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365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docx

实用养羊技术手册

 

下载:

Feedmix反刍营养百分百饲料软件(奶牛、肉牛、肉羊等饲料计算)

 

下载:

GeneticAlgorithm饲料软件(计算符合·最佳氨基酸比例模型配方)

qq:

1400072515

第一章肉羊舍饲概述

第一节羊的生活习性

一、喜好清洁

俗话说“泥猪净羊”,就是讲羊需要有一个比较干净的生活环境,平时应该多注意羊舍环境的清洁卫生,做好羊的粪尿的清理工作,至少每周清理一次。

另外,饲料及饮水等应做到干净卫生,勤清理、勤换水,一经污染或有异味,羊只便不愿采食。

二、喜干燥,怕湿热

羊只喜欢在干燥凉爽的环境中生活,羊舍潮湿、闷热,容易导致羊健康状况下降,腐蹄病增多。

羊只汗腺不发达,散热机能较差,在炎热的夏天应避免湿热的影响,建议在羊舍中使用羊床或漏缝地板。

三、食性广,适应性强

羊只采食的植物的种类是所有家畜中最多的,对各种牧草,灌木枝叶、作物秸秆、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副产品均可采食,所以可以使用较为廉价的饲料来搭配制成羊饲料进行饲喂,而且只要做好羊只的应激防护工作,羊只能够很快的适应新食物。

四、嗅觉和听觉灵敏

羊嗅觉较为灵敏,一般靠嗅觉来辨别羔羊。

对于饲料及饮水也是先闻过之后再采食,如果嗅出有异味,羊只宁肯饿着也不会去采食有异味的饲料及饮水。

羊只的听觉也非常好,有时候胆小怕惊,所以羊舍附近应该尽量避免突然出现喧哗或者吵闹声。

五、绵羊温顺老实,山羊活泼好动

绵羊一般比较安静,不喜动。

而山羊则较为活泼,有时会在圈中身体站立,前肢腾空,或踩着护栏而上。

所以在建设羊舍及羊的运动场时应考虑有一定的高度。

六、抗病力强

羊只抗病力较强,不容易得病。

而且一般羊只生病都会在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表现出来,这对羊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造成一定的难度,所以平时饲养时一定要细心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同时要做好羊病的预防工作。

第二节肉羊养殖发展趋势

肉羊并不是一个羊只品种,而是在羊只生产中逐渐发展来的具有多胎、生长快、出肉率高等一系列特征的一类羊,这些羊能够较好的满足人们对羊肉的需求。

肉羊饲养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肉羊生产体系及配套技术日趋完善。

其基本特征是结合本国实际,提高良种化程度,建立肉羊生产模式,改进饲养管理技术,推广羔羊早期断奶、颗粒饲料育肥及胴体分级等技术,实现了肉羊的规模化饲养。

我国肉羊饲养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羊肉生产体系尚未建立,长期以来主要利淘汰的老弱病残羊和去势公羊生产羊肉,经营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对羊肉生产尤其是羔羊肉生产优势的认识,肉羊生产技术成果的不断积累,使我国肉羊业的发展到了一个更新的水平,而在这种局势下,传统的养羊模式必将被更为科学合理的肉羊舍饲育肥技术所代替。

而且,随着一系列的封山禁牧等政策的出台,传统的放牧模式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很多以前放牧的养殖户也因为没有草场而被迫转向了舍饲养殖的模式。

目前舍饲养殖已经在山东、江苏、河北、浙江、河南等农区省份普及开来,而且规模逐渐趋于扩大化,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万头羊场,相信随着市场的发展,中国中东部的农牧地区将会被规模化养羊说占领,传统养羊业的生存空间将会进一步减小。

第二章羊的品种

第一节绵羊品种

一、国内品种

1、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分布于河南新乡、开封地区,山东的菏泽、济宁地区,以及河北南部、江苏北部和淮北等地。

