是消费,投资,净出口被称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而储蓄的增长可以增加可贷资金的供给,会降低利率,间接拉动投资的增长和经济增长,但不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驱动因素。

长期来看,储蓄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加人均资本存量,使经济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但过高储蓄会导致消费减少。

3.【答案】A。

4.【答案】C。

中公解析:

按照经典经济学的解释,提高利率是抑制通胀的传统手段。

一般来说,降低利率,会导致投资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增加。

5.【答案】AC。

中公解析:

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创新创业型经济。

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和灵魂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导致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6.【答案】D。

中公解析:

欧元区是指欧洲联盟成员中使用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的国家区域。

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三国于1999年1月1日成为欧元区成员国。

英国至今没有加入这一货币区域,法定货币依然是英镑。

7.【答案】D。

中公解析:

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最核心的特征是,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

8.【答案】B。

中公解析:

提高税率并不一定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当税率过高伤及税本,导致税源枯竭时,不但不会增加财政收入反而会减少财政收入,A项错误。

C项与实际相反。

税率与失业率通常情况下呈反向变化关系,所以D项错误。

政府调控经济正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在经济高涨时,增加税收,减少投资,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防止经济过热,所以答案为B。

9.【答案】C。

中公解析:

本题考查的实质是对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的理解。

通货膨胀的基本表现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经济呈过热的态势,表面上看经济一片繁荣,工作好找,失业率低。

通货紧缩时则相反。

但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关系,当出现滞涨时反而会出现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也高的现象。

所以题干问的也是“一般会导致”,本题选择C。

10.【答案】C。

中公解析:

“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工作;“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高”,就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以上方法都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11.【答案】C。

中公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包括: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观察员国家有:

蒙古国、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

对话伙伴国有:

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

12.【答案】D。

1、近年来,我国为了扩大内需,执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逐年增加。

财政赤字也有所上升。

以下关于财政赤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任何时候都不应出现财政赤字

B.不需要对财政赤字加以控制

C.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

D.必须向中央银行透支来弥补财政赤字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

()

A.《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党章部分内容的建议》

B.《中共中央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部分内容的建议》

C.《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D.《中共中央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部分内容的建议》

3、按照政府干预经济思想的主张,控制国家经济应通过()

A.税收政策B.货币政策C.工资政策D.社会福利政策

4、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

()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D.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

5、在国民收入和生产的分析中,“投资”和“消费”这两个术语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

A.这两种经济活动都是由一群人进行的,尽管原因各不相同

B.它们都要求使用本经济的生产要素

C.它们都是可支配收入的组成部分

D.对于投资和消费来说,制约它们的惟一因素是国民生产或可支配收入的水平

6、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

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D.上层建筑的性质

7、“你工作多久挣的钱,才购买一个麦当劳巨无霸?

”和“我一个月的工资购买几个巨无霸?

”前者是以商品来考察劳动力的价值,后者是:

()

A、用劳动力来考察商品的价值

B、用商品的价值来考察劳动力

C、用收入来衡量购买力水平

D、用购买力衡量收入水平

8、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

A.增加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量

B.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C.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D.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生产力

答案:

1、正确答案为C。

2、正确答案为C。

3、正确答案为B。

4、正确答案为B。

5、正确答案为B。

6、正确答案为B。

7、正确答案为C。

8、正确答案为A。

【解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外延型增长方式。

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

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

1、2009年我国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将贫困线标准从年人均收入786元提高至1196元,这次调整的标准是()。

A.2008年度物价指数B.2008年度恩格尔系数

C.2008年度生产者价格指数D.2008年度基尼系数

2、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

A.失业率上升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C.失业率下降D.失业率波动不定

3、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增长”,而“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扩大内需。

以下不属于政府可以采取的扩大内需的措施是()。

A.提高存贷款利率B.增加国债发行规模

C.降低税率增加公共开支D.增加财政补贴规模

4、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D.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

5、()主要用于稳定和发展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等目标。

A.预算政策B.支出政策C.税收政策D.公债政策

6、国家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