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496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80204

专业名称: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专业英文名称:

mechanicalandelectronic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具有微计算机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煤矿采、掘、运、支、提、通、排、供电等专业知识,获得现代机电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与开发、组织、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牢固树立科学方展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合作的品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要求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必要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对文学、艺术、伦理、公共关系学等若干方面的知识进行一定的修习。

掌握一门外语的相关知识。

3.专业素质要求

①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和机械电子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②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

③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制定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④具有对机电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论证优化和过程管理的逐步能力;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机电一体化产品与系统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本专业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具有较强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4.身心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修业年限、毕业要求、授予学位

1.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不超过六年。

2.毕业条件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各类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最低学分,并获取本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至少1个,方可毕业。

3、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条件:

取得毕业资格,符合《山西省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规定》和我院《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办法》的有关规定,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思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融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全过程全方位的培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课程体系结构上,采用“平台+模块”的形式,共设置“两大平台、四大模块”。

两大平台为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四大模块为通识教育模块、专识教育模块、课内实践教学模块、集中实践教学模块。

四大模块下分设若干子课程模块、通识教育模块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两个子模块,专识教育模块包括专识教育必修课程、专识教育限定选修课程和专识教育任意选修课程三个子模块。

在课程科目的设置上,结合本专业的就业情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开设有一到两门的地方特色课程。

注重体现共性与个性、统一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开设有一定数量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以充分发展其个性、特长,规定学生毕业时要求最低选修6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其中至少选修人文社会类或艺术体育类课程2学分;学生毕业时要求最低选修4学分的专识教育任选课。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按照宽口径一次分流模式,在四年修业年限内,一、二、三年级修读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并穿插实践课程进行,学生进入四年级后进行工作服务面向的分流,第7学期学习专业方向课,并适时参加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第8学期结合毕业设计任务到实习基地或企业等相关单位进行专门的毕业实习,综合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完成毕业设计及毕业答辩。

在学时分配上,课内总学时控制在2900学时以内,通识教育必修课控制在课内总学时的30%左右,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完善“以基本训练为基础,以专业实验实训、实习以及各类专业实践为延伸,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为综合训练,结合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30%,集中实践教学周数不低于30周;同时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充分发展其个性、特长,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不少于160学时(10学分)的任意选修课。

五、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六、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工程基础、现代工程测试技术、电机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接口技术与应用等。

七、主要专业实训、实习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操作、金工实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军训以及各类课外科技、社会实践活动等。

八、教学计划

1.课程结构与学分、学时比例(表一)

2.各学期周数分配表(表二)

3.理论教学进程表(表三)

4.实践教学进程表(表四)

5.专识教育任选课列表(表五)

6.教学环节安排(表六)

 

表一课程结构与学分、学时比例

类别

课程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必修课

52

30.5

69.7

886

2018

30.6

69.7

通识教育选修课

6

2.5

72

2.5

专识教育

专识教育必修课

专业基础课

33.5

18.6

512

17.7

专业核心课程

20.5

10.5

328

10.5

专识教育限选课

专业方向限选课

9.75

5.4

156

5.4

专识教育任选课

职业能力提升

2

1.1

32

1.1

学科专业深化

2

1.1

32

1.1

课内实践

课内实验实训

10.25

5.7

30.3

164

878

5.7

30.3

单设实验实训课

13

7.5

218

7.5

集中实践

基础实践

4

2.2

64

2.2

专业实践

9

5

144

5

综合实践

18

9.9

288

9.9

合计

180

100

2896

100

表二各学期周数分配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合计

入学教育

1

1

军训

2

2

思政实践

(2)

(2)

劳动养成教育

(1)

(1)

(2)

课堂教学

15

17

19

18

17

17

12

115

实习

1

1

3

4

9

课程设计

1

1

1

4

6

毕业设计

12

12

毕业答辩

1

1

复习考试

1

1

1

1

1

1

1

7

机动

1

1

2

6

毕业教育

1

1

寒暑假

4

7

4

7

4

7

4

37

学期总周数

24

27

24

27

24

27

24

20

197

表三理论教学进程表

模块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成绩考核

课内

总学时

讲课

实践

考试

考查

10000110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2

16

4

100001102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4

64

4

100001103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32

2Ⅰ

100001104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48

3

1000011057

形势与政策

2

70

70

2Ⅰ

2Ⅰ

2Ⅱ

2Ⅰ

2Ⅰ

2Ⅰ

2Ⅰ

1000011062

大学语文

3

48

48

2

2

1000261016

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教育

2

32

32

2Ⅱ

2Ⅱ

2Ⅱ

100025107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16

16

2Ⅱ

2Ⅲ

1000301014

大学生安全教育

1

16

16

2Ⅲ

2Ⅳ

2Ⅲ

2Ⅲ

1000031091

体育

(一)

2

36

36

2

1000031102

体育

(二)

2

36

36

2

1000031113

体育(三)

2

36

36

2

1000031124

体育(四)

