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3102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3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docx

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施工方案

吴江市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

上海顶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2008年3月20日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一、工程范围及实施意义

二、主要工程数量

三、工程地貌

第二部分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计划

一、施工分段及任务划分

二、施工计划

三、施工进度计划

第三部分材料、劳动力等资源需要量计划及控制

一、现场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及控制

第四部分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及控制

一、工程简介

二、SMW施工技术要求

三、SMW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四、压密注浆施工技术要求

五、压密注浆质量保证措施

六、顶管施工技术要求

七、钢管焊接

第五部分安全保证措施

附表1:

顶管所需设备及用电量

附表2:

SMW工法井所需设备及用电量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一、工程范围及实施意义

本工程为吴江市区域供水二期顶管工程,工程施工位于S227省道、京杭运河、云龙大桥匝道,工程实施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吴江市区域供水的要求,具体工程为DN1600顶管、SMW工法井;DN1600顶管长度为239米、SMW工法井四座;其中一段需穿越京杭运河。

本段管道工程的施工采用遥控泥水机械平衡式顶管施工方案。

二、主要工程量

DN1600管道,长共计239m,管顶覆土约3m。

三、工程地貌

1、本工程工作井场地为绿化带,工作井场地要占用绿化带。

在修筑便道时,绿化需要搬迁。

2、根据业主提供地质勘察资料,地层划分及土性特征明确。

3、地形平面图、钻探报告、土工成果报告。

 

第二部分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计划

一、施工分段及任务划分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工期要求和施工现场的条件,为加强现场

施工管理,我们拟分六个施工段,组织专业施工队进行顶管和SMW工法井作业施工。

1、测量放样、样洞开挖;

2、SMW工法井设备进场安装、施工;

3、顶管设备进场安装、调试;

4、管道顶进;

5、清场。

二、施工进度计划

(一)开、竣工日期及施工日历天

本工程工期为70天,初步拟定为2008年3月25日开工,具体

以开工条件具备为准。

开工日期(初拟)

竣工日期

施工日历天

我们拟定计划

2008.3.25

2008.6.5

70

我公司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本工程按时竣工。

(二)进度安排和要求

在安排施工进度时,我们考虑了雨天等不利因素,并且稍留有余地,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为一个工作日。

1、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

顶管工作井、接收井需在35天内全部完成,工作井、接收井洞口标高、最终位置需有顶管施工人员重新测量,顶管单位以便及时调整轴线及标高。

2、顶管掘进

DN1600顶程,长239m。

两班制每天掘进10m,共计24个工作日。

总需劳动日历天为30天,总施工日历天为70天,这样我们可以按施工日历天完成本工程的全部任务。

(三)施工总进度计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表

施工工序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备注

25

30

5

10

15

20

25

30

5

10

15

20

25

30

5

10

20

25

1

测量、开挖洋洞

`

2

SMW工法井施工

3

管道顶进

5

清场

6

竣工验收(准备)

第三部分材料、劳动力等资源需要量计划及控制

一、现场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及控制

进场施工前做好物资采购工作,及时编制采购计划,做好供方的管理工作,保证物资保质保量供应到场。

物资到场后需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签证,方能投入使用。

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及控制

本工程划分一个施工段,由专业施工队承接施工。

顶管专业施工队为14人,机械操作工4人,焊接2人,普工8人;SMW工法井施工队为15人,机械操作工4人,普工11人;DN1600钢管焊接为8人,其中焊工6人,电工2人。

 

第四部分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及控制

一、工程简介:

顶管直径为DN1600,总长度239m,SMW工法井四座,其中工作井二座、接收井二座,参见下表:

序号

顶距m

埋深m

备注

1

工作井

接收井

195

9.00

云龙大桥

2

工作井

接收井

44

4.00

匝道

顶管材料采用DN1620钢管,管壁厚16mm,每节管长6m。

二、SMW施工技术要求

1、场地平整

搅拌桩机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的表层硬物,素土回填夯实,路基承重荷载以能行走30T大吊车及重型桩架为准。

