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镜基础实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4272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电镜基础实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镜基础实验.docx

《电镜基础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镜基础实验.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镜基础实验.docx

电镜基础实验

生物电子显微技术基础实验

实验一支持膜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和把握透射电镜所用样品支持膜的制备技术及其质量标准。

二、实验器材及药品

一、试剂

0.3~O.5%福尔莫瓦氯仿溶液,1%火棉胶醋酸戊酯溶液,0.02%中性皂溶液,蒸馏水。

二、器材

电热干燥箱,电冰箱,铜网(200目),50ml小饶杯,立式载玻缸或染色缸,新载玻片或玻璃条,培育皿,玻璃水槽(直径12cm),一般镊子,铜网镊子,单面刀片或双面刀片,手术剪子,滤纸,白绸布,布氏漏斗,光谱纯炭棒,云母片,白瓷板,扩散油泵,真空喷镀仪,记号笔。

三、实验操作

(一)福尔莫瓦膜的制备

一、实验操作(见图1-1)

图1-1福尔莫瓦膜的制备

(1)配制0.3~0.5%福尔莫瓦氯仿溶液、0.02%中性皂液,置于0~4℃冰箱中保留;将玻璃条、烧杯、染色缸等洗涤干净并干燥,备用;铜网的洗涤与干燥;制备蒸馏水等。

(2)将已配好的福尔莫瓦溶液从冰箱中掏出,假设是盛装在小面试剂瓶中,那么将其倒入立式载玻缸或小烧杯中,置于实验台上;假设盛装于广面试剂瓶中,那么直接置于实验台上。

在水槽内盛满蒸馏水。

(3)将假设干干净而表面滑腻无任何划痕的载玻片或玻璃条浸入装有0.02%中性皂液的载玻缸中,备用。

(4)取一载玻片,用白绸布擦净,使之光洁,然后手持载玻片一端,另一端插入福尔莫瓦溶液中,再垂直匀速掏出,在空气中稍晾片刻,使其在载玻片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5)用刀片在膜的周围划割,形成一条持续的刻痕,对膜哈气后,将载玻片有膜一端成45°角或垂直慢慢压入水中,使膜缓缓地被剥离开载玻片,并漂浮在水面上,掏出载玻片。

(6)将清洁的铜网以必然的距离排列在膜上(膜的厚度不均匀,有皱纹、尘埃或破损处不要摆网)。

(7)然后剪取一块比膜的面积稍大的滤纸片,与有铜网的膜贴附,随着滤纸的吸湿慢慢与膜、铜网贴附好后,边提边向上翻转离开水面。

(8)放置在有滤纸的培育皿中,在电热干燥箱中干燥或自然晾干后,做好标记,置于干燥器中保留备用。

2、注意事项

(1)所用器具应清洁干燥,无尘埃等杂物;用于漂浮膜的水面要干净,不能有漂浮物。

(2)制有机膜时,要求室内清洁、干燥(相对湿度在50%以下)。

制成的膜应在电镜下检查,以无孔洞、平整、透明、无污染者为佳。

(3)各类膜液都要提早两天配制,使之完全溶解。

为避免浓度转变,要密封后置冰箱0~4℃低温保留。

(4)一次成膜,能够取得两块膜。

玻璃条或载玻片正反面划割后各能取得一块膜。

(二)火棉胶膜的制备

一、操作步骤(见图1-2)

