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036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docx

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专题-中国地理-中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黑龙江哈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的水量平衡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松花江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②河流径流量最小,最主要原因是()

A.流域面积小B.河流长度最短

C.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D.水土流失严重

(蚌埠二中2012届高三年级月考(十月))

读图13,回答29-31题。

29.新疆地区主要地理特征是()

A.平原和山地为主,森林广布

B.山地和盆地为主,荒漠广布

C.高原和山地为主,冻土广布

D.平原和高原为主,黄土广布

30.新疆旅游丰富,其中最能反映新疆风情特色的是()

A.麻辣菜肴、茶馆小吃和吊脚楼房

B.掉袖袍装、喇嘛寺庙和石砌碉房

C.雪山戈壁、坎儿井渠道和清真寺

D.马头琴声、那达慕节庆和蒙古包

图13

31.关于南疆和北疆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属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均属季风气候区

B.分属我国热量带中的暖温带和中温带,多属干旱地区

C.四周高山封闭多风蚀地貌和流动沙丘,地势相当崎岖

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绿洲农业发达,是我国商品粮基地

 

(兰州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九月月考)26.读亚洲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1)国家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流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额尔齐斯河注入____________洋。

(3)图中的气候主要属于____________(类型);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析该地区盛产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5)湖泊②为世界第二大咸水湖,湖泊名称是_______。

近年来,该湖生态持续恶化,出现“白色沙暴”,请解释原因。

 

【答案】

(1)a哈萨克斯斯坦b吉尔吉斯斯坦c塔吉克斯坦

(2)乌拉尔河北冰洋

(3)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降水稀少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4)气候干燥,光热充足,沙质土壤

(5)咸海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河流沿岸用水消耗过多,导致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

(2012届河南省卫辉一中第一次月考)27.(15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闹海风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特有天气现象之一。

2010年1月和2月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分别出现几次。

闹海风是一种回流性大风并伴有吹雪、雪暴等天气。

闹海风,又称诺海风。

蒙古语,意思是疯狗的狂叫声。

 

闹海风是如何形成的?

吉木乃县气象局局长告诉记者,在吉木乃县城以东,自北向南依次排列着哈土山、马斯阔孜山、加勒哈甫山和萨吾尔山。

这些山体均是自东向西,两山之间的峡谷,就是闹海风区。

每到冬季,蒙古高原都会持续形成高压天气。

蒙古高压的释放过程,向西就会形成越过准噶尔盆地的东风。

在准噶尔盆地广阔的大地上,东风成不了什么气候。

可向西,到了吉木乃县闹海风区,经峡谷挤压,风力骤然增强,加上沿途夹带的沙雪,形成了闹海风。

 

材料二 新疆版图

 

(1)阿勒泰地区的闹海风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它会给当地带来怎样的影响?

(5分)

条件是:

 

  影响:

 

(2)判断甲地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3分)

地貌类型:

  形成过程:

(3)新疆草原分布有什么规律?

(2分)

(4)根据新疆自然状况,分析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影响。

(5分)

 

(2011—2012湖北省起点考试)26.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问题(8分)。

(1)A山脉是(名称),它是我国重要地理界线,请列举一项(2分)。

(2)D所在地形区是重要农业区,试评价该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3分)。

 

(3)简要说明E河流的特征(3分)。

26.

(1)(2分)贺兰山(1分)内流区与外流区或季风区与非季风区(1分)

(2)(3分)有利:

地形平坦;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

不利:

降水少。

(3)(3分)属内流河;依靠高山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

(2012上海南汇一考)

(十一)阅读我国新疆堆吾尔自治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新疆南北幅员辽阔,文化多彩,邻国众多,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西大门。

31.众多国家与我国新疆接壤,它们分属亚洲分区中的()

A.西亚、中亚地区

B.东亚、南亚、西亚、中亚地区

C.东亚、西亚、北亚地区

D.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地区

32.新疆地区主要地理特征是()

A.平原和山地为主,森林广布

B.山地和盆地为主,荒漠广布

C.高原和山地为主,冻土广布

D.平原和高原为主,黄土广布

33.新疆旅游丰富,其中最能反映新疆风情特色的是()

A.麻辣菜肴、茶馆小吃和吊脚楼房B.掉袖袍装、喇嘛寺庙和石砌碉房

C.雪山戈壁、坎儿井渠道和清真寺D.马头琴声、那达慕节庆和蒙古包

34.关于南疆和北疆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属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均属季风气候区

B.分属我国热量带中的暖温带和中温带,均属干旱地区

C.四周高山封闭多风蚀地貌和流动沙丘,地势相当崎岖

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绿洲农业发达,是我国商品粮基地

35.天山北坡比南坡降水稍多,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36.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新疆地区的,其源头水源补给来源主要是。

