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考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3818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话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普通话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普通话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普通话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普通话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普通话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普通话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普通话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普通话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普通话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普通话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普通话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普通话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普通话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普通话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普通话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普通话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话考试.docx

《普通话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话考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话考试.docx

普通话考试

普通话考试范文2

一、我的兴趣爱好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喜爱参加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尤其怀念我的学习生活。

(一)、我喜欢读书阅报与写作。

它成了我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虽然折射出明显的阶级铬印,但也明示着书籍对于我们人类的巨大作用。

我在书中找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答案,我在书中看到了人间欢乐与苦难,我在书中窥测到人的崇高与卑劣,我也在书中映照出自己的暗弱与瑕疵。

我爱书,正是因为它早已成为我的知已。

写作,是一种很好的缎练思维的方式,也是一种提升思想的过程。

我常有写作的冲动,我得感谢上天赐予我的敏感好奇和后天的良好熏陶。

(二)我喜欢书法与篆刻。

他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父亲在学校是校长,在家乡是婚丧嫁娶的文墨先生,深受影响和尊重。

我耳濡目染,深受家父的影响,从小就喜爱书法。

做学生时,凡有书法比赛,我几乎都能获奖。

参加工作后,单位为庆祝节日,常举办书画展,我常是榜上有名者。

及时的奖励和鼓舞,加足了我学习的劲头,平添了我上进的动力。

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的篆刻工具被小偷给偷个干净,使我又气又恼,它使我好长一段时间无法亲近学习它。

近段时间,我对篆刻的爱好,又进入了一个高潮,我新买了几十元的篆刻石头,利用零碎时间,已创作了不少作品。

我虽然不是最棒的,但我坚信明天会更好。

“一勤天下无难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期待着那美好的每一天。

(三)我热爱旅游崇尚自然。

山外青山楼外楼,美好的人间心中游。

无论是远足还是踏青,我都会怀着无比的兴奋与喜悦,满怀豪情地畅游,我神往于青山绿水间,我至身于灯红酒绿里,我感发于人间自然的极至中。

尽管我无贬谪隐居之际遇,但我有拥山抱水之自由。

我懂人间万象之精采与纷呈,我爱自然法则中的伟大与神奇。

(四)我衷爱于网络文明。

近来,网络几乎成了我生活的伴侣。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网络世界,更是超越你的想象,使你折服。

信息、网络是21世纪的代名词。

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要用智慧的头脑,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驾驭这个世纪,网络已占去了我三分之一的时间,我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电脑网络是我的情人,是我的至爱。

(五)我重视亲情、友情、爱情。

它是我生活中不变的人生追求。

人间自有真情在,真情永远使我爱。

我爱我的家人、朋友和亲人。

我爱人间的一切真、善、美。

我用我的爱,丰富了我的生活,我用我的情,淡薄了怨与恨。

以上这些,充分展示了我的兴趣爱好,它包容了我的生活,充实了我的时空。

二、我的父亲

我的爸爸,是一位教师,退休已经两年了。

他出生贫寒,经历坎坷,一生勤劳不息。

1940年父亲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家庭,由于家穷,他的童年时代,很少有幸福的时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常常要帮助家里做家务,砍柴、做饭、挑水、拾粪,什么都干,身体炼得很结实。

也许父亲从小就显出聪明的一面,村间一先生慧眼识珠,说他是个可塑造的料,说得我父亲的父亲很感动,当即表态,再穷再累也要扶起一个读书人来,于是八九岁的父亲才有了上学堂的机会。

父亲上学后一直很刻苦,成绩也总在班上前头,这个苦难的家也就一直艰难地支撑着他。

1958年,父亲终于以全县第八名的骄人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

后来父亲动情地对我们兄妹说,我是靠着你们的祖父远途挑担做小买卖和你们祖母的精明处家考上去的。

1961年,父亲毕业于江西省一所师范学校。

由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表现都很好,因此被留在师范附小任教。

很快,父亲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受到全校师生一致好评,就在他的事业处于蒸蒸日上之时,他的父亲因饥饿、劳累、疾病过早的悲伤地离开也人世。

