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3383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40044A

课程类型:

□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64

讲课学时:

48;实验(上机)学时:

16

学分:

4

适用对象:

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

经济学、管理学

一、教学目标

《会计学基础》课程是财经类院校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是非专业学生(人士)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入门课程。

该课程不仅承担会计专业入门作用,为接受本科教育的非专业学生进入专业教育、了解、认识、理解专业奠定专业基础;而且是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最前端课程,在该课程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需要衍生具体专业课程。

《会计学基础》课程承担任务之一是通过讲解、梳理会计专业知识,完成会计专业非专业学生向专业人才转化的关键引领任务,完成其他学院非专业学生进入社会前希望多维度、多角度了解、认识企业的需求任务。

其次,该课程承担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任务,通过课程理论学习,获取企业经营活动资料,课程触及教学实践,在提升课程效果同时,该课程逐步向能动性、丰富性、实用性的转变。

其三,该课程承担会计专业非专业学生成为专业人才应遵守的职业操守教育,培养对职业的敬畏以及对专业的兴趣。

财经类院校的大的环境和学科性质决定了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经济联系紧密,《会计学基础》课程设置在思想上重视课程内容,充分认识职业与知识相关性;培养的学生具备会计理论上有一定深度,实践上有一定广度,具有一定综合应用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夯实基础,实现人才培养计划。

《会计学基础》课程是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与会计专业所有课程相互联系。

目标1.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必先强教的教育理念。

目标2.从财务角度了解企业经营流程,熟悉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处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方法以及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念。

目标3.在会计理论指导下,依据获取企业真实经营活动资料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成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提升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的认识,通过学生具体动手实践,使学生对会计理论更深刻的认识,符合财经类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一即职业导向需求。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1、教学内容讲授上的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会计学基础理论和会计核算基本方法,主要包括:

会计的含义、对象、目标、会计工作内容及方法,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会计凭证,账簿登记、调账、工作底稿、结账,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与成本计算,会计报表的种类及其编制方法,内部控制制度与财产清查,会计规范、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档案等。

2、对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具有显著的技术性,因此在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案例法之外,还采用“教练式”的教学方式,以巩固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即教师不仅课堂讲授而且要亲自示范演练,学生不仅听课还要动手练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专业认识和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尽量给学生简洁、直观、交互性、集成性的多层面信息,以提高学习兴趣;减少课堂笔记,以提高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3、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

实验教学:

本课程安排16课时的实验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独立应用已系统学习的会计核算方法处理公司实务,通过实验,全面把握企业主要经济活动的基本会计处理。

从而加深专业理论认识、专业方法运用和专业技能掌握。

4、对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自学的要求:

学习要求学生认真、按时完成课后作业以及教师通过公共邮箱布置补充作业,教师通过作业检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除第一次授课以外,每次授课内容要求学生预习,授课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并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和听课效果。

5、毕业要求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和提高独立思考、创新精神的能力,通过会计基本理论学习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培养的学生毕业时应该具备理论上有深度、实践上有广度、综合应用有角度,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增强环境适应性,扩大就业辐射半径,进一步获得我校(院)在企业之中的认同度。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序号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1

第一章总论

4

4

2

第二章会计循环

(一)

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

8

10

3

第三章会计循环

(二)

账簿登记、调账与结账

10

10

4

第四章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和成本计算

12

12

案例分析

2

2

5

第五章会计循环(三)

财务报告

6

6

6

第六章内部控制与财产清查

4

6

7

第七章会计规范和会计工作的组织

2

4

8

会计学基础实验

16

16

合计

48

16

64

四、教学内容

(一)课堂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什么是会计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2、会计的定义

第二节会计的对象

1、会计对象的概述

2、会计要素

第三节会计的职能和目标

1、会计的职能

2、会计目标

第四节会计的核算工作内容和会计方法

1、会计的核算工作内容

2、会计方法

第五节会计学和会计学科体系

1、会计学

2、会计学科体系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会计概念,会计要素的内容、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会计学的构架。

难点:

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对象,会计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课程考核要求:

了解:

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产生和历史发展过程

理解:

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学科体系

掌握:

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会计要素的内容、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应用:

根据所掌握的会计要素等相关概念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情景案例加以应用分析。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会计要素的划分。

教材P25

练习题。

教材P351-358

第二章会计循环

(一)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

第一节会计循环

第二节会计等式

1、会计等式的含义

2、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量关系

3、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数量关系

4、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数量关系

第三节会计科目和账户

1、会计科目的意义和作用

2、账户

第四节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原理

2、借贷记账法

3、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

4、过账和试算平衡

第五节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2、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

3、记账凭证填制与审核

4、会计凭证的传递、整理与审核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以会计循环为起点,认识会计核算的过程

难点:

会计等式、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

课程考核要求:

了解:

了解会计循环的步骤,理解会计等式含义,并准确阐述会计等式

理解:

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

掌握:

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内容、借贷记账法及账户结构、会计分录及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类型及填制;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

应用:

在掌握借贷记账法理论的基础上较熟练地编制一般公司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会计科目的设计教材P73.

