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222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docx

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

2019年二年级下册分类词语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

姓名          学号

一、请写出四个描写春天的词语:

二、根据意思填写四字词语:

1、突然响起巨大的雷声。

(        )

2、灯的光线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      )

3、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

(       )

4、华美的灯高高地照映着。

(      )

三、请写出四个描写团结合作的词语:

四、根据例子填空:

(本)(末)倒置  舍(  )逐(  ) 贪(  )失(  )  出(  )入(  ) (  )昏(  )暗  争(  )恐(  )  深( )浅(  ) 顶(  )立(  ) (  )口( )声   (  )因(  )果 (  )顾(  )盼  眼(  )手(  ) 

五、请写出四个勤奋好学的成语:

                              

六、请写出四个AABB重叠词:

               

四个ABB重叠词:

                    

七、填空:

1.杨柳(       ),春风(       )。

  

2.黄莺(       ),紫燕剪(     )。

3.(   )放胆来梳柳,(   )瞒人去润花。

4.春风一拂(     ),南燕双归(      )。

5.花要叶扶,(       )。

6.赠人玫瑰,(       )。

7.帮助别人的人,能(         )。

8.诚心能叫石头落泪,(          )。

9.(   )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

10.(           ),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11.天才是(     )的灵感加上(          )。

12.(        ),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附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

2019年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全册完整教案及教学设计

根据你知道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1)   学生自由汇报。

(2)   教师根据汇报内容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2.算一算。

通过算一算,掌握方法。

(1)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钱?

教师充分放手,先独立解答,在小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汇报。

(2)观察综合算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   卖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钱?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汇报。

说一说你又会得到怎样的结论?

学中做

1.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1)   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2)   独立计算。

(3)   议一议: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

3.完成练习二的第2题和第3题。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能够进行正确计算,提高计算的能力。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片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用你喜欢的颜色画一画下面各题先算什么,在讲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6+7×329-6×254÷9+318-6÷2

2.算一算,看谁算得最准确。

2×6+378×7-3442+40÷5

90-54÷656-2×640+2×6

学中做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21+7+7+7+7=21+()×()=21+()=()

(2)   65-8-8-8=65-()×()=65-()=()

2.完成练习题的第4题。

3.完成练习二的第5题。

做中得

综合练习。

1.把两个一步算式写成一个两步算式。

4×8=3264+20=84

60-32=2884-72=12

2.完成练习题的第6题。

 

项目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课题或页次)

教学时间

备注

1

3.1—5

分苹果——分草莓

4课时

2

8—12

租船——小熊购物

4课时

3

15—19

花店买花——练习二

4课时

4

22——26

过河——认识路线

4课时

5

25——4.2

练习课——数一数

4课时

6

5——9

拨一拨——练习五

4课时

7

12——16

铅笔有多长—1千米有多长

4课时

8

19——23

练习六——走进乡村

4课时

9

26——30

买电器—回收废电池

4课时

10

5.3——7

11

5.10——14

小小图书馆——练习七

4课时

12

17——21

认识图形(角)——练习八

4课时

13

24——28

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4课时

14

31——6.4

欣赏与设计——运白菜

4课时

15

7——11

买洗衣机——整理与复习

(二)

4课时

16

14——18

美丽的植物园——统计图表

4课时

17

21——25

总复习

4课时

18

28——7.2

复习

4课时

19

7.5——9

复习

4课时

根据你知道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1)   学生自由汇报。

(2)   教师根据汇报内容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2.算一算。

通过算一算,掌握方法。

(1)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钱?

教师充分放手,先独立解答,在小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汇报。

(2)观察综合算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   卖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钱?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汇报。

说一说你又会得到怎样的结论?

学中做

1.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1)   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2)   独立计算。

(3)   议一议: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

3.完成练习二的第2题和第3题。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能够进行正确计算,提高计算的能力。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片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用你喜欢的颜色画一画下面各题先算什么,在讲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6+7×329-6×254÷9+318-6÷2

2.算一算,看谁算得最准确。

2×6+378×7-3442+40÷5

90-54÷656-2×640+2×6

学中做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21+7+7+7+7=21+()×()=21+()=()

(2)   65-8-8-8=65-()×()=65-()=()

2.完成练习题的第4题。

3.完成练习二的第5题。

做中得

综合练习。

1.把两个一步算式写成一个两步算式。

4×8=3264+20=84

60-32=2884-72=12

2.完成练习题的第6题。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使学生能够进行正确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片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熟练掌握混合运算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对话平台

学中做

1.画一画先计算什么,在计算出来。

27+3×446+26-2436÷4-6

98-27-1648+32÷887-7×9

2.啄木鸟医生。

对的画对号,错的画错号。

12-6×28×4+1520-10÷5

=6×2=32+15=10÷5

=12()=47()=2()

3.选者正确答案。

(1)停车场上有大汽车40辆,还有4排小汽车,每排5辆,停车场上一共有多少辆?

