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9902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docx

浙江省金华地区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浙江省金华地区2021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第22个“世界读书日”,金华市首届“最美诗词·最暖家书”大赛bān()奖晚会点亮金华市少儿图书馆。

这是一个书香满溢的曼妙“图书馆之夜”,优美诗词,动听朗诵,温暖家书,倾(A.qīnB.qīng)情阅读,吸引了众多市民驻(A.zhùB.zù)足观看。

以阅读为基础,“最美诗词·最暖家书”融入了文化自信,释放了城市温情,hóng()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真善美”,大赛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引领书香文化,体现文化担当。

二、句子默写

2.古诗文默写。

(1),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2)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关雎》中以“,”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6)《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7)诗人们大都离不开酒,李清照借酒怡情,“常记溪亭日暮,”;李白借酒消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三、选择题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能名其一处也名之者谁

B.执策而临之策勋十二转

C.香远益清益慕圣贤之道

D.杂然相许吴广以为然

四、名著阅读

4.名著阅读。

(1)他说那泾河龙诬告我许救转杀之事,是朕将前言陈具一遍。

……崔判官教朕回阳世,千万作一场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孤魂……(唐太宗)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

(《西游记》第十一回)

文段中推选的“有道高僧”是谁?

这位高僧在“水陆大会”后发下什么誓愿?

(2)我挣脱了跟着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约翰。

这轮到我处于支配地位了。

我的力量在起作用,在发挥威力了。

我告诉他不要再提问题,或是再发议论了。

我希望他离开我。

我必须而且也宁愿一个人呆着……我从感恩中站起来——下了决心,随后躺了下来,并不觉得害怕,却收到了启发——急切地盼望着白昼的来临。

白昼来临,拂晓时我便起身了……

这段文字中“我”下的“决心”具体指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阳光下看人

韩志金

①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固然有其客观标准,但也与观察者看人的角度有一定关系。

用灰暗心理看人,从人的短处着眼,所看到的缺点自然多于优点,短处多于长处;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所看到的优点一定多于缺点,长处多于短处、,而用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用人之所长。

避人之所短。

②唐代柳宗元在《梓人传》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一个名叫杨潜的“二把刀”木匠,连自己的床都修不好,却声称能造屋,且所要工钱是一般工人的三倍。

柳宗元听了大笑,觉得这是个贪图钱财、喜欢吹牛的家伙。

后来,在一个很大的造屋工地上,柳宗元又看到这位老兄,只见他发号施令,指挥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奋力做事,有条不紊。

柳宗元大为惊叹。

对这个人应当怎么看?

如果把他看成一个“棒槌”弃之不用,无疑埋没了一位出色的工程组织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

③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方略,其重点应该在扬长。

因为人的长处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扬长不仅可以避短、抑短、补短,而且能够强化人的才干和能力,使人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地成长和发展。

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

这里需要区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优势”与“劣势”分明的人。

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人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特长具有明显的领域性,一旦离开所适应的领域,这些特长可能变得没有意义。

正所谓: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一名职业作家能写出灵动激越的文字,但对图书销售却可能一窍不通。

同样,一位营销高手能在图书市场上叱咤风云,但点灯熬夜写出的文字却可能不值几何。

用人就要根据人的特长领域区别任用,使其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到弥补或规避。

另一种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人。

古人说,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

一个有着明显长处和强项的人,也常有明显的短处和弱点。

有才干的人往往恃才自傲;有魄力的人容易不守常规;意志坚定的人容易固执己见;为人谦和的人又多胆小怕事……人的优点越突出,缺点往往越明显。

用人就要破除“任人唯全”的束缚,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给“虎”一座山,给“鲨”一片洋,让其长处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而不能把无伤大雅的毛病看重,无关痛痒的问题看大,无足轻重的缺点看死,更不能削足适履。

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才能用好更多的人。

谁要是指望找到没有缺点的人才任用,那恐怕就得永远孤军奋战了。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6.本文第②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7.请联系上下文说说本文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8.结合本文所讲道理,谈谈如何看待自己或者他人的长处和短处。

窗前的母亲

(1)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2)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

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

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3)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

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

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上睡着了。

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4)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a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

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5)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

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

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

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

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

有时候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

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是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6)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

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子一棍子,没枣子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7)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

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过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

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

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8)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

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b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

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那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9)当然,更明白了:

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

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作者肖复兴,原文有改动)

9.文章第(6)段说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子女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又说那是“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前后是否矛盾?

