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29014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中油黑龙江农垦石油有限公司

XXX加油站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预案编号:

O01

签发人:

执行日期:

二O—一年一月一日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目的

为加强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有效、迅速地将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保障在突发事故中人员和设施的安全,特编制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基本情况

中油黑龙江农垦石油有限公司XXX加油站,位于()。

现有员工()人,其中安全管理人员()人。

加油站占地面积()平方米,平面布局为加油场地、油罐区、营业室、配电房、锅炉间。

加油站设有()台加油机,主要经营汽油和柴油。

其油罐区内有柴油罐()个,汽油罐()个,总储量为()立方米,属于()级加油站。

3名词解释

3.1危险化学品

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石油成品油属于危险化学品中的易燃液体。

3.2事故

是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意志的、迫使生产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简单说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3.3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事故时,米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4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4.1危险目标的确定

4.1.1本加油站主要涉及到危险化学品(汽油、柴油)的储存和使用,主要危险在于油罐区和加油场地。

4.1.2主要危险因素

4.1.2.1危险物质特性

(1)汽油

标识

中文名汽油

主要成分:

C4〜C12脂肪烃和环烷烃。

危规号31001

UN编号1203

CAS:

8006-61-9

理化

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熔点/Cv-60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

沸点/C40〜200

相对密度(水=1)0.70〜0.79

饱和蒸汽压/kPa

相对密度(空气=1)3.5

临界温度/C

燃烧热(103But/b)18.8

临界压力/MPa

最小引燃能量/mJ0.25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本品极度易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

闪点/C-50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爆炸极限(V/V)1.3〜6.0

最大爆炸压力0.813MPa

引燃温度「C):

415〜530

禁忌物强氧化剂

火灾危险类别:

甲B

爆炸危险组别类别T3/HA

对人

体危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

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

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

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

皮肤损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2)柴油

标识

中文名柴油

主要成分:

C10〜C22,烷烃、烯烃、环烷

烃、芳香烃

包装类别:

201

UN编号1202

CAS号:

理化

性质

外观与性状:

稍有粘性的浅黄色至棕色液体

熔点/C-18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沸点/C282〜338

相对密度(水=1)0.87〜0.9

饱和蒸汽压/kPa0.67(25°C)

稳定性稳定

临界温度/C

燃烧热(kJ/l):

30000—46000

临界压力/MPa

最小引燃能量/mJ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可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C45〜120

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极限(V/V)0.6〜6.5

最大爆炸压力0.813MPa

引燃温度(C):

227-250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危险性类别:

第3.3类高闪点易

燃液体

火灾危险类别乙B

爆炸危险组别/类别T3/HA

对人

体危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

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座疮。

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4.122汽、柴油主要危害(主要经营商品)

(1)火灾、爆炸

汽油和柴油均具有易燃烧的特点,因此存在着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

汽油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由于其闪点低,容易挥发,泄露时遇点火源(明火、火花、静电、雷电等)易引发火灾。

当汽油或柴油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明火或其它点火源即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2)静电危害

汽油和柴油的电阻率大约在1010Qm-1014Qm之间,汽油或柴油在运输及输转

作业中由于摩擦会产生大量静电;如果静电不及时消除,积聚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产生静电放电。

当满足一定条件时,静电火花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受热易膨胀

受热易膨胀是油品的一个主要特性。

温度升高,油品体积膨胀,压力增高;温度降低,体积收缩,压力下降,使储油容器、输油管道出现正压或负压,引起罐体变形,管道移位,甚至发生破裂。

(4)具有一定毒性

汽油中含有的芳香族烃、不饱和烃类、硫化物均有毒害性。

汽油中毒有三种途径,即蒸气吸入、皮肤吸收和直接入口。

汽油具有溶解脂肪和类脂质性能,进入人体后会对神经系统有选择性损害。

由呼吸道进入人体时,即可引起剧烈咳嗽、胸痛、继之发热、咳血痰、呼吸困难、头昏、视力模糊,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痉挛、抽搐、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

如工作场所油气浓度过高,工作人员长期接触吸入可能发生中毒。

4.1.3加油站作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加油站主要作业环节有卸油、计量、加油及现金管理等,在日常管理及各作业环节中,可能发生以下事故或紧急情况:

(1)油品火灾爆炸及其他火灾事故;

(2)混油;

(3)跑冒油;

