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629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含答案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

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

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B.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

C.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

【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确立,以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以政治制度的理性超越了信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故C正确。

A、B项说法正确,但只是某一方面的变化,均排除;D项说法绝对,排除。

【答案】C

2.汉代皇帝若遇到天降灾异,常会下诏书罪己:

“天下治乱,在朕一人。

”认为灾异责任全归于自己一人之身。

这从侧面反映出

A.汉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皇权神圣化的逐步加深

C.君主权力受到有效制约

D.阴阳五行学说影响广泛

【解析】“汉代皇帝若遇到天降灾异,常会下诏书罪己”这说明当时的皇帝把天降的灾异与自己的统治结合起来,这说明天人感应的思想已经深入皇帝的内心了,故选B;由题干没法得出自然灾害频繁,排除A;单从皇帝下诏书罪己无法得出君主权力受到了有效的制约,排除C;题干中的这个现象无法说明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排除D。

【答案】B

3.东汉豪强地主经营的田庄,组织大规模的多样化生产……既种植谷物、蔬菜、经济作物,又从事纺织、酿造、制药等生产。

此类田庄的增多

A.直接导致了商品交换范围的缩小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

C.顺应了豪强地主垄断农业的潮流

D.提供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解析】豪强地主经营的田庄属于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完全可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不需要和外界直接交换,这种模式会直接导致商品交换范围的缩小,故A正确;田庄经济只是满足自身需要,不会限制田庄之外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排除B;豪强地主只是控制庄园内部的农业,对于庄园之外不能进行垄断,排除C;田庄经济显然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排除D。

【答案】A

4.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排除B;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排除D。

【答案】C

5.有学者称:

“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教训相符合

B.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适度分权

C.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D.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

【解析】材料“内重外轻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导致亡国的危险”信息说明过分剥夺地方权力会导致地方军事能力下降,导致亡国危险。

显然材料的意思是适当给地方权力,故B正确;材料论述的现象符合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特点,故A错误;材料论述的是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问题,故C错误;材料的主张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不是“外重内轻”,故D错误。

【答案】B

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

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

记述

出处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警,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乏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A.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

B.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

C.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

D.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

【解析】表格中《文献通考》是从积极角度说明地方制度被割除带来的积极作用,《朱子语类》从地方权力被收之后促使地方无权,导致外族入侵时地方没有足够对抗的实力,故D正确;实行分化事权并不能铲除割据基础,排除A;宋初君臣的构想是加强中央集权,却失去了对抗外族入侵的实力,排除B;材料中信息显然没有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排除C。

【答案】D

7.宋代农学家陈敷说:

“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

”元代农学家王祯说:

“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

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明代农学家沈氏说:

“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

”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代的农业生产中

A.人地矛盾的显现

B.精耕细作的传承

C.稻麦种植的减少

D.技术交流的增加

【解析】材料“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均体现了要多投入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体现的是农业生产中的精耕细作的特点,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多地少的矛盾,A不正确;CD均与材料无关。

【答案】B

8.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

这一变化

A.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B.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

C.不利于理学精神的推广

D.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

【解析】朱、王二人都信奉天理,即传统儒学伦理,排除A;王阳明强调“格心”获得天理,有利于强化儒学对个人思想的影响,故B正确;朱、王从不同角度阐释天理,有利于理学的推广,排除C;材料反映朱、王二人对获得天理的路径有分歧,而非对天理的内容有分歧,排除D。

【答案】B

9.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答案】B

10.1871年8月,清政府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负责留美学生在美期间的中文学习和西式教育。

1872年至1875年,清廷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9岁至15岁的幼童赴美留学。

这说明

A.所学幼童多为官宦子弟

B.清廷实行教育救国政策

C.洋务派认同美国的制度

D.清廷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解析】清廷派幼童赴美留学,是当时开展的洋务运动的组成部分,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因此派幼童赴美留学接受西式教育是清廷寻求强国御辱之道的表现,故答案为D项。

A、B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洋务运动的主旨是“中体西用”,洋务派没有认同美国的制度,排除C项。

【答案】D

11.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

这反映出

A.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西方“主权”思想开始引入中国

C.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解析】材料中的“主权”并不等于“天朝上国”,排除A;甲午之后“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并不能说明西方“主权”思想引入中国是开始于甲午战争之后,排除B;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但并不是近代中国分水岭,且材料无法体现“分水岭”的特点,排除C;材料中的“主权”指国家和民族主权,这说明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故“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故D正确。

