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5343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一、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谦逊(sùn)轩昂屏息敛声(pínɡ)抑扬顿挫

B.胡髭(zī)仲裁广袤无垠(yínɡ)粗制烂造

C.禁锢(ɡù)绯红颔首低眉(h

àn)家徒四壁

D.甲胄(zhòu)锃亮叱咤风云(chà)孤苦伶丁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家为富不仁,老父死后,几个儿子互相残害,争夺家产。

B.指甲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常剪指甲。

C.我国的武士在比武大会上,所相匹敌,鹤立鸡群。

D.雅虎曾是傲视群雄的互联网巨头,如今却日薄西山,就此陨落。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真正拥有一个灿烂明天。

B.这家企业将携手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健康中国”系列活动,构建健康生态,倡导健康生活,宣传健康理念。

C.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凭借匠心独运的创作,曲折感人的情节,让女主角更是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

D.由于母亲对朱德的悉心培养,使他从小养成了勤劳的习惯。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每次走进,我都觉得它有一股神奇的魅力——

②低缓的山岗,稀疏的松树,远离喧嚣,独处僻静,让人涌起“明月夜,短松岗”的诗意。

③我常在心中把它幻想成一幅图:

两条高速路如同银色的筷子,夹起塔山这颗明珠。

④塔山的美,自不可与名山大川相比……那是一种需要发掘的美。

⑤而今,沪宁高速公路和沪宁高速铁路一南一北夹山而过,令塔山沾了些“现代”的气息。

A.①②④⑤③B.③⑤④①②C.④①③⑤②D.④①②

⑤③

5.下来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A.原句:

每一场比赛堪称一场演唱会,没有足够的气场怎能控制住全场?

改句:

每一场比赛堪称一场演唱会,要有足够的气场就能控制住全场。

B.原句:

日本将发射第六颗间谍卫星,相机的分辨率世界最高。

改句:

第六颗相机的分辨率世界最高的间谍卫星将在日本发射。

C.原句:

由于执法等原因,我国农村临界处的水污染治理依然遭遇监管难题。

改句:

我国农村临界处的水污染治理还是因执法等原因而遭遇监管难题。

D.原句:

哪一个同学会喜欢学校附近有青烟笼罩灰尘满天的水泥厂呢?

改句:

谁也不会喜欢学校附近有青烟笼罩灰尘满天的水泥厂。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

(每小题2分,共4分)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

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秋,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

B.“君子意如何?

”直言自己心境,看似不经意的寒暄,实际上这不经意之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

C.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这足可见出诗人想念之殷切。

D.“文章憎命达”,意谓文采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颈联带情韵,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送千古的名句。

B.吟咏全诗,如展读友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C.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的表达出来,而是千回百转,萦绕心际。

D.诗歌结尾不是想象,因为诗人对屈原万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国,虽死犹存。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

(12分)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

乡里咸称其善。

然儿不解,心有憾。

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

”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dài)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

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屋舍/衣物殆尽B.母/卒三年C.乡邻/给衣物D.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9.解释文中加点的意思。

(3分)

(1)辄()

(2)遗()(3)卒()

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

(1)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2)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

11.说说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突出刘氏的“善”?

刘氏儿子最后“悟出”什么?

(3分)

(三)古诗文积累。

(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1分)

(1)庭中有奇树,。

(2),天山共色。

(3)柴门何萧条,。

(4),松柏有本性。

(5)最爱湖东行不足,。

(6)自康乐以来,。

(7)

,志在千里。

(8)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7题。

(17分)

丁香花

杨明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

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

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

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

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

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

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

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

丁香花,白头千头万头。

呵呵,这个白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

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在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那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

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

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

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

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

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

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

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

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

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隔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在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

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他开放在这时。

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

呵呵呵的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的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

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

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

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他在微风里微微甩摆。

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

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

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

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⑧我就养成了

这个无意中的习惯, 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 美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

13.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2分)

在废品站的园一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         二识丁香花→        三二识丁香花。

1

4.第③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分)

15.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4分)

⑴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

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句中“苦味”有什么含义)

⑵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

呵呵呵的笑了。

(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6.本文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

请简要分析。

(4分)

17.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从丁香花儿的哪些特点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4分)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8-21题。

(13分)

我的母亲

邹韬

①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

②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③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