具有体大,生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力强、性能稳定、适应性强等优点。

小尾寒羊体型结构匀称,侧视略成正方形,鼻梁隆起,耳大下垂,脂尾呈圆扇形,尾尖上翻,尾长不超过飞节,胸部宽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身体呈圆桶状,四肢高,健壮端正。

公羊头大颈粗,有螺旋形大角。

母羊头小颈长,有小角或无角。

被毛白色,异质,少数个体头部有色斑,是我国自行繁殖的优良品种之一。

3月龄公羊断奶体重22千克以上,母羔20千克以上;6月龄公羔38千克以上,母羔35千克以上;周岁公羊75千克以上,母羊50千克以上;成年公羊100千克以上,母羊55千克以上。

成年公羊剪毛量4千克,母羊2千克,净毛率在60%以上。

8月龄公、母羊屠宰率在53%以上,净肉率在40%以上,肉质较好;18月龄公羊屠宰率平均为56.26%。

母羊初情期5~6个月,6~7个月可配种怀孕,母羊常年发情,初产母羊产羔率在200%以上,经产母羊270%。

经过我们的试验,采用羊TMR颗粒饲料舍饲育肥,可以使小尾寒羊及其杂交品种的日均增重达到300克/天,个别优秀品种日增重最高可达500克/天。

2、大尾寒羊

大尾寒羊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的河南、河北、山东三省相邻的平原农业区,为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其特点是尾大、多胎,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羊毛和裘皮质量较好。

大尾寒羊头稍长,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公母羊均无角,体躯较矮小,胸窄后躯发育良好,尻部倾斜,脂尾肥大,超过飞节,个别拖及地面。

尾重平均8千克左右。

被毛多为白色,杂色甚少。

成年公、母羊体重平均为72.0千克和52.0千克。

成年公、母羊剪毛量平均为2.5千克和1.9千克。

同质毛型又分为A型和B型,母羊的产羔率为190%左右,成年公羊屠宰率平均为54%。

3、湖羊

湖羊是太湖流域重要的家畜之一,为中国稀有品种之一,具有早熟、四季发情、多胎多羔、繁殖力强、泌乳性能好、生长发育快、有理想产肉性能、肉质好、耐高温高湿等优良性状,分布于我国太湖地区,终年舍饲。

湖羊属于蒙古羊类群的短脂尾羊,畜牧学分类上为羔皮、肉食兼用的粗毛羊。

湖羊在太湖平原的育成和饲养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由于受到太湖的自然条件和人为选择的影响,逐渐育成独特的一个稀有品种,所以称为“湖羊”。

湖羊体格中等,头狭长,鼻梁隆起,多数耳大下垂,公母羊均无角,颈细长,体躯狭长,背腰平直,腹微下垂,尾扁圆,尾尖上翘,四肢偏细而高。

被毛全白,腹毛粗、稀而短,体质结实。

羔羊生长发育快,三月龄断奶体重公羔25千克以上,母羔22千克以上。

成年羊体重公羊65千克以上,母羊40千克以上。

屠宰率50%左右,净肉率38%左右。

一般湖羊的增重效果都不怎么理想,但是采用羊TMR颗粒饲料后,湖羊的平均日增重能够达到280克,最高能够达到350克。

这对湖羊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增重效果。

湖羊性成熟早,四季发情、排卵,终年配种产羔。

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可年产二胎或两年三胎,每胎一般二羔,经产母羊平均产羔率220%以上。