为什么?

10.揣摩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体味a句中“切割”一词所包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2)b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11.第(9)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12.文章开篇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

六、诗歌鉴赏

古诗文阅读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

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②荦(luò)确:

山多大石的样子。

13.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

14.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七、文言文阅读

古文阅读。

恶圆

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

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

及见之,趋焚之。

责元子曰:

“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

宁方为皂②,不圆③为卿④,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

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

少喜之,长必好之。

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

嗟!

嗟!

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吾岂次山之友也!

元子召季川⑤谓曰:

“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

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⑥,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选自《唐文粹》,有删改)

(注释)①元子:

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

②皂:

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

③圆:

圆滑。

④卿:

公卿,泛指高官。

⑤季川:

元结的堂弟。

⑥预:

参与。

15.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

(1)乳母为圆转之器。

(2)及见之,趋焚之。

(3)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

(4)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1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友人公植是一个怎样的人。

八、作文

19.请你通过具体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展现你自己及同学们参加体育中考的情景。

(至少用两种描写方法、100字左右)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句电影台词:

“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

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含有地名、校名、人名等内容的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颁BA弘

【解析】试题分析:

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

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推断。

遇到形声字或会意字,可以凭经验和印象写出正确的字。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使用汉字的中国人,有责任写好汉字,来体现我们的国民素质。

此题有的字笔画比较多,有的是生僻字,平常就得多写几遍。

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学好汉字、写好汉字是义不容辞、至关重要的事。

汉字是我国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传承文明的重要工具。

汉字是世界上唯——种能作为艺术的文字。

写时要注意汉字笔画的条理清晰,书写要规范,不写错别字,不写繁体字。

2.

(1)烟笼寒水月笼沙

(2)欲辨已忘言(3)必先苦其心志(4)马作的卢飞快(5)悠哉悠哉辗转反侧(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沉醉不知归路举杯消愁愁更愁

【解析】试题分析:

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此处注意“辨”“辗转”“罔”“殆”等字的书写。

3.C

【解析】

试题分析:

C项“香远益清益慕圣贤之道”两句中的“益”都是“更加”之意。

A前者是“说出”,后者是“命名”。

B前者是“鞭子”,后者本义为竹简,此处名词用为动词“记下”。

D前者是形容词词尾,后者是“对、正确”。

4.

(1)玄奘誓死去西天取回真经。

(2)“我”下的“决心”具体指:

简·爱离开圣·约翰去找罗切斯特。

【解析】试题分析:

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

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

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点睛:

中外名著是世界文学之林中的珍奇瑰宝,它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近年来名著题越来越为命题者所青睐。

名著阅读题常见的题型有识记辨别类、理解概括类、感悟评点类等。

答这种题,必须要熟悉原著的情节内容。

死记硬背作者。

5.用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从人的长处着眼,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

6.举例论证;作用:

用典型的事例具体而有力地证明了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的道理。

7.有出类拔萃的才能的人,必然会遇到因不合时宜而招致的困境。

(或“一个有着明显长处和强项的人,也常有明显的短处和弱点。

”)

8.示例:

我认为看待自己,不仅要肯定自己的长处,更要明确地知道,自己也有短处。

就像文章中所写的,“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固然有其客观标准,但也与观察者看人的角度有一定关系。

”而我们看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时,容易过于主观,放大自己的优点,淡化甚至无视自己的缺点,极易导致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心态。

