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3084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docx

第7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2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首页)

刘永忠老师第1页

授课专业班级

15护理3班

15护理4班

15护理5班

15护理6班

教授时间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课题

第七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五节~第九节

教学内容标准

掌握新生儿疾病的身体状况、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熟悉新生儿疾病的病因、治疗原则。

了解上述新生儿疾病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

学会按照护理程序对新生儿疾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教学

难点与重点

重点:

新生儿疾病的身体状况、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病因、治疗原则,发病机制。

难点:

新生儿疾病发病机理

教学附言

(包括方法、教具)

教学内容与步骤:

7-5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颇内出血主要因缺氧或产伤引起,

早产儿发病率较高,是新生儿早期的重要疾病与死亡原因。

预后较差。

[病因和发病机制]

1.产伤性颅内出血。

2.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

3.其他不适当地输注高渗液体、频繁吸引和气胸等;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凝血因子不足;一些出血性疾病也可引起新生儿的颅内出血。

[临床表现]颅内出血的症状和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

一般生后I〜2天内出现。

常见症状如下:

1.意识形态改变如激惹、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

2.眼症状如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震颤等。

3.颅内压增高表现如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等。

4.呼吸改变出现增快、减慢、不规则或暂停等。

5.肌张力改变早期增高以后减低。

6.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差。

7.其他黄疸和贫血。

[治疗要点]

1.止血可选择使用维生素K1.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络血)和巴曲酶(立止血)等。

2.镇静、止痉选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

3.降低颅内压有呋塞米、甘露醇,剂量根据病情决定。

4.应用脑代谢激活剂。

5.外科处理。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潜在并发鈕:

颅内压升高;低效性呼吸型态;有窒息的危险;体温调节无效。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降低颅内压。

课件讲解配合录像演示

通过临床表现推导出护理诊断,由护理诊断得出护理措施。

使知识一体化,有利于记忆。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中页)

刘永忠老师第2页

(1)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神态、瞳孔变化。

仔细耐心观察惊厥发生的时间、性质,及时记录。

(2)保持绝对静卧,抬高头部,减少噪声,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减少反复穿刺,

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2.合理用氧根据缺氧程度予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浓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在

85%〜95%即可。

3.维持体温稳定体温过高时应予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用远红外床、暖箱或热水

袋保暖。

4.健康教育。

7-6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

多见于早产儿,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所致,是新生儿期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PS的缺乏使肺泡壁表面张力增高,肺顺应性降低。

呼气时功能残气量明显降低,肺泡易于萎陷,吸气时肺泡难以充分扩张,潮气量和肺泡通气量减少,导致缺氧和CO2潴留。

由于肺泡通气量较少,而肺泡逐渐萎陷,导致通气不良,出现缺氧发绀。

缺氧、酸中毒引起肺血管痉挛,阻力增加,导致在动脉导管、卵圆孔水平亦发生右向左分流,青紫加重,缺氧明显,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也可导致肺动脉高压。

[临床表现]出生时可以正常,也可无窒息表现。

在生后6小时内出现呼吸窘迫、呼吸急促(>60次/分)、鼻翼扇动、呼气性啤吟、吸气三凹征、发绀。

呼吸窘迫呈进行性加重是本病特点。

可出现肌张力低下,呼吸暂停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生后第2、3天病情严重,72小时后明显好转。

[辅助检査]X线检查有特征性表现,早期两肺野普遍透明度降低,内有散在的细小颗粒和网状阴影;以后出现支气管充气征;重者可整个肺野不充气呈“白肺”。

[治疗要点]

1.纠正缺氧根据患儿情况可予头罩吸氧、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吸氧、气管插管、机械呼吸。

2.替代治疗表面活性物质制剂的使用。

3.维持酸碱平衡呼吸性酸中毒以改善通气为主;代谢性酸中毒用5%碳酸氢钠治疗。

4.支持治疗保证液体和营养供给。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自主呼吸障碍;气体交换受损;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

量;有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正确,及时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必要时可给予雾化吸入后吸痰。

2.供氧使PaO2维持在50〜70mmHg(6.67〜9.3kPa),SaO2维持在87%〜95%之间,注意避免氧中毒。

3.保暖环境温度维持在22〜24X:

,肤温在36〜36.5DC,相对湿度在55%〜65%,减少水分损耗。

教学附言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中页)

刘永忠老师第3页

4.喂养保证营养供给,不能吸乳、吞咽者可用鼻饲法或静脉补充营养。

5.预防感染。

6.健康教育。

7-7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

2.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3.肝功能发育未完善。

4.肠肝循环的特性。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1.生理性黄疸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于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疽,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周。

2.病理性黄疸①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205.2〜256.5pmol/L(12〜15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85pmol/L(5mg/dl)③黄疸持

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④黄疸退而复现;⑤血清结合胆红素>

26"mol/L(1.5mg/dl)。

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1)感染性:

①新生儿肝炎;②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

(2)非感染性:

①新生儿溶血症;②胆道闭锁;③母乳性黄疸;④遗传性疾病;⑤药物性黄疸。

[治疗要点]

1.找出病因,治疗基础疾病。

2.降低血清胆红素,给予蓝光疗法;减少肠肝循环;减少肠壁对胆红素的再吸收。

3.保护肝脏。

4.控制感染、注意保暖、供给营养、及时纠正酸中毒和缺氧。

5.适当用酶诱导剂、输血浆和白蛋白,降低游离胆红素。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人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

的溶血。

[病因和发病机制]由于母体存在着与胎儿血型不相容的血型抗体(IgG),这种IgG血型抗体可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出现溶血。

1.ABO血型不合。

2.Rh血型不合。

[临床表现]

1.黄疸Rh溶血者大多在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而ABO溶血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

2.贫血Rh溶血者一般贫血出现早且重;ABO溶血者贫血少。

3.肝脾肿大Rh溶血病患儿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ABO溶血病患儿则不明显。

4.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一般发生在生后2〜7天,早产儿尤易发生。

教学附言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中页)

刘永忠老师第4页

[治疗要点]

1.产前治疗可采用孕妇血浆置换术、宫内输血。

2.新生儿治疗包括换血疗法、光照疗法、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潜在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知识缺乏(家长)。

[护理措施]

1.观察病情,作好相关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

注意皮肤黏膜、巩膜的色泽;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

(2)喂养:

耐心喂养,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2.针对病因的护理,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1)实施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并作好相应护理。

(2)遵医嘱给予白蛋白和酶诱导剂;纠正酸中毒。

(3)合理安排补液计划。

3.健康教育。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脐炎

[病因]脐炎(omphalitis)是由于断胳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而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或溶血性链球菌等侵染脐部所致的局部炎症。

[临床表现]脐带根部发红或脱落后伤口不愈合,脐窝湿润。

脐周围皮肤发生红肿,脐窝有浆液脓性分泌物,带臭味。

脐周皮肤红肿加重,或形成局部脓肿,败血症,并有全身中毒症状。

可伴发热,吃奶差,精神不好,烦躁不安等。

慢性脐炎时局部形成脐部肉芽肿。

[治疗要点]

1.轻症只需局部用3%过氧化氢和75%乙醇清洗,或用抗生素局部湿敷或抗生素油膏外敷。

2.脓液较多,有局部扩散或有全身症状者,可根据涂片或细菌培养结果选用适当抗生素。

3.脐部有肉芽肿可用10%硝酸银溶液局部涂搽。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皮肤完整性受损;潜在并发症:

败血症。

[护理措施]

1.观察胳带有无潮湿、渗液或脓性分泌物,如有应及时治疗。

2.正确的消毒方法从脐的根部由内向外环形彻底清洗消毒。

保持局部干燥。

3.脐带残端脱落后,如有櫻红色的肉芽肿增生,应及早处理。

4.避免大小便污染。

5.进行婴儿挤部护理时,应先洗手,注意婴儿腹部保暖。

6.如断脐时结扎不牢,应考虑重新结扎。

二、新生儿败血症

教学附言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中页)

刘永忠老师第5页

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septicemia)指细菌侵入血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

[病因与发病机制]