练习题:

教材P358-372

第三章会计循环

(二)账簿登记、调账和结账

第一节账簿登记

1、账簿的概念与作用

2、账簿的种类

3、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4、账簿的使用规则与账簿的管理

5、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账核算

6、账务处理程序

第二节调账

1、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2、调账的类型和会计处理

第三节工作底稿

1、工作底稿的作用

2、工作底稿的内容与格式

3、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和编制举例

第四节结账

1、结账的含义和内容

2、结账的方法

3、结账业务的核算

4、结账后试算平衡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建立会计账簿体系,明确账簿登记的会计核算方法。

难点:

账簿、试算平衡、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账项调整与结账、工作底稿

课程考核标准

了解:

账簿作用、账簿结构、账簿登记、账簿分类、记账规则

理解:

账簿、试算平衡、账项调整

掌握:

账项调整的原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工作底稿的编制;账簿登记方法,试算平衡方法、调账和结账方法、总账明细账平行登记

应用:

能应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理论进行与初步职业判断,结合案例发现问题,并进行正确会计处理。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设置账务处理程序。

教材P155-156

练习题:

P372-383

第四章会计循环(三)财务报告

第一节财务报表概述

1、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与框架

2、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

3、财务报表的基本要求

4、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要求

5、编制财务报表前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1、资产负债表的意义

2、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结构

3、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4、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实例

第三节利润表

1、利润表的意义

2、利润表的格式

3、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1、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作用

2、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3、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4、现金流量表的内容

第五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概念

2、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内容

第六节财务报表附注

1、财务报表附注的概念

2、财务报表附注的意义

3、财务报表附注内容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会计报表编制目的、理论依据,会计报表结构及项目间的逻辑关系

难点:

会计报表编制的理论依据,会计报表结构及项目间的逻辑关系

课程考核要求:

了解:

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与框架,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财务报表的基本要求与编制要求,编制财务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理解: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基本原理,财务报表附注的基本内容

掌握:

会计报表的内容与格式、编制依据及编制程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应用:

能够应用公司实际经济业务资料独立完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华安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与审核。

教材P199-200

练习题:

教材P384-401

第五章制造业经济业务核算和成本计算

第一节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和成本计算

1、制造业的生产过程

2、成本计算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筹资业务的核算

1、筹资业务设置的主要账户

2、筹资阶段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举例

第三节供应过程的核算

1、供应过程设置的主要账户

2、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举例

3、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第四节生产过程的核算

1、生产过程设置的主要账户

2、产品生产过程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举例

3、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第五节销售过程的核算

1、销售过程设置的主要账户

2、销售过程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举例

第六节财务成果的核算

1、财务成果核算设置的主要账户

2、财务成果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举例

第七节账户的分类

1、账户分类的意义

2、按经济内容分类

3、按用途结构分类

第八节制造企业会计核算案例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会计核算的基本技术,会计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结合

难点:

制造企业经济业务的分类及会计处理,包括有关账户设置、会计分录编制、成本与财务成果计算等

课程考核要求:

了解:

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及其资金运动过程、账户分类

理解:

采购、生产、销售、利润业务的核算原理及成本计算原理

掌握:

采购、生产、销售、利润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基本成本计算方法;主要生产业务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分录以及核算流程

应用:

借助学习资料,独立完成处理制造业经营活动的会计业务。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京发公司的利润应该使多少?

教材P277-278

练习题:

教材P401-416

第六章内部控制与财产清查

第一节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

3、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

第二节内部控制方法应用

1、货币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

2、存货管理的内部控制

第三节财产清查

1、财产清查的概念和意义

2、财产清查的内容

3、财产清查的分类和盘存制度

4、财产清查的结果账务处理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强化会计监督的意识

难点:

会计内部控制原理、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

课程考核要求:

了解:

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与控制方式

理解: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掌握:

货币资金、存货的控制原理和控制方法;财产清查基本程序、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应用:

在掌握内部控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对公司内部控制活动进行判断与分析。

复习思考题

1、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教材P301-302

2、练习题教材P416-425

第七章会计规范和会计工作组织

第一节会计规范

1、会计法

2、会计准则

3、会计制度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会计基本假设

2、会计基础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三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1、会计机构

2、会计人员

3、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4、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

5、总会计师

第四节会计职业道德

1、会计职业道德的意义

2、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和作用

3、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第五节会计档案

1、会计档案的归档和保管

2、会计档案的查阅与复制

3、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会计工作法规体系与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会计基本假设

难点:

会计规范体系及其内在关系,会计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其内在关系

课程考核标准:

了解:

会计法规体系结构,会计职业道德基本内容,会计档案管理流程和基本要求

理解:

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在逻辑

掌握:

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设置的基本原理,会计人员分类;会计人员基本职责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

应用:

根据会计假设、会计基础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企业发生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诊断与分析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会计相关法规。

教材P338

练习题:

教材P425-432

(二)实践教学内容:

从企业获得“一手”财务真实资料,收集会计资料即与本课程所授内容相关,同时又增加拓展性业务,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一定基础。

实践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

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

难点:

熟悉会计核算程序;识别“原始凭证”;如何完成会计凭证编制;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

课程考核要求

了解:

了解企业交易流程;了解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内容、用途。

理解:

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实务操作流程

掌握:

会计原始凭证识别、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和方法、试算平衡表编写、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

应用: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为社会实践奠定基础。

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

3学分考试:

课程考核方式:

平时考勤、听课、互动、提问、作业和测验等成绩占30分,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期末成绩占70分,总分100分。

1学分考核:

《会计学基础》实践环节

课程考核方式:

以团队为单位(每个团队2-3人)完成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凭证装订、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登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编制;16课时学习日志的撰写;团队每位成员“实习报告”撰写。

结合16课时平时团队每位成员的表现,即:

出勤、实习态度、是否按实习计划完成实习内容、团队协同、沟通能力给予综合评价。

平时表现占50分;提交完整实习资料50分,总分100分。

六、主要参考书及其他内容

指定教材:

刘文辉,李刚.会计学基础.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8

主要学习参考书:

葛家澍.会计大典——会计理论.北京:

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4

刘峰,潘琰,林斌.会计学基础.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

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6

崔智敏,陈爱玲.会计学基础.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7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7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6.7

 

执笔人:

杨鹃教研室主任:

陈杰系教学主任审核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