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4196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x

北京市高三二模试题语文

高考模拟测试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位于中国南海珠江出海口伶仃洋海域,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跨海交通工程。

大桥全长55公里,于2009年底正式开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拥有世界最长、埋深最大的海底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缩短香港与珠江口西岸陆路交通时间,形成1小时经济圈,对珠江西岸旅游业、产业转移、物流等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港珠澳大桥横跨的全世界最繁忙的伶仃洋航道,是全球重要的贸易航线。

要尽可能减少对通航的影响,同时保证施工的质量、安全和进度,是港珠澳大桥工程面临的重要难题。

复杂的海况、多变的水文和气象条件是又一个“先天难关”。

与此同时,香港机场限高、横跨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海水腐蚀等客观环境制约因素,给工程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难题。

二、刷新纪录的“中国标准”

港珠澳大桥提出了“12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要求。

作为世界最长的跨海钢桥,仅主体工程的主梁钢板用量就达42万吨,更可抗16级强台风、8级强地震。

龙段钢箱梁的吊装精度要求是,它与两端钢箱梁之间的缝隙不得超过20毫米,而普通大桥对这一指标的要求是不超过30毫米。

为了保障工程的“耐久性”,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也应运而生,诸多施工工艺及标准均达国际领先水平,“港珠澳大桥标准”正在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标准”。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12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要求下,工程管理理念也必随之做出突破。

港珠澳大桥项目开创性地提出了四大理念:

全寿命周期规划,需求引导设计;大型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立足自主创新,整合全球优势资源;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理念涵盖设计、施工、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可谓交通行业的一次跨时代飞跃。

2016年6月29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成功合龙;2017年12月31日晚18时38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供电照明系统施工圆满完成,意味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已具备通车条件。

港珠澳大桥,被国内外媒体赞誉为“超级工程”,这也是属于中国人的真正的大国工程。

(取材于《中国工人》2017年第5期相关文章)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注音或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伶仃“仃”读作“tīng”

B.应运而生“应”读作“yīng”

C.涵盖“涵”意思是“包含”

D.赞誉“誉”意思是“名声”

2.请在材料一的横线处,拟两个小标题,每条不超过10个字。

(4分)

材料二

43个小时,人们可能很难想象这么短的时间内一座特大型国际化都市可以做成什么事,而北京的城市管理者们却在不久前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在最繁忙的地段更换一座立交桥。

三元桥,地处东北三环,是连接三环路、京顺路和机场高速的立交桥。

由于自然老化和长期超负荷运行,桥梁出现下挠现象,且主梁刚度下降27%。

为了确保安全,从2015年11月13日23点起,“体检不合格”的三元桥跨京顺路桥换梁工程启动。

在三元桥大修之前,交管部门曾经给出了这样的数据:

日均车流量达20.6万辆,高峰时每小时1.3万辆车从桥上驶过。

这里共有48条公交线路,日均搭乘72.7万人次。

给这样的桥梁“动手术”,用传统工法换梁对交通影响长达几个月,显然不符合要求。

尽可能减少断路次数和时间,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减少施工给百姓出行带来的不便,是这次工程的基本出发点。

专家反复研究论证,最终决定采用整体置换技术。

旧桥主梁被切割后,通过两台千吨级驮梁车整体驮出,新梁可以同时由这种机器驮入预定位置,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整体置换”。

“整体置换”提高了效率,但难点在于精确测控。

要将54.9米长、44.8米宽、重达1300余吨的钢梁整体挪移到原桥墩台上去,落下去的瞬间精度控制必须在20毫米之内。

为了桥梁的精准定位,“一上一下”两种定位至关重要,天上用北斗进行定位,车上用光电导航进行纠偏。

这样的双重保障可以确保新梁就位时精度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在三元桥换梁工程中,使用了两台驮梁车,靠一根连接在车头部位的电缆实现动作一致。

双车一体作业,这是保障精准的一个重要条件。

每台车虽然只有一名驾驶员,但全程有二十余人护航。

工程人员把入位速度降到了最低,让精准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另外,工程人员还把原桥下的路面进行了坡度调整,由最大2.7%的坡度降到0.7%,这样就使一体机通过此路段时液压悬挂始终在额定行程范围内。

最后,在新桥梁进入预定位置后,经初步测量,误差控制在9毫米之内。

2015年11月15日18时,经过43小时连续施工,三元桥、京顺路同时恢复交通。

中国的工程人员们成功运用千吨级的驮运架一体机,实现了1350吨桥梁整体换梁,创造了大吨位整体换梁新技术范例,创造了新的北京建桥速度,达到了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水平。