湖羊毛属异质毛,每年春、秋两季剪毛,公羊1.25~2千克,成年母羊2千克,被毛中干死毛较少,平均细度44支,净毛率60%以上。

适宜织地毯和粗呢绒。

羔羊生后1~2天内宰杀剥制、加工的羔皮(小湖羊皮)质量最优,毛纤维束弯曲呈水波纹花案,弹性强,洁白美观,是制作皮衣的优质原料,誉为软宝石而驰名中外。

4、中国美利奴羊

该羊主产区是内蒙古的嘎达苏种畜场、新疆的巩乃斯种羊场和紫泥泉种羊场、吉林的查干花种羊场。

由上述4个羊场育成的中国美利奴羊新品种,其父本是澳洲美利奴羊,母本分别是波尔山羊、新疆细毛羊、军垦细毛羊和东北细毛羊。

中国美利奴羊体呈长方形,公羊有螺旋形角,母羊无角,公羊颈部有1~2个横皱褶或发达的纵皱壁。

髻甲宽平,胸宽深,背长直,尻宽平,后躯丰满,肷部皮肤宽松。

四肢结实,肢势端正。

羊毛密,呈明显大、中弯曲。

油汗白色或乳白色。

头毛、腹毛和四肢毛着生良好。

成年公羊体重92千克,母羊43千克;育成公羊69千克,母羊37.5千克。

2.5岁羯羊(阉割公羊)屠宰率为44%,净肉率为34.8%。

产羔率为117%~128%。

中国美利奴羊的生产性能已达到国际同类细毛羊的先进水平,且遗传性稳定,对提高我国现有细毛羊的羊毛品质和产毛量具有重大影响。

它不仅适应牧区条件,并且对各种自然生态条件均有良好的适应性。

5、新疆细毛羊

新疆细毛羊育成于新疆伊犁巩乃斯羊场,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毛肉兼用型细毛羊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产毛多、毛质好、体格大、繁殖力高、遗传性稳定等优点。

新疆细毛羊具有一般毛肉兼用细毛羊的特征,躯体结构好,体质健壮,骨骼结实。

头较宽长,公羊有螺旋形大长角,母羊无角,颈下有1~2个皱褶,髻甲和十字部较高,四肢强健,高大端正,蹄质致密结实。

新疆细毛羊剪毛后的周岁公羊平均体重为45.0千克,母羊37.6千克;成年公羊平均为93.0千克,母羊46.0千克。

周岁公羊平均剪毛量为5.4千克,母羊为5.0千克;成年公羊平均为12.2千克,母羊为5.5千克。

净毛量,周岁公、母羊平均为2.8千克和2.6千克;成年公、母羊为6.1千克和3.0千克。

净毛率,周岁公、母羊平均为50.9%和51.1%;成年公、母羊为49.8%和54.0%。

羊毛长度,周岁公、母羊平均为8.9厘米和6.9厘米;成年公、母羊为10.9厘米和8.8厘米。

羊毛细度在58~70支之间,以64支和60支为主。

母羊的产羔率平均为135%左右。

成年羯羊屠宰率平均为49.5%,净肉率平均为40.8%。

二、引进品种

1、夏洛来羊

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法国引入,目前主要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饲养。

全身被毛白色,头部皮肤粉红色或灰色,额宽无毛,耳大而长,唇端或耳缘有的带有黑色斑点。

公母羊均无角,体躯圆桶状,肉用体型良好。

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110~140千克和80~100千克,毛细而短,56~60支,毛长7厘米左右。

70日龄活重,单羔公母羊分别为26.53千克和24.17千克,双羔分别为22.32千克和21.26千克;4月龄活重,公母羊分别为36.96千克和33.68千克;6月龄活重,公母羊分别为48~53千克和38~43千克;7月龄活重,公母羊分别为50~55千克和40~45千克。

4月龄羔羊胴体重20~22千克,屠宰率55%以上。

6~8月龄期间性成熟,一般母羊体重达45千克以上即可配种,为季节性发情。

气候条件好的地方可达到二年三胎或一年二胎。

产羔率180%~234%。

羔羊出生后,即可随母羊在天然草场上放牧,断奶后可利用夏秋丰盛的牧草抓膘,此时不加补饲。

当牧草枯黄时,可采用放牧加补饲或完全舍饲的方式进行短期育肥。

补饲或舍饲的饲草、饲料,可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就地取材,利用农作物秸杆、青干草和农副产品以及适量的精料。