2、开挖沟槽

根据基坑围护内边控制线,先用0.4m3挖机开挖1.2×1.5M沟槽,并清除地下障碍物,开挖沟槽余土应及时处理,以保证SMW工法正常施工,并达到文明工地要求。

3、定位型钢放置

垂直沟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为200×200的槽钢,长约2.5m,再在平行沟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700×300的工字钢,长约10m,H型钢定位用用型钢定位卡。

具体位置及尺寸视实际情况而定。

4、搅拌桩孔位定位

搅拌桩二轴中心间距为700mm,根据这个尺寸在平行H型钢表面用红漆划定位。

5、SMW工法施工

⑴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采用深搅拌设备,其型号为JB-2,机械的配套工具详见附表:

⑵施工顺序

SMW工法施工按顺序进行,其中部分为重复套钻,保证墙体的连续性和接头的施工质量,该施工顺序一般适用于N值小于50的地基土,水泥搅拌桩的搭接以及施工设备的垂直度依靠重复套钻来保证,以达到止水的作用。

A跳槽式双孔全套复搅连接:

一般情况下均用用该种方式进行施工。

B单侧挤压式连接方式:

对于围护墙转角处或有施工间断情况下采用此连接。

C桩机就位

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发现障碍物应及时清除,桩机移动结束后认真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

桩机应平稳、平正,并用线锤对龙门立柱垂直定位观测以确保桩机的垂直度,并用经纬仪常校核。

水泥搅拌桩桩位定位后再进行定位复核,偏差值应小于2cm。

⑶搅拌速度及注浆控制

A)水泥搅拌桩在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均应注入水泥浆液,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

根据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资料规定,下沉速度为1.0-2.0m/min,提升速度为0.5-1.0m/min,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注浆,做好每次成桩的原始记录。

B)制水泥浆液及浆液注入:

在施工现场搭建拌浆施工平台,平台附近搭建100m3水泥库,在开机前应进行浆液的搅制,开钻前对拌浆工作人员做好交底工作。

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1.5:

2.0,每立方搅拌水泥土水泥用量为360KG,膨润土用量按实际情况而定。

拌浆及注浆量以每匐的加固土体方量换算,注浆压力为1 .5~2.5MPA,以浆液输送能力控制。

土体加固后,搅拌土体28天抗压强度大于1.0MPA。

⑷H型钢插入

水泥拌桩施工完毕后,吊机应立即就位,准备吊放H型钢。

A)起吊前在距H型钢顶端0.07处开一个中心圆孔,孔径约4CM,装吊具和固定钩,然后用30T吊机起吊H型钢,用线锤校核垂直度,必须确保垂直。

B)在沟槽定位型钢上设H型钢定位卡,固定插入型钢平面位置,型钢定位卡必须牢固、水平,而后将H型钢底部中心对正桩位中心并沿定位卡徐徐垂直插入水泥土搅拌桩体内,垂直度控制用线锤控制。

C)根据甲方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引放到定位型钢上,根据定位型钢与H型钢顶标高的高度差,在定位型钢上搁置槽钢,焊Ф8吊盘控制H型钢顶标高,误差控制在+5cm以内。

D)待水泥土搅拌桩达到一定硬化时间后,将吊筋与沟槽定位型钢撤除。

E)若H型钢插放达不到设计标高时,则用取提升H型钢,重复下插使其插到设计标高,下手过程中始终用线锤跟踪控制H型钢垂直度,并用经纬仪校核。

⑸报表记录

施工过程中由专人负责记录,详细记录每根桩的下沉时间、提升时间和H型钢的下插情况,记录要求详细、真实、准确。

及时填写当天施工的报表记录,隔天送交监理。

6、涂刷减摩剂

为便于今后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对围护区域所有的H型钢进行回收。

因此,减摩剂的涂刷质量应严格控制,具体如下:

⑴清除H型钢表面的污垢及铁锈。

⑵减摩剂必须用电炉加热至完全融化,用搅棒搅时感觉厚薄均匀,才能敷于H型钢上,否则涂层不均匀,易剥落。

(3)浇注压顶圈梁时,埋设在圈梁中是H型钢部分必须用牛皮纸将其与混凝土隔开,否则将影响H型钢的起拔回收。

(4)H型钢回收

⑴待地下主体结构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专用夹具及千斤顶以圈梁为反梁,起拔回收H型钢。