1.自身因素新生儿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

2.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主。

3.感染途径新生儿败血症感染可以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

[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表现。

出生后7天内出现症状者称为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sepsissyndrome);7天以后出现者称为迟发型败血症(late-cmsetS印sissyndrome)。

早期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不佳、哭声弱、体温异常等,转而发展为精神委靡、嗜睡、不吃、不哭、不动、面色欠佳及出现病理性黄疽、呼吸异常。

少数严重者很快发展循环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肠麻痹、酸碱平衡紊乱和胆红素脑病。

常并发化脓性脑膜炎。

[治疗要点]

1.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早期、联合、足量、静脉应用抗生素,疗程要足,一般应用10〜14天。

2.对症、支持治疗。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体温调节无效;皮肤完整性受损;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潜在并发症:

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休克、DIC。

[护理措施]

1.维持体温稳定。

2.保证抗生素有效进入体内,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3.及时处理局部病灶。

4.保证营养供给。

5.观察病情加强巡视,如患儿出现面色青灰、呕吐、脑性尖叫、前囟饱满、两眼凝视提示有脑膜炎的可能;如患儿面色青灰、皮肤发花、四肢厥冷、脉搏细弱、皮肤有出血点等应考虑感染性休克或DIC,应立即与医师联系,积极处理。

必要时专人守护。

6.健康教育。

7-9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主要由受寒引起又称新生儿硬肿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寒冷、早产、感染和窒息为主要病因。

1.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足2.寒冷损伤低体温和低环境温度导致缺氧、各种能量代谢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坏。

3.其他

[临床表现]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以出生3日内或早产新生儿多见。

发病初期表现为体温降低、吮乳差或拒乳、哭声弱等症状;病情加重时发生硬肿和多器官损害体征。

1.低体温体核温度35℃以下,重症<30℃。

2.硬肿由皮脂硬化和水肿所形成,其特点为皮肤硬肿,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

有水肿者压之有轻度凹陷。

硬肿发生顺序是:

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3.多器官功能损害早期常有心音低钝、心率缓慢、微循环障碍表现;严重时可呈现休克、DIC、急性肾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衰竭(MOF)表现。

教学附言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末页)

刘永忠老师第6页

4.病情分度根据临床表现,病情可分为轻、中和重三度(表6-2)。

[治疗要点]

1.复温是低体温患儿治疗的关键。

复温原则是逐步复温,循序渐进。

2.支持疗法足够的热量有利于体温恢复。

3.合理用药。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体温过低;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有感染的危险;皮肤完整性受损;潜在并发症:

肺出血、DIC;知识缺乏(家长)。

[护理措施]

1.复温

(1)若肛温>30℃,Ta-r≥0,可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2)当肛温<30℃时,一般均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C的暖箱中进行外加热。

每小时提高箱温1〜1.5°C,箱温不超过34℃:

,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

(3)如无上述条件者,可采用温水浴、热水袋、电热毯或母亲怀抱等方式复温,但要防止烫伤。

2.合理喂养保证能量供给。

3.保证液体供给,严格控制补液速度。

4.预防感染作好消毒隔离,预防体位性水肿和坠积性肺炎;尽量减少肌内注射,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

5.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硬肿范围及程度、尿量、有无出血症状等,

6.健康教育。

教学附言

课终归纳小结:

作业布置: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时如何复温(期末统一布置)

教学随记:

内容多,课时短,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

13.用甘露醇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是为了()

A.达到迅速降颅压的目的,用于并发脑疝患儿

B.预防继续出血

C.预防颅内压降低

D.促进脑细胞代谢

E.兴奋呼吸中枢

14.不属于新生儿颅内出血抑制状态的是()

A.嗜睡B.昏迷C.肌张力低下

D.脑性尖叫E.觅食反射消失

*15.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下列望退的是()

A.保持安静,避免各种惊扰

B.头肩部抬高15°〜30°,以减轻脑水肿

C.注意保暖,必要时给氧

D.经常翻身,防止肺部淤血

E.喂乳时应卧在床上,不要抱起患儿

16.足月臀位产儿,生后即不安,前囟饱满,唇微发绀,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28