(取材于王俊岭、刘晓军相关文章)

3.下列关于整体置换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采用整体置换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尽量缩短施工时间

B.整体置换技术的难度在于新梁入位时如何做到精确测控

C.实现整体置换需要设备及技术支持,驮梁车起重要作用

D.将新梁入位速度降到最低,需要调整原桥下路面的坡度

4.下列各项表述中,不属于三元桥换梁工程为实现精准测控所采取的措施的是(3分)

A.采用北斗卫星和光电导航双重定位

B.通过连接电缆实现双车一体作业

C.将驮梁车入位速度降到最低限度

D.保证新桥梁入位误差在9毫米之内

5.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来看,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三元桥换梁工程和港珠澳大桥工程共同特点的一项是(3分)

A.工程地点位于交通繁忙的要道

B.创造了惊人的大城市建桥速度

C.对工程质量、工程精密度要求很高

D.达到了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水平

材料三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从一座桥的修建上,就可以看出当地工商业和工艺水平。

近几年中国桥梁的成长,是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平行的。

“纵观世界桥梁建设史,上世纪70年代以前要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而到了21世纪则要看中国。

”这已是世界桥梁建筑领域公认的观点。

点开一个专门收集世界最高桥梁的网站,你会惊奇地发现:

在世界前10名最高桥梁中,有8座在中国;而在2020年前将完工的世界铁路10座最高大桥中,有9座是中国建造的。

以至于网站介绍中感慨道:

“由于中国正处在有史以来最高速的建设中,未来很长时间我们都要盯着中国了。

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中国不仅在江河湖海上建起了一座座宏伟的大桥,跨越天堑,联通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千山万壑、重峦叠嶂的山区,中国桥梁建设者一样飞架南北,搭建着幸福生活。

正在修建的成贵高铁将跨越大渡河、岷江、金沙江三大河流,被称为“世界最难山区高速铁路”。

中铁大桥局承建了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宜宾金沙江公铁两用特大桥。

大桥位于金沙江下游,主跨达336米,为目前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钢箱拱桥。

大桥上层为4线高速铁路,下层为6车道城市快速主干道,属于重载桥梁。

铁路桥面在上,公路桥面在下,这是国际首例。

成贵高铁通车后,成都到贵阳只要3小时,沿线3600多万人口将获益。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中国参与相关国家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智造”的中国桥也大踏步迈向世界。

它们之中,有些已经成为当地地标性建筑。

仅最近几年,就有很多中国建造的桥投入使用,世界桥梁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身影”。

如今,“中国造”桥梁遍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中国建桥人奋战在世界各地。

“中国造”桥梁跨越天堑,连通世界,正在成为一张响亮的“中国名片”。

(取材于齐中熙相关文章)

6.下列对材料三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桥梁的修建水平决定了工商业水平和工艺水平

B.中国的高桥最多,因此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桥梁建设的意义在于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D.走向世界的“中国桥”,都成为当地地标性建筑

7.下列各项中,如果材料三的副标题是“今日中国桥梁发展综述”,那么最适合作为主标题的一项是(2分)

A.从此一桥架南北B.誓将天堑变通途

C.我们的“中国智造”D.中国桥走向世界

8.结合上述三个材料,请简要概括当代“中国桥”建设发展产生的国际影响。

(4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世主有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

昔楚庄王即位,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能者任事。

当是时也,宋郑无道,庄王围宋伐郑,诸侯说服。

庄王归,过申侯之邑。

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曰:

“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臣敢请罪。

”庄王喟然叹曰:

“非子之罪也。

吾闻之曰,其君贤君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师者,伯;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

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①,不谷恐亡无日也。

吾闻之,世不绝贤。

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

若吾生者,何以食为?

”故庄王思得贤佐,日中忘饭,谓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也。

 昔宋昭公出亡,至于境,喟然叹曰:

“呜呼!

吾知所以亡矣。

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

吾发政举事,朝臣千人,无不曰吾君圣者。

吾外内不闻吾过,吾是以至此。

吾困宜矣。

”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昼学道而夕讲之。

二年美闻于宋,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

既亡矣,而乃寤所以存,此后醒者也。

 昔者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谏臣诘逐,晋师伐之。

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

“吾渴而欲饮。

”御者乃进清酒。

曰:

“吾饥而欲食。

”御进腶脯粱糗。

虢君喜曰:

“何给也?

