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357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

《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管理 论文1.docx

宏观经济管理论文1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小二号黑体,居中

《并购重组与产业升级》报告

 

学生: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二O一二年六月

 

摘要

在现行的资本市场中,并购重组交易越来越活跃。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

通过并购重组,我国的资本市场将为我国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顺利实现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发挥积极作用。

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而推动产业升级。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降低产业升级的升级成本,而并购重组就是产业升级活跃的根源。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

通过并购重组可以降低产业升级的升级成本。

关键词:

并购重组、产业升级、升级成本

 

目录

1.引言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1

1.2文献综述……………………………………………………………………2

1.3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3

1.3.1研究思路…………………………………………………………………3

1.3.2研究方法…………………………………………………………………3

2.并购重组的理论基础及内容…………………………………………………4

2.1并购重组的理论基础………………………………………………………4

2.2并购重组的内容……………………………………………………………4

3.产业升级………………………………………………………………………6

3.1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6

3.2产业升级的内容……………………………………………………………6

3.3产业升级的内涵……………………………………………………………6

3.4未来研究方向………………………………………………………………7

4.并购重组与产业升级的关系…………………………………………………8

5.结束语…………………………………………………………………………9

 

1前言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跨国并购迅猛增长,并成为许多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国际直接投资中有80%以上是通过并购方式完成的。

在全球市场中谋求生存和繁荣已成为跨国并购高潮的动力所在,跨国并购特别是涉及大型跨国公司、巨额资金和公司重大改组的并购是经济全球化最明显的特点。

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也已从传统的合资合作逐步扩展到跨国并购领域。

并购重组特别是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参与跨国并购既是融入国际市场、扩大规模经济效益及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主要形式,更是面对压力,从激烈的竞争中寻求生存及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中国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过去5年内中国企业并购交易额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中国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并购交易活跃的国家。

中国企业要认真学习和借鉴跨国公司并购重组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致力于利用并购重组方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促进产业升级,而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

十六大指出: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东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

”“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

1.1.2研究意义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产业结构过度分散,并购重组能够迅速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规模化能力和生产规模效应;同时利用资源整合,改善生产结构,从而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1.2文献综述

并购重组在企业里已经越来越活跃了。

统计显示,2005年到2007年,我国并购市场交易金额年均增长率达57%,上市公司并购交易金额年均增长率达72%———

企业并购重组是搞活企业、盘活企业资产的重要途径之一。

2009年是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进入全流通的高峰之年。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的八大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资本市场估值水平相对偏低,资金成本较低的市场环境,为企业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回购、收购实现资产重组创造了历史机遇。

并购重组就是公司通过收买其他企业部分或全部的股份,取得对这家企业控制权,并对企业进行重新整合的产权交易行为。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最近分别在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和2009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大力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历史经验表明,低利率和低定价环境将催生重组浪潮。

来自银河证券的一份报告显示,成熟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行为与市场的走势是有着显著关联的。

在1996年—2000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7年的3个阶段里,美国上市公司进行回购的数量与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走势完全背离,在估值的相对低点时回购案例明显增加。

该报告认为,香港股市的并购历史也表明,上市公司回购与市场估值呈现较为明显的反向关系。

香港股市在1999年之前、2002年—2005年的反向关系较为明显。

近期香港回购的上市公司个数大规模增加,显示出产业资本对当前价值的高度认可。

据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我国并购市场交易金额从2005年的713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76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57%。

其中,上市公司并购交易发展更为显著,并购交易金额从375亿美元增长到1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72%。

中金公司并购业务负责人徐翌成表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交易具有3个特点:

一是上市公司的并购比重逐年提高,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金额占国内全部并购交易的比例从2005年的53%上升到2007年的63%,但与90%的国际水平仍有差距。

二是关联交易占比较高。

据统计,2005年—2007年,5000万美元以上的并购交易中,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金额占全部金额的比例分别为54%、41%和44%。

三是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的单笔交易规模较小。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平均交易规模为5600万美元,明显低于1.65亿美元的国际水平。

