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3820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6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docx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

第一章认知方面

(0-1岁认知)

一、孩子用自己的手盖在脸中的布

方法:

1让孩子躺着,往他脸上盖上一块布。

继续与他说话,让他知道你在他身旁。

当他自己把布从脸上移开时,你向他微笑,并抱抱他。

2抓住孩子的上臂,帮他把布从脸上移开。

逐渐减少对他的帮助。

当孩子把布从脸上移开的时候,请你用夸大的表情并摇动他的身体,微笑着表扬他。

3用布遮住孩子的一只眼睛,你逐渐地离开孩子的视线。

帮助他拉开脸上的布,露出他的双眼,口头夸奖他,并贴贴他的脸蛋儿,以资鼓励。

二、用眼睛寻找离开视线的东西

方法:

1在孩子前面拿一个色泽鲜艳的玩具给他看,然后慢慢地移出他的视线。

2用一个能哗啦哗啦发出声响的东西,摇晃它从孩子的视线移开,以引起他的注意。

3如孩子对离开视线的人能够追视,而不追视移开的物品时,首先,你把物品拿得靠近你的脸,然后再慢慢地从子的视线内移开。

你可以不时地说着话,让孩子不看你,而用眼睛追视着物品,你要让物品慢慢离开你的脸。

4你在脖子上戴一条色泽鲜明的项链,并向孩子俯下身去,让他看见这条项链,但是不要让他抓到。

当他注意看项链时,你把它慢慢移开,让他继续追视项链。

三、把手伸进容器中,取一件东西

方法:

1实际操作一下给孩子看一看,你如何从容器中把东西拿出来。

拿出东西时,你一边说:

“拿出来”,一边反复操作几次。

然后把东西从容器中拿出再放回去,并指着容器说:

“拿出来”。

2把着孩子的手,帮助他把东西出来。

对他笑笑、抱抱或亲亲,说:

“好啦,你能拿了”。

逐渐减少对他的帮助

,只是指着容器跟他说:

“拿出来看看吧”。

3把东西放入容器中,摇摇它,让它发出声响。

指指容器中的东西给孩子看一看,再摇一摇。

如果孩子把东西从容器中拿出来了,就表扬他。

4拿出几件小玩具,看看孩子先挑选哪一件。

然后就用他挑选的那件玩具,用上述的方法,教他完成这一技能。

四、模仿把一件东西放入容器中

方法:

1对孩子说:

“把它放进去”。

如果孩子把东西放进去了,就对他微笑,抱抱他,以资鼓励。

2把着孩子的手,帮他把东西放进容器中。

他每放进去一件东西,就抱抱他,以资鼓励。

逐渐减少对他的帮助。

3使用一些装在容器中的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如铃铛、弹球、贝壳等),或在容器中装好水,以便把东西放入时能听到溅出水来的声音。

五、在口头指令下把一件东西放入容器中

方法:

1用一个不滑动的容器,用手固定好了,以免倾倒。

2示范给孩子看,如何把一件东西放入容器中。

然后把着孩子的手,帮他把着孩子的手,帮他把一件东西放入容器,并说:

“放进去”。

他放下之后,你称赞他说:

“真好啊!

”最后不再给他任何帮助,让他自己做。

3给孩子一件东西让他拿着,你把容器送到他旁边,再把他的手拉向容器,让他自己把东西放进容器中。

4当你指着容器说:

“放进去”时,孩子能把东西放进去,你就表扬他。

5利用透明的容器,当孩子把东西放进去时,让他能够看得见。

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兴趣。

六、摇动一个用绳子绑着而能发声的玩具

方法:

1给孩子一个用绳子绑着的铃铛、玩具、圆圈等,示范如何摇动绳子使之发出声响。

2帮助孩子摇绳子,使之发出声响,并用话语鼓励他:

“哈,好响啊!

