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5256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docx

农村养老保险规章制度

篇一:

毕业论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十七大针对社会建设内容中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提出了“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思路。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表示,我国要着手建立针对农民的,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为主要特点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逐步扩大试点直至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争取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部覆盖。

表12010年中国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情况对比表

数据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年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以及个人计算得出。

我国是农业大国,2007年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4.11%,全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1.6%,2008年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3.01%,全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2.o%,2009年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1.66%,全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2.5%,2010年全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0.05%,全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6.35%。

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农村为城市服务,为工业发展服务”,这一结构直接导致我国形成了城市先进,农村落后的局面。

城乡经济的两极分化导致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城乡失衡,农民面临极大的养老风险。

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经济还不发达,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老龄化使得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更加尖锐。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4.8%,是改革开放以后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

3.23:

1,绝对差距额达到13190.4元,是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

一年。

同时,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口人均收入比例为4.7:

1,大大的超过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3.23:

1,农村老年人口成为庞大的养老保障上的弱势群体。

可见,在经济尚不发达,人口老龄化严重,且老龄人口贫困,社会养老保障城乡差距大的大背景下,如何建立“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口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对社会文明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1.国内研究成果

2004年,罗世瑞指出,农民的养老问题关键在于经济保障,农民的养老问题不需要依赖于国家财政支持,完全可以让农民参加商业保险,因为商业保险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和较高的适应性。

农民根据自身缴费能力和保障需要等指标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险种。

2007年,杨翠迎、米红提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中要遵循分群体特征的原则,群体主要包括四大类:

第一群体是农民工,实行“弹性帐户和激励帐户相结合”;第二群体是失地农民,实行“个人帐户、基础养老金和储备金结合”;第三群体是纯农户,实行完全积累制,实行“个人帐户+长寿风险基金”,也可以选择实行“个人帐户+统筹帐户”的模式;第四个群体是计划生育户,针对这一群体实行“即期投入的模式。

2.国外研究成果

直至今天,国外养老保险已经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家庭养老保险一国家年金保险一社会多支柱养老保险”。

1889年,德国颁布《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这一文件是通过政府强制性社会保险来分散劳动风险的保障制度诞生的标志。

至此,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养老保险时期。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对社会保障的迫切需要,西方国家将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覆盖面积不断扩大。

1957年,德国颁布《农民老年救济法》,这一文件规定对独立经营的农业企业主、以及与他们共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成员实行特殊的老年保障制度。

其主要内容是,所有没有参加其他养老保险的农民必须投保,投保的经费有两个来源,一是法定投保人自行缴纳的保费,二是政府对投保人的经费补贴。

日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是在日本政府于1959年颁布的《国民养老金法》开始的,强制性特征很突出,除了农民以外,个体经营者也被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20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领取养老金的人数迅速增多,公共财政对养老保险供款的负担也大大加大,日积月累形成了显性化的债务。

人口老年化还加重了养老保险的业务量和运营负担,管理费用增多,又是公共财政的一大负担。

因此,许多国家开始针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改革趋势具体表现为

扩大覆盖面、政府主导低层次保障、减少国家干预、发挥私有企业的作用、增加退休年龄的弹性、财务模式倾向于采取税收的方式筹集资金、基金管理方式为部分积累制(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结合在一起的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满足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1986—1994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提出、试点

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没有农民养老保险,贫困农民接受社会救济。

1986年,开始有农民工进城打工,他们有了较多的收入。

针对这一情况,“七五计划”提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初步选择江浙一带的乡村进行试点,建立了农村养老基金。

1991年,国家再次选择山东省的五个县进行试点。

经过六年的实践,1992年1月,原民政部颁布《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基本方案》),自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二)1995—1997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广泛推行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是从1995年开始的。

至1997年,全国2900个县中,有2123个县引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共有55.79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参保率为9.47%,在这一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得到了广泛推行。

(三)1998—2001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暂停整顿

1998年是国家对保险业进行大整顿的一年。

1998年11月18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取代人民银行对保险业的监管地位。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清理,连续四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四)2002—2009年,开始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2年,十六大决定在东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9年8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上确定了试点的主要内容: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政府财政部门支付全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数额;筹资方法采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三大来源相结合,地方财政适量补贴。

这次会议标志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式建立。

(五)2009年9月至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式试点推行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表示,我国要着手建立针对农民的,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为主要特点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逐步扩大试点直至

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争取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部覆盖。

