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3464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ocx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1894年-1988年)是我国20世纪语文教育的集大成者。

他从18岁中学毕业走上教育岗位,直到他灿烂人生终结的76年时间里,始终从事、关注和指导着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

“在中国的语文教育界,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是耸立在三四十年代的三座高山;其中叶圣陶的活动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时间最长,影响最大,他留下的宝贵遗产,历史上无人与之相比;一代宗师,万代垂范。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曾发挥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将启迪我们当前和今后的语文教改朝者健康的方向前进,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极其丰富,几乎涉及到我国语文教育领域的任何一个层面,其中最主要的是他的语文工具观、培养习惯说和“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一、               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

教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怎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决非几篇文章乃至几本书就能阐述清楚的。

但是有一个基本前提必须首先明确:

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

因为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和教法等等,均由性质来决定。

叶圣陶通过语文教学的长期实践和深入研究,反复强调指明语文学科的性质:

语文是工具!

吕叔湘先生在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写的序言中说:

“通观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

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

稍有语文教育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是与政治、历史、宗教、人伦等混于一体的综合教育,这种教育全部以文章诗赋为本位,只学习书面的文言文,远离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

直到上个世纪初年,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语文学科必须顾及其实用性。

从此,语文在中小学校单独设科,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

叶圣陶从青年时期任语文教员起积极主张大力提倡白话文、大众语和新文字运动。

全国解放初,叶圣陶集中代表了彼时同人之意,及时给语文学科正名定性:

“什么叫语文?

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

语就是口头语,文就是书面语,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按照叶圣陶的阐述,我们可以明白地了解到,听和说偏重于口头语言,读和写偏重于书面语言。

听说读写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所以,学语文就是学语言。

反言之,只有学好了语言,才算学好了语文。

那么,语言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语言的本质曾作过许多精要的揭示。

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的现实”;斯大林否认“赤裸裸的思想”,认为没有质料也没有形式的空灵玄妙、难以捉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

叶圣陶对这些论述进行认真学习后深有领会地说:

“思想决不是无所依傍的,思想依傍语言。

思想有它的质料,就是语言材料,就是语汇。

思想有它的形式,就是语言的规律,就是语法。

无论想得粗浅的,想得精深的,都摆脱不了语言的质料和形式。

无论这个民族的人,那个民族的人,他想的时候都摆脱不了他那个民族的语言的质料跟形式。

一个人学会了旁的民族的语言,他也可以依傍旁的民族的语言来思维,可不能一种语言也不依傍,脱离了语言就没法思维。

”叶圣陶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研究语言的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的观点:

语文“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简言之,语文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首先,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叶圣陶说:

“语言是思想的定型。

”任何人说出来的口头语言和写下来的书面语言都是他心里所想的;想的过程就是语言形成的过程。

“朦胧的思想是不清不楚的语言,清澈的思想是有条有理的语言。

”语言和思维是完全一致的。

至于有人心里这样想,说出来和写下来的却是另外一套,即所谓心口不一等等,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认为这“另外一套”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在彼时彼地的有意安排,如平时语言实际中的反话、反语等,只不过是作者用另一种语言质料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维罢了;其二是作者的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太差所致。

这和叶圣陶关于思维、语言“二而一”的观点并不矛盾。

为此,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要想使学生掌握好语言,一定要十分重视从源头上去开发,即花大力气训练学生的思维,千万不能忽略由不出声的内部语言到出声的外部语言的想的过程。

分开来讲,阅读教学要紧紧抓住从听、读到想的过程,从而指导学生由感知语言文字的表象到理解、把握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及其相互联系的实质;作文教学要紧紧抓住由想到说、写的过程,从而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成文,修改等等。

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就是之学生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

总之,离开了语言,人们无法思维。

所以,语言是工具。

既然语言是工具,那末由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的语文当然也是工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古代是这样,现代也是这样;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

但是,长期以来的语文教育并不重视学生内部语言即思维语言的训练。

那种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写老师改的读写教学方法严重地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至于全班学生异口同声的问答式教学和即兴发挥式作文训练,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缺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往往思想模糊,语言混乱,导致思想训练和语言表达两败俱伤。