”。

必要时可以帮助孩子,拉着他的手一起摇动绳子。

3拿两个相同的玩具,你一个,孩子一个,让他模仿你的做法。

4把绳子绑在婴儿椅或小孩床的栏杆上,让孩子自己把玩具拉过来玩。

七、把件东西放入容器中,再把容器倒空

方法:

1把东西和容器放在桌子上,先由你把东西放入容器中,然后再倒出来。

让孩子模仿你的动作。

必要时拉着他的手帮助他做,他会做了就表扬他。

2指着容器对孩子说:

“放进去”,再指着盆和桌子说:

“倒出来”。

当他做得好时,就抱抱他、亲亲他,找鼓励他说:

“真好!

3把色泽鲜艳的东西放入透明的容器中,让孩子容易看清楚。

再把这些东西从容器中倒出来。

必要时手把手地教他。

如果孩子把容器中的东西倒出来了,就让他玩一会儿这件东西。

八、把一件东西换到另一只手中,以便拿其它东西

方法:

1你先示范给孩子看看。

如果必要就握住孩子的手,对他说:

“放在这只手里”。

如果他做对了,就对他笑笑,抱抱他,并用话语表扬他。

2如果孩子较常用某一只手时,请把积木、玩具等放在他不太常用的那只手中。

3让孩子拿一件东西,再把他感兴趣的一件东西放在他拿着东西的手的旁边,鼓励他把手中原有的东西换到另一手中。

4把孩子的左手放在右手拿着的玩具上,看看他是否会换手。

5让孩子把一件东西从一只手中换到另一只手中。

如果孩子已熟练了这个动作,再按上述步骤教他换手拿东西,然后再拿起另一件东西。

九、把玩具掉下并拾起

方法:

1指着在地上的玩具对孩子说:

“把球拿来”。

他拿来了,你就表扬他。

2把着孩子的手,帮他把玩具拾起来,随着孩子的不断进步,减少对他的帮助。

3放置一些饼干、糖块等容易引起孩子兴趣的东西让他拾起。

4把玩具绑在绳子的一头,绳子的另一头绑在孩子的椅子上,或小床栏杆上。

当孩子在椅子上或小床上时,即使大人没有时间陪他玩,他也能自己练习。

5把一件小东西放在矮桌子上,以便让孩子看得见它。

把这件小东西慢慢推到桌子的一头,再让它掉下去,然后让孩子拾起来。

6如果东西掉在地上了,帮助孩子拾起来。

等他自己能拾进来时,就不再帮助他,而仅用话语鼓励他去拾进来。

十、找出藏在容器中的东西

方法:

1让孩子看见你把他喜欢的一样东西藏进来了。

你藏的东西是一些容易拿的小布片、纸片等,你把它们放在玻璃杯下面。

让孩子把这些东西找出来。

开始时,你把东西仅藏起一部分,让孩子知道东西并不是消失了。

鼓励他把看见的东西拿出来。

2让孩子看见你把饼干、糖果罩在器具下,和他一起把容器掀起来,帮他拿到饼干、糖果。

3把积木罩在茶碗中,对孩子说:

“积木哪去了?

”“积木在这儿吗?

”当孩子把茶碗掀起,找到积木时,对他微笑,抱抱他,并说:

“真棒!

4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把他喜欢的玩具藏在容器中,掀起容器让他看见玩具,然后把容器放下,让孩子自己掀起容器,拿出玩具。

5把一个上好发条的八音盒放在盒子下面,告诉孩子,让他找出来。

6在盒子底上开一个洞(用鞋盒、糖果包装盒),把盒底倒过来,让孩子看见你把玩具从洞口装入盒中。

当玩具进入洞中后,你说:

“呀!

哪儿去啦?