”御曰:

“储之久矣。

”曰:

“何故储之?

”对曰:

“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

”君曰:

“知寡人亡邪?

”对曰:

“知之。

”曰:

“知之,何以不谏?

”对曰:

“君好谄谀,而恶至言,臣愿谏,恐先虢亡。

”虢君作色而怒,御谢曰:

“臣之言过也。

”为闲,君曰:

“吾之亡者诚何也?

”其御曰:

“君弗知耶?

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

”虢君曰:

“贤人之所以存也,乃亡,何也?

”对曰:

“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

”虢君喜,据轼而笑曰:

“嗟!

贤固若是苦耶?

”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自易,逃行而去,君遂饿死,为禽兽食。

此已亡矣,犹不寤所以亡,此不醒者也。

(取材于汉·贾谊《新书·先醒》)

【注】①不谷:

诸侯自称的谦辞。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进:

提拔

B.谓先寤所以存亡寤:

明白

C.谏臣诘逐,晋师伐之诘:

问罪

D.御谢曰:

“臣之言过也。

”谢:

推辞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贤人之所以存也,乃亡

B.若吾生者,何以食为为禽兽食

C.吾被服而立枕御膝而卧

D.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御以块自易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闻之,世不绝贤

我听说,世间贤良之人不会断绝

B.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

从此之后,洗心革面,改变行为,穿粗布衣服,吃粗糙的饭菜

C.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

宋人派车马官员去迎接,请(他)重新担任国君,(他)最终成了贤明的国君

D.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

虢君骄纵,(一边)亲自四处讨伐,(一边)谄媚亲近高位之人

12.下列用来描述宋昭公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痛改前非B.革故鼎新C.迷途知返D.幡然悔悟

1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6分)

①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

②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

14.虢君是昏君,其御者竟然称之为“大贤”,对此你怎么看?

请从下列《论语》选文中提取你需要的信息,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认识。

(5分)

(1)子路问事君。

子曰:

“勿欺也,而犯①之。

(2)子谓南容:

“邦有道,不废②;邦无道,免于刑戮。

【注】①犯:

(当面)触犯。

②不废:

不被废弃,指有官做。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虞美人•无聊

陈维崧①

无聊笑拈花枝说,处处鹃啼血。

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

好风休簸②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注】①陈维崧:

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人。

本词以发生在川陕地区的战争为写作背景。

②簸:

摇动。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人可以交流,只好拈花枝倾诉,其“笑”也勉强。

B.“鹃啼血”既写花红如血,又有“杜鹃啼血”之悲。

C.倚楼极目,愁绪更深,幸好有东风寄语,频传捷报。

D.“鲥鱼”有良好的寓意,与“秦关蜀栈”况味迥异。

16.下列选项中的诗句都借“旗”表达了对战争的情绪,其中与“好风休簸战旗红”表达的情绪最相似的一项是(3分)

A.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李白《豫章行》)

B.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辛弃疾《鹧鸪天》)

C.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

(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D.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夏完淳《即事》)

17.同样是写春花和春风,《虞美人·无聊》与下列这首诗相比,作者的情思却有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6分)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高启《寻胡隐君》)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

①这首词中写到诗人“倚楼极目”,《滕王阁序》中王勃也写到登阁远望,“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虞美人》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深愁绪”,李煜的《虞美人》也在结尾点明愁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首词提到了战场,屈原的《国殇》里也有对战场的描写: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搬家

李城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去一趟他的家乡。

那时我正在青海参加一个笔会,向主办方请了假便奔向火车站。

电话里李城的声音还挺风和日丽的,不像一个肺癌晚期又严重肾衰的患者。

挂了电话他又往我手机里发来地址以及坐车线路——其实是多余的,即使没有这些,我也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小官庄。

李城无数次向我进行描述,好像小官庄也是我曾生活过的地方,那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缕炊烟,以及头顶或缺或圆的月亮,都是我熟悉的。

认识李城时,我刚开始写小说,妻子去世不久,而我也刚刚退休,为了排遣悲伤和寂寞,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

对于小说中的人物,我总是给他们一个最朴素确切的名字,比如,小说中的女性,大多叫做王彩虹,她们内向而腼腆,追求像彩虹一样的绚烂美好;至于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大多沉默木讷,隐忍顽强,无一例外都叫做李城。

所以,当见到一个瘦精精的他时,我忍不住吃了一惊,而后又笑起来。

我说,你叫李城?

