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2279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docx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doc

xx能源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设计)题目:

中央空调安装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

年月日

 

xx能源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表

能源工程系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2331班

评审意见:

指导教师对学生所完成的课题为

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的情况,完成情况的意见:

评分:

平时成绩(百分制)论文成绩(百分制)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答辩: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组对学生所完成的课题为

的毕业设计(论文)经过答辩,成绩为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组负责人

答辩组成员

年月日

总成绩(平时成绩20%+论文成绩30%+答辩成绩50%):

签字:

年月日

xx能源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能源工程系制冷与冷藏技术班学生学号20122331011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中央空调安装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14年11月22日起至2015年6月6日止

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

中机西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课题的背景、意义及培养目标

学生根据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规范、标准和有关参考资料,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并通过此过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小型气调冷藏库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制冷与冷藏专业施工、验收调试、运行管理等工作,奠定可靠的基础。

设计(论文)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网上收集、课本知识、工程实例、实习单位等电子资料和文字资料

课题的基本要求(含技能技术指标)

1:

制冷冷量计算

2:

选型及配件的确定

3:

中央空调安装维护保养

4:

中央空调调试及保压加制冷剂

完成任务后提交的书面材料要求(图纸规格、数量,论文字数等)

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应有封面、前言、目录、外文摘要(不少于150词);计算内容应给出其来源;内容应分章节,参考资料应列出;说明书应不少于5000字。

要求设计说明书文理通顺、书写工整、叙述清晰、内容完整、计算正确,应将设计内容交待清楚。

主要参考资料

1.《制冷工艺设计》ISBN978-7-000-22500-3.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中央空调》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

4.有关产品样本、说明书等.

指导教师

接受设计(论文)任务日期2014.11.22

(注:

由指导教师填写)

学生签名: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完成情况

备注

2014.11.22-2015.2.1

 

2015.2.2-2013.3.1

 

2015.3.2-2013.5.8

上网查看论文的格式并且收集资料

 

整合资料、完成论文大纲

 

按大纲书写论文、修改论文

完成

 

完成

 

完成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系:

年月日

摘要

xx某购物中心中央空调安装。

机组是中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板冰机机组冰,系统制冷剂采用R22,空调末端等都为中机产品。

冰蓄冷空调是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制冰储存在蓄冰装置中,白天融冰将所储存冷量释放出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及空调系统装机容量,它代表着当今世界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

1.削峰填谷、平衡电力负荷。

2.改善发电机组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3.减小机组装机容量、节省空调用户的电力花费。

4.改善制冷机组运行效率。

5.蓄冷空调系统特别适合用于负荷比较集中、变化较大的场合加体育馆、影剧院、音乐厅等。

6.应用蓄冷空调技术,可扩大空调区域使用面积。

7.适合于应急设备所处的环境,计算机房、军事设施、电话机房和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等。

关键词:

中央空调;设计计算;设备;管道;图纸

一.前言.......................................................9

1.1部分大型中央空调工原理.................................9

1.2计题目的选题意义、原理及缘由...........................10

1.3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使用范围.........................11

二.工程概况...................................................12

三.设计说明...................................................13

3.1引用标准...............................................13

3.2设计原理..............................................13

3.3设计依据..............................................13

四.型式与基本参数............................................15

4.1型式...................................................15

4.2基本参数...............................................15

五.技术要求..................................................17

5.1一般要求...............................................17

5.2性能要求...............................................17

5.3安全要求................................................18

5.4外观要求................................................19

5.5保修期.................................................19

六.调试及实验方法.............................................20

6.1试验条件...............................................20

6.2试验内容...............................................22

七.试验结果整理...............................................27

八.检验规则...................................................28

九.管道、设备的保温............................................30

9.1保温的范围 ............................................30

9.2保温材料性能要求......................................30

9.3保温工程设计的原则 ....................................30

9.4保温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 .................................31

小结...........................................................32

附录1..........................................................33

附录2..........................................................33

附录3..........................................................33

一、前言

1.1部分大型中央空调工原理.