”你再帮他把玩具找出来。

十一、用三块积木排成一列火车

方法:

1排列3块积木,一边指着一边发出“呜呜”的声音,模仿火车的汽笛声。

同时,一边鼓励、帮助他自己推“火车。

”逐渐减少帮助。

2你拿3块积木,再替孩子排列3块积木。

你推动积木,让孩子模仿着推积木。

确定一个目标,跟孩子一起玩推积木的竞赛。

3把3块积木从桌子的一头推到地上,再把积木拾起来。

让孩子模仿这些动作。

十二、从模型板上拿出圆形

方法:

1你先示范从模型板上拿出圆形块给孩子看看。

手把手地教孩子从模型板上拿出圆形块,同时说:

“好,拿出来”,孩子会拿了,就表扬他。

轻轻指指桌子,用手指一指,让他把圆形块放在桌子上。

2把圆形块以外的形块用透明胶带固定起来或拿开,让孩子只注意圆形块。

3把圆形的空线轴或小把手贴在圆形块上,以便孩子容易把它拿出来。

孩子会拿了,就表扬他。

4在圆形块下面贴上一张十分有趣的图片,使孩子拿出圆形块后能够看见这张图片。

十三、在口头指导下将圆形插棒插入洞板中

方法:

1选用直径约3厘米的插棒。

随着孩子的不断进步,再逐渐使用细些的插棒。

2示范给孩子看,他做得正确时就表扬他。

3开始时,完全是把着孩子的手做,逐渐减少帮助。

4为了减少孩子的混乱,可以只用洞板上的少量洞穴,或者盖上在部分洞穴。

十四、在口头指导下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如:

拍手)

方法

1一边说着:

“拍拍手”,一边作示范给孩子看。

然后握着孩子的双手,边说:

“拍拍手”,边让孩子拍手。

2让孩子坐在你的膝盖上,从后面把着他的手臂,帮他拍手。

他学会了,就对他微笑,抱抱他。

3逐渐减轻对孩子的手所用的力,当你拍手,孩子主动模仿你的动作时,你要不断地对他微笑,表扬他。

4“来,让我们拍拍手吧”,并对着孩子开始拍手。

如果孩子模仿你拍手了,你就要鼓励他。

然后你停止示范,只说:

“来,让我们拍拍手吧!

”若是孩子能一个人拍起手来,就表扬他。

5鼓励孩子模仿如下的动作:

a.拿起玩具话筒说:

“喂!

喂!

b.闻一闻花朵。

c.摇晃玩具。

d.假装从杯子里喝水。

e.每只手抓一块积木,互相撞击。

f.发出“喀喀”的咳嗽声。

(1-2岁认知)

一、从容器中分别取出6件东西

方法:

1你用手按住容器,这样孩子就不能够把容器里的东西倒出来,而且必须一件一件往外拿。

2用彩色的积木和透明的大塑料把杯子,你先示范怎样比杯子里把积木一个个地拿出来,然后,你把装积木的杯子拿给孩子,并对他说:

“把积木给我”。

必要时可手把手地教他。

逐渐减少帮助,而只用话语指导他。

当孩子从容器中能一个个地拿出积木时,就表扬他。

3先把孩子喜欢的东西放在容器中,再在它上面放6块积木或小玩具。

这样,他只有先取走上面的积木或玩具,才能取到下面他喜欢的东西。

他能取出来就奖励他(也可以放小食品)。

4把一个玩具的各部分放入容器中,让孩子每次取出一部分,并把它组装起来。

5让孩子给你当帮手,比如帮你从盆子里拿出要洗的衣物,从抽屉中拿出筷子或勺子,从买东西的篮子里拿出食品等等。

无论从什么地方拿东西,你都要把他喜欢的东西放在你所用容器的底部,作为奖品。

二、你提问,让孩子指出自己或玩具娃娃身体的部位

方法:

1抱一个玩具娃娃,问孩子:

“娃娃的鼻子在哪儿?

”必要时,可拉着他的手指一指娃娃的鼻子,若是他摸到了娃娃的鼻子,就表扬他。

2指着孩子的鼻子说:

“这是某某的鼻子”,并立即问:

“某某的鼻子在哪儿?

”可拉着孩子手指,指一指他的鼻子,等他学会了,就减少对他的帮助。

3利用镜子,教给孩子看他的鼻子在哪儿。

让他摸摸自己的鼻子,也让他摸摸你的鼻子。

4可以以鼻子以外的身体的任何部位做练习。

5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提到孩子身体的某个部位。

让孩子把贴纸贴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上。

如把一个五角星贴在孩子手上,问他:

“五角星在哪儿?