近些年来已由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认识到语文学科是思维的工具,通过各种渠道,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提高了,诉诸口头即语言,诉诸书面即文章。

掌握了思维这个工具,也就掌握了语言,学好了语文。

其次,语文又是交际的工具,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能独立存在,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绝对离不开相互交往,而相互交往过程当中使用最经常、最广泛的就是语言。

列宁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语言“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思想交流成为可能的了”。

所以,从人人每天都会碰到的交际需要考虑,我们也必须认真学好语言,学好语文。

叶圣陶1953年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作了一个题为“语言和语言教育”的发言,他结合自己的体会指出:

“要是我的语言杂乱无章正,人家绝对不会承认我的思想有条有理,因为语言杂乱无章正就是思想杂乱无章。

要是我的语言含糊朦胧,人家就决不承认我的思想清楚明确,因为语言含糊朦胧正就是思想含糊朦胧,要是我的语言干巴巴的,人家决不会承认我的思想好刚开的花朵,因为语言干巴巴的正就是思想干巴巴的。

……总之,在思想交流上,我跟人家,人家跟我,关系是这样的:

只要我拿出来的定型的语言对头,人家才会承认我的思维跟认识对头。

反过来,我拿出来的定型的语言不对头,人家就无从承认我的思维跟认识对头。

这是一条明白得很的规律。

”所以,从思想交流的实际看,我们完全可以断言;“思想交流不靠旁的,就靠语言。

”人们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都希望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与自己的思想完全不打折扣,收到思想交流的最大效果,进而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和效益。

一个人如果听语言,说语言,读语言,写语言的能力未得到很好的培养和训练,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障碍,所带来的苦恼和麻烦是不言而喻的。

以前的语文教学是忽视交际能力训练的,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较为普遍。

学生毕业之后不少人甚至在人稍多的场合就生产惧怕心理,不敢发言,或者语无伦次,自相矛盾,不能准确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培养和训练广大学生从小就善于使用这一交际工具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近些年来,各地学校加强了素质教育,语文教学由只重视作文到读写并重再到听说读写四管齐下,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活动,如组织社会调查,演课本剧,书报知识竞赛以及影视评论等,尝试着进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语文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语文是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的本质特征,顺应了当代社会对语文教育更新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语言是工具,语文是专学语言的学科,所以语文就是工具;语文这个工具具有思维和交际的双重功能。

其中思维是手段,交际才是目的,语文的本质特征是交际工具性。

交际包括吸收(听和说)、表达(说和写)两方面,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听说读写四者并重。

要从内部语言思维的训练入手,达到提高外部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由于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是从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潜心研究中归纳出来的,所以尽管随着时代的前进,教育的发展,围绕语文学科性质问题产生了许多新的观点,但“工具说”至今仍是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和语文教师所认同的观点。

国家教委1963年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指出:

“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1978年、1986年、1990年、1992年的大纲继承了1963年大纲的语文性质关,确认语文的“基本工具”、“基础工具”特征。

但是,我们也发现,长期以来教育界对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及教学大纲中所题的“基本工具”和“基础工具”的理解存在着不少偏差,有的甚至把语文视为一种机械的纯工具,于是阅读教学仅停留在狭隘单纯的语言文字只是的灌输上,不启发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做形象具体的感知和理解;写作教学不重视对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虚假,缺乏真情实感。

为了避免类似的误解,国家教育部1996年修订的大纲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表述得更为明确规范: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无疑是目前指导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最权威、最具法规性的观点。

我们认为它与叶圣陶语文工具观的实质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叶圣陶曾多次说过:

“我就是最不信服把语言跟内容分开来说的一个人。

咱们不能抛开了意思谈语言,也就是不能不管内容专谈语言。

”近年来出现了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对立起来,甚至欲以人文性来取代工具性的观点,显而易见,这种缺乏科学性的偏激观点,不但在理论上站不住脚,而且在实际操作时也会造成混乱。

二、        叶圣陶的培养习惯说

什么是习惯?