(4)机械伤害;

(5)中毒窒息;

(6)抢劫盗窃等治安案件;

(7)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灾害、雷击;

(8)高处坠落。

4.1.4对周边的影响

(1)加油站周边情况

方位

建构筑物名称

距油罐或加油机的最小距离

西

(2)对周边的影响

加油站一旦发生有油气泄漏、扩散及火灾爆炸事故,可能直接造成作业人员受伤或者死亡;造成生产设备、设施的损毁;造成公共设施的破坏,如断水、断电和站前道路破坏;严重的,会波及到事故周边建筑,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危险目标周围应急器材及其分布

应急器材名称

规格

数量

摆放位置

手提式干粉灭

火器

6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6.1加油站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机构

组长:

加油站经理XXX

抢险组:

XX

通讯组:

XX

紧急疏散组:

XX、XX

医疗救护组:

XX、XX

后勤保障组:

XX、XX

6.2主要职责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站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各岗位员工进行预案演练,负责协调指挥各救援小组的应急救援工作。

通讯组负责根据灾情向有关部门报警(消防119、救护120、治安110、交通事故122),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紧急疏散组负责对发生事故周边危险距离内的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及时疏散及清理,并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对无关人员及车辆进行疏散。

医疗救护组负责对根据实际情况对负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等待专业救护人员到来或及时送就近医院抢救。

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

6.3加油站联防组织机构

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联防小组:

组长:

成员:

6.4联防小组应急救援力量及紧急联络电话:

联防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络电话

应急救援力量

7应急救援、报警电话

内部应急救援人员紧急联络电话:

姓名

手机

家庭固定电话

外部应急救援紧急联络电话:

紧急联络机构

机构名称

联络电话

消防部门

安全监督部门

交通管理部门

医疗急救

8事故应急措施

8.1加油机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一、加油机火灾事故是指加油机因为发生油品撒漏跑冒,遇意外火源导致的着火事故。

二、可能导致的危害:

加油机损坏、人身伤害、火灾蔓延、油品跑冒损失。

三、措施

(1)最先发现火情的员工大声示警,立即停止加油,关闭加油枪,使用灭火器扑救。

(2)接到示警的员工立即通知加油站经理及有关人员,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自救。

(3)拨打火警电话。

(4)关闭加油站总电源,紧急疏散站内人员、车辆,并阻止外来人员车辆的进入。

(疏散通道见附件疏散图)

(5)扑救加油机火灾的同时,应监控地面及管沟流散油品的情况,流散油品着火时可用小型灭火器材或消防沙进行扑救。

(6)明火扑灭后,应注意防止复燃。

(7)将有关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8.2加油车辆火灾应急措施

一、加油车辆火灾事故是指车辆在加油作业过程中由于各种意外原因引发的着火事故。

二、可能导致的危害:

车辆损坏、人身伤害、火灾蔓延、油品跑冒损失

三、措施:

(1)最先发现火情的员工大声示警,立即停止加油,关闭加油枪,使用灭火器扑救。

(2)接到示警的员工立即通知加油站经理及有关人员,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自救。

(3)加油站经理根据火势情况确定是否拨打火警电话。

(4)油箱着火,可用石棉被、油箱盖或者其它适当物品将油箱口堵严,使火窒息;或直接用灭火器扑灭。

车辆引擎部位冒烟时,不可在站内打开机器盖,应先推至安全区域后,进行扑救。

摩托车着火,应立即停止加油,首先用石棉被罩盖摩托车着火部位,然后用灭火器灭火。

(5)关闭加油站总电源,紧急疏散站内人员、车辆,并阻止外来人员车辆的进入。

(6)扑救车辆火灾的同时,应监控地面流散油品的情况,流散油品着火时可用灭火器材或消防沙进行扑救。

(7)明火扑灭后,应注意防止复燃。

(8)将有关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8.3油罐发生火灾应急措施

一、油罐火灾事故是指在油品接卸、计量等作业过程中或者油品储存过程中由于碰撞、静电放电、雷击、外来火源等原因引发的油罐油品着火事故。

二、可能导致的危害:

油罐烧蚀损坏、油罐爆炸事故、人员伤亡、火灾蔓延、油品损失。

三、措施:

(1)最先发现火情的员工大声示警,使用灭火器或灭火毯进行扑救。

(2)接到示警的员工立即通知加油站经理及有关人员,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自救。