”孩子不回答时,可以替他回答说:

“噢!

五角星在这儿,在你手上呢!

”如果没有贴纸,可以用透明胶带代替。

你说出身体一个部位的名称,就让孩子把贴在上面的胶带撕下来。

三、模仿着搭三块积木

方法:

1开始时,用5-7厘米的正方形的大积木。

你一边说着:

“嗨,先来这块,再来这块,再来这块”,一边慢慢示范如何搭积木。

然后把积木推到孩子面前,让他学着搭,他学会了就鼓励他、抱抱他。

2必要时,可以手把手地教他,随着他的进步,逐渐减少对他的帮助。

3指出每一块积木应放的位置,给他一些帮助,有了进步就表扬他。

4用6块积木与孩子一起玩,你先用3块做示范,让孩子模仿。

做得好就表扬他。

5利用6块积木,与孩子一块一块地搭积木。

你每次慢慢地搭1块,让孩子模仿你的每一个动作。

他模仿,你就表扬他。

6让孩子推翻搭好的积木,作为一种奖励。

四、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配对

方法:

1开始时用孩子熟悉的4件东西,如两个球,两个娃娃等。

拿1个球对孩子说:

“找找那个球在哪儿呢?

”再用娃娃同样做一次。

渐渐增加要配对的件数和种类。

2用画片(卡片等)来代替实物,重复上述的训练。

3为了引起孩子的兴趣,你把相同的两组东西分别装在两个纸袋中。

你从你的袋中取出一件东西,让孩子看看,然后让孩子从另一个袋中找出与你同样的东西。

4让孩子试着把餐具分类、把白衬衣从带色的袜子中挑出来、把苹果和桔子分开,并分别放在指定的地方。

五、任意涂写

方法:

1你用大的动作示范涂写。

你给孩子一只蜡笔,必要时扶着手帮他涂写。

渐渐地减少帮助,只用话语指导他涂写。

2用粉笔、黑板、水彩笔等做练习用具比较好。

3用一张大报纸和彩色笔做练习,可以引起孩子涂写的兴趣。

4把纸贴在墙上或镜子上做涂写练习。

5把纸贴在桌子上,或用透明胶带把纸贴好,使孩子乐于涂写。

六、当孩子听到:

“某某(他的名字)在哪儿?

”时,会指自己

方法:

1用一面可照到全身的大镜子,使孩子在镜子前做游戏时可以看见自己的身影。

当问道:

“某某在哪儿?

”时,你指一指镜子中的孩子说:

“在这儿呢!

”当你问:

“某某在哪儿?

”时,鼓励孩子指一指镜子中自己的身影。

2拿出几张照片,让他指出他自己。

把全家的合影拿到孩子面前,让他一个一个地指出家里人和他自己。

3当听道:

“某某在哪儿?

”时,可以拉着他的手指一指他自己,并鼓励他说:

“某某在这儿”。

逐渐地减少帮助,让他一个人指出自己。

4只用孩子最熟悉的名字呼唤他,不要在不同的时间叫不同的名字,如:

“宝宝”、“爸爸的宝宝”、“妈妈的宝宝”等。

七、在口头指示下把五根圆形插棒插入洞板

方法:

1用纸盒做插洞板,把晒衣夹当作插棒。

示范把衣夹放入洞里,然后把一个衣夹交给孩子,教他如何放入。

必要时用手指一指盒上的洞,教他把衣夹放入其中。

2把孩子的手拉到洞边,等他练习得熟练了再逐渐减少对他的帮助。

渐渐地他做得有进步了就表扬他。

3当让孩子练习时,一边练习一边向他说明怎么做。

直到渐渐不再需要示范,而仅在口头指示下就能做好。

八、把图片或照片的东西与实物配对

方法:

1把与孩子的玩具相似的图片从广告上剪下来,贴在纸上。

给孩子一个娃娃,让他找出有娃娃的图片。

不断地用孩子熟悉的东西做同样的练习。

2拿一张表示某物的图片说:

“这是××,找一个跟这个××一样的东西。

”必要时,可以告诉孩子哪一个东西与图片中的东西是同样的。

一直练习到孩子不用你帮助,能自己把图片与实物配起对儿来为止。

3从杂志上剪下食品的图片或照片,让孩子把这些图片或照片上的食品与冰箱或厨柜是的实物配对。

4如果孩子感到困难,请你把玩具和孩子熟悉的用品拍成照片,让孩子把实物与照片配对。

稍后再让他练习用图片与实物配对。

九、指了图片或照片中实物的名称

方法:

1利用家人的大照片或者画有日用品的大画册,让孩子看画片或照片,问孩子:

“球在哪儿?

”必要时可拉住孩子的手,让他指出你说的东西在哪儿。

然后再问一句:

“球在哪儿?

2开始时只用一张图片或照片,孩子学会之后再逐渐增加图片或照片。

3如果孩子能正确地指出,你就称赞他说:

“对啦,球是在这儿。

”等等。

4把孩子能指出的照片或图片装订成一个小册子。

利用孩子喜欢的食物拍成照片,如饼干、炸土豆片、酥脆薄饼等。

如果他指对了,把某些照片中的少量食品奖给他。

5利用只有单一品种物品的照片(或图片),每次拿2张,让他指出其中1张。

如果他不能指出,请拉着他的手指出其中正确的1张。

6如果孩子能正确地指出照片(图片)中单一品种的物品,就可以让他看一张纸上贴有多种物品的照片(图片)。

十、打开画册找出指定的图画

方法:

1翻开书,找出有孩子熟悉的图画的一页。

让孩子指着这张画,你来描述它。

然后把书合上,让孩子把这张画找出来。

2利用一本硬纸板的幼儿故事画册,把故事讲几次给孩子听,并对其中的图画进行描述。

这些图画中也许有孩子特别感兴趣的。

把书本合上,让孩子找出他感兴趣的那张画。

起初,你可以帮助他翻书,如果孩子无法立即找到那一页,你可以口头指导他,并鼓励他继续找。

3让孩子看几本书,选择一本他最感兴趣的做练习用。

4利用全书只有数页,而且每页只有一幅图画的画册。

(2-3岁认知)

一、指导孩子找出特定的书

方法:

1把孩子的书摞在一定的地方,或放在特定的书架上,以便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书放在什么地方了。

2起初用两本书,对孩子说说封面上的画,并把书中的故事念给他听。

让孩子从两本书中挑出有狗的那本书。

然后把这两本书与孩子其他的书放在一起,再让他挑出那本有狗的书,如能挑对了,就表扬他。

3选择2–3本内容完全不同的书,如书中有的有狗、有的有汽车和人,以免因内容相似而发生混淆。

二、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插块插入拼图板中

方法:

1从圆形插块开始,一次交给孩子一种图形的插块。

必要时,你可以指着正确的洞,并拉着他的手帮助他。

等不用帮助,他就可以插好圆形插块之后,再依次给他正方形、三角形的插块。

2让孩子用手指摸着拼图板上孔洞的边缘移动,然后,让他找出与此图形相同的插块。

3让孩子把图形插块正确地放在拼图板的孔洞上,然后把它插好。

他做对了,就表扬他。

4把不同颜色的图形块放入不同颜色的孔洞中。

把红色圆形块放入红色洞中,把蓝色正方形块放入蓝色洞中,把橙色三角形块放入橙色洞中。

等孩子熟悉后,就可渐渐地把颜色去掉。

三、说出图片上画的4件身边物品的名称

方法:

1开始时,利用经常使用的日用品,让孩子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再从杂志上剪下饼干、桌子、椅子、电视、座垫等的画片或照片。

把图片或照片放在实物旁边,让孩子说出这些图片物品的名称。

回答正确,就给予表扬。

2让孩子看简单的画册,并鼓励他说出画片上物品的名称。

3同孩子一起看画册,教他说他不知道的物品的名称。

4利用孩子身边实物的照片进行练习。

四、模仿画竖线

方法:

1在墙上贴上一张纸,你示范从上到下画一条竖线,并让孩子模仿着画。

必要时把着手帮他,等他进步后逐渐地减少帮助。

2为了使孩子容易从上到下画线,可以用硬纸板做个模型。

3可以使用粉笔、蜡笔、彩色铅笔和签字笔等练习。

4用手指在沙子上练习画竖线。

5在纸的上下两端做上记号,指示孩子按记号从上向下画线。

6把葡萄干等孩子喜欢吃的食品放在纸的底部,告诉孩子如果他能把线画到纸的底部,就能拿到食品。

帮助孩子把另一只手放在纸的顶端按住纸。

7把纸贴到桌子上,用蜡笔贴着纸面把一小块积木推到纸的上端或下端。

对他说:

“瞧!

你画出一条线来”。

五、模仿画横线

方法:

1在孩子的练习本上画一条横线。

你很快地在纸上画一条横贯整张纸的线。

然后你把蜡笔递给孩子,让他模仿你的样子画横线(不用画得很直)。

2当孩子画线的时候,你可以扶住他的手,帮助他。

等他较熟练后,逐渐减轻扶他的手用的力。

3先让孩子描你画的横线,然后让他自己画一条横线。

4把白报纸铺在桌子上,使用毛笔,用大幅度的动作画一条横线。

逐渐缩小白报纸的面积。

5用厚纸板做个模型板,以便于孩子画横线。

6也可以让孩子作指画或用手指在沙子画横线(如孩子智力较差,可用小米等,以防误食、误伤)。

7在纸的两端打上小记号,告诉孩子把两点连接起来,画出一条横线来。

六、模仿画圆

方法:

1为了让孩子模仿,在纸上做一个画大圆圈的动作,让孩子看看画圆的方法。

2让孩子拿住蜡笔,把着孩子的手,让他做一个画圆的动作,并表扬他。

3在使用蜡笔之前,先让孩子在纸上、面粉上和沙子上用手指练习画圆,以便让他在用蜡笔在纸上面之前多做些练习。

4先让孩子描你画的圆,再鼓励他自己也画一个圆。

他能熟练地画圆了,就在圆中画上一副“笑脸”,奖励他。

5起初,用大张白报纸,以便让手臂能用大幅度的动作画圆。

然后渐渐用小一点的纸张,主要练习手指和手画圆的动作。

七、把手感相同的东西配对(如光滑的东西、粗糙的东西)

方法:

1把各种不同质料的物品分别放入两个口袋中。

从一个口袋里挑选出一种物品,再从另一个口袋中找出一个同样质料的物品给孩子看。

2先用两三种质料的物品,等孩子学会了再增加品种。

3告诉孩子某些手感是怎样表达的(如:

粗糙、光滑、轻飘飘的、毛绒绒的)。

4把手感不同的各种东西贴在板上,把板放在孩子的手够得着的高度处。

给孩子一个与板上所贴东西质料相同的东西,让他找跟板上相同的东西进行对比。

5再给他另一种质料的东西,反复地进行对比。

八、按要求指出大小

方法:

1收集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如信封、铅笔、石头子、鞋、上衣、盘子、饼干、糖果、椅子、玩具汽车等等)。

2在孩子面前放置大小球各1个,让他玩大球。

如能按要求去做,就表扬他。

同样,再用其他物品来区别大小。

3让孩子在屋子里找出大小不同的东西。

4在让孩子开始练习寻找大小物品这一课题一周左右之前,就告诉孩子:

“大的××”、“小的××”。

5做一些动作,如:

大步走、小步走,大的跳跃、小的跳跃,坐在大椅子上、坐在小椅子上。

九、按要求指出多少

方法:

1在开始进行这一课题之前一周左右,就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对孩子说:

“××多”、“××少”,并用

同样的东西作比较,但多与少要相差悬殊。

2使用小块果汁软糖、积木等小的东西,把多与少相差悬殊的同样的东西分成多的一组和少的一组。

开始时,你先指着一组说:

“多的在这儿”。

然后问孩子:

“多的在哪儿?