⑵用0.5水灰比的水泥砂浆自流充填H型钢拔除后的空隙,减少对邻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影响。

三、SMW工法井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深层搅拌桩施工质量措施

1、孔位误差小于2CM,钻孔深度误差小于+5CM,桩身垂直度按设计要求,误差不大于1/150桩长。

2、严格控制浆液配比,做到挂牌施工,并配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浆液配置。

严格控制钻进提升及下沉速度,下沉速度不大于2m/min,提升速度不大于 1m/min。

3、严禁使用过期水泥、受潮水泥,对每批水泥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施工冷缝处理

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施工缝则用取在冷缝处围护桩外侧补搅素桩方案,在围护桩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补桩,以防偏钻,保证补桩效果,素桩与围护桩搭接厚度约10CM左右。

(三)渗漏水处理

在整个基坑开挖阶段,我公司将组织工地现场小组常驻工地并备好相应设备及材料,密切注视基坑开挖情况,一旦发现墙体有漏点,及时进行封堵。

具体用以下两种方法补漏。

(1)引流管:

在基坑渗水点插引流管,在引流管周围用速凝防水水泥砂浆封堵,待水泥砂浆到达强度后,再将引流管打结。

(2)双液注浆:

注浆时启动注浆泵,通过2台注浆泵2条管路同时接上Y型接头从H口混合注入孔底被加固的土体部位。

四、压密注浆

1、压密注浆施工方法

基坑底部压密注浆:

为了防止基坑底部隆起,拟在基坑底2米用压密注浆加固土体。

注浆孔间距为0.75米。

⑵施工工艺流程

钻好注浆孔造孔→泵试压力→压入法下管→自下而上分段灌浆→养生→取孔检测。

⑶主要技术参数

a.注浆压力:

P=1.0~2.5Mpa

b.注浆流量:

Q=10~15升/分钟

c.浆液配比

压密注浆浆液:

水灰必:

0.5~0.6,水玻璃掺量3~5%,粉煤灰掺量15~30%。

五、压密注浆技术质量措施

⑴孔位放样误差小于5cm。

⑵钻孔深度误差小于10cm,重量误差小于1%。

⑶对注浆浆液配比严格控制,重量误差小于5%。

⑷每孔、每次注浆时应记录注浆开始时间、注浆孔位、注浆量、注浆压力、结束时间,记录以1米为单位。

⑸施工时应根据要求进行自检、互检、专检、抽检,并作检验记录。

六、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

1、顶管井施工工艺流程

开挖样洞→绿化搬迁→地下障碍物挖除→SMW工法施工→压密注浆封底→压顶圈梁→基坑挖土→支撑→底板浇注→工作井砼导墙浇注→顶管→砌筑检查井→拔H型钢→覆土

2、基坑挖土

基坑挖土根据浇捣情况共分二段;第一段0.3~4.0m采用神钢挖机,第二段施工时采用加强臂挖机挖土;人工辅助挖土,挖土在钢丝索绳兜内,吊出井外再外运。

3、支撑

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挖土支撑,做到随挖随撑,每挖下层土时,必须做好上层支撑的条件下挖土,严禁在没有设置好支撑情况下盲目超挖。

