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896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

《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精品.docx

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精品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考试科目、试卷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将考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屐,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传说中的人物②建立了夏朝

③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④舜的儿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春秋战国时期,对促进民族融合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A.兼并战争B.铁器使用C.各国变法D.商业兴盛

3.秦朝施政主要依据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B.墨家学说C.道家学说D.法家学说

4.西汉时取消了一些残损肢体肉刑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5.随炀帝开凿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攻打高丽B.巡游江南C.巩固统一局面D.搜刮各地财富

6.泉州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是在

A.南朝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7.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科学世著是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梦溪笔谈》D.《农政全书》

8.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1生活在明末清初

2参加过抗清斗争

3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

4受到文字狱迫害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9.《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10.在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A.洋务派兴办的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外商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11.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的维新变法根本措施是

A.改革封建的政治制度

B.发展新式工矿交通业

C.变科举、开学校

D.办报刊、立学会

12.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中都曾宣布独立的省份是

A.江苏B.安徽C.广东D.江西

13.民国初年两次帝制复辟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B.孙中山高举反复辟旗帜

C.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激化

D.全国人民一致反对

14.中国近代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和徐寿的共同经历在于

1参加制造中国第一台蒸汽机

2同清政府的祥务机构有联系

3翻译过西书

4主要成就在数学方面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

15.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北洋军阀控制各省政权

C.思想文化一度繁荣

D.北京政府更迭频繁

16.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与目标包括

①领导工人运动②打倒封建军阀③争取民族独立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17.共产党人开始参加国民党的改组工作是在

A.1992年秋改组国民党会议期间

B.1923年秋国民党特别会议期间

C.中共“三大”召开期间

D.国民党“一大”召开期间

18.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皆有各阶级阶层广泛参加

19.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万分包括

①国营经济②合作经济③个体经济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0.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重点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

A.城乡关系B.经济关系C.阶级关系D.民族关系

21.邓小平说,1957年后我们开始犯“左”的错误,其标志性事件是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

B.整风运动的开展

C.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2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它

A.全面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

B.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C.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D.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3.下列各项,客观上已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破产的是

A.“九·一三”事件

B.恢复邓小平等老同志的职务

C.“四五”运动

D.粉碎“四人帮”

24.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

①政治协商②民主监督③参政议政④维护统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5.14、15世纪欧洲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标志是

①自然力利用的增多②机器的使用

③行业分工更细④社会分工扩大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

26.文艺复兴时期宣传人用知识武装起来便有伟大力量的作品是

A.《乌托邦》B.《巨人传》C.《哈姆雷特》D.《愚人颂》

27.启蒙学说发展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

A.反对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

B.宣传天赋人权

C.提倡自由平等

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28.热月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雅各宾派专政已成为过时的政治体制

B.埃贝尔派被镇压削弱了革命政权的社会基础

C.罗伯斯尔庇尔派已陷入孤立

D.资产阶级反对最高限价进行反扑

29.亚洲革命风暴遭到失败主要是由于

A.王公贵族掌握领导权

B.力量对比过于悬殊

C.未形成进步的斗争纲领

D.斗争较为分散

30.在17至19世纪的欧洲文坛上

1古典主义注重抒发个人思想情绪

2启蒙文学批判专制制度

3浪漫主义表现主观理想和个人感情

4现实主义着力批判社会阴暗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1.下列关于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临时政府把社会革命视为严重威胁

B.德国共产党无力组织工人武装起义

C.革命领袖过早被害

D.军队服从临时政府的指挥

3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到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33.导致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诸因素中,相同的是

A.政府和议会已产瘫痪

B.社会生活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C.军人在国家政治中占主导地位

D.法西斯政党成为法西斯运动的核心

34.《联合国家宣言》和亚非会议决议共同推崇的原则是

A.以集体行动消除对和平的威胁

B.反对殖民主义

C.维护人权和国家独立

D.联合利用各国资源

35.“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由于

1美国试图称霸世界

2苏联政治军事力增强

3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4美苏展开核军备竞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36.二战后,促使韩国、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同因素是

A.采用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B.利用本国的廉价资源吸引外国投资

C.利用了西方国家经济转型的有利时机

D.接受国外大量军事订货

37.下列事件,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是

1巴拿马运河新约签订

2葡萄牙在非洲殖民统治结束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4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7项,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在试卷右上角填上座位号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第38题10分,第39题13分,第40题12分,共计35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

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

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

(晁错对汉文帝说)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依附上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汉书·食货志》

回答:

根据材料,结合商鞅、晁错所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两人的重农主张。

(10分)

 

39.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

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

……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度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决议(1956年9月)

材料二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经验再一次表明,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

─中共中央向八大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1958年5月)

材料三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在本质上,依然是政权问题,就是资产阶级要推翻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而要大力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最重要的,是要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人民日报社论《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1967年11月6日)

回答:

①据材料一、二从1956年中共八大到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中共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有哪些变化?