本来就缺少男丁的家庭正需要一位支撑家庭的掌舵人。

在家里再三催促,父亲依依惜别了仅相处一年的附小师生,回到了熟悉的依旧贫困落后的家乡。

后来,父亲有了妻子儿女,也从普通的教师升为主任、副校长、校长。

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父亲总是不情愿到远地去工作,包括他有多次可升迁的机会。

有一次,县文教局把父亲调到邻乡的一所乡镇中学去工作,父亲多次写申请请求调回离家近的学校去,一年后,父亲终于又回到了我们身边。

就这样,父亲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我们兄妹仨,把很多大好机会让给了同事,而宁愿甘为人后。

1991年,待我们长大后,父亲才远离家乡,到外乡的教育办公室工作。

2001年,父亲告别了工作了十年的“教办”,退休回到了他的家乡——江西寻乌县一个较偏远的山村。

一回到家乡,他不顾年老体弱,积极响应当地政府的号召,开山种果。

他和我母亲非常顽强地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勤劳的双手构画着我们美好的未来,几年后,在我们老家,开辟了一片充满绿意和希望的果园。

我大了,父亲却老了;我远离了家乡来到经济发达地区,而父亲仍旧守住家乡那块圣地,爱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很努力地带着家乡人改变着家乡的面貌。

家乡变了,青山绿水现了,欢声笑语多了,楼高了路宽了,人的精神面貌也变好了。

这除了党的政策好以外,我想我得感激起模范作用的老父亲,他是我精神的支柱和脊梁,我永远爱您——可敬可亲的父亲。

愿您健康长寿!

祝您平平安安过好每一天!

三、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今年54岁了。

她是我外婆的长女,她到上学年龄时,正是外婆家最繁忙的时候。

大人们要到大生产队里去劳动,她的主要任务是看管好5个年幼的弟妹,她只上了二年学,就一边帮家里劳动,一边照管弟妹了。

她17岁就嫁给了我父亲。

父亲是一位教师,常在学校里,家里的大小事情几乎都有母亲操劳支撑着。

母亲在家既要照顾老人,又要哺育子女,整天忙里忙外,起早摸黑,任劳任怨,但她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农村最突出的表现是,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乐了母亲,在她带领下,我们家的责任田种得很好,不再像以前生产队里年年要“超支”、年年吃不饱了。

母亲说“只要这政策不变,我再苦再累也甘愿”。

母亲也很关心我们兄妹的学习。

我们学习上只要有少许的进步,母亲总是把这高兴的心情转变成她更出色劳动的动力,当我们学习上遇到困难了,母亲从不责怪我们,而是引导我们不要像她一样没文化只能干粗活,要像父亲一样多用功读书出色的工作。

86年我考上了师范,已经长大了,母亲也仍然像关心小孩似的关心着我。

有一次,我闹了病,单纯的我如实地把实情告诉了家里,母亲急得连夜从200里外的家乡赶到师范学校,真是虚惊一场,连我们班主任老师也感叹我们母子亲情感人至深。

今天,我早已成家立业,也有了下一代,这更加使我深刻地感受到我母亲对我的爱。

她是崇高的,

   也是伟大的,我要永远赞美和敬爱她!

四、我最尊敬的老师

   老师是再生父母,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敬老师,我爱老师,我也愿做老师,我现在就是一名中学老师,我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最具说服力。

从小学到大学,从家里到家外,从校内到校外,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老师。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奉献爱心,塑造灵魂,创造美好。