三、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模式特点

(一)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结合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大,因此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取政府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对收入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贫困线以上的农民采取自愿性原则,但是鼓励他们参加,政府给予支持。

(二)筹资结构特点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筹集办法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

但是集体补助只能是辅助筹资渠道,因为只有在极少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集体企业才可能为农民提供一部分的补助。

另外,我国财政支持系统不完善,也没有养老保障储备基金,国家政府资金的投入比例过低。

因此,在集体补助和国家扶持形同虚设的情况下,大部分资金还是由农民承担,更加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支付结构特点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用储备积累的支付模式,即建立个人帐户,农民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全部记在个人名下,个人领取的养老金数目由个人缴费多少和积累时间长短决定。

(四)统一管理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的务农、经商等各类从业人员实行统一管理,为全国各地提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最低标准和一般的运行机制。

统一的管理模式这样,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全国农村的真正建立了基础。

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农民思想观念的局限性

几千年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社会下的低下生产力,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一旦进入老年,丧失劳动力,只能由子女来赡养,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村的养老方式一直以家庭养老为主,“养儿防老”思想占主体地位;同时,家庭本位文化使家庭的赡养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于是“养儿防老”的养老方式被延续至今。

另外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知之甚少,加上我国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后,因而农民的参保意识淡薄。

(二)参保率低,且保障水平过低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低。

2000年,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领取退休金比例为8.2%,而依靠家庭养老的比例高达86.2%。

2003年到2005年期间,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为5428万人、5378万人和5489万人,增长比率分别为-0.62%、-0.92%和2.06%,一度有负增长。

到2006年底,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905个县(市、区、旗)不随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成绩良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积累保险基金354亿元,参保人数达到5374万,普及范围增大。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数据统计,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后,参保人数有所提高,到该年年末,参保人数达到7277.3人,领取养老保险的农民人数达到1335.2人。

2010年,全国参保人数达到10276.8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也有所提高。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低。

《基本方案》颁布后,农民交纳保险费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至20元10个档次缴费,而大多数农民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农民在10年后只可以领到4.7元/月的养老金,这点钱对养老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有所改善,但农民每月60元的养老金相对于通货膨胀下的高物价来说,仍是不足够养老的。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1.筹资模式不合理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筹集办法仅对个人缴费标准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而集体补助和国家扶持形同虚设。

保险费主要由农民自己承担,个人积累制的支付模式是与社会保险的特征相悖的。

而据调查,全世界有据可查的131个国家中,至少有129个国家保险资金的基本来源由政府拨款或由政府和雇主出大头、受保人出小头。

政府资金的投入力度和集体补贴的数额与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密切相关,较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大投入和集体多补贴在较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参保热情。

但是在我国,集体补助和国家扶持的形同虚设大大降低了农民参保积极性。

几十年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民无偿支持了城市的工业成长发展,他们有权利享受国家关于养老方面的资金扶持,因此,政府有责任为农民提供资金补助。

2.资金运行模式不合理

建立个人帐户,农民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全部记投保人个人账户下,贯彻“自助为主,互济为辅”的原则,这样的个人积累制是与社会保障的本质是不一致的。

个人账户制的资金运行模式再加上集体补助和国家扶持的形同虚设,这实质上是一种低效率的商业保险,长此以往,会有害于社会公平和安定。

3.财务模式不合理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为20周岁到60周岁的公民,领取养老金年龄限制在60周岁以后,财务上实行完全积累的模式。

这种模式对农村接近60周岁

篇二:

浅谈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浅谈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学生姓名:

曾晓婷

院系:

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

专业、班级:

公共事业管理1班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二〇一三年六

摘要

我国的农村居民面临的社会经济背景与发达国家不同,它处在经济转型的过

程中,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则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的难点和重点。

长期以

来,我国农村一直依靠传统方式进行养老。

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维系广大

农村居民的养老需要,同时也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迫切需要建立

一套完整又切实可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已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

关注和学者的思考。

妥善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

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

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要通过对我国现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

行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具体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

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abstract

ruralresidentsinchinafacingthesocialeconomicbackground,differentfrom

thedevelopedcountries,itisintheprocessofeconomictransition,problemofrural

endowmentinsuranceinchinaisthereformofsocialsecuritysysteminnovation

difficultyandkey.long-termsince,ourcountryruralhasreliedontraditionalwaysof

nursing.butthetraditionalfamilypensionmodedifficulttosustainthepublicneed,

butalsorestrictchinasruraleconomicdevelopmentandsocialstability,itisurgentto

system,thisalreadymoreandmoregettheattentionofvariousgovernmentand

scholarsthinking.toproperlyresolvethefarmersold-ageproblem,drawlessons

fromthesuccessfulexperienceofeconomicdevelopedareas,toimprovethesocial

securitysysteminourcountry,urbanandruraleconomicandsocialintegration

development,realizetheharmonioussocialconstructionhasimportantsense.

