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9402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5版 毛概教案 第2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 

近代中国国情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中国共产党要在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里领导人民革命并取得胜利,就必须认清这一基本国情,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

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是随着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逐步形成的。

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

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的破坏。

英国取得了香港,葡萄牙霸占澳门。

中国的关税、司法、贸易等主权也遭到严重的践踏,从而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快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演进的历史进程。

经过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领土多万平方公里被割占,领土主权遭到空前的蹂躏;

资本主义侵略者攫取了增开通商口岸和内河航行权以及压低关税等特权,侵略势力扩展到北方沿海和内地,中国的沿海、沿江经济富庶区域,从此为侵略者敞开了大门。

这些口岸不仅成为列强侵华的经济据点,而且由于外国军舰“有权”驶入长江和通商口岸,因而成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军事据点和桥头堡,有利于西方列强在军事上、政治上控制北京;

而各国“公使常驻北京”,直接干预中国政治,使这项原本平等的外交惯例,具有了不平等的实际作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投靠外国侵略者,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

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一个卖国条约,《马关条约》使日本割去中国台湾等大片领土,这是日本继沙俄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极严重的大掠夺,它直接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

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群起效尤,争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使用廉价的劳动力,而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遭到沉重的打击,直接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的发展;

《马关条约》还为列强勒索大宗赔款开了恶劣的先例;

它的签订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使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速,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化。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通过这个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严酷的控制和勒索,使中国的主权丧失殆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的初步结合,到《辛丑条约》签订后清王朝成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彻底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即帝国主义日益成为统治中国,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他们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阻碍近代中国独立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

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力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不但依然保持着;

虽然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经济形式;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中国的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工农群众不仅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而且还受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生活。

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及其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也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根本上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要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和现代化)。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如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等。

这些言论主张和社会实践,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都无法改变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

从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因为这个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

第一阶段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为目的的革命,其前途是使中国走向社会主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因此,历史呼唤新的革命理论。

辛亥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终结,宣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实现这一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做了充分的舆论宣传和思想准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方向,世界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成为现实。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从此,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重任,真正地实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逐渐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建立了国民革命阵线,中共四大上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和工农联盟思想。

至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尤其是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做了艰辛探索。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在发动武装起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

1928年月和11月,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从理论上论证了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小块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第一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年1月,毛泽东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农村包围城市问题进一步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初步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理论,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是建立一个新中国,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这样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战略抉择,中国应向何处去?

国共两党从政治、军事、思想和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激烈的较量。

这一时期,毛泽东又发表《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在中国共产党

第七届中央委员会

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论人民民主专政》等一系列文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以及一系列相应的方针、政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从理论和政策上为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

总路线是对一定历史阶段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的途径、手段等内容的集中概括,具有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重大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毛泽东为我们党制定的

第一条总路线,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

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

谁是我们的朋友?

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成效甚少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去攻击真正的敌人。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第一,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帝国主义的侵略直接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进步。

近代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最大压迫,是来自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

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前提。

反对帝国主义,是贯穿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任务,是中国人民必须坚持的一个坚定不移的原则立场。

第二,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又一主要对象。

毛泽东指出:

“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的社会基础,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

”在近代中国社会里,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也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第三,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买办,特指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活动的扩大,买办也逐渐发展起来,逐步同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政权结合在一起,发展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国民党统治时期形成了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主义,它是背靠帝国主义,通过国家垄断金融机构,滥发纸币和国债而疯狂侵吞社会财富,通过建立国家专卖制度控制大量商品和物资而大肆牟取暴利,通过超经济的特权垄断一些行业的经营权而压迫和兼并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所说的“人民大众”。

只有在认清革命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略问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大众主要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第一,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无产阶级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

它不但是伴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而且也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直接经营企业而产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是最有组织性、最有战斗力的阶级,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先锋和领导作用。

第二,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

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

第三,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

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小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时刻受到破产、失业的威胁,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革命欲望。

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基本动力,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革命中常常起到先锋和桥梁作用。

第四,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这一论断源自于正确认识中国资产阶级。

毛泽东等人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把中国资产阶级划分为大资产阶级

(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个部分,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在外国资本的压迫和摧残下,民族资本无力与之抗衡,许多民族工业逃避不了破产或被兼并的命运。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1)为什么要由无产阶级担当领导?

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证明,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中国革命要求有新的领导阶级,走新的道路,中国无产阶级正是适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2)为什么无产阶级能够担当领导?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一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

第一,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这是本质区别。

五四以前中国民主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工人阶级只是追随着参加革命。

而五四以后,是由无产阶级通过它的政党来领导的。

第二,革命的方法不同。

五四以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不敢发动民众,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行革命的大联合。

第三,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中学来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第四,革命的纲领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农民阶级也好,民族资产阶级也好都没有提出彻底的明确的民主革命的纲领。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有了反帝反封建的明确的奋斗目标。

第五,革命的目标和前途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以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最终目的。

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走一条新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以在

第一阶段上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为目的,经过社会主义革命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其不但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而且将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的前途。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虽然性质不同,但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

“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

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在党的历史上,“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主张把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放在民主革命阶段来完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左”的政策,使中国革命蒙受了重大损失。

而右的“二次革命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而没有看到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主张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来再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放弃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同样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损失。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 

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945

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指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阶级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

其基本内容是: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其国体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它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阶层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它与资产阶级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共和国在国体上不同。

第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这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的有机结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议行合一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我们所说的政体。

它能最广泛地团结社会各阶层人民,广泛地实行民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并在民主的基础上加以集中,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三,新民主主义政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进程中,一定时期采取的政权形式,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政权组织形式,其发展的趋势是向社会主义方向转变。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

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在旧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仅占人口极少数的地主阶级却拥有绝大多数的土地,中国农村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要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进行土地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以扫除封建的剥削关系,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官僚资本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结合在一起,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官僚资本包括两部分:

一是国家垄断资本,即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家资本;

二是蒋、宋、孔、陈和其它官僚、军阀所有的私人资本。

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在抗日战争时期和日本投降以后达到了顶峰。

它不仅压迫工农,而且还压迫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为什么要保护民族工商业呢?

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