教过我的老师,几乎每一位都值得我尊敬,最值得我尊敬的要数师范时的班主任刘承凤老师。

我一进师范,遇到的第一位老师是一位年轻、高大、健美、漂亮的女教师,她是我们865班的班主任。

刘老师是前二年从大学中文系分配出来的高材生,上我们的“语基”和“文选”两门课。

她讲课有特色,课上常用她那纯正甜美的女中音给我们范读美文,标准的发音,优雅的音色,迷人的意境,常把我们带进一个个美妙的境界,令我们遐想联翩。

我的普通话学习可以说,就是从她那里开始系统学起的。

学习外,她对我关心也不少。

她看我做事细心,让我做班里的干部;她发现我工作责任心强,推荐我去做学生会的要职;她发觉我爱好书法篆刻艺术,就给我创造机会,让我多锻炼多实践多参赛。

她说我笑容好、形象佳、字写得美,但腼腆了点、欠大胆勇敢,要我取长补短,努力完善好。

我暗暗地下决心,默默地记住老师的话语,狠狠地做好每一件事。

此后,在刘老师的关怀帮助下,我长进很快,为班里,为学校,为自己争得了不少荣誉。

二年级下半年,刘老师做了妈妈。

代替她工作的是一位男教师,尽管他也很优秀,但我对刘老师的那份感激那份爱戴就是难于消除。

说实话,在我渴求知识,要求上进的青年初期,她无疑是我心灵深处刻下深深印痕的一位可亲可爱又可敬的高大美好的形象。

我现在的教学风格,为人处事,言行举止都有她的影子在。

我要把她好的一面,传给我的下一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的责任,也许就是要把我们五千年的文明精髓一棒一棒的交接下去,从而,更好地振兴我们的中华。

我毕业那年,老师调到另一个城市去了。

现在,尽管我们远隔千里,但我对刘老师的那份敬爱之情是永远也隔不断的,她是我最尊敬的人。

五、我的童年

我出生在江西寻乌一个较偏远的山村里,父亲是教师,我是他的长子,由于家境不好,我从三岁起就随父亲辗转在家乡周围的中小学里,可以说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70年代是红色的年代,处在“文革”后期,人们的思想感情已趋向保守、自封,人们说话做事可谓规规矩矩,一本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则就是“右派”,或曰“左派”“中间派”“保皇派”等这派那派的,总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人民的“公敌”。

于是,人们“闭目塞听”“装聋作哑”,以求“四平八稳”。

正因如此,人与人相处总是努力做到“与人为善”,尽力避免与人计较,以防惹事生非、惹火烧身,这可以说是“明哲保身”的明智之举吧。

当然,这主要是对大人们而言的,我们小孩子只在父母的“谆谆教导”下略知什么叫万万不能做的外,其它我们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学校是文明的阵地,师生员工相处融融,我的童年生活更是无忧无虑。

祖辈父辈对我疼爱有加,教师工友们也给了我很多的关爱,伙伴们打打闹闹,蹦蹦跳跳,乐乐陶陶,什么苦恼、忧伤、徘徊、彷徨一概不知道。

也不知道什么叫“男女授受不亲”,只要能取乐的,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并乐开去。

童稚时期,活泼好动,在沙地里,在小河中,在田野,在路边,摸爬滚打,痛快淋漓。

也常扮演着不同角色,演绎着人间的的一幕幕欢乐剧。

伙伴之间,也有打架斗殴,闹不团结的情节,但这属于“短痛”,不几天我们就又和好如初了。

争强好胜,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积极面,几番较量之后,谁强谁弱自见分晓,弱者自会甘拜下风。

我是属于不弱的那一类,那玩起来更是自信和满足。

童年之事,丰富多彩,回忆童年,其味无穷。

  

六、我的一个愿望(我的一个梦想)

人是要有愿望(梦想)的。

人没了愿望(梦想),就像发动机没有了动力;人没愿望(梦想),就等于生命缺少了阳光雨露。

人在社会上扮演了多重角色,有着多重的愿望(梦想)。

我是一位青年,我渴求进步;我是一位父亲,我期望女儿健康成长;我是一名教师,我希望我的学生早日成为栋梁。

我有太多太多的愿望(梦想),在这我要说说其中的一个愿望(梦想)。

就说说教师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者,既要教书育人,又要教学相长;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

要做好教师,可谓责任重大。

自从参加工作做了教师以来,我一直有个美好的愿望(梦想):

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良师益友”。

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但仍然觉得现实与愿望(梦想)还有一段差距。

要缩短差距,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热爱教育,注重情感。

教学是师生双向的活动,任何一方未做好,都有可能导致教学的失败。

一位教育家说,“爱可以弥补天生的缺陷”“情可以使寒冷的冬天变得春天般的温暖”。

这充满哲理的话语,的确可以启迪许多人的心扉。

只要真诚地热爱教育、关心学生,我想对教育的辛勤付出就不会没有回报。

2、与时俱进,终生学习。

教师决不能满足现状,要随时学习,及时调整知识结构,以免知识老化。

现代是知识经济、信息革命的时代,你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定将是社会历史的陶汰者。

