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991025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doc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惊弓之鸟》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doc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

  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3.理解惊弓之鸟、能手等词语。

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与直的含义相对应的词;;;;拼命。

  4.训练因果句式。

  5.根据板书提示背诵第8节。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整体进入

  1、师: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

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小朋友,你能不能说说你了解的哪些成语吗

  2、刚才,有同学说到了惊弓之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

  3、这个成语来自于一篇古典作品,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板书:

  不用箭

  【更羸;;;;;;;;;;┐

  |

  |射

  |下

  darr;

  大雁】

  正因为不用箭,所以老师在射字上加引号。

  二、找到突破口

  1、师:

那么,课文哪一节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lsquo;射rsquo;下大雁的原因呢

  (引出第8节)用手势告诉老师。

  出示练习,自读第8节,思考填空,用()在书上括出答案。

  【它飞得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板书。

  板书:

【飞得慢;;;;箭伤未愈叫得惨;;;;孤单失群】

  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离开同伴,无依无靠)

  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出示小黑板:

【因果;;;;先果后因】

  4、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

男同学读果,女同学读因。

  男:

它飞得慢;;;;女:

是因为

  男:

它叫得悲惨;;;;女:

是因为

  5、下面由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

  师引读:

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引读:

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

  师引读:

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

  师引读:

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小结:

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6、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用()括出答案。

  出示填空:

  【它一听到_____,心里很______,就__________。

它一_________,伤口又______,就__________。

  交流,出示板书:

  【弦响rarr;害怕rarr;高飞rarr;使劲rarr;裂开rarr;掉下】

  7、下面,由老师范读这两句话,谁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出重音。

  (一就拼命)

  指名读,齐读

  8、师:

前面,我们知道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是因果句式,其实,第二句与第三、四句话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下面由老师引读,同学接读:

  师引读: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一使劲;;;;(生)

  师引读:

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它一听到弦响;;;;(生)

  师:

那么,更羸是如何判断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呢

  师引读:

因为更羸观察到;;;;(生)它飞得慢(出示板书:

观察)

  师引读:

他又分析到;;;;(生)飞得慢(出示板书:

分析)

  师引读:

最后更羸判断出;;;;(生)它一听到弦响(出示板书:

判断)

  9、下面请同学看着板书的提示,背诵第8节。

先各自准备,再指名背诵、一起背。

  三、进入对应点

  1、师:

更羸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在文中哪一节可以找到印证更羸的话快速默读课文。

用手势告诉老师(第四节)

  2、指名两组读第四节,找一找这节中哪一个字与惊弓之鸟中的惊字有联系把它圈出来。

然后想一想更羸到底用什么方法射下大雁的(嘣)(用弓弦的响声使大雁受到惊吓。

  3、指名读第4节,并说说哪些词应该读出重音(嘣,直,忽然)

  再指名读,齐读

  4、这个直字有4种解释,出示:

【直:

①不弯曲;②使直,把弯曲的伸开;③爽快,坦率;④一个劲儿地。

】默读解释条,文中应取哪条解释,用手势告诉老师。

齐读解释条。

  5、这个直字,根据它的解释,对应了第八节中的哪一个词默读第八节。

交流。

(拼命)老师请一个同学把这个解释代入拼命这个词来读这句话,体会含义。

  6、老师来读第4节的句子,同学来读第8节中相对应的句子。

  师:

只见那只大雁生:

它一听到弦响

  四、朗读训练重点

  1、师:

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可魏王当时并不知道,他前后共说了几次话,请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朗读。

  2、出示三句话: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疑惑地问,你有这样的本事

  嗬!

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真有这样的本事!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

你怎么知道的】

  3、师:

朗读对话要按照以下这四步来读句。

出示朗读步骤:

  【读好句子语气:

一找提示语;二找标点;三找重音;四有感情地朗读。

  按照这个方法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句。

①我从这句话的提示语中找到____一词,这句句子要读出____语气。

②我从标点符号上知道这是一句____句,语气应(上扬,下降,平直)。

③我认为这句话中____应该读出重音。

④我认为这句话应该这样读____。

  根据老师教的方法,分小组讨论如何读好2、3句。

  分别指名读。

  4、齐读这三句话。

  5、下面由老师和同学配合分角色朗读,老师做更羸,同学做魏王,要求去掉旁白,直接读说的话。

  五、朗读总结

  1、师:

更羸怎么能听出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在书上第一节中找答案,指名读句。

  出示句子:

【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出示解释:

【能手:

是指对某一顶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

】师:

织布技术特别熟练,布织得特别好的人称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称种菜能手,我们班的龚毅敏同学因为拉二胡拉得很好,所以是拉二胡能手。

  出示句式:

【我的times;times;因为所以是什么能手】

  在你周围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等也有不少能手。

  请你用上我的times;times;因为所以是什么能手的句式来说话。

(下棋能手,跑步能手,写字能手,绘画能手)

  射箭能手是什么意思有名的射箭能手又是什么意思

  (射箭的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的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

  (师:

正因为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打猎很有经验,因此他听到大雁鸣叫的声音能辨别出来它叫的声音很悲惨。

  2、分角色朗读课文(旁白,更羸,魏王),并思考:

更羸真正的本领是什么

  3、交流:

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事物

  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会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准确地判断事物。

  六、引申

  1、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射来,拼命往高处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惊弓之鸟(师指课题)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就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2、师:

说得对。

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弓弦得响声;之就是的。

惊弓之乌是个成语,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

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者读过的故事里看到过这种人吗(师举例:

有人打了败仗很恐慌,听到风吹草动以为是追兵来了,害怕得不得了,慌忙逃跑,这些人就是惊弓之鸟。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被解放军打得晕头转向,一听说解放军来了,吓得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他们也是惊弓之鸟。

)(有的人被蛇咬过一次,以后看到草绳就害怕,成了惊弓之鸟。

这种人是胆小鬼。

  3、师:

说得对。

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

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是不可取的。

我们小朋友不应该学习这样的人。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