影响如何(8分)

②据材料二、三从八大二次会议到“文革”,中共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又有哪些变化?

在实践上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5分)

 

40.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在经济秩序中,这样一个时代已经到来,在美国巨大的生产能力、贸易能力不受到伤害的同时,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崛起了,以致成为使美国感到相当不舒服的竞争对手。

……作为工业、农业大国的法国不能够,也不愿意看到欧洲经济成为本国经济在一种“大西洋共同体”的体制中遭到瓦解。

─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讲话(1963年7月)

材料二

如果听任美国工商企业在我们西欧国家的关键工业部门称王称霸的话,那么,西欧和英国都不会有光明的前途。

决定西欧工业发展方向和速度的将不是我们而是他们了。

─英国首相威尔逊的讲话(1969年11月)

材料三

6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大批涌入欧洲,欧洲的公司董事、银行家、欧洲经济共同体官员们和各国政府都充分了解这种局势。

他们认为,建立更大的公司来对付日益激化的国际竞争,是关键所在。

1967年由14个钢铁企业合并成为英国钢铁公司,垄断了英国粗钢生产的90%以上。

法国在1971年通过合并组成的库尔曼公司,是当时西欧最大的有色金属、合金钢材及化工产品的集团。

1964年,联邦德国的爱克发与比利时的盖瓦特公司合并,成为欧洲企业跨国合并的先驱,它与美国的柯达公司实力不相上下。

而由英意两家企业合并而成的邓禄普皮雷利公司,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三大橡胶公司。

─据《跨国公司》

回答:

与二战后初期相比,20世纪60年代西欧、美国经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对此,西欧国家采取了什么对策?

(12分)

 

三、问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第41题13分,第42题15分,第43题13分,共计41分。

41.简述我国古代水稻种植情况的发展变化,(7分)并说明原因。

(6分)

 

42.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党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此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们的政治立场和主张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试结合当时政治形势的发展对这一过程加以叙述。

(15分)

 

43.18世纪末世界上只有荷、英、美、法四个资本主义国家,而半个世纪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形成。

试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原因和两条途径。

(13分)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答案:

(共74分)

1.B2.A3.D4.B5.C6.C7.B8.C9.D10.C

11.A12.C13.D14.D15.B16.C17.A18.D

19.C20.B21.C22.B23.A24.A25.A26.B

27.D28.A29.C30.D31.B32.A33.B34.C

35.C36.A37.D

二、材料解析题:

(共35分)

38.答案要点:

(10分)

商鞅处于战国兼并战争时代,认为只有发展农业,国家才能强大,百姓从事家业,则易于治理和驱使。

这是赢得兼得战争的保证。

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日后统一奠定了基础。

(5分)

晁错处于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时期,主张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人民基本生活要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

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文景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5分)

39.答案要点:

(13分)

(1)中共八大关于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

(3分)经过严重扩大化的反右派斗争,八大二次会议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2分)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出现失误,影响和干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受到挫折。

(3分)

(2)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关于阶级斗争的错误论进一步发展,认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本质上依然是政权问题,要进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文化大革命”。

(3分)在实践上造成了建国以后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2分)

40.答案要点(12分)

(1)战后初期,西欧衰落,美国经济力量强大,对西欧加以扶植和控制。

(分)

(2)60年代,西欧经济实力增强:

美国仍对西欧各国实行经济控制和渗透;竞争日趋激烈。

(3分)

(3)西欧国家不愿再受美国控制,决定迎接挑战。

(4分)

(4)西欧国家通过国内企业合并和跨国企业合并的办法,应对国际竞争。

(4分)

三、简答题:

(共41分)

41.答案要点:

(13分)

(1)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人已种植水稻。

(1分)南朝时期,水稻栽培种植有了提高。

(1分)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期不断推广种植。

(1分)南宋时,水田增加,苏湖地区稻米产量很大。

(2分)明代南方种植双季稻、三季稻。

(2分)

(2)原因:

兴修水科:

政府提倡推广;中外经济交流,生产工具改进和技术的提高。

(6分)

42.参考答案:

(15分)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建国,民盟代表和其他民主人士参加了政治协商议。

(2分)

国民常破坏政协决议,先后制造“校场口血案”、“下关惨案”和“李闻血案”,并非法召开“制宪国大”。

民盟等民主党派拒绝参加伪国大,反对其通过的宪法。

(4分)

全国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于1947年强令解放民盟。

次年初民盟在香港重建总部,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决裂,与共产党合作。

(4分)

随着解放战争节节胜利,民主党派认识到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接受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其领导人陆续到达解放区,并于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分)

43.答案要点:

(13分)

(1)原因:

19世纪前期,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扩展到法、美、德等国,使资本主义力量大为增强。

(5分)

(2)途径:

1资本主义力量增强促成德、意、日、俄等一系列国家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

(4分)

2资本主义各国加强殖民扩张,在掠夺的同时也冲击了当地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