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植树》说课稿.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990987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去植树》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们去植树》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们去植树》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们去植树》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去植树》说课稿.doc

《《我们去植树》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去植树》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们去植树》说课稿.doc

《我们去植树》说课稿

  《我们去植树》是语文出版社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第二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童话,讲述的是孩子们去植树的事。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树的好处,体验植树的快乐,感受自己像小树一样成长。

  一、教学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在这堂课中,我把朗读作为重点,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渗透理解语言的方法,以此突破语句中的难点,延伸课文内容。

  二、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自主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因此,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

  

(1)初读课文

  

(2)重点指导

  (3)评读

  2、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合作学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提供自主、宽敞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有机会交流,在实践合作中得到收获。

这篇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一棵棵小树多像我们,我们多像一棵棵小树。

比较难理解,于是,我就采取了合作学习的方法,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让他们共同学习、理解。

有的说:

小树和我们一样都要成长。

有的说:

小树成长需要阳光和水。

还有的说:

小树的成长需要有人照顾。

这时,我适时地引导:

小树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人浇水,修枝剪叶,那么你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什么呢?

听完我的话,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我们需要爸爸和妈妈的照顾。

我们需要吃饭、喝水。

我们生病了需要治病。

等等,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因此,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理解比教师直接生硬的解释要体会得更深一些。

  3、探究学习,联系生活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们了解植树的好处,我带着他们在校园的周围亲手种上了自己的成长树,每天都要细心地照顾它,我发现就连平时很调皮的学生都很负责地给它浇水、施肥,好像照顾自己一样,每个星期我们都要比一比谁的成长树长得最好?

让学生从中体验植树的快乐,感受小树和我们一起成长。

  三、教学体会

  1、运用多媒体VCD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难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书本知识枯燥、单调地塞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被动而又乏味,但多媒体VCD能激活教学资源,展示生动的画面,优美的录音,将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再现语文情境,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动学生的情绪,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我播放了多媒体VCD中的朗读指导,视频中标准、富有感情的课文朗读,加上鲜明的升降调和停顿等提示符号,让学生边体验边模仿,多媒体VCD作为一种现代化教育技术走进课堂,给新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2、学生已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就是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

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个性的飞扬、思维的活跃、深刻的思考、指挥的启迪,我们不应以纪律为名去抑制学生,而应该给他们营造一个平等、自由的环境,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3、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将合理创造性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挖掘新教材的潜在知识,在教学中反思,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下去,真正留给学生一片自由畅想的天空。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