夏洛来与河北本地绵羊杂交一代,8月龄胴体重为20.76千克,比本地同龄绵羊增重6.79千克,提高48.60%;

夏洛来与湖羊杂交一代9月龄体重达21.34千克,比本地湖羊增重7.63千克,提高了55.65%;夏洛来与甘肃细毛羊杂交一代,10月龄胴体重达28.41千克,比细毛羊增重13.82千克,提高了94.72%。

2、杜泊绵羊

杜泊绵羊,原产地在南非,有角陶赛特羊和波斯黑头羊杂交育成,最初在南非较干旱的地区进行繁殖和饲养,因其适应性强、早期生长发育快、胴体质量好而闻名。

杜泊羊分为白头和黑头两种。

杜泊绵羊主要用于羊肉生产,它能十分有效地满足羊肉生产各方面的要求。

杜泊羊全年发情不受季节限制,母羊生产具有多胎性,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般产羔率能达到150%,初产母羊一般产单羔。

如果假定产羔率为150%,管理上能达到2年3胎,那么以一年计,一头母羊一年可产2.25只羊。

杜泊羔羊增重迅速,断奶体重高,这一点有肉用绵羊生产的重要经济特性,3月龄的杜泊肥羔体重可达36千克屠宰胴体约为18千克,品质优良。

羔羊不仅生长快,而且具有早期采食的能力。

一般条件下,平均日增重300克。

3-4月龄的断奶羔羊体重可达38kg,胴体重16kg,肉骨比为4.9-5.1:

1,屠体中的肌肉约占65,脂肪20,优质肉占43.2-45.9,肉质细嫩可口,特别适合绵羊生产肥羔生产,肉质细嫩可口,被国际誉为钻石级绵羊肉。

3、萨福克羊

原产于英格兰东南的萨福克、诺福克、剑桥和艾塞克斯等地。

系大型肉用品种。

以南丘羊为父本,当地体大、瘦肉率高的黑脸有角诺福克羊(NorflkHorn)为母本杂交培育而成。

是19世纪初期培育出来的品种。

在英国、美国是用作终端杂交的主要公羊。

公母羊无角,颈粗短,胸宽深,背腰平直,后躯发育丰满。

成年羊头、耳及四肢为黑色,被毛白色,但毛丛间含有色纤维,纺织价值低。

四肢粗壮结实。

体重成年公羊100~110千克,母羊60~70千克。

平均日增重250~300克,3个月龄羔羊胴体重达17千克,肉嫩脂少。

剪毛量3~4千克,毛长7~8厘米,毛细56~58支,净毛率60%。

产羔率130%~140%。

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1989年从澳大利亚引入百多只,除进行纯种繁殖外,还同当地粗毛羊杂交生产肉羔。

该品种在澳大利亚同细毛羊杂交培育成南萨福克羊。

4、无角陶赛特羊

无角陶赛特羊产于英国,但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饲养很多。

由雷兰羊和有角陶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再用有角陶赛特公羊回交选无角后代培育而成。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主要用作经济杂交生产羔羊的父本。

该品种羊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全年发情和耐热及适应干燥气候等特点。

无角陶赛特羊公、母羊均无角,颈粗短,体躯长,胸宽深,背腰平直,体躯呈圆桶形,四肢粗短,后躯发育良好,全身被毛白色。

成年公羊体重90~100千克,母羊55~65千克。

胴体品质和产肉性能好,4月龄羔羊胴体20~24千克,屠宰率50%以上。

母羊全年均可发情配种,产羔率为130%~180%。

成年羊剪毛量2~3千克,毛长7.5~10厘米,细度为48~58支。

国内引进无角陶赛特羊纯繁所产公羔平均初生重为3.75千克,105日龄平均日增重为319.05克,平均体重为37.25千克,母羔平均初生重为3.8千克,96日龄平均日增重为286.15克,平均体重为31.27千克。