3、塑造形象,给人表率。

教师的形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甚至影响他一生的理想和信念。

教师应时时处处,养成良好的师德规范,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衣着打扮,都要体现新时代教师的精神风貌。

给学生和他人留下美好的形象。

以上三点,若能做好,我想,要做“良师益友”的愿望就会更快现实。

七、我最要好的朋友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朋友多了,路好走。

”这说明朋友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我有不少的朋友,现在广东省交通厅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的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我们的友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模糊,也不会因地域的分隔而淡忘,更不会因地位的改变而变质,恰恰相反,我们的友情只能越来越浓厚。

我们有着相类似的家庭出身:

同性、同龄、同学、同事、同心、同出在家乡农村、同是教师的儿子、同是娶了当教师的妻子、同是生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同一年调入广东工作。

我们有太多太多的相同,连同我们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

不同的是我上了师范,他上了高中;我学中文,他学政治;我是人民的教师,他是人民的公朴。

曾经,我们雨中漫步,月下畅谈,桌上畅饮;我们是幸福快乐的童年伙伴,我们是争夺高下的学习对手,我们是风雨同舟的知心朋友,我们是自强不息的赶路人、弄潮儿。

如今,我在南海,他在广州。

我们隔三差五互通音讯,我们都在心里默默祈祷祝福。

廖,1、7米的个,不胖不瘦,戴一副中度近视镜,在江西时常穿一套笔挺的西服,来广州后着入时短袖T恤衫,好一派绅士风度。

廖曾经是县长的秘书,后在党校读了本科和研究生,回到县里担任宣传部长。

99年冬,响应政府号召,到外地考察锻炼。

在广东省委组织部“支部生活”党刊杂志社里担任责任编辑的一年多时间里,经受了考验和磨练,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和赏识。

2002年1月正式调入“广高速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办公室任副主任,享受正科级干部待遇。

他是成功的,幸运的,他的辉煌腾达是他实力的体现,更是他努力奋斗的历程的见证。

我为他的今天喝采,更为他的明天加油。

八、一次难忘的旅行

97年暑假,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出外旅游,这次出游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是一次难忘的旅行,也是最难忘的一件事。

97年的高考,我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学校决定让我们毕业班的老师走出校门,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增长些见识,开阔些眼界,也放松放松久已疲劳的神经。

我们分成三个小分队。

一队去有“天堂”美称的苏州杭州,一队去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一队去祖国的心脏首都北京。

我们选择了北京作为我们旅游的目标。

我们确定好旅游路线:

从家乡小县城乘汽车到赣州,由赣州坐火车至南昌,再由省城南昌坐火车达北京。

然后由北京途经上海、苏杭返回到江西鹰潭市,再由鹰潭回到赣州,最后从赣州回到老家寻乌县城。

我们一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背着大大小小的行旅包出发了。

起初,大家兴致很高,大到人身安全,小到指甲剪、晕车药都考虑准备妥当。

但第一站还未到达就有人想打退堂鼓了,说夏日天气如此炎热,骄阳似火,道路岖岖不平,颠簸得直想吐,真是花钱活受罪,还是回家享清福自在些。

特别是一些中年女性嘴里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最多意见分歧,幸好小孩子干劲十足,不知苦与累,坚决吵嚷着不让回去。

就这样,我们一路上,好话,坏话,嬉笑声,叹息埋怨声装满了整车箱。

尽管如此,我们整个行程都始终表现出相互体谅、互相帮助的精神。

张三不舒服,我们忙着倒茶送水送药,李四不高兴,我们打趣逗乐,王五掉队了,我们帮着背行李,总之我们本着“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的宗旨,平平安安地完成了这次难忘的旅行。

这也是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九、学习普通话的体验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全民族共同语。

我是南方人,学普通话自然不如北方人,要学好他是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的。

现在的学生,一进校园就开始学习普通话,有的从更小些就练习普通话。

我们那时读小学中学,除语文课上更有机会外,其它时候是难得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