a.布氏漏斗法b.培育皿法

1.火棉胶溶液2.蒸馏水3.布氏漏斗4.载网5.吸管6,阀7.滤纸8.平皿

图1-2火棉胶膜的制备

(1)在布氏漏斗底部中间放一长方形滤纸或一载玻片。

将清洁的铜网以适当的距离排列在滤纸上。

向布氏漏斗内注入蒸馏水。

(2)待水面安静后,在蒸馏水表面滴上一滴火棉胶溶液,溶液散开形成一层厚度均匀的薄膜。

如嫌太薄,欲取得较厚的膜,可在滴加火棉胶溶液时持续滴上数滴。

(3)待火棉胶膜完全形成后,缓慢打开漏斗底部的活塞,缓缓放掉蒸馏水,膜亦随着水面而下降,最后膜降落覆盖在滤纸上面的铜网上,并紧密贴合。

(4)掏出滤纸,待已附有膜的铜网和滤纸干燥后,置干燥器内保留备用。

2、注意事项

(1)如无布氏漏斗可用直径15cm的培育皿代替,在皿底部放上滤纸和铜网,向皿内倒入蒸馏水。

向水面滴一滴火棉胶膜液,展成一层膜后,从培育皿的边部慢漫吸出蒸馏水使水面缓缓下降,膜慢慢落在皿底摆有铜网的滤纸上,贴敷好后,掏出备用。

(2)制有机膜时,要求室内清洁、干燥(相对湿度在50%以下)。

制成的膜应在电镜下检查,以无孔洞、平整、透明、无污染者为佳。

(3)各类膜液都要提早两天配制,使之完全溶解。

为避免浓度转变,要密封后置冰箱0~4℃低温保留。

(4)火棉胶溶液应采纳固体火棉胶配制,市售6%的火棉胶溶液是用乙醇乙醚配的,不易直接稀释以后利用。

可取少量6%火棉胶溶液,反复涂布在烧杯内壁上,晾干,然后在10-4Torr真空下,抽干残余的有机溶剂,制得比较纯净的固体火棉胶,再用醋酸戊酯配制成1%的溶液。

(三)碳膜的制备

一、操作步骤(见图1-3)

图6-4碳膜的制备

(1)取两根直径5mm中的碳棒,一根顶端磨平,另一根顶端磨成尖细状,别离装在真空喷镀仪真空室的第2组电极上,成尖端接触。

(2)将新剥开的云母片或浸过福尔莫瓦(火棉胶溶液也可)的载玻片放在蒸发源下方,调整二者距离大于12cm。

同时,在隔壁放一块白瓷板,在瓷板上滴一小滴扩散泵油。

(3)依照真空喷镀仪的操作程序,开启仪器,进行抽真空操作(见实验五)。

待真空室真空度达到或优于5×lO—5Torr时,打开蒸发开关,接通第2组电极,慢慢增大加热电流,碳棒尖端达灼热状态,即蒸发喷镀到云母片上。

根据白瓷板上油滴周围区域的颜色判定碳膜厚度,一样呈淡茶色时约150~200Å。

通常电流把握在30~40Å,实际蒸发几秒钟即可。

(4)碳蒸发终止后,掏出云母片,剪去边缘,慢慢浸入蒸馏水中,使碳膜离开云母片漂于水面,敷载网后捞膜。

假设是载玻片,掏出后浸入氯仿或醋酸戊酯中溶掉有机膜,碳膜即离开载玻片,将碳膜转移到蒸馏水中,再铺网捞取。

二、注意事项

(1)维持操作环境清洁无尘埃;

(2)漂膜用的蒸馏水应干净;

(3)依照白瓷板上油滴周围区域的颜色,准确把握喷镀电流及时刻。

实验二生物样品包埋块的制作

一、目的和要求

把握常规的生物样品前处置技术及样品包埋块的制备技术。

二、实验器材、药品及材料

一、试材

小鼠的肝、肾、心、肌肉组织,植物的幼嫩叶片等。

二、试剂

0.lM磷酸缓冲液配的3%戊二醛固定液(pH7.0),磷喉缓冲液配的1%四氧化锇固定液(pH7.0),0.lM磷酸缓冲液(pH7.0),50%、70%、80%、90%、95%、100%系列乙醇,环氧丙烷,双蒸馏水,Epon812环氧树脂,MNA,DDSA,DMP-30。

3、器材

制冰机,青霉素小瓶,载玻片,注射器,量筒,烧杯,试剂瓶,玻棒,滴管,单面或双面刀片,手术刀,手术剪,一般镊子,牙签,酸度计或pH试纸,2号医用胶囊,胶囊架,塑料包埋模板,聚合器或烘箱,电冰箱,真空抽气泵等。

