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389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潮州市2017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区县、学校、试室号、姓名、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照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悱恻/绯红滥觞/国殇碑帖/妥妥帖帖

B.旷野/扩展踱步/咄叱雇佣/蜂拥而上

C.滇池/缜密稽首/绮丽压轴/两轴丝线

D.妖娆/阻挠垂涎/妍媸爪子/张牙舞爪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小偷门”“错字门”“会所门”……北京故宫几年接连曝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丑闻,引起了人们的质疑。

余波未过,又传出故宫所藏一级文物宋代哥窑瓷器被摔碎的消息,口耳相传,这消息立刻传遍各地,国人无不痛心疾首。

虽然故宫一再宣称正在积极进行修复,但常识告诉我们,其文物价值已经不能与原件相提并论了。

A.瞠目结舌B.口耳相传C.痛心疾首D.相提并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英国巨石阵景区游客中心里,游客可以通过看电影来“穿越时空”,体验和探索巨石阵建造的奥秘和青铜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

B.提高早餐质量十分重要,早餐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总量三分之二的营养,因而我们对待早餐一定不要马虎。

C.“扶老人反被讹”让很多人给一些摔倒的大爷大妈贴上了“品质低劣”的标签,甚至有网友自创扶老人五步曲成为“宝典”,成为社会负能量。

D.出租车司机是否应当主动给乘客车票及主动提醒乘客带好随身物品,这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

阅读好的文学作品,、。

在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倘若静下心来,欣赏一篇好散文,;朗诵一首好诗歌,;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体会到情节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

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

①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②就会领略到意境之深远

③就会享受到惬意之美④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

⑤思想的洗涤和精神的愉悦⑥叩问人生的意义价值

A.①⑤④⑥②③B.①⑤④⑥③②C.④①⑥⑤②③D.④⑥①⑤③②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

顺之生有异禀,束发即洽贯群籍。

年二十三,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

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

固辞,乃调兵部主事。

倭躏江南。

赵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

为南京兵部主事。

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

寻命往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

顺之以御贼之上策,当截之于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

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一昼夜行六七百里。

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

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师邀之海外,斩馘一百二十,沉其舟十三。

擢太仆少卿。

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

顺之闻贼犯江北,急令总兵官卢镗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驰援,与凤阳巡抚李遂大破于姚家荡。

贼窘,退巢庙湾。

顺之薄之,杀伤相当。

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

麾兵薄其营,以火孢攻之,不能克。

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督镗、显进击,再失利。

顺之愤,亲跃马布阵。

贼构高楼以望官军,见顺之军整,坚壁不出。

显请退师,顺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佘步。

镗、显惧失利,固请顺之还。

时盛暑,居海舟两月,大不适,返太仓。

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顺之右佥都御史,代遂巡抚。

顺之疾甚,以兵事棘,犹不辞。

渡江,贼已为遂等所灭。

顺之学无所不窥。

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莫不究极原委。

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又闻良知说于王畿,闭户兀坐,期月忘寝,多有所得。

为文,沈洋纡折有大家之风。

生平苦节自厉,辍扉为床,不饰祸褥。

(选自《明史・唐顺之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纵:

放任B.贼窘,退巢庙湾巢:

驻扎

C.顺之疾甚疾:

痛恨D.辍扉为床,不饰祸褥辍:

拆除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为南京兵部主事②贼己为遂等所灭。

B.①顺之以御贼之上策②沈洋纡折有大家之风

C.①当截之于海外②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

D.①贼构高楼以望官军②以兵事棘,犹不辞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B.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C.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D.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顺之十五岁左右就博览群书,而且融会贯通。

二十三岁时,在会试中得了第一,改任翰林院庶吉士。

B.倭寇的船队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顺之率领水军,把倭寇引到外海予以全部歼灭,斩杀了一百二十个敌人,击沉十三艘敌船。

C.在姚家荡和三沙两战之后,由于李遂被调往南京任职,唐顺之就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代替李遂任凤阳巡抚。

D.唐顺之向王畿学习良知学说,他关起门来,专心致志,静坐思考,整整一个月忘记睡觉,获得不少心得。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①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伍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