本次施工采用500×200×11×12钢围檩,2[30槽钢支撑。

施工时围檩部位应事先预埋铁件,各支撑均应与预埋铁件或钢围檩焊接,确保支撑安全。

4、顶管井制作

接收井内部结构已取消,仅作35cm底板。

工作井作3.0m高导墙。

导墙前后壁厚50cm,施工时分二次浇注,第一次浇注至底板以上50cm,第二次侧墙一次浇注。

上下段施工缝采用止水钢板。

5、钢筋工程

5.1钢筋进场后,原材料按业主要求分批取样做机械性能试验,全部指标合格后,进行钢筋加工,并向监理代表呈交质保书及相应检查报告。

5.2严格按施工图纸进行绑扎,保证每根钢筋位置准确,绑扎必须牢固,特别是箍筋角与主钢筋的交接点均应扎牢,对必要地方应用电焊焊接加强。

5.3每次钢筋绑扎成型后,请监理代表检查隐蔽工程后方可支模浇砼。

6、模板施工

所用模板均以钢模为主,辅以少量木模,并用万能脚手架构件组成模板框架、支撑和脚手架。

上述所有模板的支撑,需经过计算而且结果要使监理工程师满意后,方能实施。

7、砼施工和养护

本工程中的结构砼均采用商品砼,其它部分砼采用自拌。

为保证井壁不渗漏,施工缝采用5mm止水钢板施工,同时在浇筑新砼前将松散部分除去,并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然后铺上一层同级配砼(除去粗骨料)的水泥砂浆,厚约2.5cm,再浇筑砼,并仔细振捣,确保新老砼的良好结合。

顶管井制作时应严格按图留出予留孔和予留钢筋。

凡预留孔处四周的主筋在施工时不慎割断,应按设计增加加固环孔筋。

砼的振捣根据需要采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棒插入时应离开钢筋,振捣孔间距和振捣棒持续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防止振捣不匀和振捣过密产生离析。

在底板面上配上平板振捣器振平。

六、顶管施工的技术要求

1、顶管设备的选择

本标段工程我方将选用目前国内较为先进适合于本地区土质,较易于控制沉降量的φ1350泥水机械平衡式顶管机。

泥水机械平衡式顶管机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1)机壳

为两段一铰形式,前后壳体通过纠偏油缸联接,纠偏缸的各种组合动作可使前后壳体按需要的方向产生折角,在顶进过程中产生纠偏效果。

前后壳体间有橡胶止水圈确保壳体外泥水不渗入机体内。

(2)大刀盘及刀架

刀盘能自动前后浮动,浮动量13CM。

以3-16T/M2的设定压力自动平衡正面土体。

在转动时刀架可相对伸缩,以自动调节正面土体切削量。

这种可靠直观的机械平衡方式是本机最大优点之一。

(3)动力系统

通过电动机、减速箱等部件为大刀盘提供足够的转矩。

(4)纠偏油缸

组合动作、在需要方向上使前后壳体产生折角,在顶进过程中产生纠偏效果。

(5)主顶系统

管道的主顶系统由4只200吨油缸组成总顶力为800吨。

行程为3.5米。

主顶系统的顶进速度由VVVF控制,可实施无级变速。

启动和停止由电气系统联动控制。

(6)泥水系统

以一定水压、流速的水流稀释、搅拌泥水舱泥浆,并将泥浆带至地面沉淀箱。

该水流水压比地下水压略高,精度为0.5米水头,以平衡地下水压。

这是本顶管机又一确保控制市区地面沉降的又一特点。

管道及送排泥泵为4寸系统。

(7)电气控制系统

传递各种操纵指令;调节各执行元件的状态;在顶管机机头内设有监听、监视、通讯、对话系统,顶管机的各部件工作情况均可通过电视及PLC互控传递至地面操作台,全部操作均可在地面完成。

(8)机内液压

接受控制系统的指令,为机内各系统液压执行元件提供液压能。

2、顶管基本工艺

整个顶管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进洞前准备阶段,正常顶进阶段,出洞及后期收尾阶段。

2.1进洞前准备阶段

本阶段工作包括:

起重设备就位,顶管设备进场,洞口止水装置安装,轴线放样,立后靠,机坑导轨、主顶油缸组测量安装就位,沉降监测网点的布置和建立。

泥水系统机坑旁通阀组及管道系统安装就位、操纵平台搭建。

电气控制线路布置、储水箱及泥水泵安装就位、压浆系统及其管道安装就位、顶管机头下井就位、各部分设备调试运行、联机总调试、触变泥浆搅拌储存。

2.2进洞及正常顶进阶段

打开洞门、机头顶入洞口后下设备段。

转接油管、电缆及泥水管后继续顶进。

油缸顶到位后,拆除泥水管和电缆,第一节管子下井,设备段与第一节管子合拢,对接好后接通泥水管和电缆继续顶进。

重复上述过程。

在顶进过程中每顶一节管子对顶进轴线作一到二次测量,确定纠偏的方向和时机;每顶2m管节对机头切口前10米,后20米的地面沉降监测点作一测量,并立即绘成图示曲线,以便当班施工人员能及时分析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沉降幅度。