正确列式为()

①40×4+5②(40+4)×5③40+5×4

(2)二年一班有5个小组,每组8人,其中有24人是男同学,其余的都是女同学,女同学有多少人?

正确列式为().

①24-8×5   ②8×5-24    ③8×5+24

(3)8瓶饮料24元,一袋饼干5元,饼干比一瓶饮料贵多少元?

正确列式为()

①24÷8+5②24÷8-5③5-24÷8

做中得

综合练习。

列式计算。

(1)   25加上6与7的积,和是多少?

(2)   36除以9得商再减去3,差是多少?

(3)   5乘以7减6,差是多少?

(4)   42加上48除以6的商,和是多少?

 

过河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

切入举偶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

看看图,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

对话平台

1.说一说。

通过看图,理解题意。

(1)   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指名汇报。

(2)   试着做一做。

2.想一想。

由情境入手,领会理解运算顺序。

(1)   议一议。

29+25÷9这样列式对吗?

(2)教师小结。

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运算顺序,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

3.试一试。

试着做一做(29+25)÷9。

学中做

1.做一做。

完成做一做的习题。

(1)   先说一说计算顺序。

(2)   再独力计算。

2.比一比,算一算。

16+24÷818—9×230—6÷3

(16+24)÷8(18—9)×2(30—6)÷3

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   在〇里填“<”、“>”或“=”。

7+7+7+8〇7×4+17×9—〇7×7+7

30÷5+1〇30÷(5+1)9—2×4〇(9—2)×4

8+32÷8〇(8+32)÷818+36÷9〇(18+36)÷9

(2)判断。

①(8+6)×7与8+6×7都要先算乘法。

()

②81减去6乘以6的积,列式为:

(81—6)×6。

()

③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

2.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学生能够进行正确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片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商议节练习课,进一步巩固带小括号试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对话平台

学中做

1.先用你喜欢的颜色画出第一步求什么,再脱式计算。

完成练习三的第5题。

2.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3.完成练习三的第3题。

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   填一填。

①   在混合运算的算式里,要先算(),后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②   (64—40)÷4要先算(),再算()。

③   29+35÷5要先算(),在算()。

④   算式8×7—5的差式(),要使算式等于16,应该列式为()。

(2)   选一选。

①   2+3×4与(2+3)×4的得数()。

A.相等B。

不等

②   9×(3+4)和6+11—7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

A.除法B。

加法C.乘法D.减法

③   算式:

(6+3)×9的读法是()。

A.6与3的和乘9B.6加上3乘9C.6加上3的和乘9

(3)   列式计算。

①   52减去40的商再除以3,商是多少?

②   甲数是35,乙数是28,把它们的和平均分成9份,每份多少?

2.实践应用。

(1)   完成练习三的第4题。

先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2)   完成练习三的第7题。

 

三方向与路线

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教具:

课件、挂图。

学具:

制作方向板的纸板。

切入举偶

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熊现在站在哪里?

(学校)

那么,在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哪些建筑呢?

大家真聪明,你能填出下面四个建筑物的准确方向吗?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商店在学校的()面。

医院在学校的()面,邮局在学校的()面。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初步了解大致方向。

(1)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请仔细观察,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哪些建筑物?

先自己找一找,再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这些建筑物又在学校的那个方向呢?

请你仔细想一想。

2.议一议。

通过议一议及亲身体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1)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2)议一议。

谁说得对?

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在学生议一议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明确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做一做。

在做一做中,进一步明确八个方向。

用你手中的学具制作方向板。

学中做

1.试一试。

利用方向板。

(1)   在教室辨认八个方向。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那位同学。

练一练。

完成书中练一练。

 

认识路线

教学目标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片。

切入举偶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我们学校明天要来一批外地的小朋友,学校想让我们班的同学带着这批小客人乘坐1路车去动物园。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能向客人介绍一下1路车的行车路线吗?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在小组互动中学会认识路线。

(1)   请你在小组中说一说。

(2)   全班交流。

2.填一填。

通过填一填,进一步明确行驶方向及路线。

(1)   自己独立填一填。

(2)   小组内说一说。

(3)   全班交流。

3.玩一玩。

通过做游戏,是学生进一步明确行车路线。

(1)   公布游戏规则。

说出游览的起点是什么站,终点是什么站,汽车怎样行驶的。

前面一位同学行走路线的终点是后一位同学行走路线的起点,手尾接龙,依次进行。

(2)   开始游戏。

(3)   游戏小结。

学中做

1.试一试。

完成试一试中的3道题。

2.练一练。

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做中得

1.综合练习。

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2.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

 

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是同学进一步认识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熟练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

挂图。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捷克我们来商议接练习课,看看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哪些密切联系。

对话平台

学中做

1.说一说。

(1)   你的家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个有哪些建筑物?

