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419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docx

届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

2011年骨科单病种诊疗方案

腰痛ZY/T001·9-94-103

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722

一、概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纤维环内髓核组织膨出、突出或脱出所致的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

主要特征为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以及神经功能的损害。

根据本病临床以腰痛伴下肢痛为主要表现,一般归属中医“腰痛”、“痹证”范畴。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

1、病名诊断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或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或腰腿冷痛,转侧不利;或腰痛拘急,痛处伴有热感;或腰痛绵绵,腿膝乏力,时作时止,遇劳则剧,得逸则缓。

(4)X线摄片检查可见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扫描、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腰椎间盘突出。

2、证类诊断标准

(1)气滞血瘀证:

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张紧或涩。

(2)寒湿痹阻症:

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时加重,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痹阻证:

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阴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证:

腰酸痛,屈伸不利,麻木不仁。

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咽干口喝,面色潮红,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二)中医鉴别诊断

1、肾着虽有腰部沉重冷痛,但多伴见身体沉重,腹重下坠等,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可与本病相区别。

2、腰软指腰部软弱无力为主证的病证。

少有腰部酸痛,但多伴见发育迟缓,而表现为头项软弱,手足瘫痿,甚则鸡胸龟背,多发生在青少年。

(三)西医诊断标准

1、腰椎间盘突出症定性诊断标准

(1)腰痛伴坐骨神经痛。

(2)棘突旁固定压痛并放射至下肢。

(3)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4)膝、跟腱反射异常,下肢皮肤神经节段分布区感觉过敏或迟钝,拇趾背伸跖屈力减弱。

(5)X线摄片检查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赘增生,脊柱侧凸、前凸消失,并除外其它骨病。

(6)CT扫描、MRI检查可见腰椎间盘突出影像。

2、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位诊断依据

(1)腰3~4椎间盘突出主要压迫腰4神经根,表现腰4神经支配区感觉、运动障碍,腰痛,向下肢放射至大腿前外侧和小腿前内侧,股四头肌肌力减弱,伸膝无力,可有膝腱反射减弱,小腿前内侧感觉减退或消失,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2)腰4~5椎间盘突出压迫腰5神经根,表现腰5神经支配区感觉、运动障碍,腰痛、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沿坐骨神经走行大腿后,小腿后外侧至足,伸拇肌肌力减弱,小腿前外侧及足背感觉减退,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一般无变化,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

(3)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骶1神经根,表现骶1神经支配区感觉、运动障碍,腰痛、骶骼部痛、髋部痛,放射痛沿坐骨神经走行大腿后,小腿后外侧至足跟,足与趾跖屈肌力减弱,小腿后外侧、足跟及外侧足趾感觉减退,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四)西医鉴别诊断

1、急性腰扭伤有明显外伤史,病史短,局部压痛明显,痛点普鲁卡因封闭后,常使疼痛减轻或消失,一般无放射性坐骨神经痛症状。

2、梨状肌综合征本病腰部无症状及压痛点,疼痛一般由臀部开始,梨状肌体表投影范围有压痛,做梨状肌紧张试验常有明显阳性体征。

3、腰椎管狭窄症亦有腰腿痛,常有间歇性跛行,但卧床休息后症状可明显减轻或消失,弯腰疼痛缓解,后伸时症状加重,有发病年龄晚、病情进展缓慢、症状多、体征少的特点。

X线摄片显示腰椎退行性改变较广泛和严重,CT或MRI检查可提供鉴别诊断依据。

4、腰椎结核少数病人亦有腰痛和坐骨神经痛,易与腰椎间盘突出征相混淆。

但腰椎结核多有结核病史,常有全身症状出现,如低热、盗汗、清瘦、乏力、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往往患部附近有寒性脓肿或瘘管。

X线摄片、CT扫描,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有破坏,椎旁腰大肌脓肿影。

5、椎管内肿瘤椎管内肿瘤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出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类似的腰痛、根性痛、马尾综合征,但肿瘤有以下特征:

(1)腰痛呈进行性加剧,夜间痛明显,常常需用镇痛剂。

(2)脊髓或马尾神经受累,常出现相应平面下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及大小便功能丧失。

(3)脊髓造影、MRI可证实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三、辩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症状:

腰腿痛如锥刺,痛有定处,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症候分析:

跌仆闪挫,损伤经脉,离经之血留滞成瘀,瘀血阻滞,气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故痛;腰痛如刺,痛点固定,痛处拒按,此为瘀血疼痛之特征。