整个顶进过程中须从压浆孔向管壁外注入触变泥浆,减小顶进时管外壁阻力,填充扰动土中空隙,减小地面沉降。

严格执行班长交接班一小时衔接制度,交待上班各类情况,共同观察工作现状,以保证全顶程的连续无间断。

2.3出洞及后期收尾工作

本部分工程包括:

接收导轨就位,机头偏差复测,井位复测,打开洞门,机头进洞,及时从两端开始进行置换固化压浆,管道内清理,机坑内设备拆除和吊运。

管道清洗,管节偏差测量记录。

2.4顶管施工流程为:

施工准备

 

 

后期拆装

管道顶进

安装顶管设备

3、顶力的理论计算、中继间的布置

以本段DN1620顶管为例,长度195m.

3.1推力的理论计算

F=N1+N2

式中F—总顶力N1—机头阻力N2—管节阻力

N1=F1+F2N2=(L-L1)π*D*f

式中F1—迎面阻力F2—侧向摩阻力

F1=P*D2*π/4F2—P'*D*L1*π*η

式中P—迎面阻力D—机头外径(1.64m)P'—侧压力

L1—机头长度(3.2m)η—钢土摩阻系数(0.42)

L—顶进长度(195m)f—管节在浆套中摩阻力(0.2〜0.4t/m2)

P=P水+P设P'=r2*H*tg2(450-Ψ2/2)2

式中P水—泥水舱压力(7.5t/m2)P设—刀盘设定压力

H—地面至管中深度(4.5m)r2—土的湿容重(1.8t/m3)

Ψ2—土的等代摩擦角(120)

P设=P主+1〜2/3(P被-P主)

P主=r1*H*tg2(450-Ψ1/2)2P被=r1*H*tg2(450+Ψ1/2)2

式中r1—土的浮容重(0.8t/m3)Ψ1—湿土等代摩擦角(120)

于是有:

P主=0.8*7.5*tg2(450-120/2)=3.9t/m2

P被=0.8*7.5*tg2(450+120/2)=9.18t/m2

P设=3.9+1〜2/3(9.18-3.9)=4.9〜7.92,取6.41t/m2

P=7.5+6.41=13.91t/m2

P'=1.8*7.5*tg2(450-120/2)=8.78t/m2

F1=13.91*1.642*π/4=29t

F2=8.78*1.64*3.2*π*0.42=61t

N1=29+61=90t

N2=(195-3.2)*π*1.62*(0.2〜0.4)=195~390t

F=90+(195~390)=285~480t

以此作为施工依据,主顶油缸选用2台200t双级等推力油缸。

根据以上顶力计算,本工程将设置中继环。

3.2设置中继环

在顶管施工中,中继环设置相当重要,特别是在长距离顶管中;中继间设置是根据顶力计算和管材受力情况,而决定需不需要设置中继间。

4、管材与管材接口

4.1根据设计,本标段工程所用管节为外径DN1620钢管。

4.2所购买的钢管,必须及时通知监理验收。

5、顶管触变泥浆

顶管施工中,顶力控制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顶进阻力,而降低顶进阻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注触变泥浆。

触变泥浆使管周外壁形成泥浆润滑套,从而降低了顶进时的摩阻力。

5.1订购顶管管材时要求供应商在管子上预埋压浆孔,前三节管材均要有压浆孔,每一节管材设四只浆孔,压浆孔的设置为浆套的形成的必要措施。

每5m布置4个注浆孔,即每二节管材有一节预埋4个浆孔。

5.2膨润土的贮藏及浆液配制、搅拌、膨胀时间。

本工程触变泥浆选用标准配方的浆料,在搅拌筒内按一定比例兑水充分拌制后,储放24小时后使用。

浆液配合比为:

膨润土CMC纯碱水

1041.053.05800(KG)

5.3压浆方式要以同步注浆为主,补浆为辅,并在顶进过程中,要每天以放浆查压的方法检查各推进段的浆套完整情况。

并以规定表式上报。

压浆分三类,分别控制:

(1)机尾同步压浆:

以形成原始浆套,填充固有间隙,定量为每节为40~50次cm。

(2)沿线(及洞口)压浆:

以补充管道不直形成的沿线浆套缺损,分开计量并填表。

(3)定点压浆:

根据沉降测量反馈数据,对沉降过大处补偿性压浆,以支承地表荷载。

5.4注浆设备和管路要可靠,具有足够的耐压和良好的密封性能。

5.5注浆工艺由专人负责,质量员定期检查。

6、测量与方向控制

6.1测量的方法

(1)顶进的测量与方向的控制,主要是采用全站仪,辅以激光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

(2)在工作井后靠前设置牢固的测量平台。

平台高度与轴线标高相匹配,激光经纬仪设置在平台上,调整红外线激光方向,高度与设计轴线一致,在机头后壳体圆心处有一激光靶,光靶上的光点位置读数就是机头尾部的实际偏差。

机头前壳体土舱上有一前尺,前尺和激光靶的水平相互位置指示了机头运动的水平趋势。

同时,在机头放置一坡度板,挂好铅锤,通过铅锤的左右偏移可以知道机头的转向,通过机头的前后偏移可以知道机头的上下运动趋势,从而便于控制机头的走向。

顶进施工时结合机头前壳激光点读数,坡度板读数,倾斜仪读数,即可算出机头的现存偏差及发展趋势,从而确定纠偏动作的方向大小及时调整机头。

6.2测量与方向控制要点

(1)有严格的放样复核制度,并做好原始记录。

顶进前必须遵守严格的放样复测制度,坚持三级复测:

施工组测量员→项目管理部→监理工程师,确保测量万无一失。

(2)布设在工作井后方的仪座必须避免顶进时移位和变形,必须定时复测并及时调整。

(3)顶进纠偏必须勤测量、多微调,纠偏角度应保持在10'~20'不得大于10。

并设置偏差警戒线。

(4)初始推进阶段,方向主要是主顶油缸控制,因此,一方面要减慢主顶推进速度,另一方面要不断测量并调整油缸编组以实施机头纠偏。

(5)开始顶进前必须制定坡度计划,对每一米、每节管的位置、标高需事先计算,确保顶进时正确,以最终符合设计坡度要求和质量标准为原则。

(6)前20m每顶1m测轴线一次并记录,所有报表须按实填写。

7、沉降控制

由于顶管施工在泰顺路上,因此顶管的沉降控制对本工程的顺利完工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的控制地面沉降,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7.1调整压力控制

刀盘正面水土压力不平衡,就会引起地面隆起或失土沉降,根据管道的埋深及地下水位情况,泥水系统的设定压力一般比地下水压高5千帕。

①由于实际土压力与初步计算设定土压力必定有出入,所以在起始顶管时要勤对地面进行沉降观测。

②由于车辆震动荷重有变化,地面承重必然是变动的。

③由于顶进过程中,土质难免有变化,所以顶进操作特别是土压力设定必须与沉降测量分析密切相关。

事前对沿线各分段进行测控布点,并以测量反馈数据随时调整。

7.2顶管施工中控制

(1)在顶进初始阶段,设立地面沉降实验段,通过对地面沉降的反复测量、监控,掌握沉降变化规律,以便更好的调整顶进压力、机头仓内泥水压力、机尾及沿线压浆量。

以控制沉降量以及推进速度。

(2)顶进轴线偏差也会引起较大的地面沉降,故在顶进操纵时,操纵人员要认真仔细分析机头偏差量,谨慎纠偏,确保管道偏差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3)顶完每一节管材后,截止阀必须确保关死,防止土体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