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制冷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风机盘管系统和冷却塔组成。

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如下:

制冷机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液态后送蒸发器中与冷冻水进行热交换,将冷冻水制冷,冷冻泵将冷冻水送到各风机风口的冷却盘管中,由风机吹送达到降温的目的。

经蒸发后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出热量成气态,冷却泵将冷却水送到冷却塔上由水塔风机对其进行喷淋冷却,与大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

中央空调系统部分组成:

冷冻水循环系统  该部分由冷冻泵、室内风机及冷冻水管道等组成。

从主机蒸发器流出的低温冷冻水由冷冻泵加压送入冷冻水管道(出水),进入室内进行热交换,带走房间内的热量,最后回到主机蒸发器(回水)。

室内风机用于将空气吹过冷冻水管道,降低空气温度,加速室内热交换。

冷却水循环部分该部分由冷却泵、冷却水管道、冷却水塔及冷凝器等组成。

冷冻水循环系统进行室内热交换的同时,必将带走室内大量的热能。

该热能通过主机内的冷媒传递给冷却水,使冷却水温度升高。

冷却泵将升温后的冷却水压入冷却水塔(出水),使之与大气进行热交换,降低温度后再送回主机冷凝器(回水)。

主机 主机部分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及冷媒(制冷剂)等组成,其工作循环过程如下:

  首先低压气态冷媒被压缩机加压进入冷凝器并逐渐冷凝成高压液体。

在冷凝过程中冷媒会释放出大量热能,这部分热能被冷凝器中的冷却水吸收并送到室外的冷却塔上,最终释放到大气中去。

随后冷凝器中的高压液态冷媒在流经蒸发器前的节流降压装置时,因为压力的突变而气化,形成气液混合物进入蒸发器。

冷媒在蒸发器中不断气化,同时会吸收冷冻水中的热量使其达到较低温度。

最后,蒸发器中气化后的冷媒又变成了低压气体,重新进入了压缩机,如此循环往复。

1.2计题目的选题意义、原理及缘由

在没有实行集中供热前,冬天时家家户户烧火取暖,这种原始的用能方式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

北方实行热力站集中供热方式后,在节约能源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南方地区冬天烧火取暖的时间很短或基本不烧火取暖,但夏天却要用空调降温。

目前,不管是南方和北方的住宅、宾馆、酒店、商店、办公楼等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安装了分体式空调或中央空调,特别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在海南,一年四季使用空调降温的时间都很长,空调降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区域供冷站的供冷方式与北方冬季时的集中供热方式十分类似。

这种供冷方式实际上就是以区域冷站作为冷源和能量中心,通过区域空调管网向周边建筑提供调温用的冷水,满足会议厅、展厅、酒店、大学、医院、商场、写字楼、住宅楼等不同用户的用冷需求,而且,还可以利用制冷时产生的热量,向建筑物供应热水。

很明显,与集中供热一样,集中供冷方式将会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实际应用证明,区域供冷的能源效远低于预期,输送能耗增加,不同于区域供热,输送泵的功耗转化为热添加到传输介质中,但对于供冷,对输冷介质的传热是一种副作用。

广州一个集中个供冷失败的案例能很好的说明问题。

板冰机在制冷过程中同样也需要能源,这种供冷方式实现能源的节约与电厂发电、电网供电和供冷的集中方式有密切的联系。

1.3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使用范围

板冰特点:

厚度4~30mm,(20mm~40mm)×(30mm~50mm),透明、干燥、坚硬、不规则冰块。

密度大、表面积小、蓄冷效果好。

冷却效果均匀、透气性好、冷藏温度恒定,适合于水产品等冷藏。

模块化设计、占地面积小,安装使用维护简便。

蒸发器板片采用蜂窝流道设计,冷媒在板片内卫紊流流动,换热效果好,坚固耐用。

蒸发器板片采用食品级不锈钢,具有卫生、洁净,对人体无害等特点,负荷食品相关标准。

控制系统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一键启停,可靠、稳定、故障率低。

脱冰过程利用凝缩热,快速输送热气进行脱冰时间短,能量损失少,高效节能。

适用于冰蓄冷工程、食用冰、水产品冷藏、化工制药、滑雪场用人工造雪、煤矿深井降尘、冷却等领域。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购物中心中央空调系统。

该办公室总建筑面积约为69368m2,高度32.2m.为了营造一个舒适、温馨、高质量、高品质、高品位的工作空间,给该建筑选择一套最实用、最完善、能将空气品质处理到最佳状态,使处于其中的人有身处大自然之清新感觉的空调系统,本着严谨、认真、诚恳的专业态度,根据建筑的使用情况,综合考虑业主的需要,参照业主的具体要求,依据国家暖通设计规范,进行了如下环保性、舒适性、实用性空调系统设计。

 

三、设计说明

 

