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3936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全国百强校Word版湖南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

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在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

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

胖子刚在火车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

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

瘦子刚从火车上下来,拿着皮箱、包裹和硬纸盒。

他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

他背后站着一个长下巴的瘦女人,是他的妻子。

还有一个高个儿的中学生,眯细一只眼睛,是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

”胖子看见瘦子,叫起来,“真是你吗?

我的朋友!

有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了!

“哎呀!

”瘦子惊奇地叫道,“米沙!

小时候的朋友!

你这是从哪儿来?

两个朋友互相拥抱,吻了三次,然后彼此打量着,眼睛里含满泪水。

两个人都感到愉快的惊讶。

“我亲爱的!

”瘦子吻过胖子后开口说,“这可没有料到!

真是出其不意!

嗯,那你就好好地看一看我!

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

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

啊,天主!

嗯,你怎么样?

很阔气吗?

结了婚吗?

我呢,你看得明白,已经结婚了……这就是我的妻子路易丝,娘家姓万采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級学生。

纳法奈尔,这个人是我小时候的朋友!

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

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脱下帽子。

“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

”瘦子继续说,“你还记得大家怎样拿你开玩笑吗?

他们给你起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托斯①,因为你用纸烟把课本烧穿一个洞。

他们也给我起个外号叫厄菲阿尔忒斯②,因为我喜欢悄悄到老师那儿去打同学们的小报告。

哈哈……那时候咱们都是小孩子!

你别害怕,纳法奈尔!

你自管走过去,离他近点……这是我妻子,娘家姓万采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嗯,你的景况怎么样,朋友?

”胖子问,热情地瞧着朋友,“你在哪儿当官?

做到几官了?

“我是在当官,我亲爱的!

我已经做了两年八品文官,还得了斯坦尼斯拉夫勋章。

我的薪金不多……哎,那也没关系!

我妻子教音乐课,我呢,私下里用木头做烟盒。

很精致的烟盒呢!

我卖一卢布一个。

要是有人要十个或者十个以上,那么你知道,我就给他打个折扣。

我们好歹也混下来了。

你知道,我原来在衙门里做科员,如今调到这儿同一类机关里做科长……我往后就在这儿工作了。

嗯,那么你怎么样?

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

啊?

“不,我亲爱的,你还要说得高一点才成,”胖子说,“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有两枚星章了。

瘦子突然脸色变白,呆若木鸡,然而他的脸很快就往四下里扯开,做出顶畅快的笑容,仿佛他脸上和眼睛里不住迸出火星来似的。

他把身体缩起来,哈着腰,显得矮了半截……他的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也都收缩起来,好像现出皱纹来了……他妻子的长下巴越发长了。

纳法奈尔挺直身体,做出立正的姿势,把他制服的纽扣全都扣上……

“我,大人……很愉快!

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

现在忽然间,青云直上,做了这么大的官,您老!

嘻嘻。

“哎,算了吧!

”胖子皱起眉头说,“何必用这种腔调讲话呢?

你我是小时候的朋友,哪里用得着官场的那套奉承!

“求上帝饶恕我……您怎能这样说呢,您老……”瘦子赔笑道,把身体缩得越发小了,“多承大人体恤关注……有如使人再生的甘霖……这一个,大人,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的妻子路易丝,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新教徒……”

胖子本来打算反驳他,可是瘦子脸上露出那么一副尊崇敬畏、阿谀谄媚、低首下心的丑相,弄得三品文官恶心得要呕。

他扭过脸去不再看瘦子,光是对他伸出一只手来告别。

瘦子握了握那只手的三个手指头,弯下整个身子去深深一鞠躬,嘴里发出“嘻嘻嘻”的笑声。

他妻子微微一笑。

纳法奈尔呢,喀嚓一声,并脚立正,把把制帽都掉在地下了。

三个人都感到愉快的震惊。

(作于1883年)

【注】①赫洛斯特拉托斯:

希腊人,公元前356年放火烧掉了以弗所城狄安娜神庙,因而闻名。

②厄菲阿尔忒斯:

希腊人,公元前5世纪,为波斯军队带路,出卖同胞,引敌入境。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小说通过两个老同学在车站邂逅的场景和对话,成功地塑造了瘦子这一前倨而后恭、趋炎附势的小科员的形象,影射了沙俄官僚制度对人性的扭曲。

B.这篇小说揭示的社会问题是深刻、严肃的,其悲哀、凝重之情其实深深蕴含于字里行间,正是透过这种喜剧化的幽默、滑稽,使得揭露的社会问题更加令人悲哀。

C.当胖子热情地问起朋友的近况时,瘦子喋喋不休,这反映出瘦子当时春风得意、自我炫耀的心态。

D.这篇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作者凭借精巧的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了真实的描写和刻画,用一胖一瘦的独特意象揭示深刻的主旨。

E.胖子对瘦子“尊崇敬畏、阿谀谄媚、低首下心的丑相”“恶心得要呕”,因为胖子是一个重视友情,反感官场奉承的人。

2.胖子后来说:

“我巳经做到三品文官……”在此之前,小说在哪些地方对胖子的身份作了暗示?

