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265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docx

高三历史一轮单元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B卷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慝。

《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

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左传高祖本纪》

A.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B.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C.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

D.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

2.武王伐纣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并封霍叔、管权、蔡权(均为武王之弟)于其地附近以为监视,是为西周第一次分封;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三监与武庚联合叛乱)后实行第二次分封,如封武王之弟康叔于卫,封王室贵族召公于燕,封功臣姜尚于齐。

西周的两次分封均

A.加速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形成

B.确保了贵族权力的有效承袭

C.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D.有效防止了殷商旧族的叛乱

3.春秋战国时期,原来西周贵族政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结构发生演变,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表明

A.学术下移有利于士阶层的崛起

B.分封制的瓦解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经济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关键

D.社会转型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形成

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制的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上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为辅,无弟然后传子。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

《丧服小记》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桓公二年》

“王后无适,则择立长。

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王不立爱,公卿无私。

《春秋左传》

A.宗法制体现了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B.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规范

C.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最大的特征

D.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5.商周时期铜器多有族氏徽号,铭文也在逐渐变长。

春秋铜器铭文喜欢自报家门,说自己是某某之子、之孙。

战国铜器开始出现“物勒工名”的现象,很多铜器都由官方监造,陈放或收藏在宫庙、府库和衙署。

以上变化反映了

A.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B.宗法制的逐渐衰落

C.汉字的日益系统化

D.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6.早在周代,“妻”是指庶人配偶或宫中女御。

如《礼记·曲礼》记载:

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

据此可知

A.森严的等级制度被打破

B.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男权在社会中居于主导

D.分封制和礼乐制的崩溃

7.商朝信仰天帝的权威,《礼记》则有“君天下曰天子”的记载,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对此的注释“是上天之子,又为天所命子养下民”。

由此可见周朝“礼”的文化

A.有效维护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B.为周取代商提供了社会基础

C.使神权王权的结合更为密切

D.为强化王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8.楚武王命斗缗(王族)管理征服的权国,后来斗缗反叛被平定,楚王改权国为权县,派县尹管理,赋税和军队由楚王管控。

此后,楚多次灭国设县,最终问鼎中原。

楚“灭国设县”

A.加速了兼并战争的进程

B.健全了国家机器职能

C.标志着官僚制度的确立

D.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

9.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汉霍光的记载。

据此可以认定

史料

出处

(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当庙堂,拥幼君……遂匡国家安社稷

东汉·班固著(汉书》

霍氏之贵,专相幼主,诛灭同僚,废帝立帝,莫之敢违

东汉·王符著《潜夫论》

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延,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

北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A.汉代由外戚决定皇帝的废立

B.相关记载均存在虚构成分

C.霍光曾一度把持西汉的朝政

D.相关评价都是客观公正的

10.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并自行任命僚属处理公务。

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侯,复坐置官属”的现象。

这一现象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C.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

11.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

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

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

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A.吏治渐趋清廉化

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

C.官员日趋专业化

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12.唐代官吏选定后,要呈报门下省审议,称为“过官”。

如门下省认为选用不当,则驳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通过。

唐代的“过官”制度

A.削弱了皇帝权力B.利于防范官员权力滥用

C.加强了中央集权D.降低了决策机制的效率

13.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14.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15.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

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

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

A.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

B.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

D.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16.表1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17.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

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

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逐渐完善

B.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C.世俗文化进一步发展

D.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削弱

18.北宋建立后,中枢体制上改变了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而是以中书、枢密分掌民政与军政的二府制下按照“依事系任”的原则进行事权分割。

此变化说明

A.中枢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

B.中央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

C.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

D.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

19.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

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

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

A.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

C.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D.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

20.有学者指出,科举制度的废除砸了数十万举贡生员的饭碗,断绝了他们的仕途。

为解决这一窘境,士绅阶层作为历史上地方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借清政府开办新政之机,利用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声望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直接同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

这说明科举制的废除

A.使得士人阶层失去参与政权的机遇

B.增强了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地方力量

C.使士人阶层开始涉足地方政治建设

D.削弱了清政府的凝聚力和统治基础

21.下表是明清时期土司地区有关科举制度的规定。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科举制

时期

规定

明朝初期

当谕诸酋长,凡有子弟皆令入国学受业,使知君、臣、父、子之道,礼乐教化之事

明朝中后期

凡土官嫡子许入附近儒学,并明令保护土著士子入学、充贡和应举,不准他处士民冒籍

康熙时期

土司子弟愿习经书者,准许就近府、县入学考试

A.利于维系民族间的和谐

B.保障了人才选拔的客观性

C.促进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D.消除了民族间的文化差距

22.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

这反映出当时

A.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23.明清将司法权一分为三,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各掌其一,即三法司制度。

清实行三司会审和九卿会审制度,由刑部掌审理,大理寺复核,都察院监督,有时王公大臣也参与会审,凡遇大狱,判决的执行权最终归皇帝核准。

材料说明,明清的三法司制度

A.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保证了审判结果的公平公正

C.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D.提高了司法机构的办事效率

24.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曾专门撰文揭露历朝正史中的隐讳问题。

他对史书中的隐讳,通常持批评态度。

但是,对于《明史》,他却没有提到隐讳之事,因为该书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编修的。