(3)加油站经理根据火势情况确定是否拨打火警电话。

(4)接到通知的员工应就近取用灭火器材迅速赶往火灾现场,使用灭火毯堵住罐口(如量油孔口着火,可关闭量油孔盖,窒息灭火),同时使用灭火器进行扑救。

火势较猛时,先用灭火器对准罐口压制火焰或将火焰扑灭,再用灭火毯覆盖罐口。

如当时正在卸油,应迅速关闭油罐车阀门,断开卸油管线,指挥油罐车司机将罐车驶离油站危险区域。

(5)立即停止加油作业,关闭加油站总电源,紧急疏散站内人员、车辆,并阻止外来人员车辆的进入。

(6)明火扑灭后,应注意防止复燃。

(7)将有关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8.4油罐车卸油火灾应急措施

一、油罐车卸油火灾事故是指在油品接卸作业过程中,由于碰撞、静电放电、外来火源等遇意外火源导致的油罐车着火事故。

二、可能导致的危害:

油罐烧蚀损坏、油罐爆炸事故、车辆损坏、人员伤亡、火灾蔓延、油品跑冒损失。

三、措施:

(1)最先发现火情的员工大声示警,立即关闭罐车卸油阀门,停止卸油作业,断开卸油管线,使用灭火器、灭火毯扑救

2)接到示警的员工立即通知加油站经理及有关人员,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自

救。

(3)加油站经理根据火势情况确定是否拨打火警电话。

(4)立即停止加油作业,关闭加油站总电源,紧急疏散站内人员、车辆,并阻止外来人员车辆的进入。

(5)使用灭火毯堵住罐口,隔绝空气灭火,火势较猛时,先用灭火器对准罐口将大火扑灭,再用灭火毯覆盖罐口。

(6)扑救罐车火灾的同时,应监控地面流散油品的情况,流散油品着火时应用灭火器材或消防沙进行扑救。

如地面流散油品较多易造成火势蔓延,应用消防沙围堵后再行扑救。

(7)消防队赶赴现场后,主动配合消防人员进行扑救,避免火灾扩大。

(8)明火扑灭后,应注意防止复燃。

(9)将有关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8.5电器火灾应急措施

一、电器火灾事故是于电器设备在运转作业中由于线间短路、过载、接点或连接处接触不良或电器设备老化失修所导致的导线发热引发的火灾事故。

二、可能导致的危害:

用电设备毁坏、油品火灾、人身伤害等。

三、措施:

(1)最先发现火情的员工大声示警,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扑救;电器火灾严禁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扑救。

2)接到示警的员工立即通知加油站经理及有关人员,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自

(3)加油站经理根据火势情况确定是否拨打火警电话。

(4)立即停止相关作业,关闭加油站总电源,紧急疏散站内人员、车辆,并阻止外来人员车辆的进入。

(5)当无法切断电源时,应在确保人员不触电的情况下,直接用干粉灭火器向闸刀、开关、电线上的火源喷射灭火剂,以创造条件切断电源。

(6)接到通知的员工应就近取用灭火器材迅速赶往火灾现场,进行灭火。

(7)若发电机与配电间同处一室,在扑救配电间设施火灾时,应用石棉被等覆盖。

(8)明火扑灭后,应注意防止复燃。

(9)将有关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8.6跑、冒油应急措施

一、跑、冒油事故是指在油品输转作业过程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计量不准确或未进行复核操作,导致数据计算或数值设定错误,造成油品的跑冒。

二、可能导致的危害:

油气挥发与空气形成易爆油气、油品火灾、环境污染等。

三、措施:

(1)卸油作业跑、冒油应急措施

1接卸油作业中发生跑、冒油后,应及时关闭油罐车卸油阀,情况严重的,应切断总电源,停止营业。

2划定警戒范围后,加油站经理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警戒,疏散闲杂人员,严禁启动中的汽车等明火源接近。

3在溢油处的上风向,布置消防器材。

4跑、冒油数量较多时应立即使用消防沙对跑冒油品进行围堵,防止油品流淌。

5用棉纱、毛巾、拖把、铝质或铜质容器等对跑冒油品进行回收,禁止用铁锹、塑料桶等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器皿进行回收。