2

36

36

2

1000021131

大学英语

(一)

4.5

72

48

24

6

1000021142

大学英语

(二)

4.5

72

48

24

6

1000021153

大学英语(三)

4.5

72

48

24

6

1000021164

大学英语(四)

4.5

72

48

24

6

1000021171

高等数学

(一)

5

80

80

6

1000021182

高等数学

(二)

5

80

80

6

1000076072

C程序设计

3.5

56

32

24

4

小计

60.5

1022

886

136

220

26

10

13

2

2

2

通识

教育

选修

人文社会类

学生毕业时要求最低选修6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其中至少选修人文社会类或艺术体育类课程2学分。

自然科学类

艺术体育类

小计

6

72

72

续表三理论教学进程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成绩考核

课内

课外

总学时

讲课

实践

考试

考查

1000023192

线性代数

2.5

40

40

3

10000232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3

1000023232

大学物理

(一)

4

64

64

4

1000023243

大学物理

(二)

3.5

56

56

4

1000053251

工程制图(郭晓红)

4.5

72

48

24

6

1000063263

理论力学

3

48

48

4

1000063274

材料力学

4

64

64

4

1000053325

机械原理(姚志平

3.5

56

56

4

1000073333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3.5

56

56

4

1130053015

金属工艺学(赵彤涌

2

32

32

4

小计

33.5

536

512

24

6

7

15

8

8

1000053346

机械设计(姚志平

4

64

64

4

1130053025

控制工程基础(赵丽

2

32

32

4

1130053036

电机与拖动(王栋

2.5

40

40

4Ⅰ

1130053056

传感与测试技术(张海

2.5

40

40

4

1130053065

单片机应用与接口技术(荆忠亮)

2.5

40

40

4

1130053076

液压与气压传动

2.5

40

40

4

1130053086

电器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李瑞斌

2.5

40

40

4Ⅱ

1130053095

工程流体力学(郭晓娥

2

32

32

4

小计

20.5

328

328

12

16

合计

54.5

864

840

24

6

7

15

8

20

16

续表三理论教学进程表

课程

模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成绩考核

课内

课外

总学时

讲课

实践

考试

考查

限选

机电一体化方向

1130054187

机械制造技术(张立仁)

2.5

40

40

4

1130054197

数控技术(李瑞斌

2.5

40

40

4

1130054206

自动化制造系统(韩变枝)

2.5

40

40

4

1130054217

工业机器人技术(杨德明

2.5

40

36

4

4

小计

10

160

156

12

矿山机电方向

1130054107

采掘机械

2.5

40

36

4

4

1130054116

煤矿固定机械与运输设备(郭晓娥

3

48

48

4

1130054127

矿山机电设备检测与安装(安道星

2

32

32

4

1130054137

矿山供电与控制技术(原艳红

2.5

40

40

4

小计

10

160

156

4

12

专识

教育

任选

职业能力提升类

学生毕业时要求最低选修4学分的专识教育任选课

学科专业深化类

小计

4

64

64

注:

2Ⅰ、2Ⅱ、2Ⅲ、2Ⅳ为同一学期不同阶段递次开设课程的周学时。

表四实验教学进程表

课内实践教学

课程编号

内容

学分

学时

学期

成绩考核

考试

考查

基础

实验

1001076061

计算机文化基础

3

48

3

4

1001026113

物理实验

(一)

2

32

3

1001026124

物理实验

(二)

1.5

24

3

1001066144

材料力学实验

0.5

8

2

1001056155

机械原理实验(姚志平

1

8

2

1001056166

机械设计实验(姚志平

1

8

2

1001076173

电工电子实验

1

16

2

1131056222

CAD绘图软件训练

1.5

24

2

1131056236

电机拖动实验(王栋

0.5

8

2

1131056246

液压与气动实验

0.5

8

2

1131056257

电器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实验(李瑞斌

0.5

8

2

小计

13

194

专业

实验实训

机电一体化

1130056267

机械制造技术实验(张立仁

0.5

8

2

1130056277

自动化制造系统(换变枝

0.5

8

2

数控技术实验(李瑞斌

0.5

8

小计

1.5

24

矿山机电

1131056287

煤矿固定机械与运输设备实验(郭晓娥

0.5

8

2

1131056297

矿山供电与控制技术实验(原艳红

0.5

8

2

1131056307

矿山机电设备检测与安装实验(安道星

0.5

8

2

小计

1.5

24

续表四实践教学进程表

模块

课程编号

内容

学分

学时

学期

成绩考核

考试

考查

1001117251

入学教育

(1)

(16)

1001127261

军训

2

32

1001017272

思政实践

2

32

1211077288

毕业教育

(1)

(16)

小计

4

64

1131057222

认识实习

1

16

1131057233

金工实习

1

16

1131057247

生产实习

3

48

1131057258

毕业实习

4

64

小计

9

144

1131057262

《制图测绘》(郭晓红

1

16

1131057275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姚志平

1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