据此可知

A.《明史》体现秉笔直书的修史原则

B.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C.清代学者修史不再重视隐讳问题

D.史书编撰在清代达到了最高水平

25.《汉书》载,刘贺被废为海昏候,遣返昌邑国,并“赐汤沐邑二千户,故王家财物皆与贺”;在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中,一些器物带有“昌邑”铭文,如“昌邑食官”等。

据此可知

A.传世文献如实记载历史事实B.考古发现可信度高于传世文献

C.考古发现真实再现历史事实D.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献互补互证

第II卷

本卷包括26、27、28、29四个大题,共计50分,考生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婚姻观念

中国

西方

婚姻目的

扩大亲属同盟,传宗接代

爱情是男女结婚第一位的、必不可少的动力。

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

择偶标准

身家清白、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两个人的互相契合。

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夫妻关系

丈夫往往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则是处于从属地位。

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分工

夫妻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

家中的大小事情均由夫妻二人共同商定

——据《中西方婚姻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整理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外婚姻关系的状况。

任选上表中一种婚姻观念,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中外关联、写明观点、史论结合)(12分)

27.秦朝和元朝的统治疆域较前朝空前扩大,所以统治者在吸取前代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材料一“始皇初并天下,罢诸侯,置守尉,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

郡名日内史、三川、河东……汉中、巴都,蜀郡、黔中、长沙。

后又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

凡四十郡。

——明张岱所著《夜航船》

材料二元朝建立以后,对驿站制度进行了改革,驿站以大都为中心。

东连高丽,东北达奴儿干,北至吉利吉思,西达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南接安南,乌斯藏亦设有驿站。

全国约设有驿站1500处。

驿站有水陆两类,江淮地区一般为水站。

元朝规定:

驿站一般归兵部和通政院分领,兵部负责南方汉地驿站,通政院负责蒙古驿传。

站由站户负责役务,站户户籍隶所处路、州、县,他们需要保证供给驿卒交通工具,有时还需备粮食等,站户负担较为沉重。

——摘编自许嘉璐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此种制度的设立在政治体制上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

(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驿站制度改革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驿站制度的改革有何作用。

(5分)

(3)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谈谈我们可以得到的规律性认识。

(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沉演变,跟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正是同步的。

平等竞争的科举考试以及它所体现的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文化的崇尚,对贵族倾向的排斥,它所促成的政治组织的完善等等,都相当接近于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

然而,这一切又与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经济基础完满地互相适应,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凝固式长期稳定。

——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至1895~1905年间,科举制积弊已久,梁启超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袁世凯会同张之洞等地方督抚大员一起上奏朝廷,称“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民间更相率观望”。

于是,1905年科举制在内外交困之下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科举被废之后,近代新式学校迅速发展。

知识分子逐渐地从封建官僚政治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或通过报刊、学术活动等手段议论国事,影响政治;或进入学堂或出洋留学,但他们的利益被侵害,使其已极少对晚清统治者抱着死心塌地的忠诚了。

士绅阶层也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地方,借清政府开办新政之机,加紧同地方政治势力的联结,发展和壮大自已的力量,直接同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

钱穆先生对此论道:

“晚清末年取消……科举制度,而西方民主自由的地方选举,急切间未能学到,于是政治失却重心,实际上握有军权,即握有了政权。

——据周宁《蓦然回首:

废除科举百年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成熟的原因及影响。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影响。

(8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清入关后,即以宗主视天下,同时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励精图治,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

清王朝接受并发展了“大一统”思想。

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重“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之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清朝对“大一统”思想及其正统论的总结,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但也起到了统一思想,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管理,进而统一国家的积极作用。

……经过历史上长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中华民族在清朝“大一统”政治格局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升华成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传统中国只有完善的“户籍”制度而无明确的“国籍”规定……但是近代以来,随着出国华商、华工的日益增多和西方势力入侵……由于缺失专门处理“国籍”问题的法律,在大一统国家近代转型中,国人逐渐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

……1907年,荷兰殖民当局以属地主义的原则制定《荷兰新订爪哇殖民籍新律》,规定凡生于荷兰属地的华侨皆为荷属殖民地籍,从而引起国内外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要求清政府迅速制定并颁布一部国籍法。

……清政府别无选择,如果不迅速制定国籍法,不仅通过各种努力所形成的华侨的中国认同会出现危机,而且国内也可能为此丧失对清政府的信心。

同时更令清政府担心的是,这可能给“排满”的“汉族”民族主义者以借口,最终危及清政府在大一统国家转型中的合法地位。

……1909年清政府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

其中明确规定,“生而父为中国人者”“生于父死以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不论是否生于中国,“均属中国国籍”。

从而以使国家保护海外华人、华侨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

——缪昌武、陆勇《《大清国籍条例)与近代“中国”观念的重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对“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