(4分)

②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

(3分)

(2)请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唐顺之“英勇无畏”的两个事例。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

原文)(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杨柳枝(二首)

李商隐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注:

①无憀:

空闲而烦闷的心情,闲而郁闷。

(1)“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词中写出古人一种什么习俗(3分)

(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王勃《滕王阁序》)

(3),。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4)积雨空林烟火迟,。

漠漠水田飞白鹭,。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16分)

守护文化的价值质点

艾斐

所谓文化价值的质点,是指文化的原生价值、本质价值。

价值质点是一切内容和形式的文化创造、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生命之腱与活力之源,是文化主体劳动绩效的凸显,更是文化对人和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体现。

价值形式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文化的一种价值辐射与效能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高度自觉而有效地强化文化价值的质点,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否则,文化的本体价值和终极效能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耗,以至于使文化发生易质,变成空壳,沦为物欲化的精神尘嚣。

在精神价值之外的其他价值,对于文化来说,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衍生出来的副价值,它们既不体现文化的本质形态和主体功能,也构不成文化价值的质点,最多只是文化主体价值的衍生物与附加值。

如果不是这样,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就笃定会是一张白纸、一孔涸泉了。

因为历来真正的文化创造者、文艺创作者、心灵宣慰者、精神提升者、智能开拓者和文明传播者,就从来不是以牟利和娱乐为目的的。

他们的一切劳作和创造,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开智、养心、励志、修德,是张扬正义、布达真理、激励人生、繁昌社会。

如果老子、孔子、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们所追求的不是文化的本质价值,不是文化的精神救赎,不是文化的社会效能,而只是金钱、物欲和娱乐,那就不会有《道德经》、《论语》、《离骚》、《史记》、《红楼梦》的存在。

这是中华民族的大幸。

正是由于这些圣哲们在文化上做出的如此显赫成绩和重大贡献,我们才会拥有如此灿烂的文明和精神的家园。

否则,我们的民族就会因为失去文化的滋养而变得形容枯槁、精神萎靡。

想想看,如果没有四书五经,没有《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没有孔子、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鲁迅,中华民族还是中华民族吗?

中国人又该到哪里去寻找自己的灵魂?

我们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又在何处?

这便是文化价值的质点,也即文化价值的核心与本质所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文化价值的衍生物固然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但文化价值的质点却永远不可改变,也永远不能改变。

如果改变了,文化也就不是文化了。

文化价值的质点一旦易质,其后果自当是不堪设想的。

如果把赚钱当成了文化的唯一目的,势必就要放弃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引导与提升功能,必然要使文化陷入低俗、畸靡的渊薮。

任何事物,都只有在具有价值之后才会有意义和作用。

但各种事物的价值形成、价值规律和价值质点却是不尽相同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

在经济学中,价值主要体现在商品所涵蕴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和对物质资源的附有上。

这种价值不但可以量化,而且可以转换,尤其可以用货币来标示和兑换。

但文化却不行,文化价值的核心内容、终极效能和主要实现方式,始终都在于它所天然赋有并理应履施的社会性、公益性、思想导向、智能寄寓和精神内涵。

文化不但要以真、善、美的方式来揭示和表现生活与人性中的真、善、美,而且要在不可逆和个性化的艺术创造中给生活增添亮色,使社会焕发光彩,让精神得以提升,促人性更臻完美。

凡此种种,既是文化的社会担当,又是文化的效能旨归。

正因为如此,文化价值的质点也便被赋予了独具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

文化的这一价值质点,是文化的生命线。

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任何文化形态都不应违逆。

文化一旦离散了这个价值质点,其主体价值和终极效能便会随之消失殆尽。

文化的商品意义,永远都只能是和只配是文化主体价值和终极效能的延伸物与衍生品,就像在提炼石油时得到了沥青,但我们却永远也不能只为得到沥青而去提炼石油。

12~13题为选择题。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文化的衍生物与附加值过多,会削弱文化的主体功能。