所以我们一定要正视自己的长处,更要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短处。

【分析】

5.试题分析:

答案在首段的段末。

这是放论点的常见地方。

用人的正确态度是:

从人的长处着眼,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

点睛:

议论文是初中阶段考查的比较重要的文体,其三要素之一“论点”经常会成为初中阶段大大小小的考试的重点考查对象。

议论文中常见的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分别如下:

1.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2.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3.用开头小故事引出中心论点。

4.在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提出中心论点。

5.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6.文章未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论述。

初中考查的议论文比较简单,因此,最常见的是1、2、3、5这几种提出方式,学生阅读议论文时可优先到这些段落去提取。

6.试题分析:

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作用。

“唐代柳宗元在《梓人传》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此明显为例证(或举例论证、事实论证)。

作用:

用典型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的道理。

7.试题分析:

题干:

分析“古人说,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之含意。

此句需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分析。

答案要有思辨色彩。

答案:

有出类拔萃的才能的人,必然会遇到因不合时宜而招致的困境或“一个有着明显长处和强项的人,也常有明显的短处和弱点”。

8.试题分析:

探究题,此题的答案比较开放。

关键是能够有理有据地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讲明白,绝对不能离开原文来断定答案;立场要鲜明,根据要真实有效。

点睛:

解答探究性阅读题,其实就像在写一篇小议论文,行文的结构一般来说应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应题,表明观点;结合论据,分析论证;总结点题。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1、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2、分点列出事实特点依据,陈述理由;3、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做合理分析;4、总结自己的观点;5、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书写工整。

9.不矛盾。

“新闻”是从母亲的角度来说的,“平淡无奇的小事”是从子女的角度来说的。

母亲成天站在窗前,所见所闻非常有限,所以在子女看来是平淡无奇的小事,在母亲看来就是新闻了。

这样写,突出了母亲生活的单调、寂寞。

10.

(1)表现出了人物面对窗外自然风景被新建的楼房破坏和遮蔽的无奈、痛苦之情。

(2)比喻。

生动形象地将失去母亲的窗比作没有画幅的镜框和没有牙齿的瘪嘴,突出了母亲在子女心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思念。

11.收束全文,点明主旨,深化文意。

12.

(1)因为母亲不能下楼,她对外界的感知就是通过“窗”,“窗”是联系母亲和外界的纽带。

(2)“窗”是母亲目送子女出去、盼望子女归来的地方,“窗”是联系母亲和子女的纽带。

(3)“窗”还连接着母亲的现在和过去,窗前的一切,会使她联想起一些陈年往事。

【分析】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还原到第(6)段,找到“新闻”在语境中的具体所指来回答,再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为什么会说这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最后我们联系文章主旨,联系对比这一写作手法来分析。

结合文章内容来看,对于不出门的母亲来说,窗前所见的“平淡无奇的小事”都是“新闻”。

因为母亲老了,楼层高,楼梯陡,行动不便,很少下楼。

她每天很寂寞地坐在窗前,将看见的这些小事讲述给孩子们听,她觉得是一种乐趣。

10.

(1)本题考查理解人物情感的能力。

a句写的是“我”家楼房对面正在搞建设的脚手架,正是因为有了它的遮挡,母亲看不见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也看不到远处。

为此,作者替母亲感到痛苦。

所以这句话可以从表达的感情的角度来赏析。

(2)本题考查赏析文中精彩语句的能力。

赏析词语时的一般方法为:

方法+效果+情感。

但在鉴赏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详细的描写。

这个句子很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没有了母亲的窗比喻成“没有画幅的镜框”“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去世的遗憾和追念。

11.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作用。

文章结尾的作用一般从结构上、内容上来考虑即可。

第(9)段是一个总括性的段落,作者总结上文,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母亲坐在窗前望着子女归来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1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从母亲的角度来考虑。