你确定你叫李城?

李城也愣了一下,然后也像我那样笑起来,他说,确定,我确定就叫李城。

他正在我的小屋里,和一个工人要将一摞书抬出去,清晨通透而明亮的阳光照在他的半边脸上。

这个画面很多年后我都历历在目,好像是刚刚发生的一样。

他们是搬家公司的,爱心搬家公司。

这之后,又让他帮我做过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比如移动一下柜子,比如换一个灯泡,甚至是一颗螺丝松了,我都会给他打电话。

李城很乐意,有时晚上来,有时第二天清早。

自行车的铃铛在楼下先摁出两声,便噌噌跑上来。

每次我会塞给他一些酬劳,他拒绝,只有我说“不收下次就不找你了”,他才会无奈收下,并总以老家的粮食蔬菜作为感谢。

有一个傍晚,我去厨房倒水,转身时突然发现角落里有个金黄色的点,打开灯,原来是一朵菜花。

那是李城一个礼拜前送来的,我没有吃完,蔫了,一棵已经没有根的青菜居然开出了一串花。

我蹲在墙角很长一段时间,这些生命的顽强绽放使我泪水潸然。

李城很喜欢在干完活后倚在门框上问我小说的事。

你写过多少个李城?

李城多大年纪了?

怎么给他取李城这个名字?

可以不把他写死吗?

这篇还有多少字结尾?

这些问题是不必回答的,很多时候他只是自言自语,之后总是告诉我小说里的李城跟他还是有那么一点相似之处的,或者说,这也许就是他的未来呢。

后来,搬家公司倒闭,他去了一个建筑工地。

对于这个工作,他很满意,住工棚,可以省下住铁皮屋的租金。

李城比以前更黑了,也更瘦。

如果不知道年龄,压根猜不出李城只有二十来岁。

李城说他这些天都在最高的地方干活,风吹得人摇摇晃晃。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李城干活的场景,还有他的工友们,像蜘蛛侠似的攀援在高楼的四壁,他们吊着安全带,戴着安全帽,用混凝土一点点地将楼房喂大。

楼长高了,结实了,漂亮了,他们也离开了,城里的人蜂拥而至,他们不会想起这座楼是怎么长大的,他们只会站在窗前向远方眺望。

当我用“摇摇晃晃”这个词语描述李城时,我也曾想过,李城某一天会不会像一片树叶那样摇摇晃晃飘落下来。

不过,我的想法并非完全准确,但相似的是,李城的确从一幢楼上摔下来了。

我没有在现场,所以不能准确描述那一时刻。

李城形容自己就像小鸟那样飞了起来,他并没有感到害怕,只是十分想念老家年迈的父母,还有他的傻姐姐。

那些他曾经搬运过的脚手架,救了他一命。

从外表看,他几乎完好无损,但体内像经历了一场地震。

医生嘱咐他不能再干体力活了,只能休息。

李城躺在工棚的钢丝床上,似乎很平静,把我带给他的小说读了又读,甚至还给我打过几次电话,问我正在写的小说里的李城是什么样儿的呢。

两个月后,李城有了新工作,在一家化工厂做门卫,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恐怕连这样的“门卫”都干不了了。

没到年底,他回到了小官庄。

按照李城说的路线——下车后沿着一条石子路向西,过一个小桥,再沿着大堤向前走一段路,便是小官庄了。

那片他描述过很多次的梨园,应该就在大堤下,还有桃园,柿子园,还有落满松针的松树。

然而,这些,我都没看到,大堤上没有树,草皮之下的沙土已经裸露出来,一辆拖拉机正在挖土。

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但地里的庄稼毫无生机。

不少树木被砍伐掉了,树桩还是新的,村庄裸露出来,显得胆怯而瘦弱。

我顿时明白李城向我描述的小官庄,应该是它曾经的样子,是李城记忆里的模样。

李城特别消瘦,如果用数字形容的话,就是又被削去了二分之一。

我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十分难过,一路上幻想了很多结果,全部破灭。

我无法将眼前这个人和那个骑自行车意气风发的小伙子联系在一起,仿佛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人。

我还记得那个人总是春风拂面,一脸笑容,他的声音清脆而干净,他喜欢帮我搬书,总是从高高的人字梯上噌地跳下来;他还和我争论小说里的人物,不能接受我将他们写成懦夫;还有,他的乐观让我从丧妻的悲痛中慢慢走出来……