据了解,在不少机构投资者发布的2009年投资策略中,都将并购重组概念作为主要投资目标之一。

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程文卫表示,2009年的个股机会非常多,主要表现在并购重组。

目前,随着国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收购兼并市场将比传统IPO业务有更广阔的空间。

而证券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将因并购重组的兴起而越发显著。

 

1.3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目前看来,我国产业经济的国际和国内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先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如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在逐步消失,但一些新的优势,在逐渐形成并逐步强化,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使得中西部地区也同样具备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类似的产业环境和基础;这些对我国的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才刚刚起步,所以在面对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出走,离开中国去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时,产业升级暂时应该不会造成中国产业空洞化,中国也不会走拉美国家的产业升级道路。

但如果我们国内的一些问题不解决,比如说物流成本高企,企业税费繁重,官僚腐败等问题,这就造成了产业升级的升级成本高,从而造成产业升级困难,然后产业发展会出现问题,因为,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产业配套也在逐步健全,竞争力也在提升。

为了避免这些状况的出现,所以现在并购重组越来越活跃了。

1.3.2研究方法

本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并购重组能够降低产业升级成本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

 

2并购重组理论基础及内容

2.1并购重组理论基础

并购的内涵非常广泛,一般是指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

  

  兼并 —又称吸收合并,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

  

  收购 — 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者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者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对该企业的控制权。

  

 产生并购行为最基本的动机就是寻求企业的发展。

在具体实务中,并购的动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1.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费用  

 通过并购,企业规模得到扩大,能够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能够带来资源的充分利用,资源的充分整合,降低管理,原料,生产等各个环节的成本,从而降低总成本。

    

2.提高市场份额,提升行业战略地位  

 规模大的企业,伴随生产力的提高,销售网络的完善,市场份额将会有比较大的提高。

从而确立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

  

 3.取得充足廉价的生产原料和劳动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并购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大,成为原料的主要客户,能够大大增强企业的谈判能力,从而为企业获得廉价的生产资料提供可能。

同时,高效的管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企业的知名度都有助于企业降低劳动力称本。

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4.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以获取超额利润  

  品牌是价值的动力,同样的产品,甚至是同样的质量,名牌产品的价值远远高于普通产品。

并购能够有效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获得更多的利润。

  

  5.为实现公司发展的战略,通过并购取得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经营网络,专业人才等各类资源  

并购活动收购的不仅是企业的资产,而且获得了被收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销售资源等。

这些都有助于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根本提高,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有很大帮助。

   

 6.通过收购跨入新的行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分散投资风险  

  这种情况出现在混合并购模式中,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通过对其他行业的投资,不仅能有效扩充企业的经营范围,获取更广泛的市场和利润,而且能够分散因本行业竞争带来的风险。

 

2.2并购重组的内容

(一)传统并购理论

1、效率理论。

企业并购理论和并购实践一样充满着鲜明的时代脉搏。

传统的效率理论认为,并购可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即协同效应“2+2>5”,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又可分为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多元化协同效应,如夺取核心资源、输出自己的管理能力、提高财务信誉而减少资金成本、减少上缴税收、多元化发展以避免单一产业经营风险。

横向、纵向、混合并购都能产生协同效应。

威廉·杰克·鲍莫尔(William Jack Baumol)(1982)提出可竞争市场和沉淀成本理论,进一步支持效率理论。

2、交易费用理论。

科斯(1937)提出企业的存在原因是可以替代市场节约交易成本,企业的最佳规模存在于企业内部的边际组织成本与企业外部的边际交易成本相等时,并购是当企业意识到通过并购可以将企业间的外部交易转变为企业内部行为从而节约交易费用时自然而然发生的。

3、市场势力理论。

通过并购减少竞争对手,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而垄断利润的获得又增强企业的实力,为新一轮并购打下基础。

市场势力一般采用产业集中度进行判断,如产业中前4或前8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和(CR4或CR8)超过30%为高度集中,15-30%为中度集中,低于15%为低度集中。