(2)   你的房间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各摆了哪些家具?

2.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1)   先独立完成,在小组交流。

(2)   想一想,再回答。

(3)   议一议,再说一说。

(4)   说给小组同学听。

做中得

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1.剪一剪。

2.按图中所给的信息贴一贴。

3.将剩余的图按自己的设计贴在小区中。

4.小组交流。

 

四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拨一拨”、“摆一摆”、“估一估”、“比一比”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准备

教具:

挂图、正方形模具。

学具:

计数器、学具。

切入举偶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四幅图片,每幅图片都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个新知识,谁愿意把他读给大家听。

这几个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有什么不同?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的大数。

(1)   在生活中,由许多这样大的数,你能找出来吗?

(2)   于你的同伴说一说。

2.数一数。

通过数一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1)   小组合作数一数。

每个同学准备2条小正方体,每条由10个小正方体,5人为一小组,摆出100个小正方体。

说一说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在以每小组摆出的100个小正方体为一层,让10个小组同学把一层正方体逐一放到讲台上,组织同学一层一层地数,数10层是一千个。

(2)   看图数一数。

意义千个小正方体为单位,出示图片,组织学生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3.感受一千、一万有多大。

(1)   感受一千页的书有多厚。

(2)   感受一千人在操场上敬礼升旗会是什么样的?

学中做

1.找一找,填一填。

(1)   你能在你的计数器上找到千位和万位吗?

(2)   填一填。

独立完成后指明汇报。

(3)   数一数。

完成说一说的第

(1)题。

(4)   涂一涂。

2.回家之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

拨一拨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读数写数的兴趣。

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等活动,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读数写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

投影片、计数器

学具:

小计数器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一百是几位数?

你还知道向这样的三位数吗?

请你举几个这样的例子说一说。

除了三位数,你还知道几位数?

请你举几个例子说一说。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样的数。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拨一拨

通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学会数数、读数和写数。

(1)   读、写三位数。

完成拨一拨

(1)。

(2)   学习四位数及末位有零的数的读写。

完成拨一拨

(2)

(3)   你拨我写。

在同桌之间进行。

2想一想读书和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学中做

1.完成试一试

(1)。

2.完成试一试

(2)。

3.完成试一试(3)。

练一练

(1)   完成练一练1。

(2)   完成练一练2。

(3)   完成练一练3。

(4)   完成练一练4。

比一比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课件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生活中的大数无处不在,那么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学一学,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一练。

完成练一练。

在()里填上“>”或“<”。

学中做1。

试一试。

先试着做一做,再议一议。

3.想一想

4。

数学游戏。

5.估一估。

完成练一练的第一、二题。

 

练习五1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及有关数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数材,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得作用。

教学准备

投影片。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生活中的大数,学会了许多有关数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上一节练习课,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看看那个同学学的最出色。

对话平台

学中做

1.完成练习五的第1题。

2.完成练习五的第2题。

3.完成练习五的第3题。

4.完成练习五的第4题。

5.完成练习五的第5题。

 

五测量

铅笔有多长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实际感受1分米、1分硬铅笔

铅笔有多长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直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咱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同过“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

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

学生用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切入举偶

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

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

需要他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铅笔)

对了,这节课我们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

(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一、           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先利用已有经验估一估,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a)     课前老师在每个学习小组的书桌里悄悄地放了一支铅笔,赶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测一下,这支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中。

b)     交流、汇报。

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的。

2.量一量。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测量,验证估测结果。

(1)   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有根据的好办法吗?

(用尺子量)

(2)   动手实践。

亲自用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

(3)   汇报结果。

验证于估测的差距。

3.说一说。

通过交流,熟练掌握1分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分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1)   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

用手表示出长度来。

板书:

10厘米就是1分米。

(2)   介绍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符号表示出来,谁给大家讲一讲。

(指名介绍)

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会用符号表示出来吗?

指名上前写,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完成。

全班齐读公式。

(3)   活动。

a.   让我们用分米为单位量一量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b.   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c.   指名汇报。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