舌质与脉象符合气滞血淤证之征象。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

身痛逐瘀汤加减。

秦艽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羌活5g当归10g赤芍10g没药5g牛膝10g五灵脂5g包煎香附10g地龙5g川断10g甘草5g久痛不止时,可加用虫类药以通络祛瘀,如全蝎5g、蜈蚣2条、地鳖虫5g等。

2、寒湿痹阻证

症状:

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得减,受寒及阴雨时加重,肢体发冷。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症候分析久居湿地或外感寒湿之邪,寒湿阻络,邪遏经脉,经气不利而作腰痛,寒性凝滞,湿性重浊,故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遇阴雨寒湿盛,故症状加重;寒温易困遏阳气,故肢体发冷。

舌脉为寒湿内盛之象。

治法:

温经散寒,除湿通络,佐以补益肝肾

方药:

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10g川芎10g秦艽10g桑寄生15g杜仲10g桂枝10g细卒5g防风10g当归10g牛膝10g赤芍10g熟地15g党参15g茯苓10g甘草10g若寒邪偏盛者,可去秦艽细卒防风熟地党参茯苓加制川乌5g制草乌5g生黄芪30g木瓜10g等;湿邪偏盛者,可去秦艽细辛熟地赤芍加白术15g薏仁20g苍术10g羌活10g制川乌5g等。

3、湿热痹阻证

症状:

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阴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

湿热壅于腰部经脉,造成经脉痹阻而生腰痛:

湿热流注下肢则见腿软无力;热壅腰府,故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热重湿增,故疼痛加重;活劝后气机舒通,湿滞得减,故痛或可减轻;湿热下注膀胱,故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之象。

治法:

清热除湿,舒筋止痛

方药:

加味二妙散

黄柏5g苍术5g当归10g牛膝10g防已5g萆薢5g赤芍10g若痛甚加乳香5g,没药5g以活血定痛。

4、肝肾亏虚证

症状:

腰酸痛,腿膝乏力,屈伸不利,麻木不仁。

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

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筋,肝肾不足则筋骨关节脉络失养。

腰为肾之府,肾精不足,腰府空虚,故腰痛酸软,屈伸不利;肝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故腿膝乏力,麻木不仁;肝肾亏虚,体弱无力,故劳累加重,卧则减轻。

偏阻虚者,温煦失职,故见面色白,手足不温;肝肾阳虚,精血失于温养,故见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为阳虚之象。

偏阴虚者,阴津不能上承,虚火上炎,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阴虚内热,热扰心神,故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均为阴虚有热之象。

治法偏阳虚者宜补肾壮阳,养肝舒筋;偏阴虚者宜滋补肝肾,养血活络。

方药:

偏阳虚:

右归丸加减

熟地20g山药15g枸杞10g山茱萸10g杜仲15g熟附子10g肉桂5g狗脊10g菟丝子15g川断15g牛膝10g甘草10g。

偏阴虚:

左归丸加减

熟地20g山药15g枸杞10g山茱萸10g当归15g龟版15g鹿角胶15g鸡血藤15g伸筋草10g牛膝10g菟丝子15g甘草10g。

若阴虚有热可加知母10g;心烦失眠可加山栀10g炒枣仁10g远志10g

四、其它常规疗法

1、一般处理早期宜平卧硬板床休息,腰围外束保护。

2、药物治疗

(1)中成药本院制剂可酌情选用益肾壮骨丸、活血止痛胶囊等。

市售成药品种较多可酌情选用独一味、虎力散胶囊、腰痛宁、血竭胶囊等。

(2)丹参注射液等静点。

(3)西药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

常应用非甾体消炎止痛剂以达消炎止痛作用,如芬必得0.6,日2次口服,英太青50mg,日2次口服,亦可予维生素B120mg,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50MG,日1次口服以营养神经;急性期时有用20%甘露醇250ml静点以改善神经根水肿的疗法,或予5%葡萄糖盐水250ml加地塞火松10mg静点,每日一次,连用3-5天,减轻炎症、水肿等。

3、牵引疗法依分型及病况采用相应角度、体位、重量、时间等条件予牵引治疗。

4、熏蒸疗法中药熏蒸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

本院有电脑程控的专用中药熏蒸床,应用配方严谨、科学的中药熏洗处方。

5、理疗常用理疗方法有电疗、超声波疗法、磁疗法、频谱治疗、中药离子导入等。

我科有中频治疗。

6、针灸治疗

7、拔罐治疗

8、封闭治疗

9、按摩治疗

如经系统非手术治疗3-6个月无效,或者症状严重,不能接受非手术治疗者可行手术治疗。

五、转归预后

本病如能够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病程短、症状轻、神经没有损害患者,经过系统的非手术治疗同时注意保健及加强合适的锻炼大部分可以治愈。