37.南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棉花产地,从气候条件看,当地,有利于长绒棉的生长。

根据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类,北疆地区制糖工业属于主导型工业。

38.通往新疆的我国铁路大动脉是铁路,该铁路是第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往西延伸可通往的邻国是国。

39.2010年我国设立了喀什经济特区,这一重大措施将对新疆社会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改善当地地广人稀状况,适当平衡我国人才分布

B.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缓解人口老龄化加速趋势

C.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改变胡焕庸线的地理分布

D.造成新疆劳动力持续短缺,引发东部民工潮澎湃西涌

 

29.(1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丝路重镇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附近,人口13万多,面积3.12平方公里,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

敦煌附近有莫高窟、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等著名景观。

莫高窟是敦煌艺术的精华,它有大小洞窟几百个,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宝库。

材料二“丝绸之路”中国部分示意图

材料三玉门关景观图

(1)古诗中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

试运用有关地理原理加以解释。

(3分)

(2)目前,春节期间到敦煌旅游的游客较多,请你分析说明此时影响游客观光的不利天气状况。

(4分)

(3)近期,我国的有关部门对古丝绸之路上的旅游景点做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

请简析其主要意义。

(4分)

(4)简要分析玉门关景观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5分)

【答案】

(1)“春风”对应的是夏季风;(1分)玉门关位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附近;(1分)玉门关两侧的然地理状况差异明显等。

(1分)

(2)春节期间大多处在冬末和初春时节;(2分)此时河西走廊地区多低温、寒潮、大风降温和沙尘暴等天气现象。

(2分)

(3)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1分)保障旅游质量;(1分)有利于合理调配交通流量;(1分)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等。

(1分)

(4)有利条件:

敦煌莫高窟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附近还有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酒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地;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等。

不利条件:

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市场距离远);交通的通达性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接待能力较差;莫高窟洞区面积小,环境承载量有限。

(5分,意思相近者可酌情给分)

【解析】该组题目以丝绸之路西北的旅游景观为背景,考察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及在旅游过程中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对学生了解历史保护旅游资源提高公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题中,春风是指夏季风,不度玉门关就指夏季风影响不到玉门关以西的地区,玉门关正好处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上

(2)题,敦煌旅游景点主要是观赏石窟,春节期间去旅游,处于冬春之交,此时风大,且光照较强对于保护文物有很大的不利影响,且温度较低受寒潮影响低温风沙大对旅游者会产生不利影响(3)敦煌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量较低,接待游客数量有限,限制旅游者的数量对保护当地的旅游资源有很大的意义,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4)评价一地区旅游资源的有利不利条件主要从旅游价值,集群情况,交通通达度,环境承载量评价。

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多,地域集群状况好,但所处地区人口少客源地少,环境脆弱影响了旅游的发展。

27.(14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湖泊上游河段漏画一条支流,请予以补画。

(1分)

(2)下列组合,符合图示地区垂直自然景观变化的是()(1分)

A.林地——草甸——高寒荒漠——冰川[

B.荒漠——草甸——森林——草甸——高寒荒漠——冰川

C.草地——草甸——高寒荒漠

D.荒漠——草甸——高寒荒漠——冰川

(3)试分析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和主要的外力侵蚀类型。

(8分)

(4)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试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4分)

【答案】⑴图略[注意:

要画在山谷内等高线最大弯曲处,注意与干流的关系。

](1分)

⑵B(1分)

⑶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地势南高北低(4分)[答对两条即可得4分]

风力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冰川侵蚀作用(6分)

⑷盛行西风带来水汽(或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地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4分)

【解析】该题是以我国天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为情境,考查读图绘图能力、地形地势特征、外力作用、降水的类型和条件等内容。

(1)题,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考生可以沿河流从下游往上游找,找没有标注河流的山谷即可。

(2)题,从经纬度来判断,图示区域天山北坡,其山麓是荒漠,故选B。

第(3)题,从图中等高线的数值来判断,图示区域是以山地为主;等高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可确定其地势特征;一般来说,山地是以侵蚀作用为主的,风力侵蚀不可避免,图中有河流,故流失侵蚀也有;在此纬度,海拔5000米以上应有冰川分布,故冰川侵蚀也会有。

第(4)题,天山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其西北边界是有明显缺口的断块状山地,这为西风的进入提供了条件;而天山北坡恰好是其迎风坡。

 

27.(15分)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丝路重镇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附近,人口13万多,面积3.12平方公里,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

敦煌附近有莫高窟、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等著名景观。

莫高窟是敦煌艺术的精华,它有大小洞窟几百个,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宝库。

材料二:

“丝绸之路”中国部分示意图和玉门关景观图。

(1)古诗中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

试运用有关地理原理加以解释。

(3分)

(2)目前,春节期间到敦煌旅游的游客较多,请你分析说明此时影响游客观光的不利天气状况。

(4分)

(3)近期,我国的有关部门对古丝绸之路上的旅游景点作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

请简析其主要意义。

(4分)

(4)简要分析玉门关景观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4分)

【答案】

(1)“春风”对应的是夏季风;(1分)玉门关位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附近;(1分)玉门关两侧的然地理状况差异明显等。

(1分)

(2)春节期间大多处在冬末和初春时节;(2分)此时河西走廊地区多低温、寒潮、大风降温和沙尘暴等天气现象。

(2分)

(3)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1分)保障旅游质量;(1分)有利于合理调配交通流量;(1分)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等。

(1分)

(4)有利条件:

敦煌莫高窟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附近还有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酒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地;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等。

不利条件:

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市场距离远);交通的通达性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接待能力较差;莫高窟洞区面积小,环境承载量有限。

(答对其中4点即得4分,意思相近者可酌情给分)

【解析】该组题目以丝绸之路西北的旅游景观为背景,考察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及在旅游过程中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对学生了解历史保护旅游资源提高公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题中,春风是指夏季风,不度玉门关就指夏季风影响不到玉门关以西的地区,玉门关正好处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上

(2)题,敦煌旅游景点主要是观赏石窟,春节期间去旅游,处于冬春之交,此时风大,且光照较强对于保护文物有很大的不利影响,且温度较低受寒潮影响低温风沙大对旅游者会产生不利影响(3)敦煌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量较低,接待游客数量有限,限制旅游者的数量对保护当地的旅游资源有很大的意义,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4)评价一地区旅游资源的有利不利条件主要从旅游价值,集群情况,交通通达度,环境承载量评价。

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多,地域集群状况好,但所处地区人口少客源地少,环境脆弱影响了旅游的发展28.(10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图中堰塞湖的成因。

(4分)

(2)试分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4分)

(3)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

(2分)

【答案】

(1)山体滑坡、崩塌,堵塞河道形成(4分)

(2)不利影响:

容易诱发新的滑坡;(2分)湖坝崩溃造成洪水危害(2分)

(3)加强监测;及时疏通河道;注意疏散居民(每个要点1分,满分2分)

【解析】本组题目以山区形成的堰塞湖为背景,考察了堰塞湖的形成原因,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从发展的角度,如何消除危险等内容,题目从实际出发,与山区的现实紧密相关,有助于学生养成学至于用得好习惯。

(1)题,从图上看堰塞湖是由于滑坡形成的堰塞坝阻止了上游的河水在低处形成了湖泊,在山区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从而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2)题堰塞湖往往在山区形成,且地势总体较高,并且水量较大,若遇上多雨天气,湖水剧增,很容易漫过堰塞坝,形成洪水,给下游造成破坏,使下游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害,受湖水的浸泡山体不稳定,很容易形成新的滑坡,造成更大的损失。

第(3)题,堰塞湖的存在对下游地区来说危险性很大,对于所有的自然灾害来讲,都有两类主要的措施,一是工程措施,如修建拦湖坝,开挖新河进行疏导;另一类是非工程措施,如加强监测,进行灾害教育,疏导居民离开受灾地等。

此处形成堰塞湖容易形成洪灾,因此要有必要的监测,积极疏导下游居民离开,尽量减少损失。

29.(12分)读“中国棉花种植区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棉花种植区划图

(1)请用线段将图中字母所对应的区域连接起来。

(5分)

L珠江流域

S长江流域

K华北地区

V塔里木、准噶尔盆地

Y黄土高原、辽河平原

(2)试简要分析我国棉花种植区的空间分布规律。

(7分)

【答案】

(1)

(2)棉花种植区具有明显的带状分布特点(3分);大致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2分);具有纬度地带性的分布特征。

(2分)【解析】该题是以中国棉花种植区划图为情境,考查中国的主要区域的分布和地理事物的地带性空间分布规律等内容。

(1)题,对照图例认真读图,确定各图例的主要所在区域。

(2)题,地带性分布规律不仅表现在自然带的分布上,也在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上能表现出来。

宁夏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和“塞北江南”的美誉,是祖国大西北一颗璀璨的明珠。

宁夏灌溉农业发达,历史悠久,素为中国西北重要农业区。

回答23~25题。

23.下列农产品中,不是产自宁夏的是()

A.春小麦、水稻、玉米B.油菜、甜菜、西瓜

C.甘草、胡麻、枸杞D.甘蔗、发菜、莜麦

24.下面不属于宁夏发展农业生产有利条件的是()