无角陶赛特羊遗传力强,是理想的肉羊生产的终端父本之一。

无角陶赛特羊具有产肉性能和胴体品质好,早熟,生长发育快,全年发情,耐热和对气候干燥地区适应能力较强的特点。

5、特克塞尔羊

原产于荷兰特克塞尔岛。

20世纪初用林肯羊、来斯特羊与当地马尔盛夫羊杂交,经过长期的选择和培育而成。

特克塞尔羊头大小适中,公、母羊均无角,耳短,鼻部黑色。

颈中等长、粗。

体格大,胸圆,鬐甲平,也有鬐甲略微凸起的个体。

背腰平直、宽,肌肉丰满,后躯发育良好。

特克塞尔羊寿命长,产羔率高,母性好,对寒冷气候有良好的适应性。

成年公羊体重115~130kg,成年母羊75~80kg。

成年公羊剪毛量平均5kg,成年母羊4.5kg,净毛率60%,羊毛长度10~15cm,羊毛细度48~50支。

该品种母羊泌乳性能良好,产羔率150%~160%。

早熟,羔羊70日龄前平均日增重为300g,在最适宜的草场条件下120日龄的羔羊体重40kg,6~7月龄达50~60kg,屠宰率54%~60%。

羔羊肉品质好,肌肉发达,瘦肉率和胴体分割率高,市场竞争力强。

因此,该品种已广泛分布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国,是这些国家推荐饲养的优良品种和用作经济杂交生产肉羔的父本。

自1995年以来,我国黑龙江、宁夏、北京、河北和甘肃等省、市、自治区先后引进。

黑龙江省大山种羊场1995年引进特克塞尔品种绵羊60只,其中公羊10只,母羊50只。

14月龄公羊平均体重100.2kg,母羊73.28kg。

母羊产羔率200%。

30~70日龄羔羊的日增重为330~425g。

母羊平均剪毛量5.5kg。

第二节山羊品种

一、国内品种

1、关中奶山羊

该品种体质结实,毛短色白,皮肤粉红色,乳用型明显。

母羊乳房大,呈方圆形,质地柔软,乳头大小适中。

公羊头大颈粗,颈下有肉垂有的有角和髯。

胸部宽深,腹部紧凑,外形雄壮。

关中奶山羊优良的个体平均产奶量为:

一产450千克,二产520千克,三产600千克;高产个体在700千克以上。

第一胎母羊以第三个月泌乳量最高,第二胎和第三胎母羊以第二个月泌乳量最高,鲜奶含脂率为3.8%,总干物为12%。

成年公羊平均体重78.6千克,母羊为44.7千克。

屠宰率为49.7%,产羔率为178%。

2、崂山奶山羊

该品种羊体质结实,结构匀称。

额部较宽,公、母羊多无角,颈下有肉髯。

胸较深,背腰平直,肋骨丰满,腹大而不下垂。

后躯及乳房发育良好。

全身白色。

崂山奶山羊第一胎平均泌乳量为557千克,第二胎和第三胎平均为870千克。

日产奶量平均为3.5千克,最高达9.3千克。

泌乳期为8~10个月,乳脂率为4.0%。

成年公羊平均体重为75.5千克,母羊为47.7千克。

成年母羊屠宰率为41.6%,产羔率为180%。

3、槐山羊

槐山羊主要产区为河南省周口地区的沈丘、淮卫、项城、郸城4县。

槐山羊所产板皮好,历史上多集中于沈丘县的"槐店镇",因而命名为槐山羊。

槐山羊体格中等,分为有角和无角两个类型,公母羊均有髯,额宽鼻直,面部凹,眼大有神,结构匀称,呈圆桶形,四肢端正,蹄质结实,呈蜡黄色,毛色以纯白为主,占90%左右,也有黑、青、花色者。