3.1引用标准

GB755电机基本技术

GB2423.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906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

JB4302冷暖通风设备型号编制方法

ZBJ72018房间风机盘管空气调节器安全要求

ZBJ72021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ZBJ72026冷暖通风设备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ZBJ72029冷暖通风设备外观质量与清洁度

3.2设计原则

我们主要依据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品牌品质、舒适环保、经济实用、高效可靠、豪华美观、操作简便、维护便利的原则,提供本空调方案。

3.3设计依据

(1)《户用和类似用途冷水热泵机组》国家标准(GB/T18430.2-200119-87)

(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手册》(GB19-87)

(3)《家用中央空调实用技术手册》(交通出版社)

(4)空气调节的四度:

温度、湿度、洁净度和风速

3.4设计参数

(1)室外气象参数:

冬季:

采暖(干球)温度-5℃

通风(干球)温度-1℃

空调(干球)温度-7℃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0%

平均风速3.4m/s

最多风向及其频率N11%

极端最低温度-17.9℃

夏季:

通风(干球)温度32℃

空调(干球)温度35.6℃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6%

平均风速2.6m/s

最多风向及其频率S11%

极端最高温度43℃

(2)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四、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4.1.1风机盘管按立式、卧式两种结构型式及明装、暗装两种安装型式制造,其进水方位分位分左进水、右进水。

4.1.2风机盘管的型式代号及型号表示方法按JB4302的规定。

4.2基本参数

4.2.1风机盘管的电源为额定电压220V单相交流电或额定电压380V三相交流电,额定频率为50Hz。

4.2.2风机盘管(单盘管无静压)的基本参数按表1的规定。

表1

代号

名义风量①m3/h

名义供冷量

名义供热量

W

2.5

250

1400

2100

3.5

350

2000

3000

5

500

2800

4200

6.3

630

3500

5250

7.1

720

4000

6000

8

800

4500

6750

10

1000

5300

7950

12.5

1250

6600

9900

14

1400

7500

11100

16

1600

8500

12750

20

2000

10600

15900

25

2500

13300

19950

名义风量是指标准状态(大气压力为1013hPa、温度20℃、密度为1.2kg/m3)时的风量。

4.2.3风机盘管名义风量的工况参数按表2规定。

4.2.4风机盘管名义供冷量和名义供热量的工况参数按表3规定。

表2

进口空气干球温度℃

14~27

供水状况

不供水

风机转速

最高额定转速①

被测风机盘管出口与测试室的空气静压差Pa

无静压机组

0±2

有静压机组

表压值±2

最高额定转速系指在额定电压及频率下达到名义风量值时的风机最高转速。

表3

项目

名义供冷工况

名义供热工况

干球温度

27.0

21.0

湿球温度

19.5

-

进口水温

7.0

60.0

进出口水温差

5.0

-

供水量

-

与名义供冷工况相同

风机转速

最高额定转速

被测风机盘管出口与测试室的空气静压差Pa

无静压机组

0±2

有静压机组

静压值±2

 

五、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风机盘管应按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风机盘管的零、部件及材料应符合各有关材料的规定。

5.1.3风机盘管的隔热材料应具有无异味、不吸湿及符合有关建筑防火规范要求的性能。

粘贴应平整、牢固。

5.1.4风机盘管应有2~3档风量调节。

5.1.5水温不超过60℃时,风机盘管应能长期正常运行。

5.1.6风机盘管应设有放气阀并安装在盘管管路的高处。

5.2性能要求

5.2.1风机盘管在1MPa压力下应能长期正常运行,在按5.2.1条的方法试验时无渗漏。

5.2.2风机盘管按5.2.2条的方法试验,在各档转速时均应能正常启动和运转。

5.2.3风机盘管按5.2.3和5.2.4条的方法试验,其实测风量、供冷量及供热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项目

实测值

风量

≥名义值的95%

供冷量

供热量

5.2.4风机盘管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在按5.2.5条的方法试验时,明装机组箱体外表面不应有露水,暗装机组箱体表面应无凝露水外滴。

5.2.5风机盘管应有良好的凝结水处理措施,在按5.2.6条的方法试验时,不应有凝结水外滴。

5.2.6风机盘管(单盘管无静压)按5.2.3条和5.2.4条的方法试验,其实测单位风机功率供冷量应不小于表5的规定。

表5

代号

名义风量m3/h

单位风机功率供冷量W/W

水阻力kPa

噪声dB(A)