三、实验操作

(一)植物样品包埋块的制作(见图2-1及表2-1)

图2-1制备超薄切片流程示用意

表2-1样品制备各步骤时刻表

操作步骤

最短时间(分钟)

理想时间(分钟)

最长时间(小时)

(可加蔗糖、NaCl、MgCl2、CaCl2)

10~60

90~120

24或更长

冲洗:

缓冲液Ph6.8~7.4(可加蔗糖、NaCl、MgCl2、CaCl2)

10

30~60

24小时

(可加蔗糖、NaCl、MgCl2、CaCl2)

30

60~90

24或更长

冲洗:

缓冲液Ph

10

30

24

双蒸馏水冲洗(不适于分离的细胞)

1

5

脱水:

丙酮或乙醇30%

50%70%

80%

90%

95%

100%

1

1

1

1

1

1

3×5

5

5

5

5

5

5

6×5

 

17

17

17

17

17

渗透:

脱水剂:

包埋剂

3:

1

1:

1

1:

3

10

10

60

60

30

60

180

300

1

3

过夜

过夜

聚合:

Epon812

在60℃温度下不少于2天

(1)预备工作提早预备好实验材料,配制有关的药品,制备足够的冰块,洗涤所有的相关用具并干燥,制作冰盘,将有关器具提早预冷。

(2)取材与预固定从植株上取下叶片,当即放在用冰块预冷的载玻片上,并滴上数滴冷的3%戊二醛固定液,用锋利的刀片切取lmm宽、3~4mm长的小条,然后用牙签将小条轻轻地一一拨入盛有冷的3%戊二醛固定液的小瓶中(小瓶置冰盘中以维持0~4℃),盖紧瓶塞后用注射器多次抽气(或将无塞小瓶置可排气的真空容器中),直至样品沉落瓶底。

(3)前固定(维持0~4℃)改换新鲜的3%戊二醛固定液,固定3小时或留宿,用吸管吸出固定液,,换液3~4次。

(4)后固定吸去漂洗液,在通风橱中加入1%四氧化锇固定液,固定2小时后,吸出固定液,加入0.lM磷酸缓冲液漂洗1小时,换液3~4次。

(5)脱水置换吸去缓冲液,注入乙醇,逐级梯度脱水,50%乙醇,0~4℃,15分钟;70%乙醇,O~4℃,15分钟;80%乙醇,0~4℃,15分钟;90%乙醇,室温,15分钟;95%乙醇,室温,15分钟;100%乙醇,室温,30分钟(换液一次)。

移入环氧丙烷,室温30分钟(换液一次)。

(6)渗透依照EPon812包埋剂配方配制包埋剂,注意需充分搅拌,混匀后按以下步骤注入瓶中:

环氧丙烷:

包埋剂=3:

1浸1小时;环氧丙烷:

包埋剂=1:

1浸1小时;环氧丙烷=包埋剂=1:

3浸2小时;纯包埋剂浸5小时或留宿。

(7)包埋(见图2-2)将药用胶囊立于已打好孔的胶囊架上,把样品放入胶囊底部正中,注入包埋剂,插入标签。

假设进行定向包埋,那么剪一觉度与胶囊直径相同的长方形夹层硬纸,写上编号,将其下端剥成两层,用牙签挑一渗透好的条形材料置入夹层中间,垂直插入胶囊,使材料正好直立在囊胶底部中间,随后注满包埋剂,也可采纳塑斜.包埋模板进行定向包埋。

a.常规包埋b.夹条包埋c.二次包埋d.浅槽包埋

图2-2包埋方式

(8)聚合:

将胶囊架或塑料模板放入恒温箱中加热聚合。

在37℃,45℃、60℃下别离聚合12小时、12小时、24小时,掏出后去掉胶囊,即为样品包埋块。

(二)动物样品包埋块的制作

(1)取材及预固定:

用乙醚麻醉小白鼠进行活体解剖,掏出所需组织器官放在预冷的玻片上,当即滴上冷的3%戊二醛固定液。

用锋利的刀片将组织先切成宽1mm,长3~4mm的小条,再将小条切成1mm3中的标准小块,用牙签一一拨入盛有冷的3%戊二醛固定液的小瓶中。

(2)前固定,后固定、脱水、渗透、包埋聚合操作大体与植物样品相同。

四、注意事项

(1)所用器皿必需清洁、干燥。

(2)所用固定液、漂洗液、双蒸水等均应在0~4℃冰箱中保留,临历时现取。

(3)固定液要在实验前预先配制好,脱水剂可临时配用。

(4)包埋剂可在样品开始脱水时进行配制,但要保证室内相对湿度在60%以下。

实验三修块、超薄切片和染色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把握修块、制刀和超薄切片的大体技术及常规切片双重染色的方式。

了解制刀机、超薄切片机的构造、原理及利用方式。

二、实验器材、药品及材料

1、试材

植物样品、动物样品包埋块。

2、试剂

50%乙醇配制的2%醋酸双氧铀染色液(pH4.2)柠檬酸铅染色液(pH12),50%乙醇,0.0lNNaOH,固体NaOH,双蒸水,2%亚甲蓝染色液。

3、器材

超薄切片机,玻璃制刀机,实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制刀专用玻璃条(25×6×400mm),单面刀片,修块底座,胶带,玻璃刀定型水槽,手术剪,镊子,铜网镊子,注射器,培育皿,小烧杯,滴管,载玻片,睫毛针,细玻璃棒,蜡片,蜡盘,滤纸,200目带膜铜网,铜网盒烘片台。

三、实验操作

(一)包埋块的修整(见图3-1)

图3-1包埋块的修整

1、初步修整

①剥去胶囊,将包埋块安装在样品夹上,将顶端露出3~5mm;

②用单面刀片水平横切包埋块顶端的包埋介质,露出样品;

③在包埋块顶部周围的侧面切四刀,将包埋块上部切成金字塔形,塔顶为面积约lmm2的平面;

2、精细修整

①在实体显微镜下用新单面刀片进一步修整顶面,使其滑腻平整,面积约0.5×2,最好呈梯形或长方形,上下两边要平行;

②进一步修养整四个侧面,使四个斜面坡度以45°为宜。

(二)玻璃刀的制作(见图3-1及3-2)

Ab

a.断块b.断刀c.检查刀刃d.装槽

图3-1玻璃刀的制备

1、制方形玻璃块

①将制刀用的长玻璃条一端插入夹头2底部,转动固定杆使夹头下落,夹紧玻璃条;

②拉动玻璃划割器3,使下部的碳化钨砂轮划割玻璃条;

③向右转动断裂旋钮4对玻璃条加压,使玻璃条沿划痕断裂;

④转动固定杆1抬起夹头2,掏出剩余玻璃条。

图3-2LKB7800制刀机

2、制玻璃刀

①用托架取下方形玻璃块,旋转45o角之后,将方形玻璃块置于夹头下,转动固定杆使夹头下落压紧方形玻璃块;

②拉动划割器3,转动断裂旋钮4,对方形玻璃块加压,使其沿对角线断裂成两块三角形玻璃刀;

③用托架取下玻璃刀。

(三)超薄切片(见图3-3,图3-4,图3-5)

图3-3热膨胀推动式超薄切片机原理

a.切片形成原理b.切片c.拔片d.捞片

图3-4超薄切片形成原理

推动钮7.灯光选择钮8.刀台平移钮9.切片手轮和拔杆10.显微镜移动钮11.显微镜调焦钮12,显

 

.调温旋钮

图3-5带有冷冻切片装拜的超薄切片机

1、安装玻璃刀与包埋块

①依照超薄切片机的操作程序,打开电源接通照明;

②将玻璃刀安装在刀座上,使刀口高度与刀座上的高度标杆相等,刀的前角值为4°左右,夹紧;

③将样品包埋块装在样品臂上,夹紧;