具体地说,我是进入师范后,才较系统地学习教师的基本功——普通话。

也只有在那时,才真正知道普通话的用处、妙处和难处。

当与外地籍的同学在一起讨论交流时,那种尴尬、拘束、不安、可笑、给我留下了不灭的记忆,那可谓是我学习普通话最亲切的体验。

在外求学期间,我与外地人交往多于本地人,我觉得老乡在一起用方言交流自然很亲切,很有一种温暖感,安全感,但它限制了我的思维发展,束缚着我的灵感发挥,影响语言间的比较和优化。

我今天能有此程度,除了自己的不懈学习外,还得感谢我的交友对象。

本人学习普通话的体验,可简述以下几点:

1、花了较长一段时间去克服害羞、不安的心理。

与人交谈最重要的是说话,刚开始发出的音,对方不能完全明白,在脸上表现出莫名其妙的表情,常使你我难堪,甚至还惹笑话,仿佛自己的话是有意制造麻烦、增添笑料的,自然就产生了害羞与不安的心理。

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才慢慢适应并得到克服。

2、方言音与标准音冲突较大,要有的放矢地学习。

要多与外地人、陌生人交流交谈,养成普通话思维习惯。

3、习惯发音与普通话发音有差距,较难纠正。

已成习惯的,往往自己难于发现,要勇于交谈,多交流心得体会,不耻下问。

4、普通话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可中断。

如若“二天打鱼,三天晒网”是很难学好的。

5、在不断听读写看、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学习。

通过学习它种方言和外语进行比较学习,也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6、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虚心求学,不断上进。

只有热爱生活,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才能学有所获。

这以上几点是我学习普通话的体验。

十、我心目中的教师职业

我的职业是教师,我与教师有着太多的联系,我对教师有着不浅的认识和感受。

下面就让我用心来读读教师这个职业吧。

 

教师是光明的使者,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这是一种精神的鼓励,亦是“解惑者”追求的彼岸。

师者,晓以理,细入微;动以情,胜父母。

能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精神的污浊,用心灵温暖去慰藉内心的创伤。

这是一种佛门外的奉献,更是一种尽善尽美的儒家风范。

从教久矣,心读教师,说之长,道之难!

简言之,“亲近、期望、理解”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正人正已的良师品格。

“牢骚、怨恨、发怒”系“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解”的害人害已的无能表露。

师爱不同于母爱,在于其更富教育色彩。

教师期望的高远,远比父母“望子成龙”宽厚深广,教师为那“心灵的窗口”揭示了一个又一个心灵的秘密。

于是,金石为精诚所开凿,奇迹被爱心所创造。

当然,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难免为“地位”、“待遇”烦恼,为“清水衙门”、“两袖清风”牢骚,为“指挥棒”下超负荷工作怨恨、生怒。

但这些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自身思想情感的成熟,修养容量的增加而逐渐淡化、消失,因为“教师的天职是变化,自化化人”(陶行知)。

最后,引几行诗文,作为对教师成事业者必经的三境界的概括,以觅感同心受者去品评、回味。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十一、我的读书生活

我爱读书,书是我的精神支柱,读书能给我忘记许许多多的烦恼和忧伤。

可以说读书是我最得意的一件事。

小学初中时,除书本外,几乎没什么课外读物,即使有一些,也被升学的重负给压跑了。

我真正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书籍是在考上师范以后。

师范是造就人民教师的摇篮,教师是培养祖国未来栋梁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我知道教师身上的责任。

在师范图书馆这个知识的海洋里,有很多渴求知识的青年,我在哪里三年阅读了比以前16年还要多的书籍。

我爱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爱朱自清的情感和理性,我爱徐志摩的“轻轻的来,轻轻的走”,我爱李逵的双斧,我爱血战长板坡的赵子龙,我爱孔孟之道,我爱沙士比亚,我爱古今中外一切知识营养。