therefore,thisarticlethroughactivetoourcountrynewruralsocialpension

insuranceproblemsundertakeananalysis,putforwardsomespecificpolicy

systemestablishmentandtheconsummation.

keywords:

rural;endowmentinsurance;ruralsocialendowmentinsurance;

ruralsocialendowmentinsurancesystem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

要……………………………………………………………………………......iii

abstract………………………………………………………………………………..ii

i

引言……………………………………………………………………………......1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概述………………………………………………………2

(一)养老保险的涵义……………………………………………………………2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涵义…………………………………………………..2

(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程………………………………….………..…3

(一)我国早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3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8

三、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12

(一)建立财政投入机制,逐步增加财政投入…………………….……………12

(二)开拓养老基金来源渠道,确保保险基金增值……………………….…….12

(三)做好转移衔接工作,满足城市化进程需要………………………………13

(四)合理提高农保水平,提高农民参保兴致…………………………………14

(五)明确农保法律地位,保证农保工作有法可依…………………………….14

结语…………………………………………………………………………….15

参考文献………………………………………………………………………...16

致谢……………………………………………………………………………..17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

2004年底,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6%,全国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的程度在加快,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8%以上,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老龄化程度。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一直依靠传统方式进行养老。

然而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模式不但受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因子女数减少而照料资源不足的影响,而且也受到社会经济体制变革所带来的农村家庭子女价值观念变化的冲击。

与此同时,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所依赖的土地经济保障能力,不但因为土地产出的偏低而且也因为人均占有的耕地量的减少而减弱。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维系广大农村居民的养老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探讨如何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使广大农民在老年来临之时能够得到一份切实的社会保障,是国家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问题。

本论文要通过对我国现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具体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早日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

篇三: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我国十多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体制已陷入困境,其存在的基础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

从长远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1%,农村老人占全国老人的比例达到75%,老有所养问题一直是广大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当前我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wto,依靠家庭养老给农民带来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农民参与国际竞争,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只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能有效维护农村社会安定稳定,推动农业发展,彻底解决农民老龄化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制度

前言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第一个针对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通过部分地方的试点逐步推广建立起来了。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原有的以计划经济为依托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制度转型和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重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只有建立和完善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彻底解决农民老龄化的问题,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

一、我国农村现行的养老模式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开始明显的表现出来。

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现在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三种模式是基本的养老保障方式,而社区养老模式则是一种新的尝试,以上四者共同构成了农村养老体系。

(一)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模式是山东儒家文化的“孝”的强调,是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赡养老人的义务已经变成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在责任和自主意识,是其人格的一部分。

这在广大农村也表现得毫不例外,而且由于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实施其他养老模式的条件不太具备,家庭在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慰籍方面又具有无可替代性。

因此,目前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模式。

但是,这一方面不符合养老社会保险的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也不符合农村人口政策要求,特别是在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近二十多年的今天,农村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高龄少子使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环境不复存在;同时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也是对农村劳动者又一不公平待遇,使农民没有享受到基本的国民待遇,使政府在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中的职责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二)土地养老模式

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活的基础。

土地对农民而言,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

尤其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农村老人可以依靠土地收入解决一部分生活来源。

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下,用土地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可以说土地是他们最稳定也是最后一道养老保障安全网。

但是要考虑到年迈的老人能做的了什么,如果要是不可以劳作的老人怎么办,这个方式养老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三)社会保险模式

1992年民政部于出台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即为“农村社会保险”开了先河。

在方案中,提出了个人、集体、国家三方共同付费,由社会统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新思路。

该方案于1994年在一些农村经济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开始试点。

其主要做法是,以县为单位,根据农民自愿原则,在政府组织引导下,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建立养老保险基金。

保险基金以农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的模式,并根据积累的资金总额和预期的平均领取年限领取养老金。

(四)社区养老模式

社区(含乡镇)养老是指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仿照城镇企事业单位的做法,给农村老年人发放养老金。

社区养老的实施范围比较窄,往往受制于该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所以不容易推广。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也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保证。

然而,不容否认的是,以《方案》为基础建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存在诸多“先天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