B.文化的价值质点是文化的本质价值,是文化创造的活力源泉。

C.民族的圣哲们坚守文化的精神救赎,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D.文化的价值质点是不会改变的,是不会变质的。

E.文化的价值不像经济学上的价值那样能够量化或转换。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价值形式与价值取向日趋多元,文化产品越来越多地沦为物欲化的精神喧嚣。

B.没有老子、孔子、曹雪芹,没有《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我们的民族必然形容枯槁,集体失魂。

C.文化价值的质点被赋予了独具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因此文化要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效能旨归。

D.对人和社会的引导和提升是文化的生命线,一旦离散了这条线,文化也就失去了它的主体价值和终极效能。

14.作者质疑,“没有孔子、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鲁迅,中华民族还是中华民族吗?

”请指出两个“中华民族”的不同意思。

(4分)

15.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人问他的作品在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莫言说:

“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

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站在人的角度一直写人。

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学素质打动了评委。

”依据文意,分析莫言是怎样守护文化的价值质点的。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以色列]埃德加•凯里特①钟志清译

  大屠杀纪念日那天,我们跟着萨拉老师乘坐57路公共汽车前去参观沃赫林犹太人纪念馆,我感到极其重要。

班上除了我、堂兄和一个叫德鲁克曼的同学外,都是伊拉克人,只有我自己有一个在大屠杀中丧生的外公。

沃赫林纪念馆非常漂亮奇异,用百万富翁捐赠的黑色大理石建筑而成。

里面有许多令人伤心的黑白照片,以及人名、国名和死难者名单。

我们两个一排走过照片,老师说不许用手摸。

可我用手触摸了一幅木版画,上面是一位面色苍白的老者,手上拿着一块三明治。

顺着我的脸颊涌流的泪水,仿佛漆在公路上的线条。

走在我旁边的奥莉特•撒勒姆说她要告诉老师,说我用手摸画。

我对她说,她想告诉谁就告诉谁好了,连告诉校长我都不在乎。

这是我的外公,我想摸就摸。

  看完照片后,他们将我们领到一个大厅看电影。

电影演的是把小孩子弄到大篷车上,而后全部送进毒气室闷死。

接着,有个老头走上来,他跟我们说纳粹是龟孙子,是刽子手,讲他怎样向纳粹复仇,甚至亲手掐死一个士兵。

  最后,讲完了他在大屠杀中所做的一切,老人接着说,我们刚才所听到的不但对过去重要,而且对现在重要,因为德国鬼子还在,他们还有国家。

老人说他永远也不宽恕他们,他也希望我们别宽恕他们,坚决不要去参观他们的国家。

因为50年前他和父母一起到德国旅行时,一切都显得那么惬意,可如今一切都完蛋了。

人们经常爱忘事,他说,尤其爱忘记坏事。

他们情愿忘记。

但是你们不要忘记。

每当你们看见德国人时,就要想想我说过的话。

每当你们看见德国货,不管是看见电视——许多电视公司都是德国的,还是看见别的东西,永远要记住:

在精美的装簧下面,是用死难犹太人的白骨和皮肉制成的零件和显像管。

  两个星期后,父母从国外回来,给我带回一双旅游鞋。

哥哥跟妈妈说我喜欢什么,她便给我挑最好的买。

妈妈微笑着把礼物拿给我。

她断定我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可我一下子认出包上阿迪达斯的标志。

我把鞋盒从包里拿出来,说声谢谢。

鞋盒是长方形的,像棺材。

里面是两只白鞋,鞋的侧面有三条蓝道,镶有“阿迪达斯”的标记。

我不看便知。

“穿上试试。

”妈妈说着,打开包装纸。

“看看合不合适。

”她一直在笑,一点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①“你知道,这是德国的。

”我紧紧抓住她的手说。

“我当然知道。

”妈妈笑着说,“阿迪达斯,是世界上最好的牌子。

  “外公也是德国人。

”我在努力暗示她。

“外公是波兰人。

”妈妈纠正道。

她伤心了片刻,但很快就过去了,她替我穿上一只鞋,开始系鞋带。

我一声不吭。

我已经知道这一点用处也没有。

妈妈不了解过去的生活。

她从没去过沃赫林犹太人纪念馆,也从来没有人向她讲起过。

对她来说,鞋就是鞋,管它是德国的还是波兰的。

我让她给我穿上鞋,一句话也不说。

跟她解释会让她更伤心,一切都毫无意义。

  我又说声谢谢,吻了一下她的脸颊,说自己要出去玩。

“当心点儿啊!