习惯就是由于多次重复和长期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

显而易见,一切良好的习惯都有利于个人和社会,而所有不良习惯则会起完全相反的作用。

在叶圣陶先生有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论著中,涉及到习惯的论述,距不完全统计,就有百余处之多,可见他把养成青少年学生的良好习惯摆在多么重要的地位。

他甚至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他说:

“教育是什么?

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

咱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

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

“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越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他这里所说的当然是指一切好的习惯。

怎样的习惯才算好?

“能使才性充分发展的是好习惯,能把事情做得稳妥的是好习惯,能使公众得到福利的是好习惯。

”他多次提醒广大青少年学生,有两种习惯是万万不能养成的:

“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

”这两种坏习惯,“妨害他人的习惯”,一看就懂,不言自明;而所谓“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指的是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今天东,明天西,今天这样,明天那样,那就什么习惯也养不成。

而这今天东,明天西,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倒反成为一种习惯,牢牢的在身上生根了。

”这种“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是与其他种种良好习惯相冲突的;养成了这种坏习惯,其他种种良好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

叶圣陶所归纳的“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也是发前人及他人之所未发。

对这种坏习惯,几乎人人都心知其意,只是没有人能像叶圣陶这样用明白易懂的语言阐述出来。

这些看似浅近的话语,包含了叶圣陶对我国教育的热切关注和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殷殷深情。

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种种好习惯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告诉我们,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与生俱来头脑里所固有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长期的实践只能从实践中来。

一切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是这样。

叶圣陶明确指出:

“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

不断学,不断练,才能成为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如果有意无意地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则必须尽快痛下决心甚至需要用“随时强制”和“随时警觉”的办法加以改正,直到彻底改掉坏习惯,养成与之相反的好习惯方才罢休。

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

叶圣陶关于广大青少年学生要努力养成种种良好习惯,下决心改掉不良习惯所有论述,都缘于这样一个基本的出发点,那就是要让他们今后做社会的合格成员,做国家的合格公民。

为此,他要求必须首先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养成种种良好的习惯,而且养成这些良好习惯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比如对进出屋子如何开门关门这件人人都会碰到的寻常事,他就分别在1945年11月、1955年4月和1956年8月写的三篇文章中都提到过。

他说:

“要是砰的一声推开,又砰的一声关上,那就在短时间内发出两回讨厌的声音,给屋内屋外的人两回刺激。

人家在那儿做事用心思,听见砰的一声多少受些妨碍,就是不在那里做什么,也会感到怪不舒服的。

所以咱们要教小学生从小要养成习惯,轻轻地开门,轻轻地关门。

”从现象上看来,学生是否养成了这么个好习惯好像没有多大关系,但是“推开来想,在开门关门这件事上能够不妨碍别人不就是在其他事情上也能够不妨碍别人的基础吗?

把轻轻开门轻轻关门的心放在一切事情上,同样地养成习惯,不就什么举动都不至于妨碍了吗?

”叶圣陶就是这样从看似寻常的小事中发掘出了深刻的内涵,让人沉思,发人深省。

就语文学科而言,叶圣陶主张应该让学生从小养成两种良好的习惯,即凭语言文字吸收的好习惯和凭语言文字发表的好习惯。

生活在社会里,人人都要听和读(吸收),人人都要说和写(发表),吸收和发表是人们一辈子需用的事。

“大凡一辈子需用的事最需要养成好习惯,在习惯没有养成之前,取个正当适宜的开端,集中心力,勉强而行之。

渐渐的不大觉得勉强了,渐渐的习惯成自然,可以行所无事了。

着还是好习惯已经养成,足够一辈子受用。

如果开端不怎么正当适宜,到后来就成了坏习惯。

坏习惯染在身上,自己不觉察,永远的吃亏下去,自己觉察了,改掉它得费很大的劲儿而且不一定完全改得掉。

所以学习国文不能不取个正当适宜的开端。

务求把吸收与发表的好习惯养成。

具体分解开来,叶圣陶认为要学好语文,至少要养成这样一些好习惯。

要养成勤于阅读的好习惯。

语文教师一定要想办法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教师的责任不在把一篇篇的文章装进学生脑子里去,因为教师不能一辈子跟着学生,把学生要读的书一本本装进学生脑子里去。