有角山羊具有三短的特征,即颈短、腿短、腰身短;无角型山羊有三长的特征,即颈长、腿长、腰身长。

成年公羊平均35千克,母羊26千克。

当年羔羊生长发育快,9月龄可长到成年体重的90%左右。

7~10月龄的羯羊平均体重为17.40千克,屠宰率为48.7%,净肉重为39.02%。

母羊初配年龄一般为5~6个月,产羔率为239%。

通过使用羊TMR颗粒饲料,槐山羊的日增重可以达到295克左右。

槐山羊板皮品质好,其板皮致密,柔软,韧性和弹性大,分层性好,每张板皮可分为6~7层。

是世界上高级"京羊革"和"苯胺革"的原料。

4、中卫山羊

中卫山羊主要产于宁夏的中卫、同心县、海源、甘肃的靖远、景泰县及邻近地区。

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裘皮羊品种,该羊终年在荒漠、半荒漠地带放牧饲养,适应性强。

中卫山羊体格中等,身短,近似方形。

额部着生毛绺,垂到眼部,额下有髯;公羊有向上、向后、向外伸展的螺旋大角,母羊为镰刀形细角;被毛多为白色,少数纯黑或杂色。

成年公羊体重42.7~54.3千克,母羊27.5~37.0千克,产绒量成年公羊为164~200克。

母羊140~190克,粗毛产量公羊为400克,母羊为300克。

成年羯羊屠宰率为45%左右,母羊产羔率为103%。

中卫山羊裘皮品质很好,初生羔毛股自然长度4.4厘米,羔羊生后35天左右,毛股自然长度达7厘米以上,毛股坚实具有整齐的弯曲,形成美丽的花穗,此时宰剥的毛皮称为中卫山羊的二毛皮,皮板质地柔软而致密。

5、成都麻羊

成都麻羊原产于四川省成都平原及附近山区,是乳肉、皮兼用的优良地方品种。

成都麻羊公母羊多有角,有髯,胸部发达,背腰宽平羊骨架大,躯干丰满,呈长方形。

乳房发育良较好,被毛呈深褐色,腹毛较浅,面部两侧各有一条浅褐色条纹,由角基到尾根有一条黑色背线,在髻甲部黑色毛沿户胛两侧向下延伸,与背线结成十字形。

成年公羊体重40~50千克,母羊体重30~35千克,成年羯羊屠宰率54%成都麻羊性成熟早,一般3~4个月出现初情期,母羊初配年龄8~10个月,全年发情产羔率210%。

产奶性能也较高,一个泌乳期5~8个月,可产奶150~250千克,含脂率达6%以上。

6、济宁青山羊

该品种为羔皮羊,是我国山羊中较小的一种。

被毛由黑白二色混生而成青色,其角、蹄、唇也为青色,前膝为黑色,故有"四青一黑"的特征。

由于被毛中黑白二色的比例不同,又分为正青色、粉青色和铁青色三种。

公、母羊均有角、髯,角向后上方生长并向两侧微微交叉。

公羊额部有卷毛覆盖,母羊额部多有粉青色白章。

颈部较细长,背平,尻微斜,腹部较大,四肢短而结实。

羔羊生后3天内宰杀剥取青猾子皮。

青猾子皮毛细短,紧密适中,在皮板上构成美丽的花纹。

花纹类型分波浪花、流水花、片花和平毛。

波浪花为理想花纹类型。

该种山羊生长快,性成熟早。

初情期一般在生后2~3月龄,4月龄时即可配种。

一般第一胎产双羔,第二胎后多为多羔,最多者一胎可产6~7羔,平均产羔率为227.5%。

在一般条件下可年产两胎。

母羊泌乳性能良好。

二、引进品种

1、波尔山羊。

波尔山羊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专用肉用山羊品种,有“肉用山羊之王“的美称 原产于南非,现已在澳洲、北美洲、德国以及一些非洲地区饲养。