”坐在起居室扶手椅里的爸爸笑着说。

“别一天就把鞋穿坏了。

”我再次看了一眼脚上苍白的皮制鞋。

看着它们,我想起掐死士兵的老头说过的应该记住的一切。

我摸摸蓝蓝的阿迪达斯线条,想起木版画上我的外公。

“舒服吗?

”妈妈问道。

“当然舒服啦,”哥哥替我说了话。

“这不是本地产的廉价鞋,是球星穿的。

  ②我踮起脚尖慢慢走出房门,尽量不用力踩鞋,就这样来到了公园。

公园外面,一群在踢球的“布罗霍夫”区孩子分成荷兰、阿根廷、巴西三个队。

荷兰队需要一名球员,所以他们让我上,尽管他们从来不让“布罗霍夫”外面的人上场。

  比赛开始,我还想着踢的时候别用鞋尖,免得伤害了外公,可过了一会儿我就忘记了,正像沃赫林犹太人纪念馆的老头说的那样。

我甚至踢了个决胜局的射门。

比赛结束后,我才又一次想起来,低头看看鞋。

鞋子突然显得非常舒服,也比在盒子里时更富有弹性了。

“射门了啊?

”路上我想起外公,“守门员不知道是谁踢的。

”外公没说话,但从脚步判断,我能感觉出来他也愿意这样。

(选自凯里特的第二个短篇小说集《想念基辛格》)

【注】①埃德加·凯里特,当代以色列青年作家的佼佼者,生于特拉维夫,其作品多取材于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篇幅短小,庄谐并用,富有反讽意识。

16.文中画线句子,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4分)

17.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5分)

18.本文以“鞋”为题,而前半部分用大量的篇幅写其它的内容,请结合文本,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回忆钱钟书先生

张金言

我最初知道钱钟书的名字大约是在1947年。

记得当时自己去西单商场书肆闲逛,见到开明书店印行的一本讲文论的书,书名叫《谈艺录》。

初读之后留给我的最深印象便是作者学问的渊博,在古文与好几种外文中任意驰骋,左右逢源。

这令我对作者钱钟书很好奇,因为一般使用文言写书的人多半不长于西文,而专攻西学的人通常不会用文言著书立说。

能够兼备这两种能力的人实在是少而又少。

1950年,我听清华外语系学生说钱先生讲课如何精彩,于是转投清华外语系三年级。

虽被录取,但终因舍不得离开北大燕卜荪教授而未去清华报到。

未曾听过钱先生讲课,也算是一件憾事。

1952年,北大、清华、燕大有一部分外语系毕业生于暑假后临时调到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大会工作,我被分配到笔译处。

当时许多英语专家如朱光潜、钱钟书、许国璋、萧乾、卞之琳、杨宪益、李赋宁、杨周翰等人也来此担任翻译工作。

朱光潜和钱钟书分别是英译中、中译英的最后定稿人。

记得一天下午,当时有些专家正在为一个定冠词是否该用而难以决定,碰巧钱先生(此时只有四十多岁)精神奕奕走了进来,只听他说了一句“怎么不能用”,全室的人顿时鸦雀无声,不再议论。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大家对钱先生学识的信赖。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钱先生本人。

时光一晃便到了六十年代。

大约在1964年,我去东城乾面胡同看望卞之琳先生,不巧卞先生下农村参加四清运动去了。

于是我便打听到钱先生的住所,冒昧登门拜访。

在这位仰慕已久的学者面前,我请教了很多问题。

我当时正在翻译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著作《人类的知识:

其范围与限度》。

当我提到该书的书名时,他不加思索即刻用英文解释说:

“Whatitincludesandwhatitexcludes.”一下子就把Scope和limits两个词的涵义点活了。

他还讲到罗素清晰明白(lucidity)的文章风格。

在谈到当前西方文学批评时,他说新批评派人物布鲁克斯与维姆扎特合著的《文学批评简史》一书中有几章写得很好。

在谈到维姆扎特与毕尔兹利在其《文字的摹象》中所标榜的“意图的谬误”时钱先生就指出此说在十九世纪意大利批评家德·桑克提斯著作中早有类似的论述。

可惜这些美国新批评派似乎并不知道,也就从未提及。

至于文学概论,他认为最好的要首推维勒克与瓦伦的《文学理论》和凯赛的《语言艺术作品》。

他很赞赏《文学理论》后面列举的大量参考书目。

他也谈到燕卜荪在1960年发表的《弥尔顿的上帝》。

由燕卜荪又谈到他的老师李恰兹;由此上溯到柯勒律治和休谟。

谈到当代哲学,他特别讲到新康德学派代表人物卡西勒,说他的三大卷德文版《象征形式哲学》在北大图书馆中多年来竟未曾有人借阅。

由此又谈到受卡西勒影响的苏珊·朗格,顺便说到她的《哲学新解》。

从这次谈话中可以看出钱先生阅读范围之广泛,而且很注意新的著作。

我第二次拜访钱先生是在“文革”之后。

这次是和北大老同学马雍(历史所研究员)一起去的。

当时钱先生刚从干校回来,显得心情很好。

谈笑风生。

马雍同学将他用旧诗词翻译的朗费罗的一首诗《落日溶金》和海涅的《罗莱曲》给钱先生看,请他指教。

他说译得很好,备加称赞。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马雍同学旧诗词功底深厚,所以译文表达传神的缘故。

想不到的是,他在看《罗莱曲》的译文时,随手从书柜中取出自己写的德文原文,加以对证。

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钱先生平时读书用功之勤,说明大学问家的学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钱先生还谈到德国诗人摩根斯滕的无意义诗等有趣的话题。

这两次谈话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多年以后,回忆起来,有些话还清楚记得。

可以说,听他讲话实际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因为他讲的话每一句都离不开学问。

但他完全没有一般书斋式学者常有的学究气,随便讨论一个话题,总有说不完的新意。

正如读他的著作,许多知识和见解在你眼前不断呈现,让你感到目不暇接,听他谈话同样使人受益,只不过改变了传达的方式罢了。

19.传记中的议论不可忽视,请分析文本最后一段议论的作用。

(4分)

20.文章的中心内容是回忆自己与钱钟书先生的两次谈话,而作者行文并没有对两次谈话平均用力,而前详后略,为什么?

(5分)

21.真实是人物传记的生命,本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特点?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请根据下面内容,概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后带来合同签订方面的两点变化。

(每点不超过15字)(6分)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在各种劳动合同中,劳资双方更加倾向于中长期合同。

《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一些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考察、培养和员工队伍的稳定,第一次与员工签订合同,往往会选择3年的合同期。

通过3年的时间,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为第二次的固定合同和以后的无固定期限合同打好基础。

劳动者都希望职业稳定、有发展空间,不想经受短期合同的折腾。

有了《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他们将无疑选择中长期合同。

《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如果续签就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些企业出于降低用工成本、减少用工风险的考虑,固定期限合同自然终止后就不再续签。

对于一些需要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关键岗位,条件会更苛刻,门槛会更高。

变化一:

变化二:

23.在学校为高三学生举行的成人礼上,同学们分别向父母、老师行礼,同时用一段简短的话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作为其中的一名高三同学,你会对父母或老师说些什么呢?

请自由选择父母或老师的其中一个作为表达对象,将要说的话写出来。

要求语言鲜明、生动,每段赠言至少运用两种的修辞方法,不少于60字。

(6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年前,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荧屏热播,引发了人们诸多争议。

  有人说,中国人见不得别人好,看到别人比自己好,不是眼红妒忌,就是暗地里诅咒,恨不得别人比自己糟糕百倍。

     诗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写道: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②不要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