教师只要待学生预习之后,给他们纠正,补充,阐发,惟有如此,学生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就练习了自己读书,在课内的讨论阶段又得到了切实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渐渐养成。

一旦养成了这种好习惯,学生课外自然会去阅读更多的好文章和好书籍,增加知识,增长才干。

这样的良性循环当然会收到教师所期望甚至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仍较为普遍存在的由语文教师逐句讲解独打天下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就是与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背道而驰的。

施教者既不指导学生课前认真地去“动天君”预习,又不充分有效地组织课内讨论,学生临到上课,才翻开课本或选文中的某一篇来;待老师开口讲了,才竖起耳朵来听;这个星期如此,下个星期也如此,这个学期如此,下个学期也如此,还不够养成习惯吗?

可是养成的习惯恰是目标的反面。

“目标要学生随时读书,而养成的习惯却要上课才翻书;目标要学生自己读书,而养成的习惯却要教师讲一句才读一句。

”这样长期以来,学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随时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就很难养成,学生毕业之后,不但直接影响到他语文程度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到他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吸收和实际能力的提高。

要养成随时写作的好习惯。

写作与阅读密切相关,也需要经过长期不断的实践,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之后才能产生较大的飞跃。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当然不无道理,但写作本身又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复杂的精神劳动;倘若光读不写,或者对写作只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偶尔为之,恐怕会导致“读书千百本,下笔如有鬼”的可悲结局。

古今中外成功的写作经验都表明,读十篇不如做一篇。

清代语文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非常明白:

“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

沈虹野云:

‘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多做。

’信哉言乎!

”契诃夫甚至大声疾呼文学青年“应该写,写,写,写得尽量多”,因为只有多写才能熟,多写才能养成写作的好习惯,这是不可更易的规律,任何企图改变或超越这一规律的人,永远也写不出好文章来。

有的青年学生心理非常盼望自己能早日写出上乘之作,但又不肯下苦工夫进行艰苦的多写训练,不从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入手,所以往往事与愿违。

要知道,过于心急的学习实在不是学习,所谓指导写作的“百日通”、“速成科”之类,只是欺骗热切的希望,因为“语言文字不只是一种知识;必须随时学习,随时应用,渐渐成为生活中的习惯,才真能够‘通’。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叶圣陶曾经有过这样的设想:

“能不能从小学高年级起,就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呢?

或者不写日记,能不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呢?

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

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强,也不硬要缩短。

总之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

……这样的习惯假如能够养成,命题作文的方法似乎就可以废止,教师只要随时抽看学生的日记本或笔记本,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指点就可以了。

”令人可喜的是,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按照叶圣陶的设想去进行作文教改的实验,让学生认真地多写多练,形成随时作文的好习惯,写作水平都提高得相当快。

要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写了作文,一定要学会自己修改。

叶圣陶说:

“务令学生自己检查修改已成之篇。

此习惯必须养成,因为将来应用之际,总得要自己检查,自己修改。

检查者何?

检查思考是否准确得当。

思考于何验之?

验之于语言是否准确得当。

修改者何?

将思考之未尽善处改好,亦即语言之未尽善处改好。

在校作文有教师改,出了学校没有老师改,故必养成自己检查修改之习惯。

”事实上,凡是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写东西写得比较好的人,大都有这种好习惯。

文学巨匠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说: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毛泽东对鲁迅的这段话还做了发挥,他说:

“鲁迅说‘至少看两遍’,至多呢/他没有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修改,然后发表。

”其实,文章中诸如意思重复,前后矛盾,文句不通以及标点、文字等方面的差错,只要能自我认真审核一下,看看是否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一般都能发现并改正过来,遗憾的是不少学生并未形成自己修改的好习惯,作文一写完就算了事;有的学生作文时写一句点一点,这个点既不像顿号,也不是逗号,甚至还有文章写完了却什么标点符号都没有就上交的情况。

试想,若让这种马马虎虎的坏习惯养成了,今后还能做好什么工作呢?