那天的阳光很好,一直照到李城床边。

屋外特别安静,阳光一点点地移动,爬向我们的身体,仿佛从没感受过的轻柔与温暖。

它一点点地攀登上来,向李城的身上移过去,阳光普照着,从不会对谁吝啬。

我记不请自己后来是怎么离开这间屋子,离开小官庄的,我内心无比难受,却又无比轻松,李城说,他找我……是有一件重要的事,希望能帮帮他。

我点头,身体向他倾斜,以便能听清他断断续续的声音。

李城说,他想……搬家……,希望我能将他搬进小说里,和之前任何一个“李城”的命运都不一样,他希望,在小说里,他有一个……美好未来,当然,还要有他的父母和傻姐姐。

(取材于汤成难同名小说)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风和日丽:

平静温暖,不忧不惧B.鸡零狗碎:

形容事情零碎细小

C.潸然:

流泪的样子D.攀登:

抓住某物向上爬

20.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写即使没有地址和坐车路线,“我”也自信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小官庄,侧面体现“我”对李城感情深厚。

B.城里的人们热衷于买房炒房,没有人会注意到建造楼房的李城和他的工友们,表达了作者对城里人深深的批判。

C.当我真的来到小官庄时,目力所及的景象与李城跟我描述的景象形成巨大反差,不禁引人深思形成反差的原因。

D.小说聚焦普通农民工的生活,没有什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却在平淡的叙述中自有一份感人至深的力量。

21.文中三次写到李城的“瘦”,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每一次的用意。

(6分)

22.结尾为什么说“我内心无比难受,却又无比轻松”?

(4分)

23.题目中的“搬家”,在文中有那些表现?

以此为标题,有何妙处?

(6分)

24.小说中的李城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

我们所读的名著作品中也有许多身份普通、着墨不多却令人印象深刻的的小人物,下列作品中的小人物与其事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焦大,是《红楼梦》中宁国府的老仆,曾有恩于贾府。

他对宁国公后代骄奢淫欲的生活深恶痛绝,有一次醉酒后大骂他们一场。

B.杨马兵,是《边城》中爷爷的朋友。

爷爷死后,他义务担负起照顾翠翠的责任,并向翠翠交代了一些翠翠之前不明白的事情。

C.金波,是《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朋友,他爱上美丽的藏族姑娘,并最终决定抛弃一切,前往青海追寻当年的美好的爱情。

D.小萝卜头,是《红岩》中年龄最小的犯人,经常帮助大人做传递情报的秘密工作,遇害时不满9岁,但已在监狱中关了约八年。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80字左右。

(1)小说中有些场景被提及而未被直接描写出来,读者可以想象。

请从下面三个场景中任选一个进行描写。

要求:

符合作品内容,想象合理。

①在狱中,夏瑜劝红眼睛阿义造反(《药》)

②在栊翠庵,宝玉向妙玉乞求折一枝梅花(《红楼梦》)

③在白公馆,放风时,大雨中,装疯的华子良坚持跑步(《红岩》)

(2)请你以桑地亚哥(《老人与海》)、田润叶(《平凡的世界》)、天保(《边城》)中任意

一人的口吻,以“落寞”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

要求:

符合人物特点,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为了弘扬孝道,某中学给学生布置了“我为父母洗一次脚”的作业,引起广泛议论。

请从下列《论语》两章中择其一,结合该章中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项作业的看法。

要求:

正确理解句意,自圆其说,条理清楚。

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②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古人教子曰:

业精于勤,荒于嬉。

现代教育家说:

研究“玩儿”这一丰富的源泉,是我们的任务。

以《中国古代漆器》《明代家具珍赏》《蟋蟀谱集成》《北京鸽哨》等“世纪绝学”享誉中外的文物鉴赏家王世襄,总结自己一生时说:

“我这辈子没干别的,净玩儿了。

也有人说:

玩物丧志,靠玩儿难以成就大事。

请以“说玩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请以“未来已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可写实,可想象,有叙述,有描写。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语文答案示例及评分参考

一、(24分)

1.(2分)C

2.(4分)

【答案示例】

①巨大的施工难题②开创性的工程管理理念

【评分参考】

每条2分;①“严苛的施工环境”,可给1分。

3.(3分)D4.(3分)D5.(3分)B6.(3分)C7.(2分)B

8.(4分)

【答案示例】

①诸多施工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