④通过超薄切片机上的双筒显微镜边观察,边调整样品块与刀的相对位置,旋转样品头夹具,调整刀座位置,使样品包埋块端面与刀刃在X、Y、Z三个方向上都平行;

⑤往玻璃刀水槽中注入双蒸水,用注射器整调液面高度,使其与刀刃一致;

2、超薄切片(图3-6)

①切片厚度选择在0.5~2µm左右,以手动推动或半薄推动方式切出假设干半薄切片;

②用细玻璃棒将切片捞于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将载玻片放在烘片台上加热,并滴加2%亚甲蓝染色1~2分钟,再用水冲去多余染液,烘干后光镜检查。

依照观看的情形,对包埋块作适当的定位修整;

③从头选择最正确刀刃,将切片速度调至2~3mm/S,切片厚度选择在50nm左右,进行超薄切片,以切出灰色、银白色、淡黄色的片子为宜。

 

图3-6超薄切片形成原理

3、展片与捞片

①用滤纸片沾取少量氯仿溶液,在切片上方停留片刻,利用有机溶剂的挥发气体使切片展平(注意不能触及切片和水面);

②甩睫毛针将切片带断成几截,将灰色和银白色的切片拨在一起;

③然后用镊子夹持载网,膜面朝下,使载网与切片所在水面相平行,迅速与切片接触,沾取切片。

也能够将载网膜面朝上,插入水中,向上捞取切片,或用金属环捞取切片再放置在载网上;

④捞取的切片经自然干燥后即可进行染色;

(四)染色

1、铀染色

①将融化的石蜡倒入干净的培育皿中,冷却凝固后,形成蜡盘(若是需要的话,也能够在石蜡凝固之前,用干净的试管底手下压石蜡,产生出深浅符合要求的凹穴。

);

②将醋酸双氧铀染液滴于蜡盘中,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而形成半球形的液珠。

将有切片的载网膜面朝下贴向液珠,使其漂浮在染液液滴的表面上30分钟;

③用镊子持载网,依次在四个盛有双蒸水的小烧杯中各清洗20~30次。

清洗时,载网侧向沿着垂直方向在水中上下往复运动,上不要离开水面;

④然后将载网样品面向上,正置于在干净的滤纸上,标记,干燥,保留于干燥器中,待观看;

2、铅染色

①在另一蜡盘中,周围放上一些固体氢氧化钠颗粒;

②用注射器吸取柠檬酸铅染液,滴于蜡盘中,使之形成半球状液滴;

③然后把经铀染后尚处于半湿半干状态的载网膜,面朝下漂浮在染液液滴表面进行染色(为了减少CO2的污染,可在小称量瓶中放2/3高度的固体氢氧化钠,留很小空间,放一用硫酸纸做的小蜡盒,将铅染液滴在小蜡盒中进行染色;也可在自制的可抽气的小瓶中染色)10~15分钟,清洗时,载网侧向沿着垂直方向在水中上下往复运动,上不要离开水面;

④用镊子夹持载网,当即浸入盛有0.0lNNaOH的小烧杯中,清洗20~30次;

⑤依次在三个装有双蒸水的小烧杯中各清洗20~30次,清洗时,载网侧向沿着垂直方向在水中上下往复运动,上不要离开水面;

⑥放在干净的滤纸上,自然干燥后即可观看。

实验四病毒样品的负染色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染制提纯病毒和组织浸出液,把握负染色的操作方式。

二、实验器材、药品及材料

1、试材

提纯的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或其它动、植物病毒,感染烟草花叶病病症明显的植物叶片。

2、试剂

2%磷钨酸水溶液(pH6.5~7.0),1%醋酸铀(pH4.2~5.2),1%戊二醛固定液,双蒸水。

3、器材

200目或400目铜网,铜网盒,铜网镊子,双面刀片,手术剪,载玻片,凹玻片,蜡片,滴管,培育皿,滤纸,小烧杯。

三、实验操作

(一)提纯的病毒负染色操作(见图4-一、图4-二、图4-3)

图4-1滴染法

图4-2漂浮法

图4-3喷雾法

提纯的病毒负染色,有两种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供选择。

1、常规滴样染色法

①将提纯的TMV悬液用双蒸水进行1:

10或1﹕100的稀释;

②用镊子夹持铜网,滴管吸取样品滴加在铜网上,稍待片刻,用滤纸片从铜网边缘吸掉余液;

③待铜网上的液体将干未干时,当即滴加一滴2%磷钨酸负染色液(注意不能使铜网反面沾上液体),1~2分钟后用滤纸吸掉余液,仅留少量液体,自然干燥;

④将染好的铜网放在网盒中,作好记录,以备电镜观看。

2、固定漂浮染色法

①将提纯的CMV悬液与1%戊二醛固定液按10﹕1比例在蜡片上混合(戊二醛最终浓度为0.1%),固定10~15分钟;

②用镊子夹持铜网,沾取样品悬液,稍待片刻;

③用滴管吸取双蒸水,持续滴洗铜网,洗掉戊二醛固定液等,清洗完毕用滤纸吸掉余液;

④待铜网上液体将干未干时,再将铜网膜面朝下,漂浮在1%醋酸铀或2%磷钨酸负染色液滴上,1~2分钟后掏出铜网,用滤纸吸掉余液,仅留少量液体,自然干燥;

⑤将染好的铜网放在网盒中,以备观看。

(二)植物病毒浸出法负染色操作

植物病毒浸出法负染色,有三种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供选择。

1、载玻片法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双蒸水或磷酸缓冲液;

②将一小片植物病叶放置于液滴中并用刀片切碎,让病毒释放到液滴中;

③用镊子夹持铜网,沾取浸出液,稍待片刻,滤纸吸掉余液;

④如上述相同方式进行负染色。

2、铜网直接法

①在铜网上先滴一滴2%磷钨酸负染色液;

②用刀片切取一小条植物病叶,迅速将组织伤口浸入铜网上的负染液滴中(假设病毒浓度低可反复多次切出新伤口浸渍),静置片刻,用滤纸吸掉余液;

③干燥后即可观看。

3、凹玻片法

①将凹玻片中加几滴双蒸水或2%磷钨酸负染色液;

②取一小片植物病组织剪碎并在液滴中充分研细;

③用镊子夹持铜网沾取浸出液(假设浸出液中植物残渣过量,可先用双蒸水对铜网滴洗后再进行负染色。

也能够将组织浸出液经低速离心(2000~4000rpm)后,沾取上清液进行负染色。

)。

④按上述相同方式进行负染色。

实验五金属投影技术

一、实验目的和耍求

通过实验了解真空喷镀仪的结构和大体操作步骤,学会金属投影及其他真空喷镀方式。

二、实验器材、药品及材料

一、试材

琼脂斜面或平板培育的细菌,菌龄在18~24小时之内,提纯的病毒或噬菌体。

二、试剂

1%四氧化饿,双蒸馏水,灭菌水。

3、器材

真空喷镀仪,直径钯铱合金丝,铬粒,直径5mm光谱纯碳棒,钨丝“V”形加热线,钨丝网篮,镊子,手术剪,接种针,酒精灯,滤纸,凹玻片,培育皿,滴管,白瓷片,扩散泵油,200目带膜铜网,锕网盒。

三、实验操作

  1.仪器预备:

依照真空喷镀仪的操作程序开启仪器,预抽真空。

  2.样品预备:

细菌材料可先在蜡板上滴数滴灭菌水,然后用接种环挑取培育基上的菌落,置于水滴中稀释,让菌体自行扩散,注意细菌悬液不能太浓。

将带膜铜网漂浮在液滴上1分钟,用滤纸吸掉多余液体,自然干燥。

为了避免菌体收缩变形,可在沾样后用四氧化锇蒸气固定铜网上的样品数分钟(通风柜中操作)。

提纯的病毒可按1﹕10或1:

100稀释,用铜网沾取少量悬液,滤纸吸掉余液,自然干燥。

铜网均将沾有样品的膜面朝上,放在一片长方形滤纸片上。

  3.装样品:

使空气进入真空室,抬起真空钟罩,将放有样品的滤纸片放到呈水平状态的样品台上。

  4.装蒸发材料:

取6cm长的一段钯铱合金丝,绕在"V"形钨丝加热器尖端,将钨丝装到第1组电极上,调整高度,使金属源与样品铜网成一角度,关于细菌样品,此角度为30°,病毒样品为12~15°。

同时,使金属源距样品大于10cm。

用铬块作喷镀材料时要用钨丝篮作加热器。

为了判定投彩的金属层厚度,可在样品周围放一块白瓷片,在瓷片上滴一滴扩散泵油,或在放样品的滤纸片上放一颗硅胶。

  5,金属投影:

盖上真空钟罩,从头抽真空,待真空度达到优于5×lO-5Torr时,打开蒸发开关,接通第1组电极,慢慢增大加热电流,使金属加热但不到蒸发状态,以驱除吸附的气体。

现在,应用挡板遮住样品,以减轻热辐射对样品的损伤。

然后,进一步增大电流,提高温度,使金属熔化并沾在钨丝上。

现在,金属开始蒸发,马上移开挡板,再稍增大加热电流,进行金属投影。

  加热电流大小和金属蒸发时刻依金属材料性质而异。

高熔点金属需要电流大,时刻长,有时达几分钟。

较低熔点的金属那么需较小电流,短时刻j屯秒钟就行。

一样是通过对照颜色来判定实际金属沉积量。

在白瓷片上滴油部位呈白色,周围部位呈淡茶色或茶色为宜,实际厚度约200~300Å。

在投影时,采纳滤纸片上放硅胶,利用其反面的白色影子与周围滤纸上的金属层颜色对照来判定厚度的方式,那么更为简便,能幸免油的污染。

  6.取样:

为幸免镀膜爆裂,灼热金属遇空气氧化,在金属蒸发十分钟以后,再开罩取样观看。

  附:

HUS——5CB型真空喷镀仪

1.结构:

HUS——5GB型真空喷镀仪由真空系统和加热蒸发装置两大部份组成,其外形见图8一2。

顶部是一个钟形玻璃罩组成的真空室,外加有一个金属爱惜套,真空室内装有2组电极,别离作金属蒸发和碳蒸发用,在电极之间有一金属挡板。

样品台能够0~45倾斜,并能够通过电机驱动,作水平旋转或全方位旋转。

全数真空系统及加热电源等都装在机体内。

 

    图8一2真空喷镀仪的结构和外形

 

(1)开机,抽真空操作:

①确认所有阀门旋钮都已顺时针转到头(关闭)。

②按下MAIN总开关,红灯亮。

③按下RP机械泵开关,红灯亮,机械泵开始工作。

按着将前级阀逆时针转到头,预抽扩散泵内真空。

①~2l/min,水温低于25℃。

⑤按下DP扩散泵加热开关,红灯亮,等待15~30分钟。

⑥将FV前级阀顺时针转到头。

再将RV低真空阀逆时针转到头,预抽真空室真空3~5分钟。

①顺时针关闭RV阀,逆时针打开FV阀,再逆时针将MV高真空阀转到头,这时真空指示表开始指示真空度,慢慢达到10-4Torr并继续降至10-5~10-6Torro⑧改换样品和蒸发材料时,先顺时针关闭MV阀,再逆时针打开LVI放气阀,空气进入真空室,几十秒钟后成大气状态,抬起钟形罩,进行装样、装蒸发材料等。

然后放下钟形罩,顺时针关闭LVl阀,重复⑥~⑦步骤,重抽至高真空状态。

  

(2)蒸发喷镀操作:

①待真空指示达到优于10-4Torr时(越高越好),按下EⅴAP蒸发开关,红灯亮。

②将ES极转换开关从“0”转到“1”或“2”,通常金属蒸发用“1”,碳蒸发用“2”。

③顺时针缓慢转动VA加热电流旋钮,电流表读数慢慢增加(可达数安培至数十安培),同时,钨丝加热器或碳棒尖端被加热至灼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