A.光照充足B.土层深厚C.地形平坦D.降水较多

25.宁夏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盐渍化C.地下水位下降D.土壤板结

【解析】该题组是以“塞上江南”——宁夏为情境,考查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

第23题,甘蔗是喜温喜湿、需水肥量大的糖料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热带地区以及亚热带的四川盆地,发菜、莜麦等在宁夏有分布。

选D。

第24题,贺兰山东,接近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属于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

选D。

第25题,由于地处半干旱地区,依靠黄河发展灌溉农业,不合理的灌溉易造成土壤盐渍化。

选B。

(2011苏北四市模拟)28.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图16),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图16

(1)R河段的河谷类型是▲(填字母),该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是▲。

(3分)

 

(2)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是▲。

M点海拔范围是▲米。

(2分)

(3)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简要评价图示区域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4分)

有利方面:

不利方面:

(4)简述兰州市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3分)

28.(12分)

(1)C(1分)径流量较大且季节变化大;流速较大;含沙量小;有结冰期等

(任答2点,2分)

(2)西南高、东北低(1分)3000~4000(1分)

(3)有利方面:

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较大(2分)

不利方面:

水分不足,热量不足(2分)

(4)矿产资源丰富;水能丰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任答3点,3分)

(陕西师大附中高三年级十月月考)23.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6分)

材料一: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

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

甲、乙两图为喀什地形图、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图15)。

材料三:

“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个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材料二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

此区域河流径流特征是。

(2)简述甲区域地形特征,A处的地貌类型为。

(3)阅读材料二中乙图,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

(4)分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5)喀什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

23.(26分)

(1)冰川积雪融水夏季水量大,冬季断流(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河流越到下游越小(蒸发、下渗强烈

(2)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地势自西北、西南向东倾斜(或西高东低)冲积扇(3)早期:

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后期:

外力作用流水沉积(4)地处暖温带,热量较充足;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山麓冲积地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较充足(5)地处绿洲,农业基础好;地理位置特殊,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中国西大门);交通比较便利,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

16.新疆全区总面积166.04万平方公里,为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建国以后,新疆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示意图

材料二

甲乙

(1)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和土壤的相互关系分析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分)

(2)材料二中甲图的少数民族是,图乙中的地貌是,说明其成因。

(3分)

(3)新疆地区有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

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该地资源大量输往______________地区,这对资源输出地区有什么重要的地理意义。

(6分)

16.【解析】第

(1)题,只要能说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和土壤的相互关系即可。

(2)题,可以直接读图得出甲图是维吾尔族;乙图为风蚀地貌,其成因是风化和风力的侵蚀作用所致。

第(3)题,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新疆地区有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目前正进行西气东输,其对输出地区的意义是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13分)

(1)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挡,海洋水汽很难到达,气候干旱;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河流短小,水量不大;气候干旱导致植被稀疏,多荒漠;气候干旱和植被稀疏,导致土壤发育程度低。

(4分)

(2)维吾尔族风蚀地貌风化作用和风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

(3分)

(3)石油、天然气东部沿海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6分)

民勤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沙源地之一。

阅读资料回答1~3题。

年份

石羊河年均径流量(/108m3)

流入民勤年均径流量(/108m3)

1957

13.31

4.64

2000

13.03

0.98

1.石羊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2.民勤地区成为沙尘暴沙源的根本原因是()

.热量不足

.降水不足

.植被覆盖率较低

.人类活动不合理

3.针对民勤地区日益严重的荒漠化,应采取的可行措施有()

.在山体上撒草木灰,增加融雪量

.跨流域调水

.培育耐旱作物

.提高水价,统一调配流域水资源

1~3【解析】1选

,2选

,3选

第1题,民勤地区位于甘肃祁连山脚下,其河流补给方式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丰水期出现在气温最高的夏季,冰雪融水最多。

第2题,从表中数据比较可知,50年来石羊河的上游水量变化不大,而下游减少严重,主要是由于上有过量取水导致。

第3题,民勤地区出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取水过量,导致下游水资源紧张,对此提高水价、统一调配流域水资源是最可行有效的办法。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

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

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据此完成4~6题。

4.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①②

.②③

.③④

.①④

5.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6.在所列的哈尼族文化习俗中,对农业生态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新年祭祀树神

.长街酒宴庆新年

.稻田养鱼

.土司制度

4~6【解析】4选

,5选

,6选

第4题,该区域处在我国西南地区,地势起伏较大、降水较多,水土流失严重,故该处的森林主要功能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同时还可以净化地表径流。

第5题,河谷地带气候湿热、山顶处海拔高,降水多,气候冷湿,均不适合人类居住,半山腰以上的森林对径流起到净化作用。

第6题,新年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