回收后用沙土覆盖残留油渍,待充分吸收残油后将沙土清除干净。

6检查所有井口是否有残油,若有残油应及时清理干净,并检查其它可能产生危险的区域是否有隐患存在。

残油未清理干净前,禁止启动车辆。

7计量确定跑、冒油损失,做好记录台帐。

8检查确认无其它危险后消除警戒,恢复营业。

9分析跑、冒油原因,书面汇报公司。

(2)加油作业跑、冒油应急措施

1在加油过程中出现跑冒油后,应立即停止加油。

2禁止启动中的汽车(加油车辆)等点火源接近。

3将加油车辆推离现场。

4用棉质拖把、毛巾吸干油面,再用干沙覆盖残油。

待充分吸收残油后,将沙土清除干净。

5检查附近下水道入口,若有较多油品进入下水道,则必须及时清理。

6恢复加油作业。

8.7混油应急措施

一、混油事故是指在油品输转作业过程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作业复核制度,导致作业流程错误所造成的混油。

二、可能导致的危害:

油品损失。

三、措施:

(1)接卸油混油应急措施

1当卸油时发生混油,应立即关闭卸油阀,停止卸油。

2停止该罐的作业,同时分析原因和责任,确定混油油品、数量,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遵照上级部门布置,将包括管线和加油机内的混合油品运出站外处理。

4对混油油罐进行清罐处理。

(2)加油时混油(加错油)应急措施

1加油员发现加错油品时,立即关闭加油机,停止加油。

赔礼道歉,并说明原因,同时向加油站经理汇报。

2将车辆推离加油区到安全区域。

3征求顾客同意后,抽出混合油,重新加入合格油品,并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赔偿顾客经济损失,礼貌送走顾客。

4确认损失,按规定做出相应处理。

5如车辆启动或离开加油站后,顾客发觉加错油品进行投诉时,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8.8防汛应急措施

一、可能导致的危害:

设备设施损坏、油品跑冒、触电事故、油品质量、油品火灾等。

二、措施:

(1)汛情前的准备工作

1多雨季节时,要注意接收有关媒体的报道,或通过向气象、水文、水利部门咨询等渠道了解汛情。

2对储油罐人孔盖、量油口、液位仪、卸油管线快速接头及管线法兰连接部位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密封胶圈老化等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确保储油设施达到密封要求。

3准备沙袋、盲板、锹、桶、盆、水泵等应急工具和物资。

(2)汛情来临时的应急措施

1根据水情及加油站所处的地势判断水势对加油站可能造成的危害,如水势可能对油站构成威胁,油站经理下达命令,启动防汛应急救援预案。

2停止接卸油、加油等作业,断开加油站电源(夜晚可保留室内照明电源,如站房发生漏水,须断开总电源),疏散站内车辆,汽车油槽车优先驶离现场。

3检查量油口、卸油口等确保孔口紧闭,关闭管线、设备上的阀门;非突发性汛情时,应切断油罐出油管线(在操作井内切断,并在断开处加盲板封死)。

4用沙袋等封堵加油站门及室内下水道口,并随时检查封堵部位,如有漏水或溢水现象,应进行加高或封堵。

使用排水工具排出进入办公室和油罐操作井内的积水。

5注意人员躲避的建筑物安全状况,如有坍塌风险应迅速撤离。

6如罐内油量不足且油站内水势较大、水位较高,油罐有漂浮的可能时,经报请公司主管部门同意后,可采取向罐内注水增加油罐自重的方式防止油罐漂浮,当罐内液体容量达到安全容量时,停止灌水,封闭各孔口。

7随时与地方政府防汛应急指挥部联系,做好协作救灾或紧急撤离的准备。

撤离前,应切断加油站总电源。

(3)汛情结束后

1组织人员进行清理现场。

2形成书面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情,报告灾情的内容主要包括汛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雨情、水情、伤亡人数、损失程度、救灾情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

8.9地震应急措施

一、可能导致的危害:

设备设施损坏、油品跑冒、人员伤亡、油品火灾等。

二、措施:

1.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停止加油、卸油等作业,关闭输油管线阀门,疏散加油车辆及人员,切断总电源。

2.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撤离至空旷的安全地带,远离建、构筑物,以防建、构筑物倒塌造成人员伤害。

来不及撤离的人员,应立即躲至坚固的办公桌下、结实的柜子旁边、墙角等较安全的部位,并注意保护好头部。

3.撤离至安全地带以后,应密切监视罐区、加油机等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重点部位,以便及时发现地震导致的次生事故。