次/分,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B.化脓性脑膜炎

C.新生儿败血症D.新生儿颅内出血

E.感染性肺炎

17.下列不是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表现的是()

A.易激惹、过度兴奋B.黄疸C.呼吸暂停

D.贫血E.腹泻

18.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出现于生后()

A.I天内B.2〜3天C.4〜5天

D.6〜7天E.8天后

19.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疽主要是因为()

A.新生儿胆道狭窄B.新生儿胆汁黏稠

第六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11

83

C.新生儿胆囊较小D.出生后过多的红细胞破坏

E.肝脏形成胆红素能力强

20.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者应首先考虑()

A.新生儿生理性黄疸B.新生儿溶血症C.新生儿肝炎

D.新生儿败血症E.胆道闭锁

21.核黄疸的早期表现有()

A.流涎、抽搐B.黄疸突然明显加深C.眼球运动障碍

D.听觉障碍E.智能低下

2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不包括()

A.病毒感染B.细菌感染C血型不合

D.母乳性黄疸E.新生儿脱水热

23.女婴,生后第3天出现皮肤轻度黄染,一般情况良好,血清胆红素170fmiOl/L

(10mg/dl)。

该女婴可能是()

A.新生儿败血症B.新生儿溶血症C.先天性胆道闭锁

D.新生儿肝炎E.生理性黄疸

24.关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疽的特点,正确的是()

A.黄疸多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B.胆红素每日上升不超过5mg/dl

C.黄疸4〜5天达高峰D.黄疽持续时间不超过2周

E.早产儿黄疸于3周内逐渐消退

25.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2kg,生后48小时血清总胆红素297.5mmol/L,未结合胆

红素289mm0l/L。

在检查黄疸原因时,首选治疗方法是()

A.光照疗法B.白蛋白输注C.口服苯巴比妥

D.交换输血E.输血浆

*26.新生儿败血症治疗错误的是()

A.注意保暖和防止交叉感染

B.供给足够的液体和营养

C.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再选用抗生素

D.处理局部病灶

E.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7.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最主要的特点是()

A.高热B.血白细胞总数增高C.皮肤有感染灶

D.硬肿E.缺乏特异症状

28.关于新生儿败血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乏特异性症状B.出现黄疸

C.伴肝脾肿大D.合并硬肿症

E.白色念珠菌不引起败血症

3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复温的原则是()

A.逐步升温,循序渐进B.供给足够液量,帮助复温

C.立即升温,使体温迅速达正常D.立即放人34℃暖箱,逐步升温

E.保证体温每小时升高1℃

34.关于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恢复体温的护理措施下列错误的是()

A.人院后先用体温计正确测量肛温,作好记录

B.监测体温变化,每2小时测体温I次

C.轻、中度力争6〜12小时内复温

D.重度低体温应让患儿在比其体温高2〜4T:

的暖箱内复温

E.重度低体温患儿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35.不符合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的是()

A.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成分多,熔点髙,体温低时易于凝固

B.新生儿期体温调节中枢不够完善,易致散热与产热之间失去平衡

C.新生儿体表面积大,皮肤薄,血管多,易于散热而致体温低下

D.早产儿棕色脂肪含量少,产热贮备力差,易发生硬肿

E.新生儿进食少,释放能量不足

36.处理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镜堡的是()

A.快速复温B.提供足够的热量

C.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D.及时处理肺出血

E.有感染者选用抗生素

A3/A4型题

(题I〜3共用题干)

足月新生儿,女,臀位产,生后24小时突发惊厥,烦躁不安。

体检:

体温37'C,前

囟饱满,双眼凝视,肌张力高,四肢抽搐,心率140次/分,肺部体征阴性,血常规正常。

1.该患儿最可能发生了()

A.新生儿颅内出血B.新生儿手足搐搦症C.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D.新生儿败血症E.新生儿破伤风

2.该患儿最可能的发病原因是()

A.寒冷损伤B.感染C.产伤

D.凝血因子不足E.维生素D缺乏

3.下列护理措施中不合适的是()

A.绝对静卧,抬高头部B.使用头皮静脉穿刺输液

C.护理操作集中进行D.使用留置针,减少反复穿刺

E.密切观察患儿病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