我记得有一天夜里,我独自一人睡在床上,由梦里醒来,朦胧中睁开眼睛,模糊中看见由垂着的帐门射进来的微微的灯,在这微微的灯光里瞥见一个青年妇人拉开帐门,微笑着把我抱起来。

她嘴里叫我什么,并对我说了什么,现在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憧憧的大客厅里,走来走去“巡阅”着。

大概是元宵吧。

大客厅里除有不少成人谈笑之外,有二三十个孩童提着各色各样的纸灯,里面燃着蜡烛,三五成群地跑着玩。

我此时伏在母亲的背上,半醒半睡似的微张着眼看这个,望那个。

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的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我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着我出去一饱眼福。

这是我对母亲最初的感觉,虽则在当时的幼稚的脑袋里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母爱。

④母亲喜欢看小说。

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

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然愁眉双锁。

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烦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

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

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的讲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⑤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

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

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

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

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

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

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

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

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

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⑥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

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

她还时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

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过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

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

出乎我意料,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

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

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答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

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

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种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⑦母亲死的时候才廿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⑧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18.文中描写母亲的语言只有3个字:

“打得好”,请你揣摩出当时母亲说这句话的心情。

(2分)

19.选文在描写母亲的细节中,最使你感动的细节是哪一处

试找出一例并写出让你感动的理由。

(3分)

20.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作者正是摄取这几个闪光的片段来塑造母亲形象的。

每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儿女都充满了关心爱护,请你也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所感受到的母爱中最动情的那一瞬间。

(4分)

21.结合上文,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片段,对两位母亲的教育方法作出简要评价。

(4分)

“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四、综合性学

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

22.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请你用200左右文字从视觉角度和听觉角度描写大自然的一处美景。

(6分)

 

(二)写作(50分)

23.请以“那段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7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C2.B3.A4.D5.B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

(每小题2分,共4分)

6.B7.D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

(12分)

8.A9.

(1)就

(2)赠送(3)死了

10.

(1)晚上就在烛火下纺织,终年都像这样。

(2)和别人相处要善良,是做人的根本,哪一个人不会遭遇紧急事情呢?

11.正、侧面描写。

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多给别人做好事的人,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你,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助人为乐是一件善事,善有善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三)古诗文积累。

(8分)

12.

(1)绿叶发华滋

(2)风烟俱净(3)狐兔翔我宇(4)岂不罹凝寒(5)绿杨阴里白沙堤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7)老骥伏枥(8)水中藻、荇交横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7题。

(17分)

13.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的初始丁香花——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的单口相声二识丁香花——深夜里,在胡同的路灯下三识丁香

14.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刘墉的对联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写出了丁香花繁茂的景象;引出了下文对丁香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时间的叙述。

15.⑴一语双关,表面是指由于生病,吃药的药液很苦;深层是指由于听力受损不能参加高考。

内心感到苦闷、忧伤

⑵排比联想(想象),通过眼前的丁香花,联想出陈涌泉、乾隆、刘墉三个人的形象特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与赞美。

且运用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16.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紫藤萝瀑布》写紫藤萝花自衰到盛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而本篇文章通过写丁香花的繁茂和不爱说话,不争抢,写出了作者对丁香花高洁品质的赞美,表达了作者愿意学习丁香花不争不抢,默默沉浸自己的品质。

17.⑴丁香花枝繁叶茂,清香远溢,告诉我们要努力绽放自己的生命。

提升自我品格

⑵丁香花生长在胡同深处。

告诉我们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⑶丁香花,不争不抢话头,甚至不爱说话。

告诉我们要学会自我沉浸

⑷不畏惧生命中的一些挫折

与苦难,人生是美好的。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8-21题。

(13分)

18.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内心是矛盾痛苦

的,话语既是违心的,又是出于对儿子的期待。

(意思对即可,只要能体会母亲矛盾的心情即可)

19.不设统一答案。

如:

“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

20.不设统一答案,内容只要能写出母爱让你感动的瞬间即可得2分,语言要求通顺,得1分。

只要作答,一般不判0分。

21.选文中的母亲和材料中的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她们的教育方法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可取之处。

选文中的母亲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并用自己的爱温暖孩子受伤的心,但面对丈夫的“棍棒”教育,虽然心疼却不能阻止;材料中的母亲教子严格,处罚孩子的目的是对孩子有所惩戒,在惩罚的过程中还很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有时过于严厉了,体罚毕竟是不可取的。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

22.略

(二)写作(50分)

2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