2.5

250

40

15

35

3.5

350

45

20

37

5

500

50

24

39

6.3

630

55

30

40

7.1

710

52

40

42

8

800

50

44

45

10

1000

45

54

47

12.5

1250

47

34

46

14

1400

45

38

48

16

1600

40

50

20

2000

40

50

54

25

2500

-

5.2.7风机盘管按5.2.7条的方法试验,其实测水阻力值应不大于表5规定的值的110%。

5.2.8风机盘管(无静压)按5.2.8条的方法试验,其实测噪声值(声压级)应不大于表5的规定(表中12.5号及以上机组的噪声值是指由两台电动机四只风扇组成的风机盘管)。

5.3安全要求

5.3.1风机盘管的安全要求应符合ZBJ72-018的规定。

5.3.2风机盘管电气线路的连接应整齐、牢固、电线穿通孔和接插头应采用绝缘管或其他适当的保护措施。

5.3.3风机盘管按5.2.9和5.2.10条的方法试验,其冷、热态对地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MΩ。

5.3.4风机盘管的电气强度按5.2.11条的方法试验,应无击穿或闪络。

5.3.5风机盘管按5.2.12条的方法试验,电动机绕组的温升符合有关相应电动机标准的规定。

5.3.6风机盘管按5.2.13条的方法试验,其外露金属部分和电源线间的泄漏电流值应不大于1.5mA。

5.3.7风机盘管按5.2.14条的方法试验,其外露金属部分与接地端之间的电阻值应不大于0.1Ω。

5.3.8风机盘管按5.2.15条的方法试验,应符合:

a.风机盘管带电部分与非带电金属部分之间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MΩ。

b.施加1250V电压历时1min应无击穿或闪络。

5.4外观要求

风机盘管所有零、部件的外观质量及清洁度应符合ZBJ72029的规定。

用户在遵守产品说明书中各项规定的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日起18个月内,风机盘管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免费修理或更换。

5.5保修期

 

六、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风机盘管的试验均按铭牌上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进行。

6.1.2风机盘管的热工性能试验装置见附录A(补充件)。

6.1.3各项试验工况按表6的规定。

表6

项目

风量试验

供冷量试验

供热量试验

凝结水试验

凝露试验

进口空气状态

干球温度

14~27

27.0

21

27

湿球温度

-

19.5

-

24

供水状态

进口水温

7.0

60

6

水温差

5.0

-

3

供水量

不供水

-

同供冷量试验

-

风机转速

最高额定转速

最低转速

风机盘管出口与试验室的空气静压差Pa

无静压机组

0

有静压机组

静压值

6.1.4试验用的各类仪器仪表应附有有效使用期内的计量检定合格证,其最小分度值及准确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

6.1.5试验读数的允许偏差按表8的规定。

6.1.6风机盘管的安装

6.1.6.1在各项测试中,风机盘管原来装有的空气过滤器、空气进、出口格栅等仍应装上。

若带有旁通风门的,则应关闭。

6.1.6.2被测风机盘管与试验系统管的断面尺寸应与被测风机盘管出风口尺寸相同。

表7

测量项目

测量仪器

最小分度值

准确度

空气干、湿球温度水(冷、热)温度

棒状玻璃水银温度计(全浸式)

≤0.1

±0.1

热电偶

电阻温度计

其他温度

棒状玻璃水银温度计

≤0.5

±0.3

热电偶

电阻温度计

水量

各类流量计

-

±1%

时间s

秒表

≤0.1

±0.2

重量

各类台秤

-

±0.2%

风量

各类计量器具

±0.5%

空气压力Pa

倾斜式微压计

≤2

±1.0

补偿式微压计

大气压力Pa

各类大气压计

≤0.1

±0.1%

水阻力Pa

水银柱U形管

≤133

±133

电特性

功率表

-

±0.5%

电压表

电流表

频率表

表8

项目

单次读数与规定试验工况的最大偏差值

读数平均值与规定试验工况的偏差值

干球温度

±0.5

±0.3

湿球温度

±0.3

±0.2

进口水温

供冷时

±0.2

±0.1

供热时

±1.0

±0.5

进出口水温差

±0.2

风机盘管出口与测试室的空气静压差Pa

±2.0

电源电压%

±2

6.1.6.3立式风机盘管按图1方法进行安装测试;卧式风机盘管按图2方法进行安装测试。

6.2试验内容

6.2.1检漏试验按ZBJ7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