对于部分病情严重,或失治误治及保守治疗后无效果或效果欠佳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能力,表现为神经有损害者,应当选择手术治疗。

六、预防调摄

腰椎间盘突出证的预防重点在于:

广泛开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宣传教育。

注意应用正确的劳动姿势和劳逸结合。

加强体育锻炼,强健腰背部肌肉,使脊柱力量平衡可防止腰背部软组织损伤,减少腰椎间盘突出征的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调摄重点在于:

1、生活调理,包括纠正不良体位、姿势;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

注意护腰,减少外伤,腰部外伤后要及时诊治;改善工作居住环境,免受风寒湿等不利因素刺激。

2、饮食调理,包括根据个体情况,以及季节、气候等因素,针对性地施以饮食调理,如在春季宜升补,夏天宜清补,秋天宜平补,冬天宜温补等。

七、疗效判定标准

(一)中医病证疗效标准

治愈:

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达70度以上,能恢复原工作。

好转:

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未愈:

症状、体征无改善。

(二)西医疾病疗效标准

治愈:

腰痛、坐骨神经痛消失或大部分消失。

直腿抬高试验正常或基本正常,神经系统检查示,功能完全或大部分恢复。

术后切口愈合,无并发症。

好转:

腰痛、坐骨神经痛部分减轻

直腿抬高试验有进步,神经系统检查结果较前有改进。

参考书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编写:

骨科A区

 

 

颈椎病M47.821

一﹑概念:

祖国医学关于颈椎病的论述,散见于“痹证”﹑“头痛”﹑“痿证”﹑“眩晕”﹑“项筋急”﹑“项肩痛”等。

颈椎病系指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的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部血管﹑神经和脊髓而产生一系列症状。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01-01)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

或有颈椎先天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僵硬,上肢麻木。

4﹑下肢行走不稳如履沙滩,肢体瘫痪,感觉障碍,椎体束征阳性。

5﹑颈部活动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硬结。

6﹑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压顶试验阳性。

7﹑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8﹑CT及MRI检查对定位定性诊断有意义。

(二)中医鉴别诊断

1﹑风湿性或慢性劳损性颈肩痛(包括肩周炎﹑颈部肌筋膜炎):

诸病均有颈肩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和手指麻木。

但无放射性痛,麻木区不按神经分布区分布,痛点封闭后,症状可明显好转。

2﹑颈椎小关节错缝:

有外伤史,颈肩痛并向上肢和头部枕部放散。

颈部活动受限﹑僵硬。

检查病变部有压痛,棘突偏歪。

X线片无明显改变。

3﹑(美尼尔氏综合症)耳眩晕:

发病时伴耳鸣,病情的轻重与耳鸣成正比。

(三)西医诊断标准

《大连市医院住院病人疾病诊断标准﹑疗效评定标准》(大连市卫生局2000年)

《外科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四版)

1﹑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1)颈痛并上肢放散痛,颈后伸时加重。

(2)受压神经根皮节段分布区感觉减退,腱反射异常,肌萎缩,握力减退。

(3)颈部活动受限,上肢牵拉试验﹑压顶试验阳性。

(4)X线片示颈椎体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5)CT可见骨质增生及神经根管变窄,MRI示神经根受压。

具备第1-3项即可诊断,兼有第4或第5项可确诊。

2﹑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1)早期下肢发紧发麻,行走不稳,可有神经根型的表现;晚期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渚留

(2)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3)X线检查有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增生,突入椎管等。

(4)CT﹑MRI示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脊髓变性。

具备第1-2项可诊断,兼有3﹑4项之一可确诊。

3﹑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1)头痛﹑头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时猝倒。

(2)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

(3)X线检查颈椎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

(4)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不通。

(5)CT示椎动脉孔变小。

(6)MRI示椎动脉迂曲,变细。

具备第1-3项可诊断,兼有第4-6项可确诊。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1)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头痛或偏头痛,有时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头颈及四肢出汗异常。

(2)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头晕,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

(3)X﹑CT﹑MRI:

X线示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钩突关节,关节突关节增生,椎间孔狭窄。

CT,MRI示椎间盘突出,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脊神经受压。

(四)西医鉴别诊断

《外科学》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第五版)

1﹑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1)肩周炎:

肩部疼痛可牵涉到上臂﹑头颈部,一般无神经定位体征。

以肩关节症状为主。

(2)胸廓出口综合征:

由先天畸形﹑外伤瘢痕﹑骨痂﹑肿物等压迫胸廓出口而表现出来的神经﹑血管症状。

表现为上臂麻木不适,并向手部放散,挺胸﹑深吸气及改变患侧上肢位置可诱发或加重症状。

X线摄片可发现颈肋,锁骨与第1肋骨间隙狭窄。

(3)肌萎缩型侧索硬化症:

双上肢对称性发病。

感觉正常,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神经根性疼痛。

2﹑脊髓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1)后纵韧带骨化症:

病因不明,可能与劳损﹑韧带退变有关。

当骨化的后纵韧带厚度超过颈椎椎管的30%时,即可出现脊髓压迫症状。

X线的侧位片和CT可明确显示,诊断较容易。

(2)颈椎骨折脱位:

有明确外伤史。

颈椎明显压痛,功能障碍或颈部强迫体位,有脊髓压迫症状,X线摄片即可确诊。

(3)颈椎结核和肿瘤:

X线片,CT,MRI即可明确诊断。

3﹑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1)美尼尔氏综合症:

眩晕发作多与情绪变化有关。

前庭功能减退,发作时伴耳鸣,有水平性眼震颤,神经系统无异常。

(2)眼源性眩晕:

多由眼肌麻痹或屈光不正引起,当遮蔽病眼时眩晕可消失。

(3)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有相同的心前区痛,心律紊乱等症状。

但前者无上肢节性疼痛和感觉异常。

心电图有病理改变,用血管扩张剂可缓解症状。

(4)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

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表现。

患者上肢乏力﹑沉重﹑疼痛和麻木。

检查可发现患肢血压低于健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患侧锁骨处可闻及血管杂音。

主要鉴别方法是行椎动脉造影。

三﹑辨证论治

1﹑风寒湿型

证状:

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症候分析:

风寒湿邪侵袭颈肩,痹阻脉络,因风性善动,上肢串痛,寒性收引,头部重着,寒性凝滞,故颈肩冷痛,转侧不利。

舌淡,苔薄白,脉弦紧皆为风寒湿凝聚之征象。

治法:

祛风散寒除湿,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

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10g独活10g川芎10g藁本5g防风10g蔓荆子5g葛根10g炙甘草5g。

水煎服,日服二次,早晚各一次。

成药:

独一味胶囊等。

2﹑气滞血瘀型

证状:

颈肩痛,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肢体麻木,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

症候分析:

瘀血阻滞经脉,以致气血不能通畅,故上肢刺痛,痛处固定,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皆为气滞血瘀之征象。

治法:

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方药:

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羌活5g当归10g赤芍10g没药5g桑枝10g五灵脂5g包煎香附10g地龙5g川断10g甘草5g。

水煎服,日服二次,早晚各一次。

久痛可加全蝎5g、蜈蚣2条以加强通络祛瘀止痛之功。

成药:

活血止痛胶囊、独一味胶囊等。

3﹑痰湿阻络型

证状:

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质暗红,苔厚腻,脉弦。

症候分析:

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振,头晕目眩,头重如裹;痰湿重着,四肢麻木不仁。

舌质暗红,苔厚腻,脉弦为痰湿阻络之征象。

治法:

化痰利湿,舒筋活络

方药:

温胆汤加减半夏5g陈皮10g茯苓10g枳实5g竹茹5g羌活5g远志10g酸枣仁10g柏子仁5g丹参10g夜交藤10g。

水煎服,日服二次,早晚各一次。

头痛加白蒺藜、苍耳子。

4﹑肝肾不足型

证状:

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酸软无力,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症候分析: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颈部筋骨失养,酸软无力;肝肾不足,阴虚少津,虚火上炎则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为肝肾不足之征象。

治法:

补肝肾,强筋骨

方药:

六味地黄汤加味熟地20g山萸肉10g淮山药10g泽泻10g茯苓10g丹皮5g枸杞子10g。

水煎服,日服二次,早晚各一次。

伴有阳虚者可酌加仙灵脾,鹿角霜助阳药味。

成药:

益肾壮骨丸、虎力散胶囊等

5﹑气血亏虚型

证状:

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症候分析:

气血亏虚,不能滋养髓窍,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神失养,心悸气短,气血不能滋养筋脉,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为气血亏虚之征象。

治法:

益气养血,舒筋活络

方药:

归脾汤加味白术10g当归15g党参15g黄芪30g枣仁10g木香5g远志10g甘草5g龙眼肉10g茯苓10g川芎10g。

水煎服,日服二次,早晚各一次。

成药:

十全大补丸等。

四﹑其它常规疗法:

(一)手法治疗-按摩推拿

可减轻肌痉挛,改善局部血循环

注意:

脊髓型颈椎病禁用或慎用

(二)枕颌带牵引治疗

方法:

头前屈15°左右,牵引重量2-6kg,每次30分钟左右,每日1-2次,2周为一疗程。

注意:

脊髓型禁用。

(三)颈托,围领

(四)理疗可加速炎性水肿的消退和松弛肌肉作用。

(五)自我保健疗法

(六)药物治疗

1﹑根据病症,可选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

2﹑穴位封闭,痛点封闭

①颈夹脊穴等

②皮质类固醇制剂-醋酸去炎舒松A1ml+2%利多卡因2ml局部痛点封闭。

3﹑促进骨代谢、改善血运、抗自由基的药物

静点丹参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三七提取物注射液等,口服钙片等。

4﹑针灸拔罐

(七)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1﹑诊断明确非手术治疗无效

2﹑发作反复,症状严重

3﹑脊髓型颈椎病症状进行性加重

五﹑转归预后

一般经积极中西结合及中医综合治疗,多数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缓解症状和症状消失。

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人,病程较长,脊髓压迫症状不易恢复,少部分病人由于脊髓,神经根受压变性,预后不良。

六﹑调护

1﹑病室安静,适当卧床休息。

2﹑调节情志,解除精神紧张,避免心情郁结,利于气血流畅。

3﹑合理饮食,忌酗酒。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七.疗效判定标准

《大连市医院住院病人疾病诊断标准,疗效评定标准》(大连市卫生局2000年)

《中医病志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01-01)

1﹑治愈:

神经根型颈椎病:

症状和体征完全或大部消失。

脊髓型颈椎病:

神经功能完全或大部恢复,二便功能基本恢复。

椎动脉型:

头晕基本消失,横突孔减压满意。

交感神经型:

头晕等原有症状完全或大部消失。

2﹑好转:

①原有各型症状及体征减轻,神经功能有所改善。

②手术病例切口愈合,症状有所缓解。

编写:

骨科A区

 

 

创伤性滑膜炎ICD-10-M65.991

一、概念:

是指关节损伤后引起的滑膜非感染性炎症反应。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

1、有外伤史或劳损史;

2、多发于年老、体胖者;

3、膝关节肿胀、膨隆、胀痛、屈膝困难;

4、关节穿刺为淡粉红色液,表面无脂肪滴。

(二)中医鉴别诊断:

(半月扳损伤)

1、有外伤史;

2、伤后关节疼痛、肿胀、有弹响和交锁征象;

3、膝内外间隙压痛;

4、慢性期股四头肌萎缩,以股四头肌内侧明显;

5、麦氏征和膝关节研磨试验阳性。

(三)西医诊断标准:

1、有关节扭伤或骨折史,长期或反复关节肿胀,活动不灵活,活动加重,休息减轻;

2、关节肿胀,腔内积液(浮膑试验阳性),相关肌肉萎缩,关节屈伸受限;

3、穿刺关节液化验检查,白细胞<1000,中性<25%;

4、X线示软组织肿胀,滑膜肥厚;

5、病理检查排除其他原因,

(四)西医鉴别诊断: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1、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高热,关节肿痛活动受限;

2、关节穿刺有浑浊或脓性液体,涂片见脓细胞和细菌;

3、关节液细菌培养阳性;

4、X线片可见关节有肿胀,后期有关节半脱位。

三、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型:

症状:

伤后即肿,肿胀较甚,按之如气囊,广泛瘀斑,疼痛,活动时疼痛剧烈,痛如针刺刀割拒按。

舌质红,苔白,脉弦。

证侯分析:

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脉络不和,血行不畅,瘀血内停,故疼痛益甚,如针刺刀割,拒按。

治法:

活血化瘀

方药:

桃红四物汤加味水煎服。

熟地20g川芎15g白芍20g当归20g桃仁15g红花15g甘草10g另加三七粉5g冲服。

2、风寒湿阻型:

症状:

进行性反复性肿胀,按之如棉絮,游走性痛,重坠肿,固定冷痛。

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证侯分析:

外感风寒之邪,客于关节,寒为阴邪,阳气被郁,不能温煦肌肤,故形寒肢冷。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

方药:

羌活胜湿汤加减水煎服。

羌活15g独活15g川芎15g藁本10g蔓荆子10g防风15g甘草10g

3、脾肾不足型:

症状:

肿胀持续日久,面色少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