要养成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叶圣陶认为,对中小学生“先要求写得端正,成为习惯,在端正的基础上再要求写得快,成为习惯。

这样又端正又快,双方皆备。

要是求快而不端正的习惯已经养成,把它扭转过来当然要多费些工夫。

但是为了长久的方便,多费些工夫也在所不惜,还得回到开始教写字的阶段上去,先要求端正再要求快。

”叶圣陶1972年9月在给一位语文老师的信中说:

“我要给你题个小意见,字要写得端正清楚些,……字不好不要紧,笔划不清楚,叫看的人费心力眼力,就不合乎群众观点了。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把改变字风,写好汉字作为一项内容。

我们高兴地看到,已有不少中小学生能写一手好字,但字写得潦草以及写错常用字的学生(包括大学生和研究生)仍占一定的比例。

应通过教师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加强训练,逐渐形成写字端正清楚,既好又快的好习惯。

要养成善于自学的习惯。

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在学校里学习又老师指导,但人的一生在学校里度过的时间只占一小部分,大量的时间不是在学校里。

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之后,主要应靠自学。

通过自学而掌握的东西点点滴滴在心头,往往更有利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叶圣陶指出:

“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

只知道捧着课本死记硬背是没有用处的,至多只能应付考试。

学会了自学的本领,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将来离开了学校,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自学的好习惯不应该等到离开学校之后才去培养,必须在学校期间就养成,而且越早越好。

叶圣陶和夏丏尊两位教育家早在1934年合著出版的故事体裁小说《文心》中就曾写到,自学不怕起点低,只怕不努力,任何人只要立志自学,都可以通过长期努力而学到许多真实有用的知识和本领。

如果没有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即使是大学毕业也不行,因为“大学分院分科分系,一个人进了大学,学到的知识只是很小的一个角落,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

从消极方面说,还不足以充分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从积极方面说,还不能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所以大学毕业之后还要自学,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学,根据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自学。

现在已进入新的21世纪,无论是我们国家还是整个世界,都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要使自己能适应和驾驭它,光靠原来的知识吃老本,绝对是会时时处处碰壁的。

无论是谁,也无论他原来学到的知识多深多广,都要长年累月地坚持自学,开掘源头活水,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青少年自学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

“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以各科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自己衷心乐意向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昂首前进。

”叶圣陶说:

“咱们当教师的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一直学到老。

”“自学能力的强或弱根据在校时候所受教育的好或差。

假如在校时候常被引导向自学方面前进,学生有福了,他们一辈子得到无限好的受用。

而且,不但他们自己,社会和国家也得到无限大的利益。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也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不难想象,这样的人不断增多,社会和国家将达到何等繁荣昌盛的境界。

”在这里,叶圣陶不但强调了培养自己自学习惯的重要性,也提出了教师引导的责任,同时又把这一切与整个国家的利益和前途紧密地联系起来,体现了一位爱国教育家的高尚情操和对教育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

广大青少年在校期间要养成的种种好习惯,除了上述的礼貌待人,勤于阅读,随时写作,自改作文,认真写字和坚持自学六种之外,叶圣陶还要求养成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的好习惯,谦虚谨慎、团结互助的好习惯,不知道就问,就得翻查的好习惯,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好习惯,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的好习惯,正确运用语言的好习惯以及学习、工作、生活都要有规律的好习惯。

总之,叶圣陶所提出的种种良好习惯,全都与青少年思想品质的健康成长和语文素质的发展提高提高密切相关,所以,他的一系列正确的主张,绝大多数都已被国家教委写进了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语文教学大纲之中。

我们相信,广大青少年学生只要从小就能自觉地养成种种良好的习惯,不但在校期间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且走上社会之后也一定能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那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成为叶圣陶所期望的国家合格公民和社会合格成员了。

 

三、 论叶圣陶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句明言。

这种对语文教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