母亲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她了解外面的世界主要靠“窗”;借助“窗”,她不但了解了外界发生的一些琐碎的事情,还能目送子女们上下班,看见孩子们归来就去给他们开门;透过“窗”,母亲看到窗前的一切,“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她年轻时的回忆”,“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

13.清幽,宁静

14.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

【解析】

13.试题分析:

阅读前两句诗句,理解其内容,从“清”“尽”等字可看出其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清幽,宁静的环境特点。

考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试题分析:

根据古诗常用的借景抒情的方法,从诗人所写景物中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本诗后两句写景明快生动,毫无阴晦之感,从中即可理解诗人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

考点: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

16.制作跑,疾走讨厌大概

17.我怎么知道次山你将来不会说圆滑的话、做圆滑的事,一辈子都圆滑呢?

18.他烧圆转之器,不愿与秉持这种处世之道的人为友的决绝态度,可以看出他的正直,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特点。

【分析】

15.试题分析:

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

16.试题分析:

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此题多古今异义,所以一定不要以今释古。

如“趋”是“跑,疾走”之意。

17.试题分析:

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安”“异日”“终身”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以终身乎”疑问句的翻译。

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8.试题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题。

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一个怎样的人”,看某人都做了什么,再就是从某人做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元子家里有位乳母,制作了一个圆转玩具来引逗婴儿高兴,婴儿很喜欢。

母亲就让乳母召集一些幼童陪伴婴儿一同玩乐。

朋友公植,听说有取乐婴儿的玩具,便请求看看;等看到圆转玩具,就急忙把它烧了,并责怪元子说:

“我听说古代有个憎恶圆的读书人唱道:

‘宁可正直沦为奴隶,不能圆滑谋求显荣。

’更严重的,有人终生不仰望天空,说:

‘我厌恶天是圆的。

’有人告诉他天是空阔无边的,人不能看到尽头,远远望去天幕四面垂落,因此说天是圆的,其实天并不圆啊。

他回答说:

‘天即使不圆,但被人称作圆的,我也讨厌。

’次山你怎么能随意制作圆转玩具,听任用它取乐婴儿,使婴儿从小就喜欢圆,长大必定爱好圆。

教婴儿学圆,已陷入不义;亲自玩圆,又丧失了正直的品德。

唉、唉,次山啊!

回家喜欢婴儿玩圆,出外一定喜欢小人趋奉圆滑。

我怎能知道次山你以后不是说话圆滑、行事圆滑、动也圆滑、静也圆滑地度过一生呢?

我哪能做次山的朋友啊!

元子召唤季川对他说:

“由于我让婴儿耍戏圆转玩具,公植尚且这样骂我和我绝交;唉!

我与你如果圆滑应付事物,圆滑迎合时俗,不圆滑的事不参与,不圆滑的事不去做,公植大概会拿着矛或戟来刺杀我们的。

19.答案不唯一。

【解析】

试题分析:

对人物的描写,可以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几个方面塑造,展现人物的品格,抒发人物的感情。

最好能做到以下几点:

(1)将同学们活动的情景形象地描写出来;

(2)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

(3)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20.参考例文

锦绣河山

从小生长在喧嚣城市中的我们,仿佛这里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但是只要你出去走走,就会发现另一片锦绣河山。

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不会在华山上迎风远眺,见群山茫茫,晨星寥落。

更不会看见酷似巨龙脊背的苍龙岭。

俯瞰众山,层峦叠嶂,恰似莅临沧海而沐浴劲风,不禁想起杜甫《望岳》中的“西岳危棱竦处尊,诸峰罗列似儿孙。

”来到这里你便会发现,那喧闹的都市只是世界的一角。

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不会看到秀丽的漓江。

古往今来,她陶醉了多少诗人、画家?

徐霞客从桂林到阳朔畅游漓江,流连十日之久,称漓江是“碧莲玉笋世界”。

乘着小船你会看见峭壁插江,像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