读书期间,我常在图书馆、阅览室守住一方静土,寻觅知识的宝藏,也常在大大小小的书店、书摊转悠。

参加工作后,我向校图书馆借了很多的书,也订购了不少的报刊杂志。

我喜欢在茶余饭后翻翻看看,也喜欢在床头屋角,把自己埋在书堆里,独享那份特有的书香与激动。

进入网络时代,我深感眼睛不够用。

神奇的互联网,精彩纷呈的图文内容、影音资料,使我应接不暇,流连忘返。

太美妙了,我以能拥有电脑而自豪,我又以现在才有电脑而遗憾。

我是个近视者,但我不是书呆子,我会珍惜我的眼睛,但我更珍爱我的读书生活。

十二、我的家庭

      我出生在一个山村里,父亲是人民教师,母亲是农村妇女。

我是长子,下有一妹妹,一弟弟,我们兄妹三人都已成家立业。

     我的家庭与教师有缘,父亲、弟弟、我、妻子,妻兄、妻姐、岳父都是人民的教师,受我们的影响,我们还有很多亲戚都在教育战线上工作。

     现在,我说说我的三口之家,重点说说我们家的最重要成员——可爱的女儿。

我89年参加工作,97年与一中学英语教师曹某结婚,98年我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我们参照苏东坡的描绘杭州西湖美景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里面的诗句,给女儿取了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姓王,名晴好,这名字寄寓着我们美好的祝愿。

2001年9月我们夫妇俩一起从江西来到南海工作。

   我们很热爱教育事业,努力承担着工作的重压,恋着学校,爱着学生。

为了工作,我们已欠下了一笔感情的债,这是一笔永远令我们夫妇内疚与自责的债,我们欠了女儿许多许多,我们从内心里疼爱着我们可爱的女儿,然而,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亲近她、爱护她,以至于女儿半周岁后就送到乡下她外婆家去,约一月左右看她一次,我们非常珍惜我们短暂的相聚,女儿伸着白胖的小手奔向我们的时候,我们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当趁着女儿熟睡的时候我们偷偷地上车回学校时,妻子在逐渐远去的车上拧抓着我的手强忍着分离的苦痛,不让哭出声来,我们在想着,女儿醒来后会是怎样的莫名其妙和难过伤心?

能带来安慰的是女儿在我岳父母的精心爱护下茁壮成长着。

后来不足一岁半的女儿回到了我们身边,但不几天就哭喊着、被强迫着送去了幼儿园。

回想起以前一幕幕情景,至今心里都有说不出的痛处,很不是滋味。

   如今女儿快四岁了,我们仍然相处两地,仍然思念着,挂念着。

有人说“思念是一种痛苦”,我说,“我对女儿的思念,那是一种幸福的痛苦”。

因为女儿很幸福地生活在爱的空间里。

   女儿已在幼儿园受到教师的好评,能唱能跳,常说常笑,长得相当好。

我们常常通话,我们时刻感觉到女儿在一天天长大。

有个女儿真好,好好!

十三、我所在的集体

我是一名教师,南海一中是我工作的集体。

南海一中是一所全日制市直普通高中,佛山市一级学校。

学校位于南海市平洲区,创办于1954年秋,曾在60年代初创造出高考升学率居佛山专区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因而在社会上享有盛誉。

十年动乱期间,一度更名为“平洲中学”,1981年恢复原校名,1983年因社会需要成为一所集普教、职教、技教三制于一体的高级中学,1993年恢复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

目前,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41522M2,绿化覆盖率达66.9%。

2001学年有35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达2315人;教职工总人数184人,编制教职工129人,专职教师10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高级教师20人,一级教师53人,教师本科学历以上达99%。

近年来,我校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原则,不断推进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形成了南海一中的德育特色,建设了南海市第一流校风。

同时,坚持“我们都是南海一中的主人”为理念,大力提倡“全员参与,民主治校”,大大激发了全体师生员工的爱校建校热情。

今天,“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已成了一中人的强烈共识;“热爱一中,建设一中,振兴一中”已成为校园里最响亮的口号;南海一中的学生,“人人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人人有堪为楷模的心中偶像,人人有自我激励的座右铭,人人有你追我赶的竞争对手”;“让一中以我为荣”已成为全校师生前进的动力。

科、级组墙报,都由老师们用电脑精心设计制作,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观赏价值和教育意义,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信息化教学,取得了显著的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