4、价值低估理论。

并购活动的发生主要是目标企业的价值被低估。

詹姆斯·托宾以Q值反映企业并购发生的可能性,Q=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公司资产的重置成本。

如果 Q<1,且小得越多,则企业被并购的可能性越大,进行并购要比购买或建造相关的资产更便宜些。

(二)现代并购理论

1、代理成本理论。

现代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企业不再单独追求利润最大化。

代理成本由詹森和麦克林(1976)提出,并购是为降低代理成本(法玛、詹森1983)。

金融经济学解释并购失效的三大假说是:

过度支付假说,主并方过度支付并购溢价,其获得的并购收益远远低于被并方的收益;过度自信假说(罗尔1986),主并方的管理层常常因自大而并购,任何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的企业并购都是一种错误;自由现金流量说(詹森1986),并购减少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可降低代理成本,但适度的债权更能降低代理成本进而增加公司的价值。

    

2、战略发展和调整理论。

与内部扩充相比,外部收购可使企业更快地适应环境变化(卢东斌称为“花钱买时间”),有效降低进入新产业和新市场的壁垒,并且风险相对较小。

特别是基于产业或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所进行的战略性重组,如生产“万宝路”香烟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转向食品行业。

企业处于所在产业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其并购策略是不同的:

处于导入期与成长期的新兴中小型企业,若有投资机会但缺少资金和管理能力,则可能会出卖给现金流充足的成熟产业中的大企业;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将试图通过横向并购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运用价格战来扩大市场份额;而处于衰退期的企业为生存而进行业内并购以打垮竞争对手,还可能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向新兴产业拓展,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3、其他企业并购理论  

关于企业并购动机的理论还有:

利润动机理论、投机动机理论、竞争压力理论、预防和安全动机理论等。

并购的根本动机实际上是企业逐利的本性和迫于竞争压力的动机。

 

3产业升级

3.1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在国外,产业升级的正式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末由Gemfi(1999)等人开始,在此之前人们主要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如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和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

国际上对“产业升级”概念的理解与“产业结构调整”差别较大,“产业升级”指从全球价值链(GVC)的视角,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状态的演变趋势。

然而在我国,对产业升级概念的理解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国内也存在与国际GVC视角较为一致的“价值链升级”思路,并在近年来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研究。

一直以来,人们对这个差异并不重视。

目前尚未针对这两种思路进行比较和讨论,这造成对“产业升级”概念的混用,由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所以我国对产业升级还停留在产业结构调整上。

然而不论在哪个理解上,我们最关注的问题当然少不了对如何降低升级成本的研究。

3.2产业升级的内容

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而产业结构的改善一方面表现为各产业的协调发展,消除“瓶颈”,使整体经济效益提高;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如从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发展,在工业结构中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发展,从初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发展。

产业升级过程包括萌芽或孕育、形成或成长、成熟或扩张、蜕变或衰落等阶段,形成“级”的依次递进。

从量的方面考察,产业在演进过程中,不断从环境中溶进各种要素和资源,进行着成长性的积累,又不断地排泄出自身过时的和多余的资源和要素实现自身的不断革命。

不同的产业演进阶段就是产业成长的“级”,这样产业从形成走向衰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的“升级”过程。

3.3产业升级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产业结构迅速改观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得到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但这是建立在大量耗用原材料、能源及初级劳动力,并大量进口发达国家知识技术产权以及大量牺牲环保及生态资源成本之上的。

以东莞生产的“芭比娃娃”为例,出厂价仅0.99美元,而美国超市的售价则达到9.99美元。

这个事例表明,虽然我国制造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出口能力也大幅提高,但在国际分工中的价值获取非常低,在技术、品牌、营销、渠道等领域存在严重不足,仍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产出”的发展方式居主导地位。

 

同时,有学者如郎咸平指出,简单地跨行业结构调整--如从服装产业转变到电子产业--并不是真正的产业升级。

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服装产业在品牌、设计、质量以及价值创造上领先全球,而我国沿海地区组装键盘、玩具等的电子行业,却并没有核心竞争力,也获得不了高额的回报。