请找出并作简要分析。

3.小说是如何塑造纳法奈尔这个形象的?

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1916年,蔡元培是应教育总长范源濂的电报回国的。

这位他当年的旧部言辞恳切:

“国事渐平,教育宜急。

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当时的北大还是老样子,是个“臭虫窝”“大染缸”。

对于北大这种状态,几任校长都无能为力。

或许是“国事渐平,教育宜急”打动了蔡元培,这与他这么多年来教育救国的奋斗历程不谋而合。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踏入北大。

从此,北大这一潭死水掀起大波澜。

蔡元培开始了他一生最为辉煌和伟大的教育改革。

先生在此,北大重生。

他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术为天责的前提下,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随后,陈独秀来了,胡适来了,梁漱溟来了……一时间,北京大学集合了当时最优秀的学术头脑。

蔡元培留学德国,发现德国的大学管理十分民主,而且,他发现学校不会因为校长的去留而出现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大的波动,因为学校是由教授来管理的,校长和各学科长由教授会公选出来。

早在1912年,蔡元培起草颁布的《大学令》中就提出教授治校的相关内容,如第十六条提出:

“大学设评议会,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互选若干人为会员,大学校长可随时召集评议会,自为议长。

蔡元培来到北大当校长时,北大仍没有评议会,因为当时的教育部始终不允许成立。

这次蔡元培据理力争,得到当局的同意。

在北大的第一年,蔡元培就制定了《北京大学评议会规则》,组建了大学评议会,作为学校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以让更多的教授议决立法方面的事。

随后,北大评议会决定在北大各学科(系)设立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从此,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被教授治校的体制取代。

经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的洗礼,北京大学脱胎换骨。

蔡元培被誉为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蔡元培成功地革新了北大,他的办学理念深得高等教育界的认同和效仿。

蔡元培之后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在任期间始终奉行蔡先生的办学理念和主张。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抗战后期筹划复校时重温蔡元培的经验,刻意模仿。

直至今日,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往事仍被反复提起,后人渴望予以复制甚至超越,但人们往往失望地发现,有很多无法复制的东西,比如先生的人格魅力。

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仍时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1922年10月,北大发生了“讲义风潮”,蔡元培的校长室外聚集了几百名学生,起哄呐喊,要求废除收取讲义费的决定,蔡元培对学生破坏纪律十分生气,他向学生吼道“我跟你们决斗”,直到逼得学生慢慢散去。

更多时候,先生是个“老好人”,冯友兰、罗家伦在回忆文章中多次提到聆听先生的教诲时如沐春风的感觉。

蔡元培经常写介绍信,哪怕只有一面之缘,只要有一技之长无不相助,其提携后辈之心让人为之动容。

在混乱的民国时代,争名逐利、爱财弄权是时代的底色。

蔡元培是开国功臣,是教育总长,是北大校长,是中央研究院院长,足可谓位高权重,但大先生蔡元培竟没有自己的房子。

从绍兴山阴县笔飞弄走出来,求学、入仕、从教、革命、游学,到回到教育,蔡元培怀着救治病中之家国的热切,努力培养大写的人,为时代营造风气。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相关链接:

①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教育领域。

孙中山先生也从北大改革中受到巨大启发,认识到思想学术带动社会政治变革的内在规律,于是他后来大力改组国民党采取切实举措,为国民党注入了新的活力。

可见,北大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影响到中国社会层面的变化。

(摘自《我们怎样才能更靠近蔡元培》)

②民国初年,章太炎曾极力帮刘师培,可当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刘师培到北京后,连去探望都没有,更没有施以援手。

而辜鸿铭呢?

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妻东洋,仕在北洋,精通13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学通中西。

但他一生拥护皇权,号称晚清最后一根辫子。

因此,新潮派学生对辜(鸿铭)、刘(师培)二氏的攻击不遗余力。

对此,一贯秉持“兼容并包”办学思想的蔡元培开导他们说:

“我希望你们学辜先生的英文和刘先生的国学,并不要你们去拥护复辟或君主立宪。

(《北大教授刘师培、辜鸿铭》)

③著名哲学家杜威曾说:

“拿各国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哈佛、哥伦比亚等等,其中在某些学科上卓有贡献的不乏其人;但以校长身份,领导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蔡元培的富与贵》)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蔡元培努力改革学校的管理方式。

他起草《大学令》提出设立大学评议会;任职北大校长时,不顾教育部反对,组建了大学评议会。

B.在北大改革中,蔡元培主张的开放、包容,并非没有限制。

各种学派首先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才听任它们自由发展。

C.蔡元培治理北大,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他借鉴德国民主管理大学的经验,由教授管理学校,大学评议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D.蔡元培是一位谦谦君子,但在处理特殊情况时,也有自己的底线。

他面对不守纪律的学生,毫不退缩,最终使“讲义风潮”平息。

E.蔡元培身为校长处于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的转折位置,是我们民族在那个特殊时代的一位标志性的大人物,在这一点上巳胜过了当时世界其他各国大学校长。

5.为什么说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引领时代风气”?