【答案】D

12.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

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

该年画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解析】《海上第一名园》明显是写实的风俗画,不是以形求神的文人画,排除A;清末追求时尚还未成为国民共识,排除B;由图中的路灯和电线可知,此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最新的交通工具是汽车,而年画中并没有,排除C;年画中张园建筑风格偏向西化,与传统风格合为一体,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场景,有马车、有人力车,有礼帽、马褂、路灯、电线等,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故D正确。

【答案】D

13.“战争的胜利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上文旨在

A.鼓舞中国人民的志气

B.驳斥国内各种错误言论

C.指导战争的正确路线

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根据材料“战争的胜利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可出得出,文中主旨强调抗战胜利的根本是动员全民族的力量,故进一步巩固民族统一战线,故D正确。

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材料并没有针对某一种言论,排除B。

材料没有具体做出哪种路线指导,排除C。

【答案】D

14.1962年同1960年相比,中国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下降17个百分点。

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下降4.7个百分点。

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减缓

B.计划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

C.国民经济结构实行了调整

D.“大跃进”导致经济持续衰退

【解析】1962年同1960年相比,中国工业产值和重工业产值都在下降,这是因为1960年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里的调整就是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故选C;这里的下降不是增长速度的问题,而是在工农业产值中的占比情况,排除A;这时的变化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调整,并不是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排除B;大跃进是导致了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但是这种情况1962年就有了转机,所以D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C

15.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

“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

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

”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各国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进一步提倡了民主与平等的原则,推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故A正确;中苏两国开创友好局面是在1950年,排除B;C项错在“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于2001年,排除D。

【答案】A

16.古代雅典法律规定:

每个公民从出生起,城邦就是他的最高监护人,要按城邦的需要来抚养和教育。

这反映出雅典

A.父母失去教育权利

B.注重培养公民意识

C.法律有违人文精神

D.公民教育制度完备

【解析】据材料“每个公民从出生起,城邦就是他的最高监护人,要按城邦的需要来抚养和教育”可知雅典注重培养公民的意识,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父母失去教育子女资格,且与史实不符,排除A;法律并没有违背人文精神,解读有误,排除C;材料涉及城邦对公民教育的作用,并未涉及完备的教育制度,排除D。

【答案】B

17.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

这表明,罗马法

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解析】罗马法“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说明罗马法规范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故D正确;罗马法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A;罗马法“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排除B;C项错在“世界各国”。

【答案】D

18.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

“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

这些谚语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解析】“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等谚语是16世纪德国社会流行的,这反映出宗教改革前德国民众对基督教会腐败的痛恨,但人们还是信仰上帝的,故C正确,排除A;欧洲首次思想解放是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排除B;法国启蒙运动是在18世纪,排除D。

【答案】C

19.有学者统计过,“1700年时,英国总人口中尚有60%的人在田野中耕作,而到18世纪末时,只剩不到33%”,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

A.近代交通促进人口迁移

B.环境污染导致了人口的死亡

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工业化发展加剧了耕地的减少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工业人口逐渐上升,故C正确;材料变化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排除A;环境污染不是材料中现象主要原因,排除B;工业化促使人口流动,并不是土地减少,排除D。

【答案】C

20.1760年以前,英国中间阶层的人数大约占下院人数的八分之一,但到了18世纪末,他们的人数翻了一倍,约占下院人数的四分之一。

中间阶层的部分成员可以购买爵位,渐渐接近贵族边缘。

这一变化有助于

A.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

B.限制国王的行政实权

C.议会民主制逐渐完善

D.扩大贵族的政治影响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间阶层在下议院的人数越来越多,反映了议会民主的范围不断扩大,这是议会民主制逐渐完善的体现,C正确。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担任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首相,标志责任内阁制形成,与材料不符,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国王的信息,故无法推断出限制国王的行政实权,排除B。

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贵族的政治影响力不断下降,排除D。

【答案】C

21.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

英美两国的做法

A.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B.有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