(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颁布国籍条例的原因并分析《大清国籍条例》颁布的意义。

(6分)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答案

1.【解析】“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天子班贡,轻重以列。

列尊贡重,周之制也”都能反映天子和诸侯国国君之间的关系,故选D;“列尊贡重”反映不出是否是姬姓诸侯国,故排除A;三则材料只有第二则与东方诸侯国有关,故排除B;分封制下,周天子并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的说法本身就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C。

【答案】D

2.【解析】西周分封制下分封殷商后裔为诸侯,同时封同姓亲族为诸侯,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这些措施有利于将中原文化带到各地,推动民族交融和华夏族的形成。

故答案为A项。

确保贵族权力有效承袭的是宗法制,排除B项;第一次分封没有推动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排除C项;三监之乱表明第一次分封未能防止叛乱的发生,排除D项。

【答案】A

3.【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巨变,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故“士大夫”的含义也发生变化,说明分封制的瓦解推动社会阶层流动,B项正确。

“士大夫”称谓的出现与分封制的瓦解有关,而不是学术下移有利于士阶层的崛起,A项错误。

材料主旨是强调分封制的瓦解推动社会阶层流动,与经济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关键无关,C项错误。

“士大夫”称谓的出现不等于官僚政治的形成,故D项错误。

【答案】B

4.【解析】从材料中《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反映的“弟及”“子继”、《丧服小记》反映的大宗和小宗之别、《左传·桓公二年》所反映的等级关系和《春秋左传》反映的嫡长子继承制来看,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规范,故答案为B项。

材料中只有《丧服小记》涉及大宗小宗之分,排除A项;只有《春秋左传》涉及嫡长子继承制,且不能反映是“最大的特征”,排除C项;只有《左传·桓公二年》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排除D项。

【答案】B

5.【解析】从材料信息反映的手工业领域注重家族到注重个人的变化过程来看,表明宗法制正在逐渐衰落,人们的宗族意识有所减弱。

故答案为B项。

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汉字的发展历程,排除C项;先秦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排除D项。

【答案】B

6.【解析】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说明对妇女的称谓依然带有等级色彩,故AD错误;B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题干中所有对女性的称谓都是建立在作为男性不同等级之下的附属,女性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丈夫的地位,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7.【解析】据材料“是上天之子,又为天所命子养下民”可以得出,其强调的是君主代表天在治理百姓,体现了对王权的神化,以达到强化王权的目的,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周礼的相关内容,是在周建立后才有的,B不正确;材料所述的“周礼”借助天以神化王权,不是要密切王权和神权的关系,C不正确。

【答案】D

8.【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楚武王处于春秋时期,此时的战争是争霸战争,故A项错误;楚国“灭国设县”,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这健全了国家机器的职能,故B项正确;秦朝郡县制的推广标志着官僚制度的形成,故C项错误;材料和宗法制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9.【解析】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三则材料中只有王符著《潜夫论》中记载霍光“废帝立帝,莫之敢违”,故A项错误。

BD两项表述都属于绝对化错误,排除。

根据三则材料中的信息“当庙堂,拥幼君”“专相幼主,诛灭同僚”“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延”可知霍光曾一度把持西汉的朝政,故C项正确。

【答案】C

10.【解析】根据“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侯,复坐置官属”可知,设置官署造成地方政权机构繁杂,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官僚开府置佐,无法体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无法体现加强封建君主专制,排除AC;材料没有涉及世家大族,排除B。

【答案】D

11.【解析】材料说明隋唐时期中书门下由过去管理事务到专门管理政务性工作,说明封建社会的官员官职逐渐专业化,C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官职转变,并不能说明官吏清廉化,A错误;材料论述官员职责变化,没有说明部门之间的联系,B错误;材料中是加强君主权力,不是中央集权显著,D错误。

【答案】C

12.【解析】官吏选定后,要呈报门下省审议,有利于防止选官过程中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故答案为B项。

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不同中央机构之间的权力制衡,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排除。

【答案】B

13.【解析】不向朝廷上供或少上供的藩镇数量虽多,但朝廷的财政收入并不依赖藩镇,并且东南型的藩镇仍向朝廷上供,藩镇无法控制朝廷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各藩镇与中央之间的关系,无法反映藩镇之间征伐不已,故B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河朔型藩镇掌握了官员任免权、财政和军权,拥兵自立,不利于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大部分藩镇的官员任免权在朝廷手中,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几种藩镇在防御地方割据势力、守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

【答案】D

14.【解析】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这一做法削弱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故A项错误;由材料“武则天时期”、“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而非为了官员的晋升,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官员的品级并未改变,故B项错误;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通过增加宰相数量,分割宰相权力以达到削弱宰相加强皇权的目的,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项正确;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宰相职权被削弱而非强化,故D项正确。

【答案】C

15.【解析】隋唐时期把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说明统治者从法统上坚持国家统一的意识,A正确;此时南北方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感,B错误;材料中主要是国家统一认同感,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A

16.【解析】材料中从北宋到南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