请结合材料,简述其原因。

6.蔡元培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赤壁赋》)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

通“凭”,乘

B.泣孤舟之嫠妇泣:

哭泣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坐:

端坐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

攻占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

B.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耳得之而为声

C.侣鱼虾而友麋鹿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D.寄蜉蝣于天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赤壁赋》是一篇“文赋”,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层层展现出来。

B.“壬戌”是古人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循环相配表示的纪年方法。

“既望”是农历的每月十六日,“望”是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C.文中的“明月之诗”“窈窕之章”典出《诗经》;“美人”典出《离骚》,古人常用来作为圣君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D.蜉蝣是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在本文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境。

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人大自然的怀抱,尽情领略秋江夜色之美,为下文生发感慨作了很好的铺垫。

B.第二段紧承上文,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从结构上看,这是文章的过渡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谓承上,就是继续描写“泛舟”时的欢快心情;所谓启下,就是通过描写洞箫之悲引出第三段的“客曰”。

C.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先用我辈凡人感叹人生之短暂和渺小,再用英雄典故抒发人生的虚无和悲观,解释了“托遗响于悲风”的缘由。

D.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人”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表现出他宏大的宇宙意识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①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②尘羁。

【注】①珍:

灭绝,消灭。

②绁(xiè):

系,拴,缚。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前两句说青松生在东园却被众草掩没,可见众草之深、青松之孤。

B.众草等“异类”被严霜摧毁,才显出青松挺拔之英姿、常青之秀色。

C.诗人用“连林”反衬“独树”,表现出独松的寂寞冷傲、孤芳自赏。

D.“提壶”二字回扣标题,但“抚寒柯”“远望”则暗示陶渊明饮酒意不在酒。

E.“吾生梦幻间”大意是人生如梦幻泡影,流露出对人生彻底绝望的颓废之感。

13.从整体上看,诗人运用哪些方式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课内古诗文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卫风·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2)在《离骚》中,诗人以博大的胸怀,表现出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地表明其寻求贤士时可望而不可及之情形。

(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了老庄齐生死的观点,树立了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的生命意识。

(5)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

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仍不能到达的人,也可以没有悔恨了。

语言文字运用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日本一些右翼分子妄图抹杀日军侵华的种种罪行,这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胸中都感到义愤填膺。

②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科学研究者纷纷到现场观看,众多航天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③这部著作晦涩艰深,几次展卷阅读都未能喻之于怀,经过教师耐心讲解后,我终于豁然开朗,而且喜欢上它。

④他现在可以安之若素了,因为在几经周折后,他的公司终于挂牌营业,而且来势喜人,收人可观。

⑤他曾因在世界体坛上多次荣获冠军而名噪一时,从国家队退役后转向商海,开发、经营体育用品,成功地成为了一名商人。

⑥这家文化发展公司,充分发掘民间文艺资源,引导草根艺人登堂入室,成功打造了一批草根明星,让挑剔的观众眼前一亮。

A.①②④B.①③⑥C.③⑤⑥D.②④⑤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定经济政策、确定发展思路、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B.薪酬待遇低是造成一些青年职业幸福感不高的主要原因,专业不对口、工作强度大、人际关系复杂、企业管理差等也是影响他们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C.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功研制世界上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是继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运输机运一20.C919大型客机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D.冯小刚说,他是怀着特别虔诚的态度创作《芳华》的,《芳华》不时尚,但是很清新,他不担心年轻观众难以接受,因为他们那一代人的芳华与年轻观众是有共同点的。

17.下列各句表现不同的交际情境,其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B.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每次我遇到难题发微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C.我夫人和李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练瑜伽、逛街或旅游。

D.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不超过15个字。

命运总是与人一同存在的。

①_________,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命运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

因为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苍的手里。

在你绝望的时候,②__________;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苍手里还有另一半的命运。

你的恐惧越放大,你手中掌握的那一半越小,你失去的也就越多;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越大,你获得的也就越丰硕。

因此,人的一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

③___________。

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云:

自古寒门出俊才!

今人叹:

寒门再难出贵子!

读了上面的两句话,你有何感触和思考?

请写一篇议!

文来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

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