”并让他指出来。

把多的一组和少的一组的位置调换一下,让孩子再指一次。

如指得对,就表扬他。

能正确地指出多的一组之后,再练习指出少的一组。

3如果孩子能正确地指出各种物品的多少,就可以不再用开始练习时的话语来提示,并可以渐渐缩小两组物品数量的差距。

但是,进行比较所用的物品,应当还是同一类的,并把两组的物品散开来摆放,让孩子作出判断。

4在日常生活中吃点心、吃饭时,让孩子自己选择多的或少的食品。

十、模仿画十字

方法:

1利用蜡笔、粉笔、色铅笔和签字笔等画十字。

2分两步进行:

首先让孩子模仿画竖线,然后再画横线。

你画一个十字,让孩子看一看,模仿着画,如果学会了,再学着画一个鲜艳的十字。

3把点线连成十字,让孩子沿着点画。

4把着孩子的手画,等他熟练了就减少帮助。

5在孩子画十字的时候,用口头指示他。

如:

“在这儿画一条横线,再从上往下画一条线”。

十一、颜色配对(三色)

方法:

1用红、黄两种颜色各画6个圆,把它们剪下来,然后把红的圆和黄的圆各4个分成两摞,把余下的两个红的和两个黄的圆交给孩子,让他接着摞。

必要时,可以扶着他的手,帮他把红的圆和黄的圆分别放在各摞中。

2逐渐增加用来配对的各种颜色圆的数量,逐渐减少对孩子的帮助。

孩子能正确地分类时,就表扬他。

3利用插洞板和彩色的插棒(参照“认知”13的图)。

你拿一个红色的插棒,让孩子也拿一个同样的。

指导孩子把同一种颜色的插棒插在插洞板的同一排中。

4把几个染成不同颜色(红、黄、蓝)的大圆放在地上。

让孩子拿一个有某种颜色的圆,站在跟他手中所拿圆的颜色相同的大圆上。

5把3种颜色的纸放在孩子面前,让他从袋中每次抽出一样东西,告诉他把这样东西放在与其相同颜色的纸上。

6用3种颜色画你想让孩子配对的圆形,并把圆形剪下来。

让孩子拿这些圆形,看看屋子里是否有与这些圆形相同颜色的东西。

如果有相同颜色的东西,让他把圆形放在相同颜色的东西上。

再让他带你去看一看,并且表扬他。

十二、按要求把东西放在其它东西之中、之上、之下

方法:

1利用一个边长约3厘米的积木和茶碗。

对孩子说:

“把积木放在茶碗下面”,并让他模仿你。

重复同样的练习,把积木放在茶碗上面和茶碗里。

2利用一个大盒子,让孩子进到盒子里、坐在盒子上和藏在盒子下面。

3让孩子躺在被窝里,或坐在椅子上,你一边让他这样做,一边使用“在里面”或“在上面”这些话语,教他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

4教给孩子有关位置的话语,指给他应该怎样按指示放东西或变换位置。

用简单易懂的词教他,如“里面”。

5利用孩子喜爱的一个娃娃或其他玩具,你一边说着一边把它放进盒子里面,放到盒子上面和下面。

然后让孩子按你口头所指示的位置放玩具,做得对,就表扬他。

如有必要,可给予帮助,等学会了就逐渐减少帮助。

6在看画册时,让孩子告诉你某些东西是在别的东西里面、上面,还是在下面。

十三、只要听到声音,就能说出物品名称(如:

电话、闹钟)

方法:

1电话铃响时,你说:

“这是电话铃响了”。

其他如门铃、闹钟、吸尘器、飞机等也一样。

当有声响时,问孩子:

“这个声音是什么呀?

”孩子答不出时,你可教给他。

2模仿动物的声音(如狗、猫、牛、鸭子的叫声),让孩子说出动物的名称。

3画一些动物,并剪下来,你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孩子找出所画的这个动物。

如你问:

“哪种动物汪汪叫啊?

4录下孩子熟悉的声音,让他听一听,说出是什么东西的声音,或说出动物的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