有学者对“中国出口之谜”问题的研讨也凸显了形势的严峻: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高度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实际上却仍处落后地位。

 

上述形势已经足够影响我们关于“产业升级”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贯认识,但却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然,已经有学者指出“中国经济片面重型化有危险,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应依靠高投入,而应主要依靠效率的提高”(吴敬琏,2004;林毅夫,2004;赵丽苏、董军,2005)。

目前,对于“产业升级”的内涵需要统一认识,即“提高国际分工中的价值获取”,而产业升级的基本对策就是向“研发(技术)”和“品牌(管理)”两端升级。

 

3.4未来的研究方向 

如前所述,应将产业结构升级看作价值链升级的表现形式之一,应该把注意力更多放到整个价值链思路的升级升级上来。

未来,发展的实践和学术界的研讨仍将互动影响,更希望是以价值链升级为主题的。

基于已有研究的情况,建议将“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升级”两个概念区别开,杜绝混用。

 

已有研究在“价值链升级”领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虽然从数量上还远远不及传统的“结构思路”下的研究。

这些研究尚处于分散状态,在升级模式、升级的测度和政府管理对策方面的研究还不足,存在以下需要完善的地方。

 

价值链升级模式虽然可以简单概括为四种类型,但其所涉问题显然比“结构思路”下要更为复杂:

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产品升级与功能升级的选择必然存在差异;“实质性”的跨产业升级(价值链间升级)显然需建立在功能升级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简单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工艺与产品升级是现实目标,功能升级则是目前大多数企业需要跨越的主要障碍,至于区域整体的跨产业升级,则应该被当做长期目标。

这些模式的特征、选择与路径,需要结合具体的产业和区域进行细致研究。

 

产业升级能否科学测度,是决定该领域能否成为一个定量、科学的研究主题的关键,目前仍是空白领域,我们有必要构建产业升级测度的指标和方法体系。

对于未来的进展,有关“贸易品技术分布”的一些研究值得借鉴(樊纲等,2006;姚洋等,2008)。

 

应该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理性的“经济人”,其升级与否、如何升级都是自主决策,但受多因素影响。

因此,我们应将企业的行业、地区、性质、规模等特征与升级模式结合起来,并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去研究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决策与特征。

在这个方面,有必要进一步发展全球价值链的经济学分析,并与管理学科结合起来,使之兼具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之后,才能去研究政府的对策体系。

 

如果将价值链升级问题与其他领域结合起来,则需要开拓的空间将更大,如与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领域的交叉,构筑起网络化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这些,将服务于我国企业真正屹立于世界之巅,服务于我们真正实现国强民富。

 

4并购重组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一)产业技术进步

所谓产业技术进步是指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以及新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方法,改进和替代旧的技术、装备、工艺、商业模式和管理办法,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物耗能耗水耗,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的进步,而并购可以带来的并购效应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获取核心技术。

因为并购重组一般是较强的企业并购弱的企业,而一个强大的企业能够以并购重组扩大规模,那么这个强大的企业一定拥有一些先进的核心技术。

这样通过并购获取核心技术的成本要比企业为了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加快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加快经营模式转型而自行研发新技术的成本要低得多。

(二)产业结构改善

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

并购能够迅速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规模化能力和产生规模效应,同时利用资源整合,改善生产结构。

因此,并购重组是一条级改善结构又节约成本的途径。

(三)产业素质与效率提高

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生产要素、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利用并购实现,完善产业链、合理工业布局和企业文化的介入,都能够带来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加快提升的速度,从而降低个别企业的成本。

 

5结束语

通过对并购重组与产业升级的研究,我们知道并购重组会越演越烈,因为企业要进步、要发展不外乎是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说白了,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所以节约成本就变得尤其重要。

而并购重组作为一个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实现产业升级的一个优良方式,当然会获得企业管理者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北望中原的博客《浅析我国现阶段产业升级的现状和趋势》

[2]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的《产业升级理论》

[3]《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4]XX文库的《并购重组》

[5]经济日报《产业升级的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