我国1995 年初从德国引进含波尔羊94%血的高代杂交羊,分别饲养在陕西和江苏。

波尔山羊短毛。

一种全身为棕红色,有角、耳朵下垂; 一种基本为白色,头部一般为红褐色并有白色条带,颈部、 胸部及腹部有红褐色斑点(块) 。

一般有角,耳朵下垂。

体躯结构良好,背宽而平直, 主要部位肌肉丰满,整个体躯圆厚而紧凑。

据加拿大测定,波尔山羊的平均日增重为:

3月龄前为255克,3~6 月龄为225克,6~9龄为205克,9~12月龄为190克。

41 千克活重羊屠宰率达52.34%。

一般常年发情, 一年二胎或二年三胎, 产羔率180%~200%。

 母性良好,产奶量高,性情温和,使用寿命长,生育年限 10年。

波尔山羊适应于多种气候条件,性温顺,群居性强,易管理。

 波尔山羊可与绵羊、牛、马等一起放牧饲养。

 波尔山羊特别适宜灌木较高且稠密和草场比较贫瘠的地区,比其他山羊和绵羊利用粗纤维能力强。

波尔山羊对普通山羊改良效果显著。

据试验,3月龄杂交一代公羔体重16.85 千克,母羔15.02千克。

5月龄杂交一代公羔体重25千克,母羔22.68千克。

第三章羊场建设与设备

第一节羊舍选址和布局

一、选址要求

1、羊舍要选择地势较高、南坡向阳、排水良好和通风干燥处建造。

环境潮湿对羊的生长、繁殖、防病不利,忌在低洼涝地、山洪水道、冬季风口处建舍。

舍址应远离居民点或其他种畜、禽场。

2、要有足够的清洁水源,并有完备的电源设备。

3、实际调查该地有无传染病、寄生虫病发生过,尽量选择四周无疫病的地方做场址。

4、远离居民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及交通主干道,便于防疫。

5、要考虑交通运输方便,有良好的道路相通,便于饲料及羊只的运输。

二、羊舍布局

羊场要统畴考虑羊舍的布局。

通常要考虑办公室、住房等生活区的位置,要求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能看到全场的其他房舍。

交通便利,房前房后均有通道。

风向良好,生活区应安排在上风头处,房舍朝向有利于采光或遮光。

肉羊肥育场主要有育肥羊舍、病羊隔离舍、饲料库、饲料加工车间、兽医室、贮粪池等,要合理布局,有利生产、防病。

第二节羊舍建造

羊具有喜欢游走、耐寒冷、忌潮湿、怕闷热的生物学特性,所以羊舍要适合羊只的生存条件,有足够的生活和生产空间。

一、羊舍建筑

1、建筑地点地势相对较高,通风干燥,避风向阳,要接近放牧地、饲草料库和清洁水源,应建在羊场生活区的下风向处和天然水源的下游。

2、羊舍要有足够的面积和高度,以舍饲为主时还要有足够的运动场地。

羊舍面积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干燥,保证冬春防寒保暖和夏季防暑降温为原则。

羊舍高度不低于2.5米,每只羊面积0.5~2平方米,运动场面积不小于羊舍面积的2倍。

3、羊舍门窗、地面及通风设施,既要有利于保持舍内干燥、保温、防暑、采光和排除舍内有害气体,又要便于饲养操作。

大群饲养时一般舍门宽度2~3米,窗户面积一般为地面面积的1/5,下缘离地高度1.5米。

运动场墙体应全部或部分为通风花墙。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舍顶设有调节装置的气穿,以避免冬春季贼风侵袭。

二、羊舍类型

羊舍建设类型依气候条件、饲养要求、建筑场地、建材选用、传统习惯和经济实力等条件而定。

在南方以防潮和隔热为目的,在北方以冬季保温为主要目的。

所以羊舍的类型有很大不同。

1、房屋式羊舍:

此种羊舍使用者较多,多在北方平川地区及土质不好的地方使用,在建造时从保温方面考虑的多,主要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的长方形布局,前面有运动场和饲槽。

2、棚式羊舍:

棚式羊舍适宜在气候温和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