4.地震结束之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检查油罐、管线、加油机等储输油设备,计量罐存量,查看是否有油品跑漏。

5.当地震导致油罐破损、油管(加油机)断裂产生油品跑冒漏油时启动跑冒漏油预案;发生火灾时,启动灭火预案。

6.当有人员受伤时,应根据伤情组织急救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的救援。

7.组织人员进行资产盘点,确认损失情况,及时向公司有关部门报告。

8.10防雷应急措施

一、可能导致的危害:

微机、加油机、液位仪以及零管系统等弱电设备的损坏、人员伤亡、油品火灾等。

二、措施:

1.按规范要求对站内设备设施及建构筑物设置防雷接地装置,并应在雷雨季节来临前进行检查、检测,确保防雷保护装置无开裂、松动、锈蚀等,阻值合格。

2.雷雨天气下,应停止卸油、加油、油罐清洗、油罐通风、计量、取样等有油气排放的作业;高强电闪和雷击频繁时,应切断加油站总电源,防止雷电损坏电气设备。

3.关闭门窗,员工尽量不要到户外活动

4.雷击引发火灾时,启动灭火预案;

5.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如设备设施遭受雷击损坏,应确认损失情况,及时向公司有关部门报告。

8.11治安事件应急措施

一、可能导致的危害:

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等。

二、措施:

1.遭遇抢劫应急措施①遭遇抢劫时切勿盲目采取或让其他人员采取可能招致人身危险的抵抗行动,切记“人身安全比财物更重要”,避免遭受人身伤害。

2在人身安全遭受威胁的情况下,应服从歹徒要求,避免刺激歹徒采取过激行为。

3保持冷静,尽可能不要正视、盯看歹徒的脸,并缩小身体与歹徒正对的面积,把手放在其视野范围内,切忌乱动。

在员工人身安全有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护加油站财产。

4尽量记住歹徒的长相、年龄、性别、高度、体型、口音、服装、车辆特征以及歹徒逃跑的方向,尤其是歹徒生理上的特殊征记,如疤痕、印记等。

5歹徒全部离开后,不要跟踪歹徒。

锁好所有门、窗,防止歹徒再次闯入。

6报警并保护现场,不要触摸现场的任何物件,留下目击证人,等候警方到来。

7如有人员受伤,应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救护,拨打120或立即送就近医院救治。

对受到惊吓的人员进行安慰。

8立即上报加油站经理,加油站经理应立即赶赴现场协助工作。

9在警方到达现场后,积极配合和协助警方现场调查,统计财产损失。

10将事件经过及损失情况报上级有关部门。

2.盗窃应急措施

①在保证自身不受到伤害的情况下,视现场情况,惊扰盗窃分子,终止其盗窃行为。

2在无法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切勿惊扰盗窃分子,应尽量记住盗窃分子的

体貌特征及所使用工具,尤其是盗窃分子生理上的特殊征记,如疤痕、印记等。

3伺机报警并通知油站经理及站内其他人员。

4保护现场,耐心等待警方的到来。

5积极配合警方的现场调查,提供可能的破案线索。

6清点财、物,登记被盗现金和物品数量,确认损失,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8.12触电急救

一、触电是指因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或防范措施采取不当所导致的身体直接接触电源。

二、可能导致的危害:

人员伤亡

三、措施:

1.当发生人员触电时,施救人员首先应切断电源,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如电源较远来不及切断时,应利用绝缘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棒、塑料绝缘柄等)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气设备。

在未切断电源之前,救护者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

2.如果需要,施救人员应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求救,说明单位、地点、触电人数及伤害情况。

报警同时还需向油站经理和公司相关部门汇报。

3.对触电后神志清醒但有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者,应让其安静休息,不得走动,严密观察,如有需要,请医生诊治。

4.触电人员已失去知觉,但心脏、呼吸功能都还存在,应将其抬至安全且空气畅通地点,使其安静,舒适地平卧,解开衣服使呼吸顺畅,并速请医生诊治或急送就近医院。

5.触电人员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或两者都已停止,应立即施以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急救,并速请医生诊治或急送就近医院。

8.13一氧化碳中毒急救

一、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产生的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二、可能导致的危害:

恶心、呕吐、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昏迷甚至死亡。

三、措施:

1.发现人员一氧化碳中毒后应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