C.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途径

D.刺激了各国的出口贸易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降低关税是为了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打开世界市场,这客观上使其他国家提高了关税;经济危机中,美国等国提高关税是为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这又使其他国家纷纷建立了关税壁垒,故A正确;这些做法不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排除B;这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有效途径,反而加重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排除C;关税壁垒减少了各国的出口贸易,排除D。

【答案】A

22.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规定用少数民族母语发展国家建设,逐渐实现了列宁提出的民族平等政策。

1935-1937年几乎所有的民族语言都从拉丁字母转用了俄文字母,1938年根据联共(布)中央和人民委员会的决议,俄语是苏联所有学校从一年级起必修的课程。

这种变化反映了

A.少数民族语言阻碍社会主义建设

B.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已经形成

C.民族语言的社会功能已基本丧失

D.列宁的民族平等政策被彻底破坏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少数民族语言阻碍社会主义建设的信息,排除A;材料反映1935-1937年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影响到语言的学习,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民族语言的社会功能的丧失,排除C;D中“彻底”太绝对,排除。

【答案】B

23.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解析】图中数据变化说明联合国成员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量剧增,认真观察图中变化可知,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非洲国家数量增多,即第三世界壮大,故A正确;欧共体成员增加和联合国成员国增加无关,排除B;材料和世界贸易无关,排除C;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且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

【答案】A

24.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

由此可知,该学者

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解析】由材料信息全球化使“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可知,该学着客观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故A正确;材料没有批判反全球化的信息,排除B;C项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排除;该学者没有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排除D。

【答案】A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

第25题、第26题为必考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7题~第29题为选考题,每题均为15分,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

25.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5分)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粟、麦)

215(南方稻谷)

1167.7

3.855

1.925

1.925

90%

隋唐

124(北方粟、麦)

328(南方稻谷)

1450.92

6.42

3.21

3.21

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挟其大量余资,与新式机械,在通商口岸渲染了些资本主义的色彩。

……迨欧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因此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乘机抬头,使中国渲染了很浓的资本主义化的色彩。

……于是农村中的劳动力,初则剩余的劳动者都涌到城市里去了,继则农村中的青年劳动力,即是生产的中坚份子羡慕着都市的繁荣,投身工业的比较能够多得些工资,也都向都市中乱涌,向资本家出卖其劳动力,终则以农村衰落,而建筑于农村上的工业,日形没落,……因此,从农村涌到都市的劳动者,都成了可怜的失业之群。

所以农村劳动力胡乱的拥进都市,一方面,使农村中失却生产的中坚份子——青年劳动力,而另一方面产生了大批的失业之群,这当然是人口变动的变态。

——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

材料三有学者在研究“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这一主题时,得出以下结论:

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

——摘自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农村人口迁移对经济方面的影响。

(5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建国以来农民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

(8分)

【答案】

(1)趋势:

粮食亩产提高;人均粮食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

(6分)

原因:

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技术进步;经济重心南移。

(6分)

(2)消极影响:

使农业劳动力减少,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工业的发展。

积极影响:

客观上推动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城市化进程。

(5分)

(3)得:

政治上,宪法规定国家性质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现在农村实行基层民主化选举。

经济上,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三大改造,农村走上合作化道路;改革开放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改革使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4分)

失:

大跃进时期,以工业化为中心,忽视农业生产和农民个体利益;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农业生产增长缓慢。

(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下表为17-19世纪初的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中国

西方

清军入关

《大清律》的颁布

顺治帝颁布禁海令

军机处设立

八股取士

康乾盛世

广州“十三行”设立

乾隆时《医宗金鉴》问世

殖民扩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美国1787年宪法

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12分)

【答案】

示例1:

论题:

中国与西方历史发展走向不同。

论述:

17-19世纪初,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思想文化实行专制;科技发展趋于停滞。

这些因素导致中国社会发展迟滞。

同时期的西方,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工业革命的进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对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扩大;近代科技迅速发展。

这些因素推动西方国家走在世界前列。

结论:

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滞后,使中国社会仍处于农耕文明阶段;西方开始向工业文明过渡,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示例2:

论题:

政治制度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论述:

17—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推动西方向工业社会转型。

同时期的中国,固守传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设立军机处,强化君主专制;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厉行文化专制。

这阻碍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使科技发展趋于停滞,未能实现中国社